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

誰做上大官誰發了大財,對普通百姓而言太遙遠,但在本地士紳乃至士林中卻傳得很快。之前只要有過交往的紛紛登門祝賀或差家人送賀禮,連沒隨段大章去甘肅而是在巴縣老家花天酒地的段家大少爺段小山都來過。

費二爺因爲離得比較遠,曉得的比較晚,等他從璧山趕到巴縣,段吉慶正在幫女兒和小外孫搬家。

新宅子位於翠微門內,是一棟前後兩進,中間是大屋,東西兩側是兩層廂樓的宅院。大門、二門是兩道石門。進入院內,一道鏤空雕刻的“遮堂門”將院子分爲前後兩進,前面是迎客、議事的前堂,後堂則是歇息的地方,東西兩側是家人居住的廂樓。黃牆灰瓦,屋內硃紅、墨黑交錯,富貴而大氣。

整座宅子就在湖廣會館後頭,不但離道署、府衙和縣衙近,離巴縣最大的水路碼頭朝天門也不遠,堪稱巴縣城裡最好的地段。

原來的主人是一個腰纏萬貫的湖廣商人,這個宅子只是他在巴縣的衆多產業之一,甚至從建好到現在他都沒怎麼在這兒住過,幾乎全用作接待達官顯貴和來四川做買賣的那些同鄉。

之所以把宅子賣給韓四,並且只作價六千兩,是因爲他現而今不但做稻米買賣,也隨着吳文錫的到來搖身一變爲鹽商,從鹽茶道衙門申領鹽引去鹽場購鹽,運往湖北老家去販賣。

正因爲如此,他三天兩頭宴請吳文錫的幕友張德堅。

從張德堅那兒無意中打聽到韓四與吳家不但有交情,而且交情不淺。不光鹽茶道吳文錫的家小,甚至連湖廣總督吳文鎔的家小,也全是韓四在幫着照料。又聽說段吉慶想幫韓四換個宅子,第二天一早便親自登門找段吉慶談這樁“賠錢”的買賣。

這種送上門的便宜,段吉慶是不佔白不佔,從“日升昌”巴縣分號取出銀子,送到商人的府上,拿到房契,就喊了十幾個腳伕開始幫女兒搬家。

幺妹兒從來沒住過這麼好的宅子,琴兒一樣沒住過,抱着狗蛋看完前院看後堂,看完後堂去看廂樓,這兒已經爬到了樓上,推開窗戶看看外面,旋即又推開朝西的窗戶俯身喊道:“爹,在樓上能看見川江!”

“川江有啥子好看的,小心娃,抱好了別摔着。”

“哦。”

想到小外孫還沒斷奶,搬過來之後就沒奶吃,段吉慶又擡頭道:“琴兒,王嬸的小姑子叫啥來着?”

“叫紅英,問她做啥子?”琴兒抱着狗蛋再次走到窗邊。

“等會兒回去跟她商量商量,問問她願不願搬過來住,”段吉慶一邊招呼費二爺吃茶,一邊擡頭笑道:“要是她願意來做我家狗蛋的奶孃,等狗蛋斷了奶就不用回鄉下了,以後就在這兒做事,讓她家娃跟我家狗蛋一起耍,等再大點就給我家狗蛋做書童。總之,只要她願意,我們咋也不會虧待她。”

想到現在家裡有錢了,用不着再那麼省,而且狗蛋他爹做那麼大官,要是再跟之前一樣小家子氣反而會被人笑話,琴兒喃喃地說:“紅英肯定願意,她以前還跟我開過這玩笑,可她搬過來她男人咋辦?”

“讓她男人來城裡,我幫她男人找個差事,只要他們願意來,咋也比在鄉下種地強。”

“行,等會兒回去我問問。”

等他們父女倆說完家事,費二爺放下茶杯嘆道:“段經承,我就說志行前途無量吧,這纔多久,就已經榮升兩淮運副了!”

“託您老的福,要不是您老在京城時提攜,我家志行能有今天?”

“段經承,你這話真擡舉我了。不怕你笑話,我非但沒本事提攜志行,反倒受過志行不少恩惠!”

“二爺,您老咋又說這些?”段吉慶臉色一正,很認真很誠懇地說:“別的我段吉慶不曉得,我段吉慶只曉得要不是您費二爺,我家志行就做不上會館首事,做不上會館首事就不會有那麼多大人器重,志行也就不會有今天。”

“言重了言重了,我那是讓賢。”

“好好好,我們都不客套了好不好?”

“行,一家人不說兩句話,我們說點別的。”

段吉慶笑了笑,放下茶杯感嘆道:“二爺,潘長生和大頭您老是曉得的,沒想到這兩個娃也出息了。前天府衙給縣衙轉去兩份京裡的公文,一份是吏部的,一份是兵部的,潘長生現而今已經是從七品的候補鹽運司經歷,連大頭那瓜娃子都成了正六品的千總!”

