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

無論保正、甲長還是監正、團正,幹得都是得罪人的事,真正的官宦之家是不會讓自家子侄去幹這些的,願意幹得大多是好勇鬥狠之徒。

潘二之前的那幫狐朋狗友現在大多成了慈裡各甲團練的監正或團正,別看在鄉里作威作福可事實上沒啥油水,並且遠沒做官老爺威風。聽說韓老爺回來,於是軟磨硬泡纏着潘二,讓潘二幫着求韓老爺提攜。

潘二同樣不想被人家在背後熟落他忘本,只能硬着頭皮帶他們來慈雲拜見。

韓秀峰被搞得不厭其煩,可伸手不能打笑臉人,何況那些曾經的潑皮不但不是空着手來的,而且今後說不定真有用得着他們的地方。至少慈雲村的人要是在走馬崗遇上點啥事,他們真能幫着關照。

就這麼都見了下,託辭剛到家沒幾天,還沒來得及進城拜見道臺、府臺和縣太爺,幫辦團練的事現在八字還沒一撇,至於將來出去爲官那是將來的事,現在說那些爲時過早。沒想到剛敷衍走那幫潑皮,收到消息的崔煥珍和楊吏清兩位舉人竟拉着劉山陽一道來了。

韓秀峰還在縣衙幫閒時曾見過崔煥珍和楊吏清,雖沒啥交情,但不管咋說人家也是舉人老爺。更別說跟劉山陽不只是好友,現在更是親戚。

總之,必須以禮相待。

因爲有韓大在,中午吃酒時只是敘舊,別的事不方便說。

直到吃飽喝足,在費二爺和段吉慶的提議下上山遊覽慈雲寺,轉了一大圈轉累了,在慈雲寺主持慧明大和尚邀請下來到眼前這個清靜、雅緻的竹林院,喝了幾口茶,崔煥珍和楊吏清才道起此行的來意。

二人越說越激動,真叫個義憤填膺。

本地士紳……確切地說是住城裡的那些士紳,跟八省商人爭權奪利,不是現在纔有的事,不誇張地說已經明爭暗鬥了上百年。

要是擱以前,韓秀峰或許會跟着一起聲討。但現而今不是以前,現在真覺得土客之間的明爭暗鬥簡直像個笑話。

費二爺早以考證慈雲寺究竟始建於哪朝哪代爲藉口,拉着段吉慶去了碑林。劉山陽有些尷尬,時不時偷偷給韓秀峰使眼色,像是在說不關他的事,他一個江北人並不想摻和巴縣的事。

“道署一年撥四五萬兩銀子給保甲局,用作採辦軍械、招募青壯。都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而今桐梓鬧賊匪,貓兒峽等通往桐梓的隘口要設防,保甲局卻既不出銀子也不出人。縣尊偏聽偏信,居然命各甲的鄉團輪流去守。”

“明明是我巴縣的保甲局,局紳竟全是江宗海、關允中、金含章、張森齡、蔣容和楚寶善、鄭國賢等八省商人,志行,你說說天底下哪有這道理!”

“不光保甲局,厘金局也一樣,並且是同一幫人,抽的厘金是左手過右手,鬼曉得他們把銀子弄哪兒去了!”

……

韓秀峰意識到不能再沉默,放下茶杯不緩不慢地說:“二位,我大概聽明白了,咱們先說桐梓鬧賊匪,保甲局既不錢也不出人防堵的事。不怕二位老兄笑話,像這樣的事我一回來就遇上了。”

“此話怎講?”崔煥章下意識問。

“慈裡各甲不是辦了好幾個團嗎,最近的一個是走馬團,每年都管山腳下的那些鄉親收團費,還讓村裡的青壯去走馬齊團操練甚至巡街值夜。村裡的鄉親怨聲載道,說村裡出錢又出力,可村裡的事走馬團的監正、團正又不管,所以打算自個兒辦團。”

崔煥章和楊吏清愣住了,不曉得韓秀峰究竟是何意。

韓秀峰笑了笑,接着道:“要說團練,我在江蘇泰州做巡檢時也辦過,並且也召集鎮上的士紳籌設過保甲局。籌設保甲局和籌辦團練時,當地士紳就跟我約法三章,其中有一條就是隻在鄉保境安民,不外出剿匪平亂。那個鎮距州城約百里,而泰州城距揚州也是百十里,長毛都攻佔揚州了,鎮上的士紳都不讓團練去泰州幫同官軍守城,更別說馳援揚州了。”

崔煥章反應過來,苦着臉問:“志行,照你這麼說保甲局既不出錢也不出人防堵還道理了?”

