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

PS:感謝書友“貓咪大哥”、“神語者之王”月票。

而吳爭太平府一行,說服了夏完淳,率建陽衛進駐了和州,隨時可以西進,進攻安慶府,也就是說,阿濟格所部,已經處於明軍的三面包圍之中,只是,三面的動作還沒有正式開始,處於模糊階段。

阿濟格另外一個選擇,那要輕鬆、輕易得多了,那就是向北,往徐州方向撤退,這是他保全麾下大軍、保存實力最安逸的辦法。

但,這也有一個弊端,甚至是阿濟格最不願意接受的弊端,因爲徐州是多爾博的禁臠,多爾博會輕易答應,阿濟格率十萬大軍進入徐州?鳩佔鵲巢怎麼辦?來一場火拼?

迴避火拼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清廷諭令阿濟格所部,暫時受多爾博節制,這樣一來,阿濟格所部就可以在多爾博的調度下“無害通過”徐州,進入河南界,然後改道回京,或者就近駐囤,衛戍京畿。

可這方法,阿濟格能同意嗎?

阿濟格輕易答應離開京城這個權力中心南下鳳陽,圖得就是原徐州八萬駐軍,如果真要暫時歸於多爾博統轄,那萬一劉備借兵,有借沒還怎麼辦?

要知道,舊時的軍隊,認令不認人,將軍調兵,憑得是兩面虎符。

這與北伐軍的軍制完全不同,北伐軍是認人不認令,人,指得就是吳爭。

但這也不是狹義的家天下,因爲軍校的大講堂牆壁上,刻着吳爭爲第一批軍校生演講時說的

一句話,“……你們的效忠對象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我。我就是你們最大利益的代表,如果有一天,我背棄了你們最大的利益,我允許你們,向我開槍……!”

所以,阿濟格絕對不會答應,將軍權拱手讓於多爾博,那麼,這就是一筆糊塗帳,需要長時間的使者來往奔波於順天府、兗州和鳳陽。

吳爭定下此計謀,就是考慮到了清軍三方之間的齷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吳爭盯上了阿濟格及他的軍隊,如同當日盯着多鐸一般。

吳爭先後令史坤、池二憨率小股部隊暗中增援天長,就是積少成多,在不引起清廷注意的情況下,讓天長成爲打破僵局的一把尖刀。

而局勢的演變,也幾乎按吳爭的設想進行,對鳳陽的三面包圍,已經成形。

可有三個變數,卻是在吳爭的意料之外,首先是阿濟格突然派兵進攻天長,這使得天長原千人駐軍幾乎全軍覆沒。

其次是李過的優柔寡斷、不思進取,讓阿濟格有了調動兵力進攻天長的餘暇,如果李過一直進攻,牽制住阿濟格,阿濟格哪有閒心去掃蕩天長“山賊”?

最後是海州的失守,吳爭沒料到,比福臨還小的多爾博,竟會火中取栗,突然派大軍進攻天長,在吳爭的計劃內,沈致遠是兗州勢力中除多爾博之外,權勢實力最大的人,蔣全義與沈致遠又有一段香火情,沈致遠怎麼也不會撕破顏面,去全圖攻打海州。

只要沈致遠不出動他的新軍,那麼,以蔣全義的能爲和數千老兵,輔以海州堅固城牆,清軍不派個幾萬人、打上一、二月,是絕對攻不下海州的。

有這一、二月的時間,一切都了答案,所以,吳爭想到了海州可能面臨敵軍壓力,但依舊沒有重視起來,只派了錢翹恭率新組建的風雷營北上。

這三點意外,結果造成了局勢的異變。

吳爭不得不改變原有戰略戰術,將一場有限的報復戰,直接升級爲戰術決戰,簡單地說,不是戰略決戰,而是以戰促和,這個和,就是要逼迫清廷退讓,改變禁運物資的政策。

這就是熊汝霖、張國維等人,一再勸阻吳爭不要孤注一擲的真正原因。

但吳爭堅持認爲,強國軍事,不能少了國家報復,特別是清軍在海州屠城,這觸犯了吳爭心裡的底線、逆鱗!