“潘二和大頭全做官了?”費二爺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一臉驚詫。

“全做上官了,我一收到消息就差人去走馬崗報信,算算時間潘掌櫃中午不到下午也會到,所以說您老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等潘掌櫃到了好好慶祝一番。”

“他家老二能跟着志行當差,他潘家能有今日,真是祖墳冒青煙!”

“潘掌櫃當年還擔心借給志行他叔的銀子要不回來,我敢打賭,他現在一定後悔當時借少了,哈哈哈哈。”

“真是,真是。”費二爺忍不住笑了。

段吉慶笑完之後又惋惜地說:“可惜大頭他爹他娘死得早,要是都還健在,看到大頭這麼出息,一定會很高興。”

“我記得大頭那娃在巴縣好像還有個爺爺。”

“是有一個,原來是碼頭上的腳伕,見大頭沒爹沒孃可憐,就把大頭收養了,把大頭拉扯大,跟大頭在碼頭上相依爲命。可惜三月份害了場病,沒能熬過來,人活七十古來稀,能活到七十歲也算高壽,只是沒能見大頭出息的這一天。”

人老了就怕死,費二爺不想再聊這個話題,正不曉得該說點啥好,段吉慶突然問:“二爺,您老這段時間過得咋樣?”

“一言難盡。”

“咋了?”

提起這些費二爺心裡就難受,看着段吉慶無比羨慕地說:“世風日下,世態炎涼啊,現而今像志行這麼孝順這麼重情重義的後生是越來越少了。說起來也怪我沒出息,雖中了舉卻沒謀個一官半職,沒賺到多少銀子。內人走得早,膝下又無子,不受侄子侄媳婦待見也是活該。”

“他們敢不孝!”

“家醜不可外揚,不說了,不說也罷。”

費二爺不說段吉慶也能猜出幾分,想到今後的人情往來少不了。比如上個月,永川的黃開基黃老爺從臺灣知府任上致仕回鄉,經過巴縣時他因爲有事都沒能去朝天門碼頭迎接,覺得家裡缺一位能幫着應酬的人,不禁提議道:“二爺,要不您老就別回璧山了。”

“段經承,你這是開啥子玩笑,我不回璧山還能去哪兒?”

“哪兒都不用去,就在這兒幫志行。”

“志行遠在泰州爲官,家裡能有啥事?”費二爺不解地問。

段吉慶微笑着解釋道:“志行要是在家,那就不用請您老幫忙了。正是因爲不在家,家裡纔不能沒個能幫他應付場面上那些事的人。您老想想,琴兒是女眷,就算不用帶娃也不方便拋頭露面。我呢外面有一堆事,就算不做邊茶買賣,好多官面上的事我去也不大合適。畢竟在府衙當那麼多年差,個個認得我,個個曉得我段吉慶不但沒功名原來還做過胥吏。”

“可是……”

“沒啥可是的,二爺,您老不光是舉人老爺,跟志行的交情也是盡人皆知,那些官面上的事您代志行出面,誰也不會說三道四。再說狗蛋一轉眼就長大了,志行的心願別人不曉得您老一定是曉得的,他就指望狗蛋將來能好好讀書,能考取個功名。我自個兒都沒考上,教也教不好,把親兒子都教瓜了,可不敢教狗蛋,請別人教我又不放心,有您老在就不一樣了,不但我不用擔心,連志行都不用再擔心狗蛋的學業。”

費二爺這半年受夠了侄媳婦的氣,打心眼裡不想再回璧山老家,剛纔之所以沒點頭,是不想再受韓四恩惠,不想過那種寄人籬下的日子。

聽段吉慶這一說,他赫然發現留在這兒真能幫上韓四,並不是靠人家可憐混飯吃,欣然笑道:“狗蛋的學業還真不是一件小事,段經承,既然你都說到這份上,那我就不回去了,不過你得差人幫我跟我那幾個侄子說一聲。”

“太好了,老家的事您老放下,我會幫您老安排的妥妥當當。”

正說着,走馬崗“同興當”潘掌櫃跟着關班頭走進院子,一跨過門檻就拱手道:“段經承,段經承,潘某來遲,請您恕罪。”

“恕啥子罪,來來來,先見過費老爺。”

潘掌櫃這才注意到費二爺也在,急忙躬身作揖。

一番寒暄,坐下吃茶說起正事。

潘掌櫃早從送信的衙役那兒聽說二兒子升官了,只是不曉得詳情,得知二兒子雖說是候補鹽運司經歷,但跟那些等着差委試用的候補官不一樣,從六品頂帶不是花銀子捐的,而是兩淮鹽運使郭大人保舉的,不用問都曉得只要有缺就會盡先補用,潘掌櫃樂得心花怒放,一個勁兒拱手作揖,一個勁兒說全是託韓四的福。

“潘掌櫃,一家人不說兩句話,我們還是說說這麼大喜事咋操辦吧。”

