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

然後趙史回頭,衝吳爭神秘地說道:“吳兄弟啊,如今紹興府廟小菩薩多。你可不要站錯了隊啊。”

吳爭不解地問道:“趙老哥此話從何說起,難道紹興府不是魯監國說了算嗎?”

“看吧,就知道你不通世故。”趙史白了一眼吳爭,不過這眼神還真象帶着那種哥哥怪弟弟的意思,“咱是自家人,哥哥就不諱言了。如今紹興府中勢力可多了去了。咱不說別的,就說最要緊的那三方。”

說到此處,趙史嚥了口唾沫。

吳爭正聽到緊要處,這突然一斷,心裡如貓爪似的難受。

好在趙史不是故意吊吳爭胃口,他只是說累了歇口氣,“魯監國及兵部尚書張大人、右僉都御史錢大人等人自然是一方的,越國公、鎮南大將軍方國安方大人自成一方,興國公王之仁也自成一方……。”

吳爭忍不住開口打斷道:“趙老哥,如今韃子就要南下,朝廷還不吸取弘光朝的教訓,怎會還有內鬥啊?”

趙史聞聽一怔,而後大笑道:“吳兄弟啊吳兄弟,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這關係到偌大的利益,朝廷如今真正能控制的不過紹興周邊幾府。而真正能收上賦稅的卻只有紹興府八縣,其餘各府縣的賦稅皆掌握在越國公和興國公手中。吳兄弟還年青,日後前程遠大,可首要前提是選對了路。”

“這麼說,魯監國實際並不能號令越國公和興國公嘍?”

“話不是這麼說,畢竟名義上還是在魯監國麾下的。只是……你懂的。”趙史嘿嘿笑道。

“那還有別的勢力嗎?”吳爭這時是真心求教。

趙史看着吳爭的臉,感受到了這份真誠,滿意地點點頭道:“吳兄弟只要在這三方勢力中進行選擇就對了,其餘勢力都不成氣候……不過,有一方勢力吳兄弟千萬不能招惹,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吳爭問道:“請趙老哥賜教。”

趙史左右看看,然後壓低聲音道:“魯王來紹興監國不久,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建立隆武朝,許多文臣都建言魯監國承認隆武朝,不過被越國公、興國公強壓了。”

吳爭道:“正應該聯合一起抱成團,抗擊滿清啊。難道魯監國就不會下諭令嗎?”

趙史眼一瞪道:“就說你年輕嘛。這話在哥哥面前說說也就是了,這要是傳到外人耳朵裡,你的前程就完了。先不說越國公、興國公會視你爲敵,就連魯監國也不待見你。”

此時趙史聲音壓得更低,幾近貼到吳爭耳邊道:“承認了隆武朝,魯監國就成了隆武帝的臣子,但凡是登上那個位置的人,豈會甘心再走下來?”

吳爭心中一凜,鄭重向趙史一揖道:“多謝趙老哥今日指點之情,吳爭銘記在心。”

說實話,吳爭此時對趙史的印象徹底扭轉過來了。

之前雙方言詞交惡,吳爭認爲趙史就是個齷齪的小人。

可現在,吳爭認爲,趙史還是半個好人,至少是個真小人。

趙史被吳爭這鄭重一揖,倒鬧了個措手不及,愣了半晌才哈哈大笑道:“都說了是自家人,吳兄弟還這麼客氣。”

然後又壓低聲音道:“不瞞兄弟,哥哥雖然是個百戶,可這些手下平日裡充充場面還行,真要是拉上了戰場,恐怕沒幾個敢拼命,這點自知之明哥哥還是有的。往後真如果有那一天,還望吳兄弟念及今日之情,拉哥哥一把。”

吳爭應道:“趙老哥放心,只要吳爭不死,便會還上今日趙老哥指點之情。”

趙史連連點頭,拍拍吳爭肩膀,笑道:“好,好!吳兄弟是做大事之人,自然是言出必行的。”

……。

紹興府,府衙。

如今已經是魯監國召集羣臣文議事的行轅。

年方二十八歲的魯王朱以海,端坐在正中間。

兩側分列的是二、三十個朝廷文武衆臣。

此時有個年青的文臣出列道:“啓稟監國,臣要彈劾越國公、興國公,兩位國公擅自接管浙東原有的營兵和衛軍,自稱正兵,排擠各路義兵,斷絕義兵糧草。”

左側列武臣首位的越國公方國安指着那文臣大罵道:“好你個張煌言,區區七品兵科給事中,也敢誣陷、彈劾本國公?”

方國安身邊興國公王之仁陰沉着面,不過他沒有象方國安一般怒罵張煌言,他道:“本國公與越國公接手營兵和衛軍,是爲了整肅軍力,抗擊江北清軍,有何不妥?至於義軍,一腔熱血不假,然戰力低下,一羣烏合之衆。徒費了朝廷糧餉,本國公與越國公沒有勒令他們解散,已是法外開恩。”

張煌言怒道:“可二位國公爲何截留浙東各府縣賦稅,今年除紹興府外,浙東六十餘萬錢糧都被二位私自截留,難道這不該由朝廷來分配嗎?二位國公置魯監國和朝廷於何地?”

方國安輕哼一聲道:“這錢糧本就是大軍糧餉,運來運去,徒增耗損罷了。”

面對這等無恥嘴臉,張煌言怒極,竟一時無言反擊。

這時右側文臣中走出一個清瘦中年官員。

他先向魯監國一禮,然後對方、王二人道:“二位國公所言差矣,錢糧賦稅乃朝廷命脈,如何分配更是監國和朝廷的權限,二位國公做爲臣子,豈可僭越?”

方國安大袖一甩,伸出手來指着這清瘦中年官員喝道:“錢肅樂,你也來多嘴?誰不知道,你麾下還有數千義軍,敢情,你也不過是想其中一杯羹罷了。”

錢肅樂冷哼一聲,轉身向魯監國躬身道:“稟監國,臣願即日起解散麾下義軍。但越國公、興國公此舉斷不可成例,否則後患無窮。”

方國安大怒,上前一步道:“監國,錢肅樂挑唆、離間,中傷、誣陷本國公和興國公,請監國治其罪。”

一副木頭人樣的朱以海,總算是動了動。

他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兵部尚書張國維。

張國維見魯監國看來,知道避不過去。

於是出列道:“戰亂之秋,國破待復。諸位都是大明忠臣,都是爲了抗清大業,都什麼不能好好商量呢?”

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五百九十七章 她是在考驗我第一百十五章 山賊都配軍師第八百八十二章 能爲友赴死的人,怎麼可能投降敵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三百七十八章 素未謀面的正室夫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九百四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李顒舌戰雙儒(二)第三百四十章 魏忠賢,他是個惡人!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二十八章 初見爹和妹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難做到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海州光復第一百八十六章 與興國公談判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第八百二十八章 還能再殺個來回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五百五十四章 老夫錯了嗎?第七百七十七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老伯果然是忠義之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四百十三章 臨陣換將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顛倒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十三章 擊沉它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歸屬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六百十七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君子論跡不論心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百九十六章 莫執念主動投效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試用施琅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六百七十一章 不建城牆行不行?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師北上,增援江陰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流水真無情麼?第七百四十一章 宴請羣商第二百五十三章 撤往平崗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爲得何嘗不是江山社稷?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女人,女人……女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傳言不虛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衡陽鎮狙擊戰(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三百五十章 祭奠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四百九十二章 榮來酒樓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權力更迭的痛苦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六十七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