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

如今從驛亭轉進至豐惠的明軍卻高達八千人,典型的客強壓主啊。

加上從上下尊卑上來說,陳勝根本沒有決斷的份,怎麼可能去扭轉這種局面呢?

雖然陳勝苦口婆心地解釋,這不是怯戰,而是爲了保存有生力量,爲了日後更好地抗擊清軍,爲了……。

可這個時候,說一切都是白費。

連魯王朱以海都認爲趁此兩軍會師,兵力高達一萬二千人之際,不但不應該撤退,更應該主動出城與城外清軍決戰。

而朱以海的這個建議,竟有不少官員附和。

陳勝傻眼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之前派去吳莊的人回來稟報,吳老爺子死也不肯離開吳莊。

陳勝這下是真急了眼了,如果吳老爹出了什麼事,讓他怎麼和吳爭交待。

於是,陳勝做出了此戰他最錯誤的事,他離開了豐惠,親自帶着此時已經回城的沈致遠部騎兵,前往吳莊,按吳爭的命令,強行帶走吳老爹。

這個決定,直接使得豐惠城的明軍指揮權落入了錢肅樂等人的手中。

而錢肅樂等人剛正有餘,軍事能力卻……。

陳勝若在,至少可以勸阻,或者用他自己手下的人馬去拾遺補缺,可陳勝的這一離開,讓錢肅樂等人失去了任何掣肘。

可想而知,擁有一支上萬人的軍隊,且是一支從戰火中洗禮出來的軍隊,這是何等讓人血脈賁脹的事啊。

這就象一個窮慣了的人,突然擁有了億兆財富一般,完全失去了自制能力。

加上衆人一心想要光復大明,如今城外一萬清軍已經戰損至不足七千人,以一萬餘擊七千,怎麼也不會輸不是?

可他們卻不知道,戰鬥從來不完全是以人員多少來決定成敗的。

……。

陳勝的心性很穩重,原本他是不會這麼輕易離開豐惠的。

但再穩重的人,也有其弱點。

陳勝的弱點有兩個,一是對吳爭的信服和依賴,準確地說,是盲從。

從當初官道與吳爭初見,到後來連戰連捷,不可否認,吳爭的常勝形象已經在將士心中豐滿,而這些經歷,陳勝是從頭至尾的追隨在吳爭身邊。

敬仰已經不足以形容陳勝對吳爭的敬重。

所以,吳爭的命令對於陳勝而言,不亞於聖旨。

對於這樣一個自己敬仰的對象,他老父的安危,在陳勝心裡,遠比豐惠重要,甚至比他自己的命更重要。

再有一個就是,陳勝畢竟是個人,常人。

面對着監國、錢肅樂,他只是個小小的千戶,他無法去左右這些大人物的決斷。

這對於陳勝而言,也有些怨氣在裡面,說不過你們,咱躲得起吧?

綜合了這兩個原因,陳勝離開豐惠率騎兵營去吳莊,也就不足爲怪了。

可陳勝依舊沒有預料到,韃子會來得這麼快。

多鐸攻下驛亭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急令博洛率騎兵奔襲吳莊。

杭州城之敗,讓多鐸一直無法釋懷。

想想也是,堂堂豫親王率六萬大軍進攻杭州城,到最後被吳爭一個小年輕打了個完敗,雖說這敗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可敗就是敗,沒有任何可解釋的。

至少對清廷來說,這就是不可容忍的罪過。

多鐸自己也這麼認爲。

抓住吳爭的親人,以此要挾吳爭投降,這是多鐸想要達到的目的。

博洛的五千騎兵,在驛亭城外水田遭受了不少的損失,但此時依舊有四千餘騎。

與陳勝所部一千五百騎兵在吳莊外倉促相遇,直接暴發了一場遭遇戰。

這是這支騎兵第一次與敵人如此正面打上一場,而且兵力還絕對劣勢的情況下。

可如今這支騎兵已非吳下阿蒙,這些日子在沈致遠的率領下,配合陳勝一直襲擾豐惠城外進攻的清軍,算是鍛煉出來了。

雖然依舊不能與韃子騎兵比單兵技能,但已經可以一戰。

當然,這個時候也已經不是想不想戰的事了。

雙方主將甚至連命令都沒下,雙方騎兵早已接火了。

這是一場混戰,但混戰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兵力多的一時無法加入戰場,因爲韃子騎兵已經吃過了水田的虧,而吳莊本就是個農莊,除了一條平日運糧的小道,四下都是水田。

也就是憑藉着這個優勢,雙方在小道上激戰,明軍騎兵竟沒有落入下風。

但這僵持時間保持得並不長,所謂路是死的,人是活的。

博洛隨即重演之前的那一幕,令後面的騎兵下馬,涉水下田,以箭陣從左右側擊明軍騎兵陣線。

陳勝自然也懂,於是雙方都派出了弓手,結果就成了騎兵、弓手各自交戰。

但形勢漸漸變得於明軍不利,因爲明軍無法形成對韃子的弓箭壓制,反而被韃子壓制得陣線後移,這樣就使得僵持的騎兵陣線開始鬆動。

陳勝有些急了,他沒有忘記此來的目的,急令沈致遠道:“快,帶一支騎兵,帶吳老爺子去平崗山寨。”

沈致遠此時正在興頭上,竟拒絕道:“陳千戶去吧,我留下指揮。”

陳勝大怒:“這是軍令,你敢抗令?”

沈致遠這才悻然領命,帶着二十餘騎而去。

陳勝知道今天這局難解了,首先兵力相關懸殊,能堅持到現在,不是明軍騎兵戰力強悍,而是佔着水田之便,使得韃子騎兵無法以人數優勢輾壓過來。

其次,時間對己方不利,萬一韃子有增援,那麼不單自己這支騎兵無法脫身,還會連同吳老爹一起被害。

讓沈致遠去,陳勝是考慮到兩點,一是沈致遠畢竟與吳家有淵源,好說話,還有一個原因是,萬一事有不測,讓沈致遠帶吳老爹撤往平崗山寨,自己率部殿後,哪怕拼至最後一兵一卒,只要保住了吳老爹和沈致遠,也算是對吳爭有了個交待。

這個時候,陳勝已萌死志。

他對戰局的推斷是敏銳、正確的,水田終究成不了阻擋韃子進攻的最後屏障。

但他還是錯估了沈致遠對吳老爹的影響力。

這是他今日犯的第二個錯誤,這錯誤差點讓他麾下騎兵全軍覆沒。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祖大弼請降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猶豫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五百零四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也能幹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爲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舐犢情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清軍是紙老虎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鍘刀、糖果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都不是好人(一)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七百五十八章 練兵賭約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就是陽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點到即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九百四十八章 清廷震動第三百九十章 這轉折來得太突然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零一章 你究竟是真降還是假降啊?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七十五章 生死之間,沒有謊言。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蔣全義的戰術第九百零四章 事關生死,不可大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三十一章 別忘記給吳家留個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夏家三隱果然名不虛傳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五百八十三章 無能爲力?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還有更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