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

這真不是張國維等人熟視無睹,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想到這點。

因爲公主是女子,從性別上來說,就被他們選擇性地忽略了。

任何人擁立任何一個皇族,首先想到的是未來,是傳承。

女子爲帝,如何傳承?

傳給外姓?

所以,被吳爭這麼一點,三人都低頭思考起來。

好一會,張煌言問道:“吳賢弟,如果擁立公主監國,日後大業有成,擁立誰來登上尊位?”

就是這個問題困擾着張國維和錢肅樂。

他們擡起頭來,將目光投於吳爭臉上。

吳爭正容道:“山河破碎,國之將亡。在此之際,似乎不該想得那麼長遠,如今最緊重的莫過於如何抵擋來年清軍南下。生死存亡,迫在眉睫,這大雁還在天上飛,諸公就在想着清蒸還是紅燒,豈不荒謬?”

以問代答,吳爭巧妙地避過了張煌言的質問。

經過這些日子,特別是今日得知朱以海棄國而逃,吳爭就打定了主意。

舉旗反清是大義,拉攏一切可拉攏的人壯大自身實力是手段。

與志同道合之人,一起打出一片漢人天下,纔是最終目的。

與其聽從一個瞻前顧後之人宣調,不如選一個自己可以信任的人效忠。

吳爭信任朱媺娖,一個心中乾淨的人,最適合定對錯、判是非、定方向。

如今的朝廷,就缺少這樣的主上。

張煌言不再問,他知道再問也沒有用,許多話,就算心知肚明,也無法說出口。

張煌言不完全認同吳爭所說,大明立國三百年,天下人心還未喪絕。

至少各地義軍舉旗反清,都需要以皇族爲名。

大義,不可或缺。

但張煌言覺得吳爭有一句話說得對,大雁還在天上飛,就在想着清蒸還是紅燒,何止荒謬?

所以,張煌言沉默。

張國維已經清楚吳爭用意,在他看來,吳爭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最多不過是個身具異稟的毛頭小子,往往敢說的人,危害不大。

爲官數十年,張國維最怕的就是爾虞我詐,俗話說會咬人的狗不叫。

張國維對吳爭沒有敵意,甚至視爲子侄。

同時,張國維認同吳爭其中一句話,朱媺娖是先帝嫡女,她所擁有的名份,遠比朱以海這般皇室子弟,更具大義。

所以,張國維也沉默。

只有錢肅樂一臉悲憤,他悲憤的不是吳爭滿口胡言亂語,而是他一直引爲知己的張國維,視爲弟子的張煌言,居然沉默。

沉默代表着默認,至少是不反對。

錢肅樂是崇禎十年進士,曾授太倉知州。

年近四十的錢肅樂,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根除不去。

在他的世界裡,非黑即白,奉朱以海監國,爲得是延續大明的一線生機。

如果與抗清相比,在錢肅樂看來,社稷的存亡更重要。

也就是說,如果在延續明室維持現狀和北伐復興相較而言,錢肅樂更看重前者。

這就是區別。

象錢肅樂這樣讀聖賢書的人,更注重的是傳承。

“可笑,本官還從未聽說女子監國的前例。”錢肅樂嗤聲道。

“有。”張煌言面無表情地說道,“前元阿剌海別公主就曾爲監國公主。”

“那是外族!”錢肅樂激辯道。

吳爭補刀,“就是這個外族,統治了漢族上百年。”

錢肅樂怔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視爲弟子的張煌言會站在吳爭一邊。

錢肅樂悲憤,悲憤則口不擇言,他脫口而出,“長平公主身份固然尊貴,可畢竟是女子,是女子就得出嫁。吳爭,莫道老夫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救公主殿下於危難,少年男女,一見鍾情,此例多不勝數,公主監國之後,若與你有了私情,他日你竊取天下,易若反掌。小小年紀,城府、權謀竟如此之深,可謂其心可誅!”

此言一出,氣氛立變。

張國維陰沉地看向吳爭,其實這點,張國維也已經想到。

亂世之中,武臣竄起極快。

往往一場勝仗,就能連拔數級,而且手中軍隊翻滾着擴張。

這一點,從吳爭身上就能體現,回來數月之間,從一個從七品哨官晉升到正五品千戶。

可謂一飛沖天。

誰能保證,公主監國之後,二人郎情妾意之下,不將江山社稷、官職爵位私相授受?

張國維心性沉穩,原本不想點破此事,其原因一是不想破壞四人之間緊密的關係。

二是他還是相信吳爭,小小年紀,不會有如此城府。

可如今,一旦被錢肅樂點破,張國維就不能不正視此事。

所以他以陰沉的目光注視吳爭。

張煌言很坦然,錢肅樂的話對他造不成任何情緒波動。

他相信吳爭,打心底裡就信任。

張煌言自己也想不明白,爲何與吳爭相識區區數月,就會對他的人品有如此信任。

但有一點張煌言可以肯定,吳爭真的在做事!

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張煌言依舊沉默。

吳爭犯難了。

他自己也認爲錢肅樂的擔憂是可能的。

自己一旦擁立公主監國成功,那官職勢必火箭般地竄升。

有擁立之功嘛,很正常。

那時內有公主監國,外有自己手掌重兵,要是二人之間真發生點什麼,後果可想而知。

吳爭清楚自己真沒有這個想法,可被錢肅樂說破,就開始有了這個想法。

這想法很……具誘惑。

家國天下!

可吳爭來自後世的一點靈臺清明,瞬間熄滅了這個極具誘惑的想法。

就象剛剛自己說的,大雁還在天上飛,就在想着清蒸還是紅燒,何等荒謬?

這小朝廷在驚濤駭浪之中,說滅就滅。

一旦在座四人心中彼此有了猜疑之心,由此分裂而釀成內耗,那麼所有的一切,都如鏡花水月。

與其將目光放在這危卵之上,不如放開胸懷,去擁抱更大的江山。

面前這三人,是吳爭所知道南明抗清最堅決的人。

自己在前方與韃子拼殺之時,背後,絕不能失去這三人的支持。

還須是完全信任的支持。

吳爭的眼神變得堅定,他坦然地面對着錢肅樂噬人的目光,還有張國維猜疑的眼神。

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三十章 你妹!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撿了個寶?第四百四十三章 勸降金聲桓第四百九十八章 相互試探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第三百八十章 你也要附賊嗎?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四百十二章 杭州灣水戰第九百六十一章 有自豪感的匹夫第七百六十二章 吳爭練兵(一)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三十章 你妹!第三百十六章 自求多福吧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逼降招安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七星島海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是個疏忽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這下好,黃泥巴掉在褲襠裡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隱隱於市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二百十七章 攻入蘇州城,但這就是個泥沼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將啓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六百十章 籌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六十三章 顏面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八百四十八章 就是兩僞君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運籌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馬無夜草不肥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朕知曉了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多鐸悍然反擊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八百十三章 潛入縣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九百六十七章 與子同遊,動輒覆舟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七百零七章 泰興城,落。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亂的,就是規矩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謎之自信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沈致遠要降清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五百十一章 火槍陣難敵騎兵衝鋒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四百零一章 何謂道?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勝第七百十二章 將他叉下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說到底還是缺錢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九百八十四章 陰謀之下,最慘的是無辜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戰爭威脅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