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十二章 再戰飛雲橋

被伏擊,本就在吳爭意料之中。

可吳爭還是沒料到,這支槍騎的戰力會如此彪悍。

既然已有預料,自然會有準備。

援軍行軍並非是均速的,而是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

譬如官道兩面是農田、小河等,這個時候,行軍速度最快。

而如果官道兩面是平地,那麼,戒備慢速行軍。

這是一場即將發生的遭遇戰,亦或者是反伏擊戰,因爲在行軍途中,而且是被敵人掌握的行軍,所以,吳爭無法預判會在什麼時候接敵。

斥侯前出五里,炮手時刻待命。

這所謂的待命,實際上就是不將虎蹲炮拆卸,由兩個士兵擡着整門虎蹲炮行軍,裝炮彈的木箱也是鬆開的,由士兵肩膀扛着,這是爲了在接敵的第一時間,對敵人進行射擊。

按吳爭的估計,五里外前出的斥侯示警,到敵騎衝至半里,這距離是四里半,這四里半敵騎需要的時間,足夠炮手安放、裝填了。

此次吳爭帶的虎蹲炮,有二百門。

這二百門齊射,足以覆蓋面前一、二里方圓的區域,可以對二百左右騎兵的所在位置進行炮火覆蓋,就算真有三千騎,恐怕也很難在短時間衝過這個距離,只要遲滯敵騎的速度,那麼,後面主力的十八門六磅直射炮,就可以標定完畢。

就算敵騎可以衝過直射炮火,還有五千火槍兵的彈丸在等着他們,就算還有敵騎可能衝至面前,那麼北伐軍的槍刺在等着他們,以命換命!

可軍情的發生,還是令人意外。

沈致遠確實在沛縣以南二十里設伏。

這個設伏地點,所有人都熟悉,飛雲橋嘛。

十天前,吳爭就是在這,以黑不溜秋毫不起眼的地雷,愣是坑殺了多爾袞嘔心瀝血打造的一半鐵騎。

人嘛,往往對熟悉的地形或人,會大意。

飛雲橋南北都一覽無遺,哪怕是黑夜,斥侯只要扔幾個火把過去,也能照亮整個橋面。

當然斥侯如果真這麼做了,那得軍法從事。

可斥侯終究沒有發現,橋北面設伏的敵人。

這倒不全是斥侯沒盡責,飛雲橋是石拱橋,中間高,兩邊低,落差大概在一丈左右,站在橋中心,可以將兩端景象盡收眼底。

但正因爲有這種大的落差,也能夠很好的掩藏伏兵身影,所謂燈下黑嘛。

前出的斥侯至飛雲橋橋南時,天色剛剛暗下來,還用不着火把,就這麼一望,便可完成任務。

畢竟如此數量的敵軍,又不是一根針,需要細細搜查,要是沒伏兵呢,豈不耽誤主力前行?

所以,斥候在探查了橋下,發現沒有伏兵之後,就結束了第一次偵察,返回覆命了。

可實際上,此時沈致遠所部正隱藏在飛雲橋北五里外的一處小村莊內。

沈致遠倒也是無心之得,他原意是五里的距離,對騎兵而言不是距離,揮軍一旦出現在橋那邊,也能從五里外迅速發動急襲。

但他的斥侯回報,敵軍斥侯來過飛雲橋之後,沈致遠的想法變了。

他決定反其道而行,那就是分出一支騎兵,就囤於橋北端,因爲他估計等敵軍到時,天色已經全黑了,石拱橋橋中心高兩端低的地形,正好用於掩藏這支人數不多的騎兵,以利於第一時間向敵人發起進攻。

