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趁它病要它命

怎麼放大敵人的兵力、戰力?

很簡單,讓北伐軍登陸北岸,引發北岸防線全線潰敗,只要戰敗的人多了,那麼,陳錦就如同一粒沙子,淹沒在無數戰敗將領之中,罪過也就不值一提了。

就算最後依舊被追責,也可保住家人不受牽連,法不責衆嘛。

就這麼個荒唐的念頭,讓陳錦做出了撤退決定。

這念頭看似荒唐,但事實上,從古至今,時而有之,特別是國朝末年,就更多了。

明末有之,清末有之,後世倭國入侵時,一樣有這樣的人。

他們的本意並非想賣國,當時的一念之差,根本沒去考慮引發的後果,就想着法不責衆四個字了。

可北岸清軍的突然撤退,確實震驚了北伐軍所有將領。

吳爭甚至懷疑,敵人是不是學乖了,想對自己來一出誘敵深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吳爭至少猶豫了一柱香的時間,竟然沒有一個將領催促吳爭下令追擊。

事實上,所有人都在懷疑,這,究竟是不是圈套。

更多的將領,心裡還是想着見好就收,今日的戰果已經很大了,以千人的傷亡,擊殺了上萬旗軍,這等戰績,足以彪悍青史。

敵人遭此重創之後,短期內已經失去繼續進攻南岸的實力,我軍只要固守淮安,等援軍到來,就是勝利。

沒有人想要冒險去擴大戰果,吳爭的猶豫其實正合衆將的心意。

可至少有兩個人想法不一樣,蔣全義和宋安。

這二人的想法和反應也不一樣。

宋安是心性所致,敏銳地意識到了,對岸敵人有可能真是撤退,但他向來不主動去改變自家少爺的決定,他自認要做的,就是忠誠地執行自家少爺的命令,所以,他是想到,但不說,等着吳爭自己決定。

可蔣全義則不同,他向來“跋扈”慣了,連吳爭的命令都敢抗,當日若非他執意北上,哪有眼下之困?

如果泰州衛按吳爭命令固守興化,與高郵州方國安部、東面魯之域部連成一線,足以互爲犄角,就算真有鳳陽府上萬騎兵突入揚州府,以蔣全義、方國安、魯之域三部兵力,就算無力驅逐敵騎,固守三城自保還是有餘的。

正是因爲蔣全義抗命突進,使得戰線拉長,身後防守力量空虛,才被敵騎攔腰截斷,造成了這二十多天的困境。

當然,魯之域攻鹽城受挫,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鹽城順利佔領,那麼就算被截斷後路,有通州一條退路,也不至於被四面合圍。

雖然吳爭至淮安府,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但蔣全義一直希望自己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勝,以功折罪。

之前慨然請纓強守五天清江浦,也是這種心理,而事實上,他確實守住了五天,沒有讓一個韃子越過他的防區,哪怕付出了泰州衛數千條性命。

但蔣全義覺得“不過癮”,他自認還不足折去他抗令北上之罪,所以,對於他而言,每一個微小的戰機都會被他無限放大。

與宋安不同的是,蔣全義並沒有真正意識到敵人是真的在撤退。

對蔣全義而言,他唯一想做的是,打得過要打,打不過,也要打。

敵人的撤退,給了他建言進攻的最好理由。

“王爺……您說過,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收復清河,西懾宿遷,東震安東,進可攻退可守,更可爲第一軍援軍到來之後的北伐,搭上一塊跳板……機不可失啊!”

許多時候,改變戰局的往往來自於一瞬間的衝動。

事實上,沒有一場大捷,來自於戰前的謀劃。

戰爭的推進,都是在一場場戰鬥中,漸漸集腋成裘的。

說戰爭還未開始,就決勝於廟堂之上,那是神話,不足爲信。

真正的戰爭,往往在於積累每一場戰鬥。

吳爭動心了,跨越黃河的意義,不下於五年前越過錢塘江,更不下於三年前越過長江。

飲馬黃河,北伐真正的大門就打開了。

吳爭能不被誘惑嗎?

