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

蔣全義、王一林率領一萬水師將士,一路闖關斬將,如下山猛虎般橫衝直撞。

這一路上,更象是蝗蟲過境,一片狼籍。

不管是富戶還是尋常百姓,一旦遇上,便洗劫一空。

如果罵人能把人罵死,那麼恐怕這支軍隊,早已全軍覆沒了。

蔣全義與王一林不一樣,但他默許了。

他要的不是銀子,要的是糧食。

沒有補給,只能就地取食,否則,這幾日連番攻城作戰,這支軍隊早就崩潰了。

好在沿途都是小城,守軍也不多,面對着這麼一支龐然大物,能不逃就算是勇敢了。

可饒是如此,水師至如皋時,也已經只剩六千餘人。

這種傷亡程度,讓蔣全義心痛不已。

爲了急速行軍,蔣全義下令所有人丟棄身上除糧食之外的東西,以保證行軍的速度。

這一路的劫掠,將士手中的財貨可不少,特別是王一林,他的身邊已經有了數十車的財貨。

王一林不同意,可他已經幾乎喪失了軍隊的控制權。

面對着蔣全義陰沉沉的臉,王一林又一次選擇了妥協。

不過他提出,與其丟棄,不如就地掩埋。

蔣全義同意了。

於是,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山腳,找了個本身就有的山洞,將所有財貨都搬了進去,最後砸塌巖壁,封住洞口。

王一林心痛地說道,“這要是哪個祖墳冒輕煙的看到,怕是幾輩子,不,幾十幾百輩子也用不完啊。蔣老弟,你可是作了大孽了。”

蔣全義不理會王一林,轉身就下令,全軍轉東南方向行軍,即日起,遇縣城繞行而過。

……。

清廷震動。

這支明軍的“殺傷力”太大了。

清廷的“懷柔”對象是義興朝,可問題是義興朝手一攤說,咱們已經宣佈這是支叛軍了,他們的死活和作爲與我朝無關,你們愛打打愛殺殺,不用理會我們的感受。

義興朝不管了,可清廷得管啊,死的傷的被搶的,那可都是自己的地盤啊。

由此,朝堂上竟出現了一些“招降”的呼聲。

這不奇怪,今時不同往日,未入關前,清軍打打草谷,襲擾劫掠一番之後,可以拍拍屁股走人,哪管身後巨浪滔天?

現在,都坐了三年天下了,思考問題的方式已經改變。

屁股決定立場,任何朝代都一樣。

清廷從光腳的,變成了穿鞋的。

自然開始想着要安定了。

可這支“叛軍”卻是光腳的。

他們除了一條爛命,無所顧忌。

很難想象,連命都不要了的人,還會去顧忌別的。

所以,招降的聲音越來越大,他們不是光腳嗎,得,給他們穿上鞋就是了,這樣,他們就有了顧忌。

招安,自始至終用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其中牽扯到的利益,非同小可。

可這種聲音,遭到了多爾袞和洪承疇的聯手打壓。

倒不是說這兩個老冤家,開始握手言和了,而是對於這件事上,二人的訴求是一致的,他們只是僅僅在這件事上聯起了手。

道理在很簡單。

長江南北周邊,這幾年一直反覆易手,清廷徵收不到賦稅。

鳳陽至淮安一線,幾府之地,承擔着清廷在東南一隅的主要賦稅來源。

可現在被這支“叛軍”掃蕩得夠嗆,誰是周邊各府各縣人人自危,那是一點都不過分。

許多商船已經不再敢北上了,而是選擇杭州、松江府轉運。

而民間,不管是富商巨賈、還是平頭百姓,無一不怨聲載道。

這種輿情背後的干係很大。

滿清入關到此時,不過百多萬人,統治偌大的中原,還得依靠漢人。

清軍之中,漢旗、降清明軍加起來,得佔六七成。

這支“叛軍”在這十來天的功夫,讓清廷遭受的人員、財產損失,甚至遠遠大於儀真一戰。

最關鍵的是,這支“叛軍”其中很大一部分追隨過吳爭北伐,他們養成了一種見韃子就殺的習慣,這習慣不好,真不好,特別地讓清廷頭痛。

如果真將這支“叛軍”招安,那問題會很嚴重,試想要是那些降清的明軍,也都來這一手,那天下不就亂套了嗎?人心就得散了。

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在這一點上,多爾袞和洪承疇的意見是一樣的。

於是,一個滿族的攝政王,一個降清明臣的領袖,不約而同地達成了默契,打壓這種招安的呼聲之後,朝廷下旨,勒令鄭親王濟爾哈朗限期全殲之支“叛軍”,五天之內回京述職。

旨意簡單明瞭,就是說濟爾哈朗從接旨的那一刻算起,到站在奉天殿中奏報,就給你五天。

你還得做到“全殲”二字,一個都不能少。

……。

濟爾哈朗承壓了。

壓力山大。

這倒不是說濟爾哈朗無能,力有不逮。

恰恰相反,濟爾哈朗的和碩鄭親王爵,那可是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

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侄,真正的愛新覺羅近支。

可姓愛新覺羅的多了去了,也沒見有幾個如同濟爾哈朗這樣成爲和碩鄭親王、輔政大臣的。

年輕時濟爾哈朗,無論對明朝、蒙古、朝鮮乃至滿族內部反叛部落的作戰,那都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他並不認爲殲滅這支叛軍很難。

難的是,這支叛軍蹤影不定。

這是個最難的難題。

不管古今,兩軍交戰,重點在於知己知彼。

首先要知道對方主帥的性情特徵,遇事的反應方式。

可這支叛軍的主將只是個副都指揮使,從五品銜,還是個新興之秀,誰知道他從哪冒出來的?

一無所知。

其次,得知道這支叛軍的目的和行軍方向。

可這支叛軍忽北忽南,忽東忽西,有時疾如脫兔,有時還返身打追擊清軍一個回馬槍,打個小伏擊。

這讓追擊清軍苦不堪言。

最後,朝廷圍剿得調動大軍吧?

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叛軍一個勁地奔逃,無意佔領一個城固守,這樣的軍隊,再讓人頭痛。

這就象要追捕一個逃犯,得知道他的心性、愛好,遇事反應、有哪些親朋好友,最有可能往哪去,在何處落腳,方可安排布控。

這些,濟爾哈朗都無從知曉。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一千零五章 併購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三百十四章 吳、晉聯姻?第十一章 就算你長得再美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這不是前朝寶鈔嗎?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八百九十八章 天罰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一千四百十章 錢翹恭要勸降?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再戰海州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七百三十九章 血染奉天殿外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五百二十八章 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嗎?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烽煙四起(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奸臣OR忠臣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象做了場惡夢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三十章 你妹!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