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

其實從這個方面來說,博洛的判斷,可以說是正確的,至少是有道理的。

面對如此龐大的潰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收縮兵力,捏成拳頭,然後等有利時機,再峙機而動。

八千清軍,對任何一個戰場而言,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況且博洛手中還有這麼一座經過修繕的堅城,雖然不高,但結實。

如果博洛面對的是忠貞營,那麼,就算忠貞營十二萬大軍齊至,恐怕在一、二個月之內,也難以攻克上饒城。

可惜啊,博洛是怎麼也想不到,來得不是忠貞營,而是北伐軍,他即將要直面面對的是,吳爭剛剛訓練裝備出來的火槍營,不,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火槍營,而是火器營,因爲這支火槍營裝備了新量產的四九式迫擊炮(改良虎蹲炮),已經裝備至小隊(班)一級。

……。

五日之後。

依舊是徵南大將軍博洛的臨時行轅。

“稟大將軍,忠貞營西路約萬人大軍已突入廣信府地界,眼下在神前街(貴溪以北百多裡)。”

“稟大將軍,忠貞營東路約三千人已過懷玉山,正向南入廣信府地界,其身後至少有二萬大軍跟隨。”

“明軍現在的位置在什麼地方?”

“回大將軍,明軍一路約一萬人,由義興朝京衛都指揮使廖仲平率領,分別囤於承天府和襄陽府。另一路也是一萬人,由義興朝太平府建陽衛指揮使夏完淳率領,分別囤於武昌、漢陽兩府。第三路約一萬人,是義興朝大將軍府轄下金山衛,正從鄱陽南下追擊忠貞營。”

“吳爭在哪?”

“在武昌府。據信使講,吳爭幾乎每天都在城中宴請鄉紳,收攏人心。”

“這麼說來,明軍主力根本沒有南下,只是金山衛在驅趕忠貞營向南?”

“是。”

博洛的眉頭聚攏起來,這吳爭未免也太狠、太下作了吧?

看來自己之前判斷的沒錯,吳爭就是想禍水南引,否則,爲何北面二萬大軍駐兵不動,僅派一萬人追擊?

之前還可以解釋爲擔心忠貞營向北潰退,可現在忠貞營幾乎全部南下,明軍再守着北面,有屁用?

於是,博洛對自己的判斷,更堅定了信心。

可問題是,如果放任忠貞營竄入廣信府,勢必造成一片混亂。

博洛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府治混亂。

來回走了幾步,他霍地回頭看着地圖,問道:“你說忠貞營三千人已經越過懷玉山?”

“是。”

博洛點了點地圖,“從懷玉山至鄭家坊和從上饒至鄭家坊距離差不了多少,我軍騎兵勢必更快。傳本帥令,以三千騎兵,急行軍至鄭家坊埋伏,打忠貞營潰兵一個伏擊。殲滅他們,從而逼迫後續忠貞營潰兵改變撤退方向,往西進入浙西……呵呵,吳爭,來而不往非禮也,你可以禍水南引,本帥自然也能東引。”

“遵命。”

……。

上饒至鄭家坊七、八十里路。

騎兵,半個時辰就能到。

自然用在忠貞營到來之前,從容埋伏。

鄭家坊只是個上饒以北的小鎮,原本有四、五百戶,二千人口,可現在,戶數倒沒少多少,人口卻不足千人,青壯死光了。

留下的基本都是婦孺、老弱。

說起來,韃子也是沒辦法,民衆的起義、反亂此起彼伏,只能將青壯都死光了,方纔能鎮得住,否則,每府駐守幾百號人,哪能忙得過來呀?

此時是二月下旬,春耕尚未開始,農活不忙。

時值正午,鎮中炊煙升起。

年長者正四處呼喚家中那些頑皮的熊孩子,回家吃飯。

鎮中的百姓,尚不知道,自己即將被捲入一場戰鬥。

當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村口的老漢,睜着微腥的老眼,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看去。

只見遠處,韃子騎兵已經顯露出蹤跡,大聲地嘶吼起來,“韃子來了!”

一時間,鎮中如同已經澆開的稀粥般沸騰起來。

要說這老漢有見識,其實不然。

老漢此生都沒出過廣信府,哪知道韃子?

可自從清軍佔了江西后,對百姓的掃蕩,幾乎是沒有間斷過。

是,清軍在紹興、寧波大敗,多鐸幾乎全軍覆沒之後,在府城,特別是治所,確實收斂了不少。

可以周邊偏僻的小鎮、農村,掃蕩更加猛烈。

這不奇怪,義興朝佔了江南十三府之地,加上沿江產糧地基本上陷入僵持,各地官府都在坐觀其變,賦稅就不用說了,清軍由此失去了就地補給的可能。

可從北方運糧,輾轉數千裡,一百斤糧運到江西,恐怕耗費就得過半。

那麼“就地取食”就成了不二之選。

各府城不能動,因爲韃子至少也懂得兔子不吃窩邊草,真要將城裡的百姓給逼急了,晚上怕也沒法安睡了。

所以,清軍的目光就盯向了周邊。

這三、四年間,鄭家坊已經遭遇過不下十次的清軍掃蕩。

所謂見怪不怪,村口老漢就算睜眼瞎,也能辨別出這該死的馬蹄聲。

可是,百姓已經有些麻木。

他們認爲,這大概又是一次劫掠,鎮中的青壯幾乎被殺光了。

或許,韃子劫掠一番,自然就走了,反正家中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搶的了,讓他們搶去唄。

百姓沒有逃跑,反而一個個出門,聚在一起,敞開了家門。

只要人能活,就行。

轉眼之間,清軍騎兵將整個鎮團團包圍了起來。

確保無人走脫之後,將近千百姓驅趕到了鎮中央的大曬場(江南水稻,收割之後曬乾的地方)。

百姓麻木地任由清軍驅趕,漸漸集中起來。

清騎主將,叫吳惟華。

聽這名字,很讓人覺得這是個漢人。

其實不盡然,他是蒙古人,準確地說,是蒙漢混合的雜種。

吳惟華祖上是蒙古人,明恭順伯吳允誠之後。

吳允誠在永樂年歸順大明,朱棣賜姓吳。

清軍入關後,吳惟華這廝拜迎多爾袞的馬首降了清,自薦往山、陝各地招撫,並隨徵太原、大同等地,可想而知,爲了討好新主,這廝得殺多少漢人,才染紅了他的頂子。

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
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誤判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相互揣摩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七百五十章 兩部兵書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堅固的堡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馬士英的執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四百三十五章 王得仁降明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渣男第九百九十八章 真不是我!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九百六十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新娘回門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三十一章 人心易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讓條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八百三十五章 忠誠不容褻瀆第六百九十二章 半娘徐老的聖母皇太后第九百三十三章 坑敵沒商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無良的趙史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九百六十八章 木已成舟,何不順流而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打殘活秦檜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崖鎮大捷(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三十八章 這世間只有兩種人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八十八章 讓人窩火的錢翹恭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古怪的長隨第一百五十六章 經略杭州府?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陳守節父子的爭吵第三百二十六章 他就是英雄!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對和錯,重要嗎?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