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

張家花園是張記木料行老闆修建在仙女廟鎮北兩裡處的一個宅院,張家人早去了泰州,現而今變成了江寧布政使何俊和按察使查文經的臨時下榻之所。

相比幫辦軍務的雷以誠,何俊和查文經纔是江北最大的文官。前幾天如同驚弓之鳥跑鄉下躲避的揚州知府和江都、甘泉、儀真等州縣的正堂,一聽說藩臺和臬臺駕到,便不約而同趕到張家花園拜見。

何俊和查文經此刻一個也不想見,正端坐在花廳裡跟郭沛霖商談揚州和儀真的善後事宜。不過談來談去卻談不出個所以然,因爲此時此刻的揚州城如同人間地獄,據探報琦善竟下令進城的兵勇關閉城門,那些個丘八正在城內燒殺搶掠,已經被太平軍佔了大半年的揚州城再遭此劫,能想象到等他們這些文官進城時不管值錢的還是不值錢的早被搜洗一空了。

郭沛霖越想越恨,放下茶杯擡頭道:“耕六兄,你是臬司,現而今也只有你能震懾住那幫丘八。”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何況我只是一個按察使,就算管天管地也管不着欽差大臣!”查文經同樣憋屈,想想又凝重地說:“現在就看雷以誠的了,也就雷以誠才能約束住那幫丘八。”

雷以誠雖然去揚州城,但郭沛霖對雷以誠能否約束住那幫窮兇極惡的丘八不抱任何希望,因爲進城的全是琦善的手下,而琦善與雷以誠不和幾乎衆人皆知,那些打仗不行禍害百姓卻一身勁的丘八纔不會怕雷以誠,更不會給雷以誠面子。

何俊不但擔心揚州城被禍害得十室九空,更擔心剛退到瓜洲的太平軍,緊鎖着眉頭問:“耕六兄,你昨天拜見過琦善,琦善有沒有說他打算如何發落張翊國?”

“說是革職待參,其實彈劾的摺子已經差人六百里加急送京城了。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張翊國這一關不好過!”查文經不但跟郭沛霖一樣同情張翊國,而且覺得無論守揚州和儀真等地方,還是攻剿退到瓜洲的太平軍,琦善和慧成手下的那幫丘八是指望不上的,只能靠張翊國等敢用命官員。

何俊沉吟道:“看來只能等皇上的諭旨,等諭旨到了我們再聯名具折保奏,看能否幫他求個革職留任的恩典。”

郭沛霖不失時機地說:“二位,提到保張翊國,我想起一個人。”

“誰?”

“我兩淮運司的前任運副韓秀峰。”

“段倬雲的內弟?”查文經下意識問。

“正是,”郭沛霖長嘆口氣,凝重地說:“他奉命去上海辦糧,結果遇上會黨作亂,上海、青浦和嘉定等縣城全被亂黨給佔了,前任蘇鬆太道吳健彰被亂黨生擒,上海知縣袁祖德殉國,青浦、嘉定、川沙廳,連同兩浙鹽運司松江分司的文武官員死的死逃的逃,就他一個人堅守在上海。”

查文經之前一直在清江浦,不曉得韓四的事,禁不住問:“後來呢?”

“制臺奏請朝廷調派大軍去平亂需要時間,而上海那邊又不能沒有朝廷命官,畢竟不只是涉及到平亂也涉及到江海關的關稅。所以一聽說韓秀峰還堅守在上海,便命他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

郭沛霖將韓四在上海的事一五一十慢慢道來,說完之後又唉聲嘆氣地強調道:“楊能格身爲蘇鬆太道,身負與洋人交涉之責卻對洋人是避而不見,可洋人又講究對等,說按例領事與道臺同品,副領事和通譯官與知府同品,韓秀峰只是個正五品的同知兼江海關監督,品級不夠、官職不高,讓他跟洋人怎麼交涉?”

楊能格寫得一手好字,在京城時風光得很,連王公大臣都爭相派家人去求字。不過楊能格的迂腐跟他的字一樣有名,查文經不光曉得而且領教過,不禁嘆道:“楊能格最看上去捐納出身的官,韓秀峰在他手下當差自然討不着好。”

“如果只是瞧不起韓秀峰的出身也就罷了,可他現在是爲了自保把韓秀峰推出來背鍋!”

“這對了,要是不倒打一耙,那他就不是楊能格了。”查文經想了想,又問道:“仲霽兄,韓秀峰是你保舉的人,現而今他落難了,你有何打算?”

“自然是要保的,要是坐視不理見死不救,讓我將來怎麼跟段倬雲和黃鐘音交代。”

“你打算怎麼保?”

