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不對稱的戰鬥

掌控二旗旗軍,讓陳錦感到無緣榮光,也讓他感受到了無比的壓力。

在這四天的作戰指揮中,陳錦是耗盡了他腦袋中所有細胞,可不幸的是,依舊無法得手。

這已經讓陳錦內心不安,他敏銳地感覺到,對面一定有讓北伐軍可以捨命抗擊的人,這絕不是一衛將軍可以做到的。

但陳錦不得不繼續指揮進攻,因爲四天的進攻,已經讓旗軍傷亡了近二千人(之前四天,北伐軍隱蔽於岸邊壕溝阻擊,以擊退敵人爲目的,並未主動追擊潰敗之敵)。

這個傷亡數量,對於入關後的清廷而言,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陳錦只能拼命下令進攻,想攻破淮安,立下奇功,將功折罪。

昨日天黑,停止進攻之後,陳錦已經收集起數千竹筏、木筏,就等今日,對南岸發起強攻。

可世事總不盡如人意,今日凌晨,一戰損失三千多人,竟一個活口都沒回來,陳錦內心的煎熬讓他變得瘋狂起來。

事實上,在第二波清軍登船渡江的同時,陳錦已經聚集起第三波兵力,準備渡河。

此時的江面上,北伐軍的二百多艘船,已經與清軍的五、六百條船狠狠地撞在一起。

雙方士兵落水者如同下餃子一般,一眼望去,江面上皆是水頭。

可很快,善水的北伐軍士兵,開始對敵軍浮水而擊,不需要用武器,事實上,北伐軍士兵根本就沒有攜帶火槍,僅帶槍刺,這已經足夠用了,甚至不需要用到槍刺,只要泅水後,將落水敵人用雙手一拽,嘿……保管敵人連還手的餘力都沒有。

……。

陳錦額頭滴下了豆大的汗,冷汗。

望遠鏡是個好東西,可以將數裡外的景物,清晰地拉近到眼前。

可看到的,絕對不是陳錦希望看見的。

陳錦這時知道,他完了,完蛋了。

之前三千多旗兵前鋒全軍覆沒,如果再將這五千人折在河中,那他必死無疑,陳錦甚至看到了自己被砍頭,家人被誅連的景象。

這種發自內心的恐懼,讓陳錦做出了最錯誤的決定——增援。

當然,說是增援不完全準確,因爲陳錦本就收攏了數千竹筏、木筏、集結了八千旗軍,做爲第三波攻擊隊。

可問題是此時非彼時,這種戰局形勢,做爲一個主將,應該斷臂求存,至少,不該令大軍增援。

因爲這等於捨己之長了,如果陳錦不下令增援,那麼,今日的戰鬥,到江中這五千清軍死絕,也就結束了。

吳爭不得不見好就收,下令撤回南岸,他還沒狂妄到下令讓不帶火槍的將士們,真與韃子去肉搏。

可正如吳爭與宋安說的,對於清廷而言,八旗軍太“珍貴”,只要將進攻的敵人阻在江心,對岸敵人就不得不派兵增援,堵得越多、拖得越久,戰果就越豐碩。

事實上,吳爭改動反擊時,對水面戰場的選擇,就註定了這場戰役的結果。

這其實也是一種“圍點打援”戰術的變異,以局部優勢,困敵必救,然後在雙方共同的“添油戰術”進行過程中,將戰果逐漸擴大,直至拖垮敵人。

……。

十幾裡的水面上,破船、木塊還有殘帆零落,其中絕不缺少浮屍。

從凌晨至午後,五個時辰的激戰,這片水面,吞噬了不下萬人的性命。

雖然因許多屍體隨波逐流無法清點,也無從考證雙方精確的傷亡數字,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當陳錦環顧四周,發現幾乎再無成建制援兵可派的時候,江面上,南岸方向的第五波船隊,正在出發。

這是一場一面倒的戰鬥,它的順利程度,甚至連吳爭這個始作俑者都驚訝了。

韃子勇氣百倍地想要與北伐軍面對面地廝殺,他們做到了、也盼到了,可結果是,他們甚至連還手之力都沒有,甚至在臨死的一瞬間,他們的敵人已經不再是北伐軍,而是那浩瀚的河水。