從吳爭光復應天府之後,近五年來,清軍已經再不敢屠城了,甚至連擅殺平民這類事都很少聽說,其中原因,一是清廷政策開始懷柔,譬如提倡滿漢通婚之類的,另外一點就是,清廷忌憚吳爭的報復,要知道,剛開始兩年,北伐軍從來不留俘虜,滿族人口少,殺一個少一個,清廷確實是怕了,這纔有了在吳爭的“敲榨勒索”下,清廷不斷地化銀子贖被俘的滿清貴族將領。

這漸漸地在雙方之間形成一種默契,那就是不殺俘虜了,在戰後換俘虜或者用銀子贖買。

可現在,濟席哈、藍拜在海州打破了這種默契。

那麼,吳爭自然不會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咽,特別是淮安府已經成爲自己治下的時候,北伐軍就必須報復,狠狠地報復。

吳爭原本是想圍住阿濟格及其所部,用來要挾清廷退讓。

可現在,吳爭不想這樣了,他改變了主意,那就是要殲滅阿濟格及其所部,徹底收復鳳陽府!

在建新朝頒佈廢除之前和約,對清廷宣戰之後。

在吳爭勒令李過率廣信衛對鳳陽發起強攻之後。

當池二憨、史坤率七千多精銳不費吹灰之力,佔領衡陽之後。

當錢翹恭等來了通州六千駐軍的時候。

大戰帷幕已經拉開。

這最終改變了北伐進程,極大地提前了北伐時間,而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它一樣打亂了吳爭的佈局,拖延了華夏振興經濟的時間。

當然,這是後話了。

……。

沈致遠一直在苦惱。

是,他確實有野心,但,他終究不是一個利慾薰心、唯利是圖的人。

進攻海州,他想過,確實想過。

如果說,在江北大戰之後,北伐軍有防守錯漏之處,那麼,海州就是最明顯的一個。

偌大的淮安府,僅海州、邳州、通州三處駐軍,且兵力都不多。

關鍵是,從通州到海州,超過千里距離,這使得面對突然襲擊時,援軍無法及時趕到海州。

也就是說,只要用不低於一萬人的新軍兵力,強攻海州之後,沈致遠就可以對邳州、通州各個擊破,由此佔據整個淮安府,與徐州連成一片。

這是個相當可行的戰略方案,甚至可以大幅提升沈致遠在多爾博勢力中的威望。

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
第九百六十二章 閣下是官吧?第四章 小來思報國的思第五百四十九章 應天府,一片詳和!第一千零十六章 強攻大勝關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鄭森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十五章 我叫魯進財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九百七十五章 一念之差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二)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蔣全義脫險第八百零一章 張蒼水,你不如你兒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七十一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監國?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略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三十六章 密信遺失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五百六十六章 你敢抗命?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和談風波(一)第九十六章 能不死,就別讓他死嘍!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七百六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五百七十七章 國策和國本第四百七十三章 荒誕而令人唏噓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宋徵輿招供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六百十八章 他的血,流光了。第一千二百十四章 壞人,也有良心發現的時候第五百六十九章 值嗎?第五百三十八章 馬瑤草,你得表態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一千七百章 終有一失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最難辨識的就是人心第一千六百十五章 張良計和過牆梯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一千四百十七章 貪得無厭第七百七十一章 清廷的日子也不好過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三百八十二章 國之將亡,必生妖孽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在變化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一百二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九百六十五章 天道輪迴,躲不過的!第五百六十一章 沈致遠的戰前動員詞第六百二十六章 你爲什麼不去死?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明是明人的大明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五章 意外之外的意外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九百五十九章 難成氣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郡主吳小妹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海州之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九百八十七章 該死的忠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低賦稅纔是導致明亡的主因?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七百七十九章 兄弟不是用來墊腳的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三百十九章 主動出擊?第七百七十八章 那就不是詐降,是真降了!第一千二百章 急需戰略互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柯永盛亂箭被射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逆行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六百六十四章 也太能折騰了第九百五十七章 滾!第七百六十四章 吳爭練兵(三)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名士(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二百九十三章 吳老爹身體有了起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