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

所以,錢肅樂、陳子龍等人對於吳爭,還真的是無計可施,兩個頭大。

剛開始時,你打算和他談規矩吧,他和你談理想、談大義。

你想也對,就和他談理想、大義吧,他和你談人心波詭。

於是你不得不和他談人心吧,他又和你論拳頭誰大。

好不容易,決定拼着老命不要,和他對上拳頭了,得,他索性不幹了,直接一記悶殺,讓你連哭都沒地哭。

這種如拳頭砸在棉花上的無力感,最傷人心,最損士氣。

錢肅樂、陳子龍這些人,本想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將吳爭搞臭、搞爛,這個世道,只要名聲臭了,那就不可能再有大作爲,可偏偏……偏偏他一轉眼竟成了惠宗後人。

如果是在崇禎朝,這或許也是件震動朝野的大事,可還不至於對時局產生如此大影響。

可現在不同,他這個惠宗後人在身世曝光之前,已經是當朝手掌重兵的靖海候,不僅如此,他還立下顯赫之戰功。

在宗室凋零的現在,要找出一個有才能的皇族近支,已經太困難了。

不僅如此,他的身世還得到現任監國朱媺娖(吳爭的到來,且在奉天殿從龍椅上將朱以海拽下,讓淳安鎮的逼宮形同兒戲)、時任都御史張煌言的認可。

這無形之中,平添了不少官員的效忠之心。

身爲清流,可與奸倿鬥、可與君鬥,可他們知道,萬萬不可與民心鬥。

同時,自詡爲大明忠臣,願意爲宗廟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錢肅樂、陳子龍等人,又如何去反對一個擁有着傳國玉璽的惠宗後人呢?

雖說惠宗早已成爲歷史,可從宗室系譜上,他依舊是大明宗室近支,哪怕奪了他江山的朱棣,也從不否認,何況是後世明朝皇帝?

這纔是當時城下,錢肅樂、陳子龍見自己陣營有不少官員、文人向吳爭拜伏之後,隨之率餘衆拜伏稱殿下的原因所在。

既然你是宗室,那你就得按宗室規矩來,大明忠臣絕對不缺“規範”帝皇的手段。

而阻止吳爭稱王,就是這些人的第一份諫言。

他們說,惠宗後人的身份太過驚世駭俗,如果直接封王,反倒顯得突兀,不如先造出聲勢,然後徐徐圖之,方可水到渠成。

瞧瞧,說得多好,多麼理所應當。

吳爭能拒絕嗎?

當然不能。

好不容易平息了這場風波,數方人有了一個可以做爲妥協的藉口,吳爭怎麼能以一己之私慾,而再次掀起另一場內訌風暴呢?

同時,王之仁持臣子之禮向吳爭行禮時的生硬,同樣讓吳爭意識到,稱王的不合時宜。

吳爭能安心稱王嗎?

當然不能。

這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吳爭的心性,不逼他,那還是個講理人,逼急了啥都幹得出來。

最重要的是,吳爭心悚。

他不是悚這些清流文人,也不是悚手握重兵,需要藉助力於他的興國公王之仁。

悚的是遠在千里之外平崗山中的老爹。

周思敏意外小產,使得吳家香火不知又得再過多少時候才能續上,如今再改名換姓,吳爭不知道他爹會不會因此氣出個好歹來。

所以,吳爭就這麼輕易地答應了諸人不封王的“建議”,而吳爭的“豁達”也贏得了諸臣的好感。

這就有了今日,順利的大朝會。

在萬衆一心的擁戴下,已經萌生去意的朱媺娖再次坐上了監國之位,並且入主宮城。

這本是羣臣極力反對的,按禮,監國畢竟不是正君,確實不該入主宮城。

但奈何吳爭執拗,力主朱媺娖必須入宮。

羣臣一來有好感於吳爭的“豁達”,不想逼之過甚,決定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二來嘛,朱媺娖是崇禎嫡女,正經的大明公主,原本就是宮中人,進宮,無非是換了個說法罷了,不管將來是誰登基爲帝,朱媺娖這個公主封號,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所以也就不再反對吳爭的執拗了。