當然不能!

蔣全義說得對,收復清河,進可攻退可守,就算敵人援軍蜂涌而至,大不了,渡河返回淮安,這樣至少對清廷是個震懾,同時也爲淮安城的防禦拓展了空間。

看着吳爭意動的神色,不同於其它將領,宋安,落下了實錘。

“少爺……清軍可能真的在撤退。”

這話讓正猶豫如何說服衆將領反擊的吳爭,心中大爲暢快,果然是發小,自己還沒表態,就領會自己的意思了,簡直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敢情,吳爭還認爲,宋安說這句話,是捧哏、助推呢。

“哦……你倒是說說,清軍在北岸尚有足夠的兵力,爲何要撤?”

宋安一指江面上漂浮的屍體,平靜地說道,“整整一天,敵人以飛蛾撲火之勢,救援第二波來犯的敵人,以至於越陷越多,最後北岸不戰而潰。”

吳爭訝然道:“你的意思是,多爾袞已經服輸,自認戰敗?”

“不。”宋安搖搖頭道,“如果是多爾袞在指揮,他當會斷臂求生,當第二波清軍被我軍困於江面上時,他必定很清楚,在水面上對抗,清軍是吃大虧的,絕不會繼續派兵增援……所以,我斷定,對方不是多爾袞在指揮,而是另有其人……甚至,可能是漢人,對,一定是漢人,只有漢臣,纔會更擔心因八旗軍傷亡過多,而被清廷懲治……所以,就算明知不該救也必須救……對,肯定是這樣!”

不得不說,宋安有着異常敏銳的洞察力,片言隻語,已經將事實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如果此戰不是太過突然,長林衛來不及反應過來,象這種情報,經宋安的能力,原本不該到此時還不知曉。

宋安的分析,引來了衆將的紛紛認同。

吳爭心中大慰,至此,收復清河、發動追擊的大門已經敞開。

渡河之戰,隨即開啓。

前令撤回,新令傳達,“趁它病,要它命!”

申時初,在吳爭的親率下,北伐軍二衛渡河,向北岸發起進攻。

宋安被留在淮安,因爲,只有他,才能讓吳爭真正放心、無後顧之憂。

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
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八十六章 這世道,想做事真難。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訛詐!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沈致遠奪權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是時候動動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不一樣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方國安的比試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一百九十七章 低買高賣,與夷通商第三百三十三章 信用放貸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毫無人性的畜生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咄咄怪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五百零三章 老情敵,小問題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三百六十章 應天府之變(三)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殺光建虜,復我大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再戰海州(三)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湖陵城之戰(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韃子一樣不缺窩裡鬥第七十六章 軟的不是脊樑第一千三百十一章 點點滴滴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諸王之亂第三百六十一章 應天府之變(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老實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不是你的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戰術欺詐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良的虎蹲炮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孤就算死也不登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究竟想做什麼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第九百六十六章 仇須報,債得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三大矛盾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雙方有意識地相互試探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聲桓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興化戰役(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四百零九章 決定出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才難得第六百三十六章 難以承受的代價第七百七十章 方國安未比試就認輸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好事成雙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擊柯永盛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陳錢山水師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收復海州(一)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二袁招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南莫家第一千二百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五十七章 老好人也有氣性啊?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七星島海戰(一)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劉放的豐功偉績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李成棟向隆武乞降保命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一千四百十八章 談判(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九百四十三章 瀝海衛趕到京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誰是善,誰是惡第二百九十三章 多鐸另有打算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茶山海戰(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陳子龍欲彈劾錢謙益第一百零三章 趙史主動投效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犁庭掃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邁密的痛苦第八百五十四章 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開始收官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徒嘆奈何第五百二十七章 沒有交易便沒有傷害第六十五章 韃子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五百九十二章 王一林的心眼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爲何要戰?!第九百八十章 禁軍搜山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爭,你初心有變吧?第九百八十五章 藏身處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