北伐軍傷亡也不小,但幾乎都集中在船隻接近之際,韃子的箭矢,還有船隻碰撞時,產生的傷亡。

溺水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是一場典型的不對稱戰鬥,如同之前韃子騎兵對北伐軍火槍兵,有着先天的優勢。

如果陳錦能發揮他的軍事指揮才能,不,其實不需要他的軍事才能,只要他能冷靜地判斷形勢進行分析,那麼這場戰鬥也就止於此了。

北伐軍二衛幾乎以一比十以上的傷亡,獲得這場戰鬥的大勝,然後吳爭下令撤兵,回到南岸,雙方隔江而望,從此“相安無事”。

至少,在第一軍援軍到來之前,可相安無事。

事實上,吳爭已經下令江面上大軍開始打掃戰場、收攏傷兵和犧牲者的遺體,準備回撤了。

可是,這時的陳錦,向殘存的八旗軍下了一道不可思議的命令——撤。

如果說,之前的三次增援江面上處於劣勢的旗軍,是一個漢人將領都可能犯的錯,那麼此時下令撤退,那就是錯得十分離譜了,不僅僅是離譜,而且着實昏饋。

多爾袞交給陳錦二旗指揮權,但因爲二旗駐防於清河至安東二百多裡的河岸,陳錦真正可以調動的也就二萬餘人,其餘的有各都銃、協銃各自掌控。

此戰陳錦雖然折損了過半的旗軍,但相較於整條北岸防線而言,也只是稍稍露出了一個小缺口,也正因爲如此,吳爭沒有無限擴大戰果的意思,下令撤兵了。

可惜,此時陳錦的心亂了,他心中充滿着恐懼,當然,他主要的恐懼來源並非是北伐軍的戰力,而是多爾袞的淫威,沒有一個漢臣,可以折損失上萬旗軍,何況是他的指揮失誤,就算他指揮無誤,僅憑戰死上萬旗軍,此罪,足以誅他九族了。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時間,陳錦不管怎麼做,都難逃一死,區別在於怎麼死、何時死,能否保全家人。

所以,陳錦有了這麼一道令人看不懂的命令。

其實在陳錦看來,只有將敵人的兵力、戰力,進行無限的放大,才能佐證戰敗並非因他的無能。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
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九十五章 大捷?!第一千零四章 夫復何求啊?第一千三百十八章 世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吳伯昌的疑惑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湖陵城之戰(二)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又是儀真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十九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零七章 三女竟是姐妹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六百七十章 該不該建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北伐之日,不遠矣!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二百零九章 逼迫吳勝兆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二百三十六章 爹的家法我已領受慣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九十章 大人就象家父一般。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何樂而不爲第一千五百十九章 散了吧第九百九十三章 渡河反攻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猴子派來的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變化第一千五百十一章 用人得疑,疑人得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真實和齷齪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三百八十一章 你打算唱白臉還是紅臉?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一舉三得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訪(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錢肅樂的剛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人心最複雜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還是翁婿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第七百零二章 沈致遠說,這是個陽謀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陽謀第五百十九章 梟首!第四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收復紹興了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兩難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完勝第五百五十一章 佩服,佩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要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一百九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十六章 劉老三的噩夢第一千零十三章 王一林的拒絕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祖遺詔第六百八十二章 你想要朕怎麼做?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公私兼顧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落子無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飛雲橋之戰(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妥協,是爲走得更遠第六章 只有陳勝,沒有吳廣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百七十三章 厲如海救駕第三百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延攬廖仲平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七百零四章 賜婚,是攏絡最有效手段第五百八十五章 牢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是漢人第五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一章 廖仲平確實是個老實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果然是人老成精第八百二十五章 別讓父老鄉親瞧不起咱們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多爾袞死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這樣的人,殺不得!第二百五十九章 拉攏王之仁第五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第一次民亂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三百八十五章 針鋒相對(三)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四百二十八章 多鐸兵臨福州城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須慈悲,更須雷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好人?壞人?第六百七十七章 義興朝兩國公戰前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