“段經承,不怕您笑話,我潘家就出了長生這麼一個官,到底該咋操辦我真不懂,我一切全聽您和費老爺的,您二位說該咋操辦我就咋操辦!”真是祖墳冒青煙了,潘掌櫃激動的竟有些語無倫次。

段吉慶回頭看看費二爺,放下茶杯笑道:“潘掌櫃,實不相瞞,志行做上從五品運副的公文來得早,我們呢本打算去一趟走馬崗,擺幾桌酒,把鄉約、保正、甲長和志行老家的左鄰右舍全請上,幫志行光宗耀祖,幫我親家把面子撐起來,讓我親家公和親家母高興高興,後來柱子說志行老家就幾間房,我們都去不但住不下,甚至都沒地方擺酒。加上這些天又忙着換這個宅子,也就一直拖到了今天。”

“一定要在鄉下操辦?在崗上行不行?”潘掌櫃急切地問。

“自然是要在鄉下操辦,在崗上操辦怎麼光宗耀祖。”

“一定要在鄉下操辦,可鄉下要啥沒啥,這一時半會間還真有些麻煩。”

“所以要請你過來一起商量,”段吉慶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我們原打算先帶狗蛋去祭祖,然後擺幾桌酒,放點炮,給左鄰右舍的那些娃發點喜錢,後來想想這也太簡單了。志行現而今已是從五品,光宗耀祖就要有光宗耀祖的樣子,家譜一定是要修的,祠堂也是要蓋的,等將來求到恩典還要蓋個牌坊,可無論蓋祠堂還是蓋牌坊都要地,而一時半會間有錢都買不着地!”

潘掌櫃猛然反應過來,連忙道:“段經承,您咋不早說,買地還不容易!我在走馬鄉下有一百多畝薄田,其中有四十六畝離志行老家還不遠。您要是看得上,我把那四十六畝送給志行。”

“不行不行,志行哪能白要你潘家的田!”

“段經承,要是沒志行提攜,我家長生能有今天,我潘家能有今天?四十來畝地能值幾個錢,就當是賀禮,您要是不要,那就是瞧不起我。”

“潘掌櫃,你聽我說,你的心意我代志行領了,但這個地肯定不能白要,我家志行是啥樣的人,我真要是做主白要你的地,他曉得了一定不會高興。”

“是啊潘掌櫃,志行是不會白要你家地的。”費二爺深以爲然。

地沒了有機會再去買,人情沒了那就真沒了,潘掌櫃豈能錯過這個機會,急切地說:“那作價五百兩,段經承,這總可以吧?”

“鄉下田地的行情我是曉得的,現而今一畝上田少說也要二十兩,算上找補沒三十兩下不來。潘掌櫃,四十六畝地只賣五百兩太少,我段吉慶咋也不能讓你吃虧。”

“六百兩,六百兩咋樣,不能再多了!”

“都說漫天要價坐地還錢,潘掌櫃,哪有你這麼做買賣的?我曉得這是你的一片心意,要是一點不領情你心裡一定不會舒服,這樣吧,乾脆一千兩。”

“一千兩太多,最多八百兩。”

“潘掌櫃,你再這樣我就不跟你買了,我就不信有銀子買不着地!”

“好好好,就一千兩。”

“這就對了嘛,”段吉慶拱拱手,暗想這份大禮親家一定喜歡,等到了走馬鄉下再看看女婿的那幾個侄子是不是念書的料,要是那幾個娃聰明伶俐又上進,就送他們去走馬崗的書院唸書,總之,女婿不在家,但女婿老家的事他這個老丈人一定要幫着辦漂漂亮亮。

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
第三百七十四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又見錢俊臣第五百五十三章 反正就是不去第六百二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九章 時不待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京裡來人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第二百四十三章 時間緊急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五百六十二章 “改過自新”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四百七十七章 嫉惡如仇第三十二章 事情沒完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無所求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五十九章 做師爺也有講究第六百零三章 高雲峰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六百四十五章 買命錢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三十七章 要啥沒啥第三百章 門生故吏第六百八十四章 奉宸苑卿!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見周知縣(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十六章 百無禁忌第二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六十七章 不值錢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邊茶買賣(二)第五百零八章 居家過日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沒油水的差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陋規不能少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周旋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三章 非白即黑第五百零九章 人有旦夕禍福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五百八十二章 鯉石書舍第一百一十二章 尊卑貴賤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九十二章 明察秋毫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一百二十九章 會館團拜(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二)第七十五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事不好(二)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六十六章 倒黴的茶幫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事不好第三百九十四章 受之有愧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第一百章 重慶會館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百九十五章 團聚(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九十六章 虎頭蛇尾第二百四十一章 誰算計誰(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三百一十八章 安營紮寨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九十七章 雲南竹槓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不能讓他就這麼回去!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第三百五十八章 蘇覺明的主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二十章 “通夷之才”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零六章 平安就是福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三百一十五章 總督關防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二十四章 阻截(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四百零三章 最緊俏的生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雷霆雨露皆君恩第六百三十一章 馳援武昌!第六百零六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八十一章 誰佔誰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