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

眼睛長在頭頂的八旗騎兵,打心底看不起這夥“山賊”,在清軍看來,其實只要三百騎,就足以蕩平他們。

哪怕,在天長遭到了這支隊伍的激烈抵抗。

但火器確實與冷兵器不一樣,技戰術和力量成爲了次要。

一個訓練三個月的火槍兵,足以與訓練三、五年的騎兵硬撼,而且,在騎兵尚未近身的情況下。

二里“煙花”非常璀璨,如同一場焰火表演。

對旁觀者而言,更象是在“歡迎”清騎的到來。

可身陷其中的清騎兵,着實吃足了苦頭。

受火藥激發的,四處飛濺亂射的鐵蒺藜,在全無遮擋的道路上施虐,這不是人力或者技戰術可以阻擋的,一時間,爆炸聲伴隨着清兵的鬼哭狼嚎聲、哀呼聲,不絕於耳。

好在,清軍騎兵是成長蛇陣追擊,這就讓清軍的陣線拉得很長,遠超過了鐵蒺藜所能產生的殺傷範圍,否則,這支清騎就得被黃家兄弟連鍋端。

但就算如此,黃家兄弟對殘敵進行反衝鋒時,已經心慌的清軍也不得不向天長撤退,天長是小城,一時剎不住腳,清軍只能出城向西潰退。

黃家兄弟立功心切,執意將戰果擴大,自然是緊追不放。

而這時,從泗州趕來的敵援軍到了,士氣正旺的黃家兄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被援軍穩住陣腳的清騎殘部,隨即向黃大淳所部反包圍。

眼看着就得全軍覆沒時,奉吳爭令,史坤率第一軍四千人及時趕到了天長。

於是一場混戰,史坤所部以虎蹲炮阻敵、滯敵,再以火槍齊射,數輪槍擊之後,擊潰了來援清軍,救下了這支殘部。

可惜的是,黃大淳所部戰前千人,到此時脫險,僅剩一百餘人,而黃家二子黃大淳,也在最後的戰鬥中負了重傷,不治犧牲。

黃家至此,僅留下了三子黃大洪。

由於經此一戰,天長已經被阿濟格盯上,大批清軍從臨淮趕來,史坤按出發前吳爭的交待,帶部準備向北轉移。

而這時,被吳爭調來的池二憨,也率三千人趕到了天長。

區區之地,集結起了七千多大軍,天長太小,裝不下。

池二憨與史坤商議之後,向北城門鄉、北阿鎮轉進,但真正的目標是——衡陽!

……。

至此,做爲始作俑者的吳爭,其戰略目的已經初露端倪。

他的最終目的,不是在李過佔據的定遠,也不是被濟席哈、藍拜攻破的海州,更不是與李過、李定國、夏完淳等人商議的安慶、廬州二府。

衡陽是個衡州治所,大明設桂王藩國,王都便是衡陽。

它雖說只是個小州城,但城高牆厚,如同軍事要隘。

沒有人去關注衡陽這個小城,清廷也不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鳳陽府和淮安東北部的海州,就連阿濟格,一樣視天長爲疥癬之患,只是想摟草打兔子,順便掃了它。

可實際上,吳爭自始至終,眼睛所盯的,一直是衡陽。

做爲一軍主帥,一方強藩,吳爭如今所需要的,已經不是一場戰鬥的勝利。

信心固然重要,但實在更重要。

清廷已經將各種戰略物資定爲禁榷,嚴控南運,吳爭不得不做出應對。

此時可不象是後世全球一體化,實行貿易戰傷人也傷己,如今是農業社會,清廷哪怕斷絕與南面所有的貿易來往,一樣可以自給自足,所以,禁運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江南軍工坊和織造司。

這也是吳小妹求吳爭時說的,“不管戰爭打到什麼樣,大將軍府不能主動斷絕南北貿易。”

因爲一旦斷絕,江南織造司說垮就垮了,上百萬織女的生計就沒了。

吳爭當時就一口答應了吳小妹,因爲他清楚這事的嚴重性。

準確地說,江南生產力的提高,根基是產出的大量商品,由北方和西北方百姓來買單,單靠江南百姓的消費和番商的購買,已經撐不起江南的產量了。

吳爭知道,現在確實不是北伐的最好時機,但這事不是政治,而是經濟,更是大將軍府賴以生存下去的根基所在。

試想,一旦大批的工坊生產出來的商品嚴重囤積,藉助漢明銀行借貸發展的工坊主們,就不得不選擇收縮規模,甚至倒閉。

那麼,由此帶來的影響就會如雪崩一樣,越來越大,越來越沉,一直沉到拖垮大將軍府。

自古以來,民衆的忠誠都是相對的,如果切身利益受到傷害,便會視官府爲寇仇。

這個道理,吳爭向來很明白。

所以,吳爭設下此計,起初就是爲反擊清廷對南方的物資禁運,迫使清廷改變政策。

以廣信衛做餌,形成吞食鳳陽、廬州、安慶之勢,當然,事實上,這三府對建新朝而言,確實是日思夜想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用似是而非的戰略目的,將清廷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鳳陽府,同時牽制住阿濟格大軍主力。

而海州方向,吳爭一直認爲,以蔣全義的能爲,加上數千老兵,就算有上萬敵人來犯,固守待援應該不成問題。

這樣西、北兩個方向都有了可以讓吳爭放心運作的保障。

由此,天長方向的一支小部隊,就成了破局的最隱秘的棋子。

天長距離衡陽很近,加上清軍在衡陽不過一牛錄,三、五百人據守,天長守軍可以輕易在一天之內攻下衡陽城,那麼將衡陽做爲前沿據點,兵鋒就可以直指泗州。

得到泗州,鳳陽府清軍就會被南北撕裂,阿濟格就面臨着做出選擇。

他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死守臨淮、鳳陽,等待清廷增援,可清廷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因爲徐州、兗州在多爾博手裡,多爾博願不願意接受清廷的旨意,還當另說,就算最後接受,那也需要條件和雙方妥協的時間,而這個時間差,已經足夠北伐軍對鳳陽發起一次強攻了。

要知道,如今李定國的大西軍一部已經進入湖廣北部,對河南枕戈待旦。

廖仲平的左營,已經渡江至六合,正在向滁州進軍,做爲李過廣信衛的堅強後盾。

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
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有些不要臉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一千零二章 爛攤子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劉放在練兵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五百二十五章 鋼鐵化爲繞指柔第一百二十六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四百八十八章 與士大夫共天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錢肅樂要請辭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七百四十章 僅僅是權、勢嗎?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五百零一章 吳爭被伏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五百三十六章 錢相可是你親哥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最瞭解自己的真是敵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劫富濟貧之說第四百八十章 解不解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三年後的再見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七百三十四章 老夫知足了!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九百九十一章 尼堪趁機反擊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假重要嗎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零一章 金華府淪陷第二百一十章 吳勝兆服軟,松江府光復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落葉歸根,何處不能安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吳小妹有性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用命換尊嚴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衡陽遭襲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六百十五章 不要也罷第七百九十五章 意見不統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十五章 活着倒成了恥辱第四百二十九章 似曾相識之感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種瓜真能得瓜嗎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三百四十三章 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七星島海戰(六)第七百八十二章 拼刺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三百五十六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六十章 話絕、意絕,便是不可挽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他欣慰、他自豪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