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

鄭叔遲疑道:“殿下請恕奴直言,爲上者講究得是勢力的平衡,在這一點上,魯王並無過錯,而吳爭確實鋒芒太露了些,加上與張尚書、錢御史、張編撰等人走得過近,這也是爲魯王殿下忌憚的原因之一。殿下,文武勾連,是爲君者大忌啊。”

朱媺娖嗤聲道:“是忌諱沒錯,於是就有了明的一路潰敗。大明並非無人,而是能人皆因忌諱被迫害至死了。今日本宮才明白他當日所說,如今的明,只不過是存在在我等心中的一個幻想。這樣的明,還不如不要,漢人的明、天下人的明,纔是真正的大明。”

鄭叔臉一白,他不知道爲什麼今日公主殿下言語會如此冒失,“殿下慎言!”

朱媺娖也一驚,發覺了自己的失言。

於是重新轉過頭去,“魯王傳諭,令他撤回紹興府,你說,他會回來嗎?”

鄭叔見朱媺娖已經回覆清醒,才鬆了口氣,這王府之中,隔牆有耳,萬一這番話傳到朱以海耳朵裡,沒得惹出什麼事來。

聽到朱媺娖問,鄭叔答道:“自然是該回來的。”

這話回答得很妙,粗聽是在判斷吳爭會回來,是肯定句。

但細品卻是,按道理是應該奉命撤回的,但……誰知道呢。

這就是說話的方式,而朝廷中那些重臣們,對此的造詣一個個都比鄭叔高明多了。

他們文治武功缺得太多,但比起說話隱晦來,一個比一個高深。

說得每句話,都可以讓人口味上十天半月的。

可戰場不會給你十天半月。

朱媺娖其實並不在意鄭叔是怎麼回答的,她只是自問自答:“他的心性太過倔強,面對敵酋多鐸六萬大軍……哎,只望他能奉諭返回……本宮是說,他該多想着吳莊裡他爹爹和妹妹。”

鄭叔心中暗歎,公主殿下沒多少話,可提到的“他”字,比任何時候都多。

看來,吳爭身處險境,公主殿下已是心亂。

鄭叔隨着朱媺娖的目光,望着天空中的月亮,不覺心中喟嘆,殿下啊,你經歷瞭如何坎坷,爲何就是看不開呢?

……。

此時的吳爭剛趕到杭州城。

根本不知道,吳莊差點出事。

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作,差點就徹底改變了歷史。

多鐸可不是普通親王,他一死,清廷至少失去了一條臂膀。

可惜,讓多鐸死裡逃生,只丟了一隻左腳。

吳爭現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在杭州城淪陷前,狠狠地咬韃子一口。

就算杭州城最終沒守住,也要從韃子身上撕下一塊肉來,讓他們膽寒,不敢再狂妄,再肆無忌憚地屠殺明人。

這其實是一種辯證關係。

實力越強,打得敵人越痛,敵人就越不敢殘殺百姓。

韃子之所以敢製造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正因爲明朝敗了,大明亡了。

史可法終究沒有在揚州抵擋住建虜的進攻。

揚州的丟失,意味着半壁江山的淪陷和大明氣數已盡,韃子纔可以肆無忌憚地製造兇案。

否則,從揚州府至順天府,那麼多的戰鬥,也沒見韃子敢屠城啊。

這不是史可法抵擋太狠,打痛了韃子。

而是韃子已經看透了明亡的結局。

吳爭不熟悉歷史,但知道隆武朝亡得比魯監國早,當然,魯監國丟掉紹興,比隆武早。

但朱以海沒有投降,而是帶着文武官員,乘船至海上,組織了流亡正府。

這也是吳爭當初沒有去投隆武而選擇朱以海的原因。

因爲吳爭知道,隆武朝的福建是韃子解決了湖廣戰場,由江西至福建,滅亡了隆武朝。

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建汀州被俘之後很快被殺害。

這時在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呂大器等人的推舉下,桂王朱由榔已經在廣東肇慶監國。

