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

王一林一怔,而後啐道:“就這話,你也敢稱是一樁功勞?義興朝亂了嗎?鄭芝莞癡心妄想罷了……呃,鎮海侯,誰家的鎮海侯?”

陳藜搖搖頭,答道道:“……他沒說。當時我也以爲這只是酒後亂語,聽過也就算了,但這次鄭芝莞令我率艦隊出海劫掠商隊,臨行前特意囑咐我,劫貨之後也須……殺人。”

王一林眉頭皺了起來,沉聲道:“劫貨也就算了,爲何定要殺人?”

“我當時也奇怪,往常我水師假冒海盜出海,除非商船反抗激烈,否則儘可能不害人命……所以我就問了。”

“他怎麼說?”

“鄭芝莞答得很含糊,只說,不如此,何以使得延平王答應,我水師北上。”

“什麼意思?”王一林聽了一時頭有些暈乎,腦子不太夠用了。

陳藜猶豫了一下道,“大人,我水師早在昨日,就察知這次商船船隊是掛了北伐軍旗幟南來的。”

“是。”王一林點點頭道。

“鄭芝莞明知是北伐軍旗下商隊,卻依舊執意劫掠,還在臨行前特意囑咐我,劫掠之後殺人。”

“……。”

“吳大人難道還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嗎?”

王一林漸漸會意過來,鄭芝莞這是在存心挑起鄭家與吳爭之間的仇恨啊。

可王一林一時還是想不明白,這爲了什麼?

兩家陸路不通,就算髮生衝突,也只在海上,就算鄭家水師再強大,也無法登陸作戰,真要在浙東登陸,就眼下鄭成功不足十萬人,哪怕傾囊而出,也不夠北伐軍打的。

再說難聽點,就算舟山、吳淞二水師不敵,也可避入杭州灣,以岸炮阻擊鄭家水師,以鄭成功的閱歷,難道想不明白這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鄭成功不可能同意與吳爭開戰,鄭芝莞爲何執意而爲?對他有什麼好處?……好處?

王一林突然會意過來,一把拽住陳藜道:“你說半年前左右,鄭芝莞就說過,義興朝內亂起時,便是鄭家水師北上之日,到時他便是鎮海侯這話?”

陳藜默默點頭。

鎮海侯,這顯然不是永曆朝許諾的。

鄭成功年前剛封延平郡王,如果再將他的叔叔封爲鎮海侯,這非常不妥當。

倒不是說,一家不能同時封王侯。

而是鄭成功的郡王封號——延平,其藩地與鎮海侯的封號是衝突的。

這不是無端挑起鄭家內亂嗎?

那麼,還有誰有權力去封鄭芝莞鎮海侯的爵位呢?

義興朝可以,但會嗎?

或許鄭成功歸附義興朝,義興朝會封。

可鄭成功有可能歸附義興朝嗎?

絕對不會,除非永曆朝滅亡了,不,就算永曆朝滅亡,鄭成功也不會歸附義興朝。

其實道理很簡單,鄭成功先是隆武之臣,可隆武朝滅亡後,鄭成功沒有選擇義興朝,而是宣佈效忠比義興朝還要晚的永曆朝,從這就可以看出,鄭成功心中的打算,那就是效仿他爹鄭芝龍,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時義興朝勢大,永曆朝勢小,鄭成功如果選擇歸附義興朝,或許義興朝實力就會更大,但不容置疑,鄭成功會被吳爭壓制,這道理更簡單,吳爭在義興朝經營數年之久,加上有大將軍之銜。

就算義興朝皇室與吳爭不太對付,也不會說鄭成功一來,將吳爭的大將軍位黜落,讓於鄭成功吧?

