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

好半晌,吳爭深吸一口氣,沉聲道:“你記住,我要的不是擊敗他們,他們還不夠資格成爲我的敵人。我的敵人在江對岸,把你的那套全用到對岸之人身上去,到時我爲你請功。可你若要把朝堂給毀了,我扒你老馬家的祖墳!”

馬士英心中凜然,他瞬間回味到自己怕是表錯了忠心,趕緊補救道:“馬某昏庸,竟錯會了主公的意思,實在罪該萬死。只是……還望主公明示。”

吳爭吁了一口長氣,喟嘆道:“看住他們,盯死他們。應天府,是我的後背,不容有失。”

馬士英趕緊應道:“屬下明白了,主公是要讓屬下成爲主公在應天府的一雙眼睛、一對耳朵。”

吳爭見馬士英領悟到了,這才放緩了語調,“政事有張蒼水,軍事有興國公,我只須替我看好那些人私下的小動作,另外,戶部錢袋子,你得替我把着。”

馬士英聞聽,驚喜道:“主公的意思是,屬下入主戶部?”

吳爭盯着馬士英,森冷道:“我不管別人怎麼說你貪腐,但我認爲你並不象傳言中那樣,至於究竟如何,還待時間來證明我的判斷。這是你一次搏取身後名的良機,望你不要自誤,更不要辜負本公的期望。如果真若傳言所說,本公會在第一時間斬斷你這對髒手。”

馬士英顯得異常地莊重起來,“回主公話,弘光朝滅亡兩年有餘,馬某輾轉數千裡,苟且於世,所圖無非是贏得身後名。主公放心,今日始,屬下絕不誤人誤己。”

“好,那就好。”吳爭不在心裡惆悵起來,真的會象馬士英所說的那樣嗎?自己身邊可用之人,太少了。

“主公,杭州莫老傳信之事?”

“究竟何事?”吳爭再次問道,他可不是象錢肅樂那般正直,會認爲莫執念會不說清事情,而讓自己返回杭州。

也只有錢肅樂會相信,馬士英說的是真話。

果然,馬士英稟報道:“莫老傳信,張名振率軍來投主公。”

吳爭愕然,“舟山總兵黃斌卿麾下參軍張名振?”

“是。據信使稟報,張名振率麾下一千二百餘人,駕數十艘戰船已至杭州。”

吳爭有些納悶了,他是知道張名振的,他在史上可是抗清名將,只是現在還沒有出名,獨當一面罷了。

舟山水師,也屬明軍序列,魯王監國時,原歸屬於紹興府朝廷,後來朱聿鍵在福建登基建立隆武朝,舟山總兵黃斌卿貪圖官位便轉投於隆武朝了。

不久前,因正朔之爭,隆武朝與紹興府互斬來使,鬧得不可開交,雖說吳爭當時只是個百戶,正與入侵紹興府的清軍廝殺,無法參與其中,但這等大事也有耳聞。

如今雙方水火不容,張名振突然來投,難道是發生了什麼變故不成?

這事關係重大,如果處置不當,不但吳爭名聲受損失,還會引發雙方再一次衝突。

確實讓吳爭感到有些棘手。

吳爭思忖了一會,道:“回信莫老,善待張名振及同來將士,我三日之內,必回杭州處置。”

“是。”

……。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大朝會一如昨日般順利。

陳子龍以五閣臣之首,輕鬆佔據了首輔之位。

馬士英入主戶部,以戶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內閣。

完全沒有想象中那般劍拔弩張的情景。

不過只有少數人心裡清楚,這是利益交換的結果。

但總算是好事,大朝會在一片詳和的氣氛下結束了。

一致通過,以長平公主監國,改元“慶泰”,次年爲慶泰元年。

並確立了所有軍政事務以內閣決議爲準,內閣正式成爲慶泰朝最高權力機構。

這次的數方勢力握手言和,讓慶泰朝迅速擺脫了內耗,進入了快速的恢復時期。

九府所轄各縣,被迅速納入朝廷統治之下。

百姓開始慢慢安定下來,人心開始凝聚。

可吳爭絕沒有想到,慶泰朝面臨的第一件大事,不是來自江北清廷的威脅,而是南面隆武朝的求援。

黃道周來了。

就在吳爭安排妥當應天府事宜,準備返回杭州處置張名振及他麾下將士來投問題時,南邊隆武朝舉足輕重的人物,時任任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的黃道周來了。

這可是隆武朝文臣第一人啊,說他是首輔亦不爲過。

如此份量人物,親自出使,那就說明隆武朝已經異常危急。

慶泰朝文武甚至來不及發泄當日互斬來使的怨恨,短短三日間,第三次大朝會開始了。

與前兩次大朝不同,這次大朝的氣氛變得非常壓抑。

能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哪個都不是傻子,隆武朝一旦覆沒的後果,每個人心裡都清楚。

但心裡清楚是一回事,怎麼做,是另一回事。

總有人想着以一己之私,枉顧時局。

而這樣的人,絕不在少數,哪怕所謂的清流中,也不乏這種人。

黃道周,福建人,天啓二年進士,歷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

明亡之後,在隆武朝一舉登頂,兼任兩部尚書。

這種火箭般的破格提拔,在這幾年亂世之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但黃道周之成名,還得時任科道言官,爲錢龍錫辯冤、反對楊嗣昌議和直諫皇帝說起。

已過不惑之年的黃道周,深受其師袁可立(萬曆年間的著名諍臣,因直言進諫被萬曆皇帝先是鐫三級,再貶再諫,後被罷官回籍二十六年)的影響。

當時袁崇煥案發,衆多官員被牽連追究責任,原大學士錢龍錫亦牽連論死。

事發,舉朝無敢出一言者。

唯黃道周激於義憤,中夜草疏,排闥叩閽,爲錢龍錫辯冤。

奏疏中直指崇禎帝的過失,“今殺累輔,徒有損於國”。

崇禎帝見之大怒,“以詆譭曲庇”,着令其回奏。

黃道周再上疏辯解,表明自己區區寸心,“爲國體、邊計、士氣、人心留此一段實話”。

他此次抗疏“幾坐重典”,被降三級調用。

但也因他據理爭辯,錢龍錫方得不死。

黃道周由此以諍出名。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政變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可扶則扶,不可扶則廢第一百四十九章 遭受清軍炮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江水戰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一百十四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二十五章 恩怨兩清,互不相欠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三百五十四章 豎子安敢欺我?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四百四十二章 你做的,我做不到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施琅的人生關口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情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孤不做這監國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蔣全義要的典範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整訓令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心中有恨,所以無情第一百七十二章 方國安突然發現他成了棄子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三百十章 一門忠烈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九百零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敵人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一千零十四章 數千水師潰兵第九百五十五章 準備痛打落水狗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反目成仇?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