可朱由榔在聽聞江西贛州被清軍攻陷後,就慌了,不僅朱由榔慌,大部分官員都慌了。

司禮監太監王坤主張立即逃難,首輔丁魁楚隨聲附和,大學士瞿式耜等力主鎮定,也只推遲了四天。

最終,朱由榔棄廣東,逃往梧州。

他一逃,原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同廣東布政使顧元鏡、侍郎王應華等在廣州奉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監國,並且搶在朱由榔之前,正式稱帝,爲紹武帝。

朱由榔不甘心了,隨即東返肇慶,數日後登基,爲永曆帝。

於是一場鬧劇上演,半壁江山同時有了兩帝、一監國。

永曆帝、紹武帝在廣東大打出手。

正當紹武政權在同永曆朝廷激戰正酣,並且佔據上風的時候。

清軍在佟養甲、李成棟統率下,僞裝成明朝軍隊,出其不意地攻佔廣州。

紹武帝及首輔蘇觀生自殺殉國,廣東淪陷。

可憐的朱聿鐭,就當了一個多月的皇帝。

吳爭知道大概的歷史,另外吳爭也顧及到吳老爹故土難離,不忍將老爹和妹妹留下。

這是吳爭逃離嘉定後,選擇魯監國的主要原因。

吳爭原本是想找一個明主效忠,這樣可以不用顧及後勤、內務,迅速壯大起實力。

但現在發現,魯監國確實不是明主。

按現在的局勢下去,紹興府被韃子佔領只是時間問題。

於是吳爭開始尋求更換監國,但顯然吳爭的能力還做不到這點。

沒有張國維、錢肅樂等人的襄助,吳爭無法達到目的。

所以,吳爭打算在杭州城建立起自己的勢力,至少在杭州城打響自己的名聲。

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在朝廷中才有足夠的話語權。

就象方國安、王之仁,吳爭不認爲自己比不上這二人。

緊張的備戰進行得如火如荼。

萬人降軍已經被宋安處置妥當。

宋安依照吳爭的意思,將降軍分爲五部,做爲衛所池二憨、宋安、厲如海、周大海、錢肅典五營的後備隊。

戰局順利時,噹噹輔兵,在後面射射箭。

戰局不順時,就將他們補充進各營。

如果說,當時吳爭在鹽官查驗火炮時,這些降軍被池二憨阻攔,無法跟隨方國安撤往紹興府還耿耿於懷,那麼現在知道吳爭又一場大勝,看到繳獲的戰馬和軍械時,已經徹底地安下心,打算跟吳爭幹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海州之戰(一)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勸降遁逃水師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六百六十七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一百五十七章 鄉紳有訴求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陰損嗎?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鐸竟帶了紅衣大炮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二百七十章 借道入山寨第九百五十三章 一支雜牌軍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有過必糾第三百九十七章 鎮國公閃亮登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君臣之間的交易第四百五十八章 鷹、鴿兩派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惱羞成怒?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老朽有自知之明第一千零十七章 血拼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加不加賦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九百九十六章 知道我爲什麼踹你一腳嗎?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四十二章 你變了,真變了第二十五章 坐而論道(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吳爭去哪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兄妹情深?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殺李成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五百七十章 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的吳老爹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科技纔是戰鬥力第六百二十五章 醞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來之筆第一千六百十二章 迷霧第一千二百十二章 或許,有一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莫稱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誰要砸場子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六百四十章 本公眼中,漢人命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收復海州(二)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多鐸派人說降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禍水南引?第五百五十九章 明社第七百四十四章 商戰和商學院第八十九章 惡有惡報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七星島海戰(二)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朱慈烺死了第二百六十章 唐庶人朱聿鍵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和談風波(二)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一千零七十章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念讓人忽略一切危險第三百六十八章 如何割捨第二百十三章 朱以海心中的暗疼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母子反目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四百五十五章 戰爭規模開始擴大第六百零一章 朱慈烺的怨恨第三百二十九章 猜忌第四百四十章 周大虎到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財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講對錯,只有利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出海掃尾第二百九十章 你能奈我何?第四百零七章 黃道周來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琴瑟和鳴?第一百四十一章 籌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