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

PS:感謝書友“龍且傳說”的打賞。

吳爭是不知道,這個任命,無意中觸發了一次大變革。

張國維、熊汝霖、張煌言等人,給吳爭挖了個“坑”。

因爲學政的設立,影響極大。

無形之中,這幾個人“合謀”,從根子上糾正了吳爭對科舉一如既往的厭憎。

爲大將軍府重新推行科舉入仕,掃清了最大障礙。

吳爭之所以厭憎科舉,也確實是受後世對科舉制度的抨擊影響,根深蒂固地認爲,科舉制度選拔的多爲詩人、詞臣,妙筆生花,可對北伐並無多大作用。

大將軍府麾下諸公,知道吳爭的脾性,幾次旁敲側擊地勸諫,發現無用後,也就不再去碰鼻子灰了,反正按吳爭眼下的意思,從江南學院選文官,軍校選武將,商學院選經濟之才,也可以滿足各衙門的運行。

都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就造成,各府縣前朝取中的士人、生員,特別是那些年紀大些的,已經成型難以改變的讀書人,被打落塵埃。

江南富裕,讀書人佔比非常高,這樣的人很多。

大明朝每屆科舉,江南諸省取中進士往往佔總數的八成以上。

如果是明室重興,那麼這些已經取中的士人,往往會被超擢入仕。

可如今,這些人成了人眼中的廢物,這也是十一府之地,反對吳爭者的主要成因。

他們在無力抗爭之下,紛紛投靠宗室,或者離開前往雲貴投效永曆,甚至不惜背漢奸之名投清。

而錢肅樂在江南,特別是錢塘江以南,他的聲望是很高的。

他是崇禎十年進士,隨後授太倉知州,任職其間,考績列江南第一,遂遷刑部員外郎。

做爲象這樣一個進士出身的,有着良好聲望的人,一旦走上學政這個位置,可以想象得出,他接下來會做什麼。

吳爭其實還沒意識到,錢肅樂上任學政會做什麼,他此時只是爲了給岳父安排一個足夠體面的官位罷了。

……。

軍隊整訓,吳爭已經不需要分心,帶出來的軍校生員,在經歷過這次江南、江北戰場的惡戰,戰術及指揮素養,已經無須吳爭去贅言。

各部將領自發地開始覆盤、反省戰鬥爭的對錯、得失,並對各種火器在戰場上的優點、缺點進行彙總,向軍工坊送去條文,敦促軍器改良。

更讓吳爭欣慰的是,各衛主官在覆盤之後,取長補短,形成了一個具有相當可行的火器兵作戰戰術補充,對之前的戰術進行了有效的改良和補充。

吳爭在接到送呈上來的細則時,不僅拍案讚歎古人的智慧和勇氣。

譬如細則中,以數種截然不同的戰術,來應對遭遇到不同的敵人。

此時組建的新軍編制,爲五五制,一個團五個營,加一個火炮連,一個營五個連,加一個火炮排,一個連五個排,一個排五個班,一班十三人(一個班長,一個班副,士兵十一人,其中一人是地雷兵)。這是因爲此時沒有連發槍,火力不足,只能人數來湊。

經過將領們的覆盤之後,他們對以往排槍、三段擊戰術進行了修改。

當前出的搜索排(也叫尖兵排)突然遭遇敵人,爆發戰鬥時,如果敵人兵力相差無幾或者小於己方,以兩個班立即向敵人發起攻擊,另兩個班左右散開,從側翼分割包抄敵人,餘下最後一個班,佔據有利地形對衝鋒的兩個班進行火力支援。

也就是說,第一時間,對敵人施以最猛烈的打擊,打亂敵人的陣形,擊潰敵人的意志,然後趁勝追擊,引發敵人主力的恐慌,將局部優勢持續擴大。

這是池二憨和魯之域根據通州之戰總結起來的,非常有效,特別是應對不是騎兵的清軍,幾乎是一打一個準,一個連可以擊潰數倍於己的清軍。

這個戰術的關鍵之處,在於士兵的戰鬥意志,需要鬥志非常旺盛,一看見敵人就兩眼放光,也就是尋常在說的,一放出去就“嗷嗷”叫的士兵。

如果遭遇上了兵力倍於自己的敵人,就以兩個班就地根據有利地形對敵人進行猛烈火力阻擊,以掩護其餘三個班向後方退卻,在後方不遠處構築臨時掩護陣地,以掩護阻擊敵人的那兩個班撤退,在陣地後方完成重新組建。

然後,就構築的陣地,繼續對敵人進行阻擊,以拖延敵人前進速度,爲後方主力完成構築堅固陣地贏得時間。

這戰術是蔣全義根據泰州之戰總結出來的。

這僅僅只是野戰中的兩個戰術方案,還有陳勝對火槍守城的總結,方國安對火炮攻城及火炮野戰的總結等等。

吳爭看到這些,心裡不得不承認,相對於這些專業的人,自己是外行。

自己要煩惱的事太多,既然如此,專業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於是,吳爭在與諸將數次推演,稍作修改、完善後,便編訂成冊,爲其命名爲“北伐軍步兵操典試行版”,隨後正式以大將軍的名義,對北伐軍各衛發佈了整訓令,各衛對排以上軍官,進行三個月的戰術指揮訓練,三個月後,以排爲單位,對士兵進行訓練。

……。

吳爭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了松江府那延綿數十里的軍工坊,和杭州、吳淞兩大港口碼頭上。

幾乎是以自己名聲爲代價,幾乎是完全對立於自己的意願,吳爭之前首肯了朝廷與清廷簽訂停戰協議,爲的無非就是積蓄實力,強軍、擴軍。

但眼下,因爲突然發動了一場對宗室和官場、商場的清洗,吳爭不得不將主要精力去搞內政。

說起來很荒唐,但事實卻必須如此。

這道理很簡單,清洗,只是一種態度,作用在於強力遏制,而非肅清。

就象是治病,控制病情不使其惡劣、擴散,治表而非治本。

如果清洗真的有用,那任何朝代都只需要屠殺就行。

清洗的作用在表面,鎮壓也只是短期內起作用,而往往後遺症更強大。

仇恨,可以持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
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二十四章 坐而論道(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鞭子最講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六百四十二章 戰爭收官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六百三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傳國玉璽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九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瓜瀝攻防戰第五百十五章 兄長,保重!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八百十一章 城中真隱着一支軍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驚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他也難啊!第一千零一章 你不會徇私枉法吧?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九百八十三章 兩難第五十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四百章 必須阻止馬士英入閣第七百二十五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馬屁拍得卻不夠高明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殺陳錦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