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應天府之變(十)

這種功勞,對於王一林來說,是大功,可對於象王之仁這樣的身份,有與沒有已經不重要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在王一林看來,此請叔父肯定會應允的。

不想王之仁搖搖頭道:“急什麼?”

王一林一愣,“叔父就不怕正陽門外真打起來?”

王之仁剛纔在錢瑾萱面前展露氣勢,說得半真半假,他有實力、資歷不假,可真說他不動,就沒人敢動,那就是吹牛了,要知道,如果朱以海以監國身份,加上錢肅樂大學士、吏部尚書的身份,還有錢家叔侄的幾萬兵馬,說真要顧忌王之仁而不敢擅動,那肯定不會是真的。

何況站在陳子龍一邊的夏完淳那一萬多義軍,可不是吃素的。

這幾方真要合在一處,夠王之仁吃一壺的,捱過來,該王之仁不敢輕動了。

所以,這次在自己的親侄面前,王之仁說了實話,“這時若趕過去,等於將所有矛頭都引到了本公身上,真要引發火拼,就是一場糊塗仗。本公何苦來哉?所以,讓他們自己鬧去,等到鬧出個所以然來,本公再過去表明立場也不遲。”

這就是典型的牆頭草、隨風倒了,王一林心中腹誹着,可他無法左右叔父的心意。

“叔父,可若是吳爭趕來,因此而責怪叔父坐山觀虎鬥,怎麼辦?”

王之仁蹩眉道:“怕什麼?本公一直按兵不動,就已經給了他很大的面子,他還想責怪本公什麼?”

說到這,王之仁話峰一轉道:“你且帶人去淮河邊守着,如果見到吳爭到來,就速來稟報爲叔,咱們再出兵也不遲。”

王一林無奈應道:“是,侄兒這就去。”

王之仁不放心,叮囑道:“人帶少些,悄悄的去,快快的回來。”

……。

正陽門外,爭執已經白熱化了。

陳子龍帶着夏完淳部,已經趕到了正陽門,據於城門內。

錢家叔侄率軍囤於正陽門外。

東府城駐軍,由西向東,穿插至正陽門與朱以海一行人中間,阻斷了朱以海進城的道路。

而那一萬多降兵,駐於正陽門以東數裡處,意圖不明。

按理說,此時朱以海、錢肅樂已經佔據了局部最大的優勢。

錢肅樂、陳子龍的影響力和口才,原本助朱以海通過,是三隻手指綽田螺,十拿九穩的。

可有句話說得好,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嘛。

魯之域就是個愣頭青,面對着錢肅樂、陳子龍好說歹說,他萬變不離其宗,只會一句話相對,“卑職奉靖海候之命,衛戍南京城,不敢有絲毫懈怠,魯王和諸位大人想要通過正陽門,且拿靖海候手令來,否則請繞行其它城門,卑職軍令在身,還請諸位大人體恤。”

你說這是不是愣頭青?

錢肅樂、陳子龍是磨破了嘴皮,奈何魯之域油鹽不進,就是不鬆口,這車軲轆話說得錢、陳二人都累了。

二人沒有辦法,只能回稟朱以海,另想他法。

這時朱以海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他下令,讓錢家叔侄新軍和夏完淳部,以兩面夾擊的態勢,包圍魯之域部,意圖強行通過。

說這個命令是明智的,是站在朱以海的立場。

這樣耗下去,時間不在朱以海這邊。

淳化鎮的逼宮政變,畢竟是不能宣告於衆的。

至少,沒有朝廷兩大軍事勢力的事先同意,也就是說,這只是文臣的訴求,並不能代表整個朝廷文武的訴求。

那麼,如果吳爭趕到,事情的變化就變得不可控。

畢竟應天府是吳爭打下來的,城中的軍隊,當時幾乎都是吳爭統轄的,不管是錢家叔侄的新軍還是夏完淳的義軍,那些降兵就更不用說了,就算興國公所部,光復應天府時,也是吳爭叫來協助的友軍。

一旦吳爭到來,誰能保證這些將士會不會因爲吳爭的一聲號令,立馬陣前易幟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可能性極大。

主帥的威嚴和控制力是不可估量的,人在與不在,完全是兩回事。

許多時候,主帥一露臉,將士的士氣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這種冷兵器時代,聽說主帥陣亡,數萬大軍即聞風而潰的事多了去了,而一聽說主帥未死,立馬就滿血復活,組織反攻。

這說明一軍主帥的能量,在於他的這張臉,更在於這張臉該在什麼恰當的時間展露。

所以,朱以海這次當機立斷的命令,以他的立場是無比正確的。

他的命令被迅速傳達下去。

所涉軍隊開始動作,錢家叔侄的新軍開始左移,讓出通道,使得夏完淳部順利出城。

然後緩緩向兩側移動,對東府城駐軍形成鉗夾之勢。

這次錢肅樂、陳子龍再到魯之域面前時,語調就不一樣了,不再是商量、安撫的口吻,而是命令。

“魯總兵,監國殿下諭令,若再不讓開通道,恭送殿下入城,你部將被黜爲叛軍,正陽門外兩軍,將對你部實施攻擊。魯總兵,好自爲之。”

魯之域可不是真的愣頭青,他只是在裝愣頭青。

這其中的用意,無非是一個字——拖。

拖到吳爭趕來,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魯之域不敢真硬來,這畢竟雙方都明軍,況且這麼大規模的火拼之後,應天府的防禦實力差不多就全完了。

這個後果,不但魯之域知道,朱以海、錢肅樂、陳子龍自然都明白。

所以,雙方一直在扯皮,直到此時,並未有任何的火拼發生。

雙方都在以勢壓人、以勢服人。

但現在已經不是,錢肅樂、陳子龍已經是下最後通牒。

讓不讓路?讓,朱以海進城,不讓,那就以平叛之名消滅。

魯之域沒得選擇,一聲嘆息之後,只好下令讓路。

事情發展到這,朱以海已經勝券在握。

他距離正陽門城門僅二、三裡之地。

就算此時吳爭已經渡淮河,也來不及阻止他登基了。

但人心比天意更難測。

隨着魯之域部的放行,正陽門前突然發生一陣騷亂。

錢家叔侄終於在無奈之下,不顧一切地下令阻攔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一州之地三個皇帝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結個善緣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連橫合縱(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八百五十一章 你是來砸場子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錢翹恭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四十一章 同行十二日,不知思民是女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人總得長大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老爺人老心不老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國維沒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八百八十四章 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一千零九十章 愣頭青陳其材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力不僅改變男人,也改變女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文人的嘴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勝利來得讓人意外第四百九十章 馬士英暗中“投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是明軍,何必內訌?第八百四十四章 老實人沈廷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興化戰役(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陳子龍等人來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亂世造英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四百五十章 全殲清軍第七十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七百三十五章 哪來的銀子?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六百四十八章 死戰!死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三百七十三章 你也不是好東西第一千四百章 教唆(二)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十七章 有人的地方怎會沒有內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周大虎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再戰海州(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一千一百十七章 想多了吧?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多爾博不是劉阿斗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三百九十二章 推倒重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五百十七章 有個女子在演講第八百九十五章 勝負取決於誰犯的錯少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涼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南北三個戰場(三)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六十六章 此請,孤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