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

一時間,吳爭被衆人圍了起來。

熊汝霖、孫嘉績肅容,齊齊躬身長揖道:“靖海候高義,我等願隨靖海候誘敵。”

吳爭心中一暖,人間自有真情在啊。

“兩位大人這又何必,如果有驚無險,你們算是多此一舉了,如果真有不測,又何苦將二位大人拖入險境?”

孫嘉績道:“如果靖海候護送這數百人中沒有爲人所熟知的官員在,恐怕很難取信於多鐸。”

這話讓吳爭心中一凜,確實,多鐸身邊有許多降臣,這些人認識不少朝廷重臣。

特別是多鐸身邊的方國安,那幾乎對三品以上官員非常熟悉,如果說朱媺娖還可用不方便拋頭露面,待在車內爲藉口,朱以海等重臣可以用身份尊貴坐轎,那麼別的官員總不能都縮在車內、轎內不見容顏吧?

當然沒人來強迫,可如何取信多鐸呢?

就在吳爭驚悚自己失算了這點之時,錢肅樂道:“吳爭,錢某與你同往。”

張煌言也笑道:“吳爭,愚兄願與你同往。”

與熊汝霖、孫嘉績同來的幾名官員一齊拱手道:“我等願隨靖海候同往。”

這其中,廖仲平霍然在列。

他走到吳爭面前,笑道:“廖某就說嘛,靖海候是忠義之人,可惜昨日廖某一時愚笨,在董賊的煽惑下猶豫了,上了他的大當,手下將士冒犯了靖海候,好在靖海候大人大量,沒有追究廖某,今日能與靖海候再次同赴沙場,就算是廖某向靖海候賠罪了。”

吳爭此時的心裡,只有滿滿地感動。

在這一刻,吳爭的心是暖的。

其實吳爭之前所出建議,不完全是隻爲朝廷。

準確地說,是爲了這個殘明。

多鐸南下,爲得是增援福建戰場。

而福建戰場此時隆武朝已顯疲態,如果隆武朝亡了,吳爭這面將遭受更大的壓力。

這脣亡齒寒的道理,顯而易見。

而能拖延多鐸多一天,對福建戰場的助力就多一分。

當然吳爭沒有想去以身相代,開玩笑,這二十幾萬清軍,可不是紹興、杭州等區區幾府之地能阻擋的。

以現在吳爭四、五萬拼湊起來的人馬,還不夠給建虜塞牙縫的。

所以,吳爭只能選不損自己實力的方式,儘量拖延多鐸南下。

而此時就是一個機會。

原本吳爭是想,拋出這個難題給多鐸,而多鐸肯定需要時間是權衡。

如果多鐸選擇將此事上奏清廷,這一來一回就是五六天時間。

當然,在吳爭估算中,多鐸有權力臨機決斷,那也得多拖上一兩天時間。

這就給了吳爭撒賴的藉口。

三天期滿,如果多鐸指責吳爭失信,那吳爭可以用此事爲藉口,反指多鐸拖延。

而如果多鐸答應了此事,吳爭既可以將朝廷順利撤往海上,同時吳爭也準備了與多鐸來一場規模不大的追擊和反追擊戰。

只要多鐸在憤怒之下開戰,吳爭就可以以此爲藉口,在這邊整出一些動靜來,然後再請王之仁水師在長江沿江佯動,給清廷一些壓力,自然,只要衝突不大,吳爭相信清廷依舊會想到息事寧人,因爲清廷已經無法再調集更多的兵力,開闢江南戰場。

此事,最難把握的就是一個度,吳爭既不能太狠,打痛了清廷,使得清廷轉移注意力到自己身上,這樣辛苦掙下的這片土地,很可能就得拱手讓人。

原本,這事應該在朝堂之上說的,可吳爭很明白,如今朝廷對於隆武朝,一片咬牙切齒之聲,甚至比對清廷更憎惡。

雖然吳爭無法理解這種憎惡的來源,但吳爭明白,這個時候,好不容易整合起君臣一心的局勢,不能因此而破壞。

況且,吳爭同樣認爲死道友不死貧道,隆武朝與自己畢竟相隔太遠,自己能守住江南,已經是對隆武朝最大的支持了,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去增援福建。

吳爭唯一的心思,就是希望隆武朝能給自己多爭取一些時間,讓應天府新徵軍隊順利訓練完成,讓王之仁新編水師能有足夠的時間整訓。

所以,吳爭在聽到錢肅樂等人赤誠的心意時,心中不僅僅是溫暖,還有一絲慚愧。

但吳爭沒有拒絕,因爲這已經不是他能拒絕的事了。

雖然吳爭不想這些人遭遇不測,但他們是爲整個朝廷而慷慨赴難,並非爲他吳爭,自己有何資格去拒絕、阻撓他們?

……。

回到營中,吳爭召來麾下衆將。

山寨不大,特別是這些“地頭蛇”,大都已經聽聞發生了什麼,將要去做什麼?

他們的眼中有着一抹閃亮。

可吳爭心裡暗歎,我的兄弟們啊,可知道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野戰,極有可能演變成傷亡巨大的潰逃。

看着這些熟悉而有親近的面孔,吳爭板着臉下令道:“陳勝。”

“在。” •T Tκan•C〇

“率五千人繼續駐守平崗山。”

“啊?……大人,讓卑職隨你去吧?”

“不。你留在平崗山,除你之外,我不放心。況且你還須接應從海邊返回的明軍。”

陳勝詫異道:“難道明軍不隨殿下前往應天府嗎?”

吳爭搖搖頭道:“我已與殿下商議過了,應天府已經在組建新軍,而平崗山是紹興府唯一的要隘,留這批明軍在,足以牽制清軍南下。等他們回來之後,將全員置入你的麾下,由你全權統率。”

剛剛被升爲副指揮使的陳勝稍作猶豫道:“那……護送殿下一行,由卑職前往吧?”

“爲何?”

“大人知道,當日安頓隨大人南返的百姓,卑職去過海邊,熟悉道路和地形。”

“那山寨中由何人主事?”

“有池將軍和姜伯禮在,他們熟悉山寨防禦,應該無妨。”

不想邊上池二憨悶聲道:“少拿我做擋箭牌,此次護送,我去。”

陳勝急了,“池二憨,我是副指揮使。”

池二憨嗤聲道:“論功,咱不比立得少,若非你獨領平崗山寨防禦,又恰好朝廷駐平崗山,你能升副指揮使?”

陳勝被懟得一時語塞,確實,若論軍功,池二憨所立並不比陳勝少。

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
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北伐軍萬歲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九百二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朱慈煃得逞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烽煙四起(二)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零六十章 好膽!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誰也不是傻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三百四十六章 醞釀劇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當受世人敬重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誰是後生?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五百零二章 馬士英遭遇暗殺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七百五十一章 其實大明火器是強悍的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平叛第一千五百十六章 法不容情,人容情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你我皆可死,唯他死不得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一千一百章 父教子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風雷騎初試鋒芒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