“本打算求皇上讓他來江北大營戴罪自效,不過想想不合適。”

“你要是願意去求琦善,琦善應該會給這個面子。”

郭沛霖不是放不下身段去求現而今是破鼓萬人捶的琦善,而是覺得韓四不一定願意回泰州,只能苦笑着解釋道:“耕六兄,你雖然不認得韓秀峰,但應該聽段倬雲提起過,韓秀峰這個人年紀雖不大,但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是可圈可點的,可惜胸無大志,之所以出仕爲官,只是爲了擺脫冷籍,好讓他韓家子孫將來可以唸書考功名。”

“這我倒是聽段倬雲提起過,”生怕冷落何俊,查文經又回頭道:“晉孚兄,仲霽說的這個韓秀峰,就是正月裡率一千鄉勇堅守萬福橋,陣斬長毛四百多的前署理泰州州同。”

“想起來了,有所耳聞。”想到張翊國昨晚來拜見時遞上的履歷,何俊若有所思地說:“張翊國好像跟他一起打過長毛,好像就在萬福橋。”

“正是,只是沒想到這二人竟如此倒黴,明明死心塌地爲朝廷效力,卻落得被革職查辦的下場。”

“張翊國一定要保,要是不保真會寒了那些敢用命的文武官員的心。你們二位剛纔說的韓秀峰一樣要保,他原本就是我江北的官員,做那個松江府同知兼江海關監督本就是臨危受命。”

“保自然是要保的,只是怎麼保。”郭沛霖無奈地說:“晉孚兄有所不知,韓秀峰早就打算功成身退,現而今又遇上這檔子事,我敢肯定他對仕途已心灰意冷。不過話又說回來,他的官都已經做到正五品了,像他這樣捐納出身的,就算接着做官這官也做不大。”

想到捐納出身的頂多能做到道臺,何俊禁不住問:“這麼說你打算保他個功成身退?”

“實不相瞞,要不是我強留,他早就告病回鄉了。我答應過讓他平平安安回鄉的,所以無論如何也得想辦法成全。”

“他現而今是戴罪之身,想功成身退可沒那麼容易。”

“是啊,我正爲這事頭疼呢。”

正說着,查文經的家人拿着一張名帖跑進來稟報說有人求見。

查文經接過名帖看了看,下意識問:“仲霽兄,這個吳文銘是不是儀真吳家的人,跟湖廣總督吳文鎔有沒有關係?”

“正是儀真吳家的人,好像是吳大人的堂弟。”提到吳文鎔,郭沛霖眼前一亮:“吳文銘來得正好,韓秀峰的事用不着我再操心了。”

“仲霽兄,你是說韓秀峰跟儀真吳家有交情?”

“韓秀峰不但認得吳大人的胞弟吳文錫,跟吳文銘更是一起打過長毛,連吳家的家小都是他幫着安頓在泰州的,吳大人要是曉得他現而今的處境一定會幫這個忙。”郭沛霖越想越激動,禁不住笑道:“湖廣緊挨着四川,長毛又殺到湖廣去了,吳大人聖眷正濃,奏請朝廷讓他去湖廣效力還不是一份摺子的事!”

“仲霽兄,我們這邊正缺人,你倒好,竟把可堪大用的人往湖廣推!”何俊哭笑不得地說。

“強扭的瓜不甜,何況我早答應過他。”

“晉孚兄,實不相瞞我來江蘇上任前,段倬雲特意擺酒請我到任之後關照他這個內侄。人各有志,既然韓秀峰無心仕途那我們就讓他走吧。”

“連你都這麼說,我還能說什麼。”何俊笑了笑,隨即話鋒一轉:“不過張翊國的事,你們二位要多費心,實在不行我們三人聯名具保。”

聯名具保這是要徹底跟琦善撕破臉,但想到跟琦善尿不到一個壺裡的人多了,郭沛霖權一口答應道:“行,琦善不高興就讓他不高興去!”

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十五章 川幫茶幫(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
第五百一十九章 “佔着茅坑不拉屎”第二百八十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四十三章 坦誠布公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二十四章 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第一百零二章 有人好辦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部掣選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五百七十四章 滴水不漏第六百五十五章 賞給舉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爲何而來第二十九章 到底幫誰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遊皇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值日第四百四十九章 許乃釗也有靠山第三百五十二章 陸大明回來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三百六十九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點利息第四百六十四章 覲見(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編練鄉勇(三)第十四章 潘二進城第五百一十章 交易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三百六十章 將錯就錯第六章 候補巡檢第五百六十七章 地龍翻身第三百八十八章 天災人禍第六十四章 嫁雞隨雞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三百六十八章 張之杲又病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一百三十六章 虧缺銅斤案(一)第三十九章 千里做官只爲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途無量的吉翰林第五十九章 早走早好第七十七章 又遇銅天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吳家兄弟第二百八十一章 捧殺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進退第六百一十九章 早做打算第五百五十章 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四百零七章 韓四的來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三百四十九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十五章 川幫茶幫(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開眼界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泰州城裡沒好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皇上不急太監急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求多福第七十四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六十六章 倒黴的曾國藩第三百四十八章 恭喜賀喜第六百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輯民攘夷第六百四十九章 報憂不分憂第五百二十一章 通政司參議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零二章 內憂外患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五十六章 讓你去你就去!第四百一十八章 這個竹槓有的敲第八十六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五百三十六章 靜一靜想一想第六百一十二章 以不變應萬變(二)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即刻回京第四十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夔州有人第七百零一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二十七章 還兼着一個差事第七百一十一章 越來越難做的官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是誰的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六百二十章 潮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