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捷?!

朱以海的這道命令,使得總共就二十多人的朝堂,迅速分成兩派對立。

支持朱以海轉進的贊成派和以張國維等人爲首的反對派。

僵持之下,朱以海很快抓住了關鍵之處,那就是軍隊。

這個世道,官位已經壓不住人心了,說了算的是拳頭。

這就有了朱以海急召魏文遠、廖仲平、吳爭三人的諭令。

“臣等參見監國殿下。”

“孤聽聞三界之戰大捷,將士用命,浴血奮戰,擊退兇頑,孤心甚慰。”朱以海笑容滿面。

大捷?!

堂內之人,從上至下,誰不知道此戰的真實情況?

可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其實也無從反駁。

朱以海說得對,將士用命,浴血奮戰,擊退兇頑。這三點都對。

那麼自然就是大捷。

“孤之前說過,絕不吝惜封賞有功之臣。來呀,宣讀冊封諭令。”

於是,在吳爭目瞪口呆之下,魏文遠被授上騎都尉武勳(正四品),吳爭和廖仲平被授驍騎尉武勳(正五品)。

“據來年開春只有短短四、五個月光陰,敵軍眼看要大舉南下,朝廷地少人稀,兵力捉襟見肘。孤深感國事危難,打算轉進舟山,與肅虜伯會師一處,共同抗清。正與朝堂諸公商議,三位愛卿來得正是時候,不妨也講講你們心中所思所想。”

魏文遠、廖仲平、吳爭三人面面相覷。

吳爭突然懂了,授封武勳不是賞功,而是先給顆甜棗,讓三人支持他、跟着他轉進。

魏文遠首先不同意了。

“臣以爲三界之戰,還有可爲。監國殿下不妨再留下……看看?”

魏文遠是王之仁的心腹,這事原本不容他置喙。

可魏文遠很清楚,王之仁是絕對不會同意此事的。

在監國麾下,王之仁是興國公,可去了舟山,託庇於肅虜伯麾下,他成什麼了?

說難聽點,那還不如自立呢!

聽魏文遠這麼一說,朱以海的臉色不好看了。

君上不樂意了,自然有訕媚之臣迎合上意。

戶部尚書董應第上前道:“朝廷安則天下安,監國安則朝廷安。敵軍兵鋒已至紹興府,監國殿下豈能身處險境?爲社稷計,監國理應轉進舟山。”

這時,一個滿臉絡腮鬍須的半老官員上前道:“肅虜伯、舟山總兵黃斌卿乃隆武朝冊封,奉隆武朝爲正朔,董尚書莫非不知情?你蠱惑殿下前往舟山,安得是何居心?”

又一箇中年清瘦官員上前附和道:“就算舟山願意接受殿下和朝廷,可誰能保證,黃斌卿不會效仿曹孟德,行挾天子以令諸候之事?到時,堂中諸公,是奉監國爲主,還是改投黃斌卿?”

二人話鋒犀利,讓人聽了有拍案叫絕之暢快。

吳爭從沒見過二人,心中奇怪,於是悄悄移後一步,對邊上張煌言低聲道:“玄著兄,這二位是。”

張煌言低聲答道:“前者兵部右侍郎熊汝霖,後者兵部左侍郎孫嘉績。之前奉監國之命,前往海寧等縣招募新兵,故你未曾見過。”

吳爭臉色大變,又是兩位抗清名臣啊。

熊汝霖,崇禎四年進士,授福建同安知縣。後因屢屢上書諫諍,猛烈抨擊朝政。崇禎帝便藉故將他降爲福建按察司照磨(科舉考試時驗卷的小官員)。

崇禎十七年(1644),南明弘光朝再次起用熊汝霖,熊汝霖不計前嫌,憤然抗清。

他聯合孫嘉績在餘姚縣城起兵反清,率千人至海寧,招募兵員,萬人響應,號稱“熊軍”。後與錢肅樂等人迎魯王朱以海於紹興監國。

因功擢升兵部右侍郎,授東閣大學士。

可等方國安、王之仁率兵投效朱以海後,熊汝霖、孫嘉績、錢肅樂手中的兵員皆被方國安、王之仁吞併,這纔有了錢塘江東岸方國安三萬明軍,和定海王之仁部。

這邊吳爭在感慨,那邊已經爭得面紅耳赤。

廖仲平是朱以海的心腹,可此時他卻不說話。

心中稍有良知之人,都知道這個時候朱以海一退,那麼浙東將人心立散。

朱以海很憤怒,他發覺擁護他的人數遠遜於反對他的人數。

於是將目光投向吳爭這個他既愛又恨的混小子。

希望吳爭爲他一挽狂瀾。

“吳千戶,以你之見,朝廷是否該向舟山轉進?”