吳爭其實心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和用意,他只是想惡搞,你們讓我一時不痛快,我就讓你們一天用至天天不痛快。

可羣臣的反應,讓吳爭甚至懷疑,這些文臣一直堅持的大義、正朔,是不是也是塊說扔就能扔的遮羞布。

因爲,他們一直詬病朱媺娖任監國,說是“牝雞司晨,惟家之索”,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逼宮,說是“須擁立新君,應對南面隆武,以名正言順”,不惜以命殉節也要擁立朱以海登基。

可現在,相較於自己封王,他們卻異口同聲地一致擁戴朱媺娖監國,從上到下、由裡至外,竟沒有絲毫不誠心,讓人目瞪口呆。

正冕冠服下的朱媺娖,莊重、神聖,舉手投足之間,無端就能讓人心中生起一種拜伏的衝動。

在宮內巧手的拾掇下,身體的殘缺被掩蓋的嚴絲合縫,根本看不出來。

在完成了擁立朱媺娖任監國儀式之後,就是朝廷以詔令的形式,詔告天下,公示吳爭惠宗後裔的身份,並允許有確鑿證據者入朝舉證,這是朝廷入主南京之後頒佈的第一道詔令。

之後當然就是進入封賞程序。

從吳爭北伐以來,明軍將士光復九府之地,所積累的功勳無數,賞賜自然得兌現了。

而這首功,吳爭當之無愧。

在錢肅樂以大學士、吏部尚書身份提請授吳爭國公爵位時,朝堂由上而下,一片附和聲,無一人有異議。

於是,一個嶄新的國公封號閃亮登場——“鎮國公”。

在一片道賀聲中,吳爭笑納了。

雖說不能封王,但吳爭也爲麾下爭取了極大的封賞,幾乎都到了按律的上限。

譬如陳勝授嵊縣伯、指揮使,以彰其在豐惠抵禦清軍所獲戰功及他平崗山寨治理之功。

厲如海、池二憨、宋安等授副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

雖說治下依舊爲杭州、嘉興、松江三府之地,但兵員編額,吳爭已經爭取到最大,三府共三衛,共三萬六千人。

大府一衛,小府兩府一衛,京城兩衛,這是君臣共同議定的方略。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盡職而降的納布爾第六百五十三章 如今可不就是亂世嗎?第四百九十九章 丹徒危急!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都是戲精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一百九十二章 讓人意外的莫執念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茶山海戰(四)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九百四十章 會晤朱媺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八百五十五章 竟要入股江南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八百二十九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該發生的,已經發生第一千章 若是陛下所爲呢?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你敢誹謗本王?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三百七十四章 講自己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還有人不服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種瓜得瓜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陳近南還年少第二百三十八章 何苦喋喋不休,作婦人樣!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吳爭的擔心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被雷劈的不一定是壞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只要是抗清,在哪都一樣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三十九章 大廈傾,方見人心。第二十六章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心裡長草第六百四十七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六百零六章 陛下聖明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我要贏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殺人滅口嗎第四百八十六章 坊間暗流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小家子氣嗎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第七百二十三章 勝之、迫之、壓服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誘惑?第九百三十五章 又一場政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其實都不想打了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再編新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九百五十八章 壞消息多了,能治病!第一千二百十九章 誰的炮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難唸的經第九百四十四章 再戰金川門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七百八十七章 軍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我信。可天下人未必信。第二百十九章 人都喜歡笨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此消彼長第九百七十八章 你算個屁?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是自誤嗎?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五百九十六章 他們在北上!第五百十三章 你也配?第一百十二章 妹妹的心事第九百四十七章 布木布泰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崗山攻防戰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二百九十六章 真是她所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四十九章 真是他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成竹在胸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韃子將帥之間的齷齪第三百九十一章 吳爭是惠宗後裔?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崗山突圍戰第五十九章 將本宮身份詔告天下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八百五十章 吳爭,你不講理!第九百二十二章 蔣全義是個狠人第六十一章 瞞上不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