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

樹欲靜而風不止。

吳三桂雖爲主帥,身邊卻有一個李國翰在。

李國翰,看這名字象是漢人,沒錯,他是漢人,可他是鐵嶺衛清河、漢軍鑲藍旗人。

打小起他就沒認爲自己不是旗人。

鐵桿子的漢奸,說的,就是這種人。

他的升遷,來自於他的勇猛作戰,作戰對象自然是明軍。

可以說,他能到今日高位,就是用明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頂子。

他的官位確實比不上吳三桂,明擺着的嘛,一個是王爵,而李國翰只是個固山額真,一等世職昂邦章京(相當於總兵)。

但李國翰是多爾袞心腹。

僅這一條就足夠了。

所謂丞相門房三品官,吳三桂一個降臣,能奈他何?

吳三桂的暫時罷戰命令,被李國翰強硬駁回。

說來可笑,一個主帥,且是清廷冊封的平西王,他的命令僅被一個固山額真駁回,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可事實就是發生了,而吳三桂竟默認了。

當然,李國翰的在旗身份,足以讓他在江北清軍中享有特別禮遇,不象吳三桂,他的身份被清軍嗤之以鼻。

這不奇怪,無論是明還是清,軍中向來尊崇強者,對於降將,向來都是蔑視的。

軍令如山,這四個字對降將不適用。

固山額真,是清廷軍事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權勢與地位很高。

就軍隊而言,他們有議處用兵事宜,重大戰爭,諸貝勒常須與八固山額真商議。天聰三年十月,皇太極率軍徵明時,大貝勒代善、三貝勒莽古爾泰議定,要求班師,嶽託等貝勒贊同汗進取之議,遂“令八固山額真詣兩貝勒所定議”,二位貝勒始放棄己議,大軍繼續前行。

另外,八固山額真有出師行圍之權,各率本旗官兵,守汛征戰。天聰五年攻打明大淩河時,汗諭八旗固山額真冷格里、達爾漢、色勒、篇古、喀克篤禮、伊爾登、葉臣、和碩圖等,分率本旗兵圍城之一面或半面。

最後八固山額真轄領本旗官兵,舉凡僉丁從徵,督責兵士整備軍裝戰馬,申嚴軍紀,察驗披甲強弱,奏報兵弁征戰功過,等等,皆由固山額真督責部下辦理。

所以,在清軍中,李國翰的話還真比吳三桂的命令來得管用。

李國翰倒不是狂妄,只是他臨來時,得多爾袞面授機宜,知道多爾袞要三日之內蕩平儀真明軍的原因。

所以,暫時罷戰,這絕對無法容忍。

吳三桂心中要說不氣,那肯定不是真的。

雖說默認了李國翰的作爲,但吳三桂由此也不再發聲,任由李國翰對各部清軍發號施令。

其實吳三桂在經之前半日的攻城,心裡已經非常清楚,城中明軍悍不畏死,加上城中兵力雄厚,速戰速決,根本不可能。

這是他下令暫時罷戰的主要原因,在吳三桂的想法中,既然儀真已經被四面合圍,只要包圍半月一月的,待城中糧草消耗殆盡之後,清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收復儀真,豈不是美事?

可李國翰的強橫無狀,讓吳三桂袖手旁觀。

次日凌晨,血戰再起。

依舊是四面同時強攻,彪悍的李國翰在北城親自上陣,身先士卒加入先登。

此戰慘烈,不僅是明軍,清軍一樣悍不畏死。

這種血腥的肉搏,就算象吳三桂這樣身經百戰的宿將都爲之動容。

此戰一直持續到天色將黑。

四處城門都數度易手,尤以北門爲最。

北門清軍集中了六架攻城車,明軍每以火油焚燬一架,便有另一架補充上前。

李國翰身着重甲,率百名先登,三次登上城牆,可每次都被錢翹恭率機動隊逼下城來。

說起來李國翰也是幸運,儀真是個小城,城牆不高,每次被明軍逼退,從城牆上直接下來,都被下面清軍以軟物相接,竟無一絲傷痕。

否則換作是蘇州或者是鎮江城牆,恐怕早就摔個殘廢,搞不好就一命嗚乎了。

可夜路走多了,總會遇見鬼的。

所謂事不過三嘛。

已經三次登上城牆的李國翰意猶未盡,打算在收兵之前再攻一次。

這就是他命該絕了。

錢翹恭年輕,腦瓜子靈,他從吳爭處聽過江陰百姓是如何破解清軍重甲兵攻城的。

其實從第二次起,錢翹恭就已經在策劃破敵重甲兵之法。

可問題是,江陰百姓破解之法很難複製,要引誘重甲兵仰頭露出脖子,這很困難,而且一旦被敵人發現自己的圖謀,那就徹底失去了機會。

所以,錢翹恭非常謹慎,要麼不擊,一擊必殺。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天色將暗,李國翰臨了還要發動一次進攻,等於給自己挖了個再也跳不起來的坑。

這時的人,大多都有夜盲症,或輕或重罷了。

對於突然出現的光亮,非常敏感。

加上天色將暗,這種突然出現的光這會使人下意識地轉頭或者仰頭去看。

錢翹恭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李國翰再次發動進攻時,點燃了早已備下的煙火。

瞬間綻放的光亮,讓清軍先登百多人齊齊仰頭觀望。

而在這一瞬間,交戰中的錢翹恭率部同時滾倒在敵人面前,仰面以下刺上,將刀尖扎進了敵人的喉嚨,皇天不負有心人,這個簡單的滾倒一刺,錢翹恭帶着數百人只練了幾遍,竟然一招見效。

有近一半的重甲兵,由此倒在血泊中,而李國翰就是其一個。

他是這場攻防戰中,清廷折損官位、軍職最高的。

一個固山額真死於這場莫名其妙的戰鬥,這無論是對戰爭態勢還是清朝廷,那都是一種劇烈的震動。

清廷總共就八個固山額真啊。

他的死,同時也使得儀真明軍,因此陷入更慘烈的血戰。

這是常理,清軍必須報復,吳三桂敢阻止嗎?

絕對不能,這要是阻止了,他就背上黑鍋了,要隨江北清軍鋪天蓋地的怒火。

吳三桂雖說因明軍殺死了李國翰,重新取得了江北清軍的控制權,可吳三桂知道,李國翰的死會讓他背上莫須有的罪名,僅一條與明軍暗通款曲的猜疑,就能置他於絕境。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陳永華的糾結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既然趕上,就沒退路可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負老夫!第一百零五章 攻守同盟,互爲犄角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守土保境,唯死而已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八百六十章 張煌言上門興師問罪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間自有真情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旗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五百零五章 物以類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衡陽鎮狙擊戰(五)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八十五章 權臣的氣勢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成長的煩惱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家坊遭清軍屠戮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九章 兩個方案,怎麼選?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百十八章 山賊比朝廷有錢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九十一章 天意如此,非戰之罪!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戰海州(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二百五十五章 莫家有奇女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借是要還的,取,那就不用還了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一千六百十四章 誰挖的坑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二百五十章 戰場瞬息萬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五百六十章 清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北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