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罕見的酷刑

百姓的反應,已經遠遠超出了吳爭、張煌言的預料。

他們不僅沒當場殺了陳洪範,反而生怕把陳洪範弄死了。

按說像陳洪範這樣,被江南百姓稱之爲“活秦檜”、惡貫滿盈的人,此時民衆應該立即將他大卸八塊,以解心頭之恨纔是,但百姓卻生怕他當時就死了。

在如何處置他的問題上,民衆特地爲此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由此來決定該如何去“招待”這個,人人皆想生啖了他的“活秦檜”。

民衆在此事上,有着相當大的耐心。也可能是因爲百姓太恨他了吧,就像人會喜極而泣,怒極反笑一樣。

整整一個白天的商議,最後終於有了一個讓最大多數人滿意的方案,而這一天裡,陳洪範就在當場聽着,可惜的是,他已經沒有辦法,去表達心中的恐懼。

陳洪範的衣裳已經被盡數扒去,此時的寒風刺骨,幸好是白天,如果是晚上,怕是已凍死了。他的頭髮已經被剃去,在民衆看來,象陳洪範這樣的人,就不該有漢人的衣冠束髮之制。

陳洪範被捆綁着,他的嘴被縫上了,用的是鋼針加上麻線。

所以,就算陳洪範想要爭辯和求饒,也張不開嘴。

可他的下面浠浠漓漓地,顯示着他心中極度的恐懼,已經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

當天晚上,當百姓將討論、商議所擬定的方案,由一個前朝落第秀才潤筆之後,呈至吳爭面前時,吳爭傻眼了。

身邊張煌言好奇地湊上來掃了一眼,駭然道:“王爺,這……這太有悖聖人教化了吧?”

吳爭確實猶豫了,此例該不該開?

而此時,蔣全義掛着他受傷的左手臂,上前看了之後,哂然道:“聖人教人向善,可今日,人已非人,就該以畜生視之。若王爺能將此賊交於卑職處置,卑職保證,九日之後,此賊還能喘氣!”

吳爭有些動容,掃了眼馬士英道:“馬大人以爲如何?”

馬士英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語氣堅定地道:“下官以爲,理當如此處置!只有這樣,方可撫慰民衆心中的怨氣,方可震懾各地奸臣邪和舉棋不定、左右逢源之人。”

吳爭回頭對張煌言道:“玄著兄,你都聽見了?”

張煌言執拗道:“我不反對處死陳洪範,可這手段過於暴虐、陰損……有違天和啊!之前聽說山東有義士謝遷聚集民衆反抗滿清,義軍攻入淄川城,將諫言多爾袞下剃髮令的孫之獬以此法施行,雖說解恨,可聞聽之後,也覺不寒而慄……王爺,人,終究是人,不能成爲獸!”

孫之獬,山東淄川縣人,天啓二年進士。

這廝向來性格怪異,崇禎初年,閹黨倒臺,孫之獬並非閹黨中人,可在廷臣請毀《三朝要典》時,唯獨這廝當堂放聲大哭,崇禎帝遂下令將其列入閹黨逆案,革職爲民。

清軍入關後,一紙徵辟召他入京,他就屁顛屁顛地去了,被授官禮部右侍郎。

之後英親王阿濟格定九江後,副都統佟岱留守,孫之獬自告奮勇地自薦前往招撫,多爾袞信了,授以兵部尚書銜令他招撫江西。

可惜,到了江西之後,軍民沒人搭理他,“久任無功,市恩沽譽”,多爾袞大感失望,於是也不再搭理孫之獬,不久孫之獬就被革職爲民。

如果僅僅是這樣,尚不算罪大惡極,本來嘛,大明朝養士幾百年,可一旦滅亡,願意與之一起慷慨赴死的讀書人卻沒有幾個。

京城死國難者,大臣不過東閣大學士範景文以下二十一人,很多人搖身一變做了新朝的臣子。

若真要以此,來定一人生死,怕得殺光江北讀書人之七成。

孫之獬之所以被百姓憎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那是因爲他向多爾袞的諫言——剃髮令。

事實上,清軍入關的“剃髮令”有過兩波。

第一波是多鐸施行的,直接引發了江陰屠城和嘉定三屠,主要集中在江南。

而第二波,就是孫之獬這漢奸向多爾袞諫言“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令”之後引發的。

漢人幾千年來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教化。

剃髮令使百姓失去了作爲漢人的標誌和不做奴隸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於是一場悲壯激烈的反剃髮鬥爭由此引發,有多麼慘烈、死了多少人,是難以想象的。

短短三年間,先有山東與天津之間的百姓起義多達十七起。

有山東兗州農民丁維嶽、張堯中率衆舉行反清起義

有慶雲楊思海冒充天啓帝嗣子聚集民衆數千人反清,但僅半年間,被鎮壓。

有天津婦人張氏自稱天啓帝的皇后,與王禮、張天保印製玉印、令旗,組織抗清隊伍,人數多達二、三萬人,也是僅不足半年時間被剿滅。

而聲勢、規模最大的一次,也就是張煌言此時所說的,山東謝遷起義,前後歷時三年,因義軍首先把矛頭對準與清勾結的當地地主、漢奸商賈,沒收了他們的財產、糧食,分給當地貧苦農民,受到了農民的擁護,勢力發展很快,被清廷稱之爲山東“第一巨寇”,人數最多時高達五、六萬之衆。

年初時,謝遷和丁可澤率起義軍裡應外合攻陷了淄川,逮捕了孫之獬,當衆宣佈其罪狀並處以極刑,手法與此時民衆呈上處置陳洪滿了的方案雷同,孫之獬直系親屬八人也被全部處死。

之後,謝遷率領起義軍據守淄川縣城達兩月之久,後被清軍挖地道用火藥轟塌城牆,失守敗亡,軍師趙束鄉被殺,謝遷被俘押往京城。

順便多說一句,即使是“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吳三桂,雖然他爲了陳圓圓而“屍山血海壯婚禮,錦繡河山做嫁妝”,但也不同意實行剃髮,他還曾爲了制止“剃髮令”而當衆與多爾袞起過爭執。

可見“剃髮令”在當時民間漢人中,是多麼不得人心。

所以,聽到張煌言以孫之獬的下場來說事,吳爭心裡有升起一股無名的惱意。

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
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煌言被逐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二十八章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多爾袞在黃河邊止步不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四百六十一章 丹陽之戰(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第七百四十七章 西征軍議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局中局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同道,未必同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君子,須欺之以方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八百零七章 哪個馬大人?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廷亂象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堵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見縫插針的本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不是不報第六百九十章 多爾袞開始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六百三十五章 吳爭就是他們的信仰第二百四十八章 沈家小子,你敢動老夫試試?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八十章 這個女人,不容易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黑鍋不能背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八百七十三章 豬隊友古來有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一百七十六章 擁立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需要理由嗎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七百三十三章 新首輔人選第六百十一章 一個如曹操般的英雄?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局發生轉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小人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訣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沛縣之戰(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叔王也有野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小人物辦大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和談風波(三)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七百章 沈致遠破釜沉舟?第七百二十一章 王師還能北伐嗎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九十九章 想得美,做得更美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那就殺了吧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匹夫不可奪志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請自重!第五百七十二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六百三十九章 你得死!必須死!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事大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教唆(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錢多也發愁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