然而,沈致遠也有失誤之處,他並不知道,北伐軍的斥侯前出偵察,至少得三遍。

沈致遠在軍校的時候,火槍兵操典還沒編撰。

於是,當五個北伐軍斥侯騎兵再次出現在橋面上,向北端投出五個火把時,前出設伏的數百敵騎,朦朧的身影顯現了出來。

沈致遠的槍騎反應很快,有十餘騎迅速向橋面上衝來,企圖迅速擊殺這五名斥侯。

但北伐軍斥侯的反應更快,“嗵……嗵……”,連續地槍聲在夜幕下傳得更遠。

槍聲迅速驚動了沈致遠,他暗呼可惜之後,迅速改變策略,下令全軍向南奔襲。

因爲沈致遠心裡很清楚,自己兵力已經分出了四成,手中僅一千八百騎,對於人數衆多的北伐軍援軍而言,只能打突襲戰。

既然斥侯二度出現,就表示援軍就在不遠處,援軍想要儘快增援沛縣,華山只有一條道,衝過去,趁着敵人還來不及做出反應。

……。

吳爭在聽到槍聲時,迅速按預定策略下達命令。

可惜,還是慢了半步。

當二百門虎蹲炮裝填完,準備射擊時,沈致遠所部槍騎前線已經衝過極限射程,也就是說,炮火已經無法阻截住敵騎前鋒近前。

炮火依舊齊射了,就算無法阻截住敵騎前鋒近前,也能隔斷後續敵騎。

但不可改變的是,虎蹲炮陣地前的火槍兵首當其衝,需要承受這一波兇猛地撞擊。

好在火槍兵密集,一丈寬的官道上,就算是黑夜,密集的彈丸對輕騎的殺傷還是非常有效的。

有不下一百騎衝入了火槍兵陣線,所造成的傷亡是巨大的。

最大的傷亡,竟不是因撞擊造成,而是槍騎的火槍,由於裝備雙槍,左右開弓,在近乎於面對面的距離開槍,幾乎是一打一個準。

當然,這一百多騎最後一樣沒有擊穿北伐軍的防線,官道就那麼寬,數千人堵在路上,手中還槍托拄地、以槍刺迎擊敵騎,只要北伐軍不潰散,能擊穿才叫怪事。

可就算如此,在戰後統計,雙方的傷亡比,也達到了二比一,北伐軍傷亡二百餘人。

古怪地是,這場突擊與反突擊戰,就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被遭遇二百門虎蹲炮覆蓋的槍騎中段,傷亡也不小,沈致遠在第一時間,迅速下令撤退,他很明白,這仗打不贏了。

按他的說法是,他要收縮兵力,會合沛縣北門的騎兵,重新部署,再作打算。

然而,此時他身邊的藍拜,堅決不同意,認爲損失不大,手中還有一千多騎,只要繼續衝上去,極大可能反敗爲勝。

沈致遠陰冷的目光,斜了藍拜一眼,“來人,將他綁了,帶回去!”

藍拜大怒,“沈致遠,我是監軍……!”

然而沈致遠根本不理會,轉身就走,留下被幾個親衛按壓得象只烏龜般的藍拜,在那憤怒地罵罵咧咧。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毫無新意的勸進第五百五十八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爲誰而活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八百十二章 計劃永遠不如變化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這輩子欠我的,沒有機會還了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能贏第一百十一章 抱着金飯碗討飯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柳成蔭第七百二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八百八十章 他真敢自立、真敢反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瘋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二百七十七章 事出意外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四十八章 密信得手第三百十一章 三界阻擊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鄭森的躑躅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想多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安西王李定國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南北三個戰場(四)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親病危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是一出父教子,可憐的錢翹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應天府之變(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們還能上岸嗎?第八百二十一章 里長、族長的威嚴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四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衡陽鎮狙擊戰(二)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一千零十九章 老兵不死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三十一章 小的十九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百步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爭到得正是時候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負理想,不負天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雞蛋撞碎了石頭第八百八十六章 收編九江義軍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四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五百三十四章 軍心難違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八百六十九章 小皇帝的怨念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爲何不能是陛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是真太子嗎?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活久見第八百十章 這哪是護院,分明是軍隊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八百八十一章 委屈你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三百一十章 傷亡幾千人的誤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錢謙益要自救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總有宵小想害孤第九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還是畫蛇添足?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七百五十三章 黃道周的責問第二百八十二章 吳爭遇刺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二百八十一章 風滿樓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便宜一定要佔第八百二十三章 敵人不上當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說得上話,便是自家人!第九百零六章 盡殺之,可惜了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