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

騎兵營的運氣確實好。

他們在韃子齊齊下馬之後,突入韃子後軍。

眨眼之間,韃子被明軍趕入林中吃草。

錢肅典並不戀戰,他迅速按既定目標,沿官道向前衝鋒。

就象一把燒紅的匕首捅入冰雪之中,倉皇無狀的韃子,象被從中剖開的浪,向兩側翻卷開去。

突然地混亂,讓埋伏的主力感覺壓力一輕。

吳爭敏銳地猜測到錢肅典部可能得手了,隨即下令全軍衝鋒。

於是,一場餓狼撲兔的遊戲開始了。

從西面喘息了一會的王一林,率軍投入了這場追逐戰。

僅一個時辰,被殲的韃子達到二千三百多人。

這是找到的屍體。

剩下的,吳爭已經沒有興趣去追趕、找尋了。

在全軍將士瘋狂的呼喊聲中,吳爭下令打掃戰場。

明軍將士紛紛抽刀割下韃子首級,可被吳爭阻攔。

吳爭下令,將所有韃子首級割下左耳,往後衛所官兵記功,就以左耳爲憑。同時,吳爭下令將割下的韃子頭顱堆砌於官道一側,壘成一座景觀,在上面立了塊木牌,上書十二個大字“大明吳爭滅建虜三千騎於此”。

這還不算完,吳爭在木牌底下,埋了整整十七個地雷。

原本手中已經沒有地雷了的,可這種土製雷根本無質量可言,當時引爆時,就有這麼多雷沒炸,正好取出重新埋於木牌下,爲了觸發,吳爭着實是動了不少腦筋。

最後還是厲如海想出了個好主意,將導火索穿管,引至景觀之後,將火摺子豎直,底部埋於土中,再在將導火索的頭圍繞在火摺子的上下結合部,最後將火摺子上部以細麻繩連於木牌底端,最後以一層細柔乾草覆蓋在火摺子周圍。

這樣一來,只要韃子看見這木牌心中憤慨,拔起或者踢倒木牌,就會牽動細麻繩,從而拔出火摺子上端,這樣火摺子就會引燃邊上的覆蓋的乾草,就算沒有直接引燃纏繞的導火線,燃燒起來的乾草一樣會引燃導火線。爆炸也就不可避免了。

吳爭採納了厲如海的建議,雖然吳爭並不看好這番佈置,因爲這結構太粗糙了,這事更象是惡作劇的玩鬧,用來振奮全軍的士氣,或者是應景而爲罷了。

但吳爭絕對沒有想到,這個自認粗陋的惡作劇差點改變了歷史,當然,這是後話。

打掃完戰場之後,吳爭部和王一林部迅速向杭州城而去。

此戰前後用時接近一個時辰,殲滅敵軍二千多人。

繳獲的完好戰馬一千多匹,軍械不計其數。

明軍傷亡二百七十多人,雙方戰損比已經是一比十,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場局部完勝的伏擊戰。

……。

方國安其實心裡是捨不得放棄杭州的。

但他很清楚,與杭州相比,浦陽老巢纔是他的根基。

那兒有着他的老本。

杭州城背靠錢塘江,無險可守,除非有絕對補充的兵員和延綿不絕的糧錢補充,否則根本守不住。

紹興府太小了,錢糧根本頂不住這樣的消耗。

再說,方國安不想折損己方實力,讓王之仁撿個大便宜。

此消彼漲嘛,自己實力減弱,王這仁的實力相對而言,就上升了。

這樣就會使得自己在朝廷的話語權減弱。

方國安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另外,方國安還是不看好魯監國能在紹興頂住韃子的傾力一擊。

他自認是良禽,須擇木而棲。

所以,如果繼續在杭州城待着,就要直面多鐸和博洛,這樣一來,底牌就得掀開。

是降清還是爲明盡忠?

方國安只能離開,就算再捨不得,也必須離開。

與其在杭州城與韃子打一場消耗戰,不如帶着劫掠得到的大筆錢財回浦陽,依仗錢塘江天險固守來得更實際。

方國安在聽到韃子已至嘉興府消息時的第一反應,那就是下令全軍撤退。

另外,他還有別的考慮。

吳爭在他心裡,已經不是當初剛來紹興時那個從七品哨官了。

現在的吳爭,手中掌控着三個上千戶所的兵力,當然,轄下的軍戶人口還不足。

但軍戶人口是個小事,只要手中有強大的實力,人口就會迅猛地前去投靠,特別是這種亂世。

方國安看不順眼吳爭,方國安強烈地認爲吳爭就是個異類。

就象那個愣頭張煌言,甚至比張煌言更難纏,因爲吳爭手中有兵。

方國安也知道,吳爭看自己也不順眼。

這樣,二人就沒有了調和的餘地。

除掉他!

選擇立即撤退,爲得就是要除掉吳爭。

少年人嘛,血氣方剛。

光復杭州的榮譽光環太強大了。

誰能棄之如幣履?

方國安很清楚吳爭不肯輕易撤退。

那麼就讓他留下吧,想到這裡時,方國安嘴角揚起一絲笑意。

不足三千的兵,就算加上一萬降軍。

怎能是多鐸的對手?

方國安已經派人向博洛送去了密函。

將杭州城如今只有吳爭不足三千守軍和萬人降兵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隨便爲自己此次渡江而擊,解釋了很多。

說明自己是不得已而爲之,並表明自己絕對沒有對抗清軍的意思。

最後還隱晦地暗示,自己可以爲清廷出力,建立更大的功勳。當然,前提是有一個合適的位置。

想到這樣的安排,會讓吳爭無聲無息地死在杭州城,方國安非常滿意自己的安排。

其實他對自己的心思很明白,他既不忠誠於大明,更不會去忠誠於滿清,他所要的,就是趨利避害、良禽擇木而棲。

可方國安一直以爲吳爭在東城,只是得到王之仁的急報,派手下引信使前來稟報。

並不知道自己撤退前,吳爭已經離開杭州城去鹽官找那批火炮了。

更不知道,吳爭會與王一林合謀,決定在賀家埭打韃子前鋒一場伏擊,而且還打勝了。

甚至方國安預料不到,王之仁會如此對吳爭青睞有加,會將王一林和三千手下借於吳爭打這場伏擊戰,還因此令船隊滯留在吳淞口。

歷史或許就在這個時間段,不知不覺地漸漸發生了改變。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故人已去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真有天意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有點意思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一千四百十六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四百零三章 待君子以誠,於小人以謀第六百六十章 我要當先生第三十二章 吳爭,你好狠心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收復海州(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崖鎮大捷(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衛匡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誰的主意第四百十四章 收復紹興的日子不會太遠了第六百八十一章 吳爭的反常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利誘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宋安要成親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多鐸死了!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軍工坊遭受炮擊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突圍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三百六十六章 應天府之變(九)第一百六十七章 方國安的彷徨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百六十一章 壯哉,夏文忠公!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八十章 不能讓將士流了血再流淚!第二百八十章 欲加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舉世伐清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一千三百章 妥協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出手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親審宋徵輿第七百三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一千零四十章 心中有屎的馬士英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路遇奇葩第七百十九章 本公年少氣盛,怕捺不住自己性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八百十七章 案情原委(一)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九百五十二章 打順手了,勝利拈手即來第五百十章 反擊!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五十六章 快刀斬亂麻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七百四十八章 十艘主力艦即將交付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八百七十章 她敢不應嗎?第四百零四章 你們愛咋咋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不受?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七百十章 第三次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