被朱以海這麼一問,爭吵聲停止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了吳爭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年輕身上。

看着朱以海“深情款款”的目光,吳爭心中一聲嘆息。

其實到現在,吳爭依舊認爲朱以海不是個壞人,他依舊記着初到紹興府,朱以海給的那二千兩銀子。

據吳爭有限的歷史記憶,吳爭知道朱以海至死沒有投敵,只是因爲他的懦弱和善變,錯失了北伐的良機。

其實人思安,並沒有錯。

怕死也不是錯。

朱以海只要不投敵,安心做個王爺,沒有人會指責他。

世間除了黑和白,之間還有灰。

黑白之間若沒有了灰來過渡,就會生硬,不自然。

所以,人怕死也好、懦弱也罷,都不是錯,更不是罪過。

可朱以海既然坐上了監國之位,那就不能只做到不投敵。

身在其位,當謀其政。

朱以海,不合適!

吳爭面對着衆目睽睽,開口了。

“臣以爲監國殿下轉進之言在理!”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朱以海滿臉笑容洋溢。

“朝廷不能置於危境,如果朝廷沒了,誰來號令天下抗清?”

朱以海用手指點點吳爭,正要開口誇讚。

但吳爭語氣變得很快,“只是臣以爲,此時不是轉進的最好時機!”

朱以海的笑容僵硬在了臉上。

“首先,進入紹興府的韃子所餘不足千人,我軍可以設法徹底殲滅他們。其次,就算要轉進,也須得舟山肯接納我等纔是。否則貿然前往,萬一對方不接納,豈不熱臉貼了冷屁股?到時諸公的顏面何在,殿下顏面,朝廷顏面何在?最後,請殿下放心,臣與魏鎮撫、廖千戶已經商議定下了殲敵之策,進入紹興府的這股敵軍,絕不會進入會稽。”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七百二十九章 此人心機甚深,不可不防第五百八十八章 人生何處不冒險?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憐的廖仲平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都是銀子惹的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韃子如獸第八百六十一章 話不說不明,理不辯不清第六百五十八章 錢肅樂終於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吳莊爭奪戰第六百七十四章 我只爲自己和天下百姓作說客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男女有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塌了?第一千三百十七章 舉世伐清的先兆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舌無骨,黑白顛倒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老馬,你立功了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誤國誤君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撞,也得撞沉它第七百三十章 來自商人的強烈抗議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老薑真辣?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公私兩不誤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有備對有備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活得下去嗎?第五百零七章 這叫什麼事兒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私怨高於國仇纔是主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一百五十章 火炮專家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一千三百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六百章 局已經佈下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七百六十章 無意中被點醒第一百三十二章 滅掉韃子前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劉放的功業(二)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能搶嗎?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二百五十七章 打不動了,停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七章 吳爭練兵(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是雞肋嗎?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老實人不老實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五百十二章 解決矛盾的同時,必產生另一種矛盾第一百二十一章 目標杭州府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戰略轉變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三百九十八章 權臣OR忠臣第一百零一章 好苗子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會有都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撿了個名士(一)第一百十章 爲錢費神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第九百零五章 奉陪到底第一百六十四章 受封伯爵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七百七十二章 不安份的沈致遠第五百五十五章 磨難之人多陰詭第五百三十九章 溫文爾雅的君子嗎第九百三十四章 覆滅之路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兵權交接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四百七十七章 肯定是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那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決策發生改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名君之相?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錯覺、美夢第三百十三章 海邊小城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大西軍之變第四百十九章 自陷險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六章 福州變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進五,退十第一千零十八章 找裡面官大的說去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如果是意外呢第一千五百十四章 適逢其會第八百五十三章 敲竹槓第二百零七章 莫老,老莫第二百二十四章 老兵金貴,老兵不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墮落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佈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莫長林招供第一千六百十一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四百零二章 首輔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