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

PS:感謝書友“梁孟昌”投的月票。

可如果運送幾百,經過精心喬妝改扮的人至徐州,那就太容易,就算被沿河清軍監視到,也沒有人懷疑,因爲幾乎無人認爲,一支幾百人的隊伍,能對徐州城起到怎樣的作用,真要這樣做的,結果只有一個,送死!

這就給了宋安一個極好的機會,以錢翹恭部牽制懷遠阿濟格,以吳爭牽制徐州主力,自己完全可以率幾百人僞裝成一支普通商隊,經運河直抵徐州。

這,就是前面所說的“外力”。

可問題是,宋安這盤大棋,在進行到一半時,被迫中止了。

都說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

這麼“完美”的構想,突然胎死腹中,確實讓宋安鬱悶。

但,對宋安而言,吳爭就是他的全部,正象他時常說的,“生是吳家人,死是吳家鬼”,離開了少爺,他什麼都不是。

正當宋安率十八條商船,裝載了六百喬裝的士兵,從清河啓程,沿運河北上至桃源附近時。

得到長林衛急報,邳州清軍以無辜百姓做人牆,迫使王爺東撤,在直河岸邊,損失慘重,同時敵軍順勢奪回宿遷,並繼續南下的情報,讓宋安不得不臨時改變,中止了他的“斬首”計劃。

宋安隨即下令,全員登岸,在宿遷東南部的崖鎮,設伏阻擊南下敵軍。

……。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冷兵器時代,戰場的王者是騎兵。

而王者中的王者,是重騎兵配上輕騎兵,這就是一個最完美的組合。

有着重騎的攻堅能力和輕騎的機動能力,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這就象後世的重坦必須加上輕坦和裝甲車一樣。

當然也可以配上步兵協同,但這樣,速度的優勢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只有重騎和輕騎的組合,那才叫完美,當然,這指得是野戰、突襲戰。

宿遷、清河雖是城池,但這種小城的城牆,也就不足二人高,對騎兵形成不了什麼強大的阻力。

這是敵騎敢於趁勢南下的主要原因。

他們在連續兩場勝利的刺激下,捨棄了步兵,以重騎、輕騎組合,從宿遷迅速南下,目標清河,意圖一戰,洗涮陳錦指揮不力,致使北伐軍渡過黃河的羞辱。

他們的氣焰很高,當然,應該說,這是事實。

八百多重騎,在二千輕騎的掩護下,理論上,足以橫掃黃河兩岸,可謂遇神弒神,佛擋殺佛。

就象這支混編騎兵主將甲喇額真(相當於明軍守備至總兵一級,相當於後世正旅級)呼尼牙羅和,在出發前說的“南蠻子除了耍些小聰明,沒有什麼本事……只要咱們一鼓作氣將他們趕下黃河,就可以向朝廷進言,什麼火槍新軍,最靠得住的還是咱們騎兵!”

可萬事沒有絕對,如果戰爭真被是客觀因素的比拼,那吳爭也不會被迫撤至直河東岸了。

其實之前吳爭在邳州以東,直河岸邊的三道防線戰術是正確的,在特定條件下,騎兵絕非不可戰勝的神話。

所以,當這支二千多人的騎兵,行進在官道上,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態和氣勢,簡直就象是兵鋒指處,所向披靡一般。

可他們至崖鎮附近的轉彎處時,讓他們自我否定,甚至來不及後悔的一幕,就這麼突然間發生了。

崖鎮位於古城以東約五十里的官道轉彎角。

因運河在此有個急轉彎,於是官道的修築也由此形成一個急轉彎。

清軍騎兵不得不降下速度,否則,就會衝出官道,摔下右側懸崖,懸崖是很高,約摸二丈,這個高度,一般摔不死人,可如果加上戰馬飛馳的速度,那就算有金鐘罩護體,也得摔成肉泥。

就這麼一個官道拐彎,讓這支剛剛還趾高氣揚的清騎,嚐到了什麼叫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滋味,提前嚐到了什麼叫炮火覆蓋的滋味。

這裡不得不解釋一下宋安區區幾百人,爲何能做到對道路進行炮火覆蓋的原因。

此時第一軍已經收復泰州,而池二憨與祖大弼突襲興化得手,南北交通線隨即打通,第一批補給物資已經運送到清河,而宋安也正是藉助押運補給,纔到的清河給錢翹恭出了個“餿點子”。

這第一批補給自然是不可能有重炮的,就算有重炮,宋安也不會帶着重炮去突襲徐州。

這不開玩笑嗎,六磅野戰炮都重達八、九百斤,怎麼機動?

況且就算運到徐州,對攻城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徐州的城防可不是宿遷、清河這等小城能比的,六磅炮轟在城牆上,也就一個凹坑。

真這樣大張旗鼓的進攻,等於是找死,送火炮給敵人,宋安自然不會這麼傻。

第一批的補給中,佔比最大的是紙彈(不是錯別字,是真的紙彈,此時的前裝彈,就是油紙包的,比中指粗,長短差不多,裡面是發射藥和一枚金屬彈丸)和虎蹲迫擊炮炮彈。

虎蹲迫擊炮可以拆卸成兩大件,炮管和基座,炮管重一些,大約十六斤左右,基座十二斤,這個重量便於士兵行軍攜帶,所以,在裝備北伐軍時,最受士兵的喜愛。

不過這炮的威力小(炮彈工藝及黑火藥的原因),也就適合對付普通步兵和輕甲步兵,對付鐵甲重騎,除非是炮彈正好落在馬肚子下爆破,否則,基本不致命。

淮安城二衛苦戰近一月,連攜帶一百六十發紙彈(左右腰間兩大包)都消耗殆盡了,虎蹲炮炮彈早已告罄,所以,在渡江攻清河前,這些沒了炮彈的虎蹲炮都被留在了淮安城。

宋安要突襲徐州,正好用得上,他帶得不多,一百二十門。

這是用來在混入徐州城之後進行局部突破和突圍用的,此時,宋安把它用在了官道的轉彎角上,形成了密集的炮火覆蓋。

就算是把生鏽破爛的菜刀,只要能殺人的,都是好刀。

虎蹲炮威力雖然不大,但奈何它多啊。

一根針很難殺死人,但如果針密集到一把,照樣能扎死人。

正因爲虎蹲炮威力小,本來就是針對敵人步兵的,所以軍工坊在生產時,配備的幾乎都是開花彈。

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
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諸事不宜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去,堅決不去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人講個數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換錢唄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軍事報復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人想快樂,就得學會裝傻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七百四十六章 這怎麼能叫助敵呢,該叫敵助我纔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覆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九百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三百十三章 戰機初現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心中有佛?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反轉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心急如焚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扉未開,何談坦誠?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勸降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六百零三章 嚴重的誤判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躺着都中槍第一千五百章 中興之君?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不講道理的吳老爹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得先捅死你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放下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 擁立第一千零八十章 吳爭其實是個制服控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三百八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百七十五章 謀劃政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選將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百章 這下老子要破產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半年沒見了,怪想念的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摟草打兔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按本王的規矩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復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洗王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有一種撤退,叫脫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套中有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戰爭重啓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二十七章 你不會是看上人家婢女了吧?第一百零二章 你太沒良心了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