所以,不管鄭成功實力再強,一旦歸附義興朝,必在吳爭之下。

這就是鄭成功不選義興朝而選永曆的關鍵原因。

道理其實和孔明不選勢力強大的曹操,而投無立錐之地的劉備一樣。

只有反其道而行,化腐朽爲神奇,才能彰顯出孔明的能耐來。

事實上,原來歷史也是如此,鄭芝龍奉朱聿鍵以明朝疏藩即位稱帝,可朱聿鍵曾是高牆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沒有足夠的名分,這一先天弱點,使他不能不依賴倡先擁立的閩實權人物鄭芝龍、鄭鴻逵兄弟。

朱聿鍵即位後就以擁戴之功,加封鄭芝龍爲平虜侯,鄭鴻逵爲定虜侯、鄭芝豹爲澄濟伯、鄭彩爲永勝伯,整個朝堂,鄭家一家差不多佔了一大半了。

鄭芝龍降清之後,鄭成功效仿他爹,先奉隆武,隆武朝亡,鄭成功做爲國姓爺,做了什麼,打了哪幾仗,立過什麼功?

按理如果他確實沒有私心,隆武朝亡,就該直接去投永曆,可鄭成功沒有,他明裡權衡,暗附紹武。

紹武(隆武的親弟弟)朝才存在了半年時間就亡了,鄭成功當時做什麼了?

在南澳募兵,紹武亡之後,鄭成功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搞笑的是,這國姓,還是隆武封的。

而紹武一亡,他也沒有投了永曆,隆武朝亡於1646年,永曆元年是1647(永曆由監國登基是1646,次年改元)他依舊沒投,一直到永曆二年,他都沒投。

這是奇貨可居、待價而沽啊。

果然,永曆撐不住了,冊封鄭成功爲“延平郡王”,於是鄭成功立即改旗易幟,宣佈改奉永曆年號爲正朔,但事實上,兩個勢力中間隔着十餘萬清軍,鄭成功依舊是聽調不聽宣,不,事實上,不聽調也不聽宣。

甚至最後永曆朝亡,鄭成功都沒有派兵前往救援,雖說中途遙遠,可其心,也是路人皆知的。

王一林將陳藜所交待的事,大致串連起來,也猜測到了一部分事實。

那就是鄭家果然有人通敵,至少鄭芝莞已經可以確認。

王一林悚然而驚,這是多大的一個局!

半年前,鄭芝莞已經暗通清廷,已經揣摩到義興朝內亂起時,就是鄭家水師北上之日。

也就是說,鄭芝莞在半年前,就知道義興朝會亂,而事實上,義興朝今年已經夠亂了,先是大戰,後錢莊弊案,暴發慌亂,連皇帝都換了,而遜帝自盡了。

而鄭芝莞說這話的當時,五、六月的那場大戰尚未暴發,義興朝天子還是朱慈烺。

這怎能不讓王一林驚悚。

他緊皺眉頭,臉色陰沉得可怕。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
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九百九十五章 請陛下上朝!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因爲勝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六百七十五章 濟爾哈朗的煩惱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無悔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三百八十九章 圖窮匕現嗎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老兵不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多鐸想幹什麼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四百十五章 小林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磊落之人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五十三章 給朱以海點了十個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聖旨第三百十四章 疏財的朱以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他X的有些道理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三百六十五章 應天府之變(八)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四百萬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海州之戰(三)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新編北伐第三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找補銀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若無恥,則無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你做的事,我也想過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急襲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臨淮之戰(二)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用人得疑第九百四十九章 登州之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處處破綻,反而不是破綻第一百九十一章 鴻門宴?第三百十八章 被所有人唾棄的馬士英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時無英雄,徒令豎子成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七百零八章 蔣全義率軍來歸第三百七十二章 裝病還裝出理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洪承疇吃癟第六百零四章 需要打破僵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挨爹的揍也是一種幸福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浪蕩公子沈致遠第五百六十四章 你踹我就是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真是坑嗎?第五百七十四章 被坑的衛匡國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不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臨淮之戰(一)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李顒舌戰雙儒(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做人難第四百二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朱存釜死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