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

PS:感謝書友“莫問七劍”、“緣醒”投的月票。

大概過了三秒左右,“轟”地一聲,濃煙和巨響幾乎同時發生。

然後是地面的震動。

吳爭第一個反應是,這威力太大了吧?

當一塊雞蛋大的石頭“啪”地落在吳爭向前約一米處時,隨吳爭同來的方國安,迅速用身體擋在吳爭的前面。

吳爭有些感動,輕輕地拍了拍方國安道:“有勞了。方將軍不用擔心,十丈外應該沒有危險。”

方國安見吳爭沒事,這才退了開去。

陳守節、戚道昆連忙請罪。

吳爭微笑着揮了揮手,道:“無妨。以後小心些就是,試驗時,在身邊設遮擋以保安全。”

這時,濃煙漸漸散去。

吳爭帶着人靠近查看,見地上的約一米見方、兩根手指深的碗狀大坑裡,還在冒着縷縷清煙。

而原本佈置的鎧甲和牲畜殘留,已經被炸開了大概二、三米。

鎧甲有着明顯的破洞和被鑄鐵擊穿的痕跡,甚至有兩片清晰可見的碎片正嵌在甲上。

有一隻羊已經被炸得成碎塊。

吳爭有些震撼,這威力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

不過想想也是,一斤六兩的黑火藥啊,怪不得被炸飛的石頭能落到十丈外,差點擊中自己。

不行,威力太大了。

先不說能投多遠,這要是萬一士兵不小心,在自己手中誤炸了,一個小隊就沒了。

吳爭對戚道昆說道:“手雷的結構,本王沒有異議,爆炸威力本王也很滿意。但須減輕重量,減少總長,適當減少火藥量。”

戚道昆應道:“卑職遵命,只是若減少裝藥,可能使得爆炸威力會小許多。”

吳爭撿起一片鑄鐵碎片道:“這鑄鐵殼太厚,按二、三毫米厚鐵殼再試製一些,看看哪種更適合,同時火藥量減少一半試試……將總重控制在一斤半,總長控制在二十釐米之內,這樣更容易讓士兵進行投擲。不然,象現在的這重量,恐怕也就能投個十幾米遠吧?若真是如此,這手雷的用處就不大了,而且按這威力估計能波及到投擲手,本王可不想讓士兵被自己的手雷炸死。”

吳爭記得,後世手榴彈訓練,大概三十米及格、四十米優秀,也有不少強者能扔五十米左右,這個距離纔是吳爭想要的。

戚道昆應道:“卑職遵命。”

吳爭扔下碎鐵片道:“二毫米的殼,外表刻線最好一毫米深,如此可以使得引爆時,鐵殼碎得更徹底,自然殺傷力就更大。”

“卑職記下了。”

拍了拍手中的土,吳爭道:“地雷試製得怎樣了?”

陳守節答道:“正在試製,半月之內,定能完成,不會超過王爺的限期。”

吳爭點點頭道:“辛苦諸位了。此次手雷的引爆,本王還是滿意的,重量和長短,都怪本王沒有交待清楚,不是諸位的責任。”

“多謝王爺嘉勉。”

“改良完之後,替本王準備五十個訓練用手雷,彈頭不必裝火藥,裝填等重沙土即可。”

“卑職記下了。”

……。

回去的路上,吳爭的心情很好。

這手雷雖然達不到吳爭的期望值,但能造出這樣的手雷,表示着縮小已經沒有技術上的瓶頸。

而想到日後火槍兵可以腰挎手雷與敵作戰,吳爭忍不住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方國安心中確實是震撼的。

他從戎二十年,也見過、用過投擲火藥罐,不過容器是瓦罐、酒罈,許多時候,扔出去,落地之後,就碎成一地,然後“轟”地一聲引燃,這威力嘛,就是薰得周邊一片烏黑,鬚髮燒卷,但很少有致命的,這主要是投擲以後,火繩引爆的時間很難把握,每個人的投擲距離皆不同。

當然運氣好時,譬如剛好在快要落地時,瓦罐引爆,那確實具體不少的殺傷力。

可這樣的,十中也就一、二了。

但今日,方國安算是長了見識,雖然沒有看到投擲,但方國安看到了鐵殼、木柄,鐵殼可以防止碎裂,木柄能讓士兵扔得更遠。

而爆炸的威力,更讓方國安醒悟到,吳爭提到的新戰法,方國安明白,出現這樣的火器,戰法確實是需要改變了。

方國安遲疑地看着吳爭,好半晌,悶聲道:“王爺,卑職認輸了。”

吳爭笑道:“哦,方將軍這是爲何?”

方國安沮喪道:“原本屬下以爲,按當下火槍的裝填速度,三輪擊發之後,敵人已經進入二十五步距離,那麼士兵已經來不及再一次裝填,就只能上刺刀與敵搏殺了。可今日這種火器的出現,讓屬下明白,在陣前十五至二十五步距離時,士兵依舊可以憑藉此火器阻擋敵人前行……不僅可以阻擋敵人繼續前行,還可以讓一部分士兵有時間繼續裝填,進行下一輪射擊。所以,屬下也覺得原來的戰法確實需要改變。此時細細想來,王爺對此應該早已心中有譜,既然如此,屬下甘拜下風。”

聽着方國安心不甘情不願的認輸,吳爭笑意更濃,方國安能如此迅速地認識到手雷的用途,確實讓吳爭有些驚訝。

按照吳爭的想法,在野戰中,手雷的最大作用,不是殺敵,而是阻敵。

只有將敵人的前進勢頭遲滯,這才能給士兵創造更多的射擊時間和機會。

特別是應對騎兵,當一片手雷在敵騎的衝鋒路上炸響,就算炸不中,至少也會造成人、馬的短暫驚慌,其勢一旦被打亂,那麼不但火槍兵的壓力會減輕,還能爲火槍兵多出一輪的裝填時間。

多一輪射擊,可不能小看它,這將直接關係到戰鬥的勝敗。

這就象戰場上揮刀的速度,能多揮一次刀,勝算就多一成。

“方將軍多慮了。本王早就說過,這次的比試輸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爲日後的練兵指明方向。所以,比還是得比,否則會令那些士兵們泄氣。至於比試的輸贏嘛……。”

吳爭莞爾一笑,“既然方將軍認爲此次比試不公,那本王就取消之前的賭注,如此,方將軍就不必會此事憂心了。”

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
第六十二章 不丟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會是水師?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敵佔之地的人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擔心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誰敢?第九百二十三章 三千人打五萬大軍的伏擊?第一章 今日便是最後一戰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計劃跟不上變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嶽小林撿了個大便宜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各方妥協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九百七十四章 絕不放過一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賭一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軍務,我說了算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五百零九章 大水差點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千鈞一髮第五十八章 讀書人之氣節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見證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千零八章 撕裂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人爲財死?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你竟敢在本王面前提銀子?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九百零七章 與沈致遠聯絡上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義結金蘭?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八百零二章 長林暗衛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瞧這一頭的白髮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初露端倪第二十一章 說好的把總、千總呢?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反伏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銀子,永遠是頭等大事第九百十五章 風滿樓第五百四十七章 敲打第八十一章 朝廷沒錢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一場姍姍來遲的大海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十六章 黃駝子出獄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羣鄉紳,前來勞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矛與盾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親不親故鄉人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