“不是有沒有道理,而是城裡的商人也好,鄉下的士紳也罷,都習慣自掃門前雪。換言之,您二位剛纔所說的那個設在武廟並由八省客長兼任局紳的保甲局,說白了是巴縣城的保甲局,並非巴縣的保甲局。”

“他們只管幫衙門設卡抽釐,只管幫同官軍守城,城外的事兒他們不管?”

“現而今不就是這樣嗎。”

“可脣亡齒寒啊,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這就是縣太爺和府臺應該考慮的事了,你我說這些沒用。”

“我們說自然沒用,你說了肯定有用,志行,你現而今是皇上委派回鄉幫辦團練的團練大臣,大可像湖南的曾國藩一樣調集各地團練去貴州幫同官軍剿匪平亂。只要你把大旗豎起來,府臺和縣尊還會像現在這般坐視不理?”

“志行,只要你把大旗豎起來,別說我等巴縣士紳,就是江津、璧山等州縣散廳的士紳也一定會唯你馬首是瞻!”

劉山陽嘴上沒說心裡想,志行要是把大旗豎起來,你們到時候十有八九會搶着辦理糧臺,到時候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保甲局甚至厘金局。

就在劉山陽琢磨着韓秀峰會如何應對之時,韓秀峰突然臉色一正:“子云兄、士達兄,您二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咋想簡單了?”楊吏清不解地問。

“辦團練就意味着會侵佔官權,咸豐二年,陝西巡撫張祥河奏請‘擇要舉行團練’,結果被皇上申斥了一番,皇上明降諭旨:鄉民良莠不齊,易聚難散,若於無事之時,令其朝夕練習槍械,亦覺駭人耳目,自不如力行保甲最爲緝奸良法,該撫惟當嚴飭地方官,實力編查,預防奸細闌入,並隨時教練弁兵,勤加操練,俾該處營伍悉成勁旅,保衛民生,示以鎮靜,方於地方不致擾累,切不可過涉張皇,致滋流弊!

去年,護理安徽巡撫蔣文慶提出‘保甲宜與團練並行’,軍機處秉承‘上盛意保甲’意旨,以蔣‘跡涉張皇’駁回。皇上更是御批:安省募勇爲不得已之舉,此事可少則少,不過借茲聲勢而已。表明了他對基層社會武裝的基本態度。”

看着崔煥章和楊吏清若有所思的樣子,韓秀峰接着道:“再說您二位提到的曾國藩曾大人,不但因爲辦團練不曉得被多少地方官員和御史言官彈劾,並且據我所知曾大人在湖南省城長沙辦團練之初,差點因爲辦團練的事丟了性命!”

崔煥章沒想到朝廷對辦團練竟是這態度,不禁苦着臉問:“既然皇上覺得團練之事可少則少,爲何還委派那麼多文武官員回籍辦團練,爲何還委派你回鄉幫辦團練?”

“委派別的官員回鄉辦團練,是因爲那些官員的老家大多失陷了。之所以委派我回鄉幫辦團練,是因爲我們巴縣乃至重慶府的團練太多了。”

“太多?”

“我們巴縣的團練從何而來,二位再清楚不過,嘉慶朝時白蓮教犯上作亂,朝廷命各地辦理團練,白蓮教亂黨剿滅之後,其它地方的團練幾乎全裁撤了,唯獨我們川東的團練不但沒裁撤反而越辦越多,大有尾大不掉之勢。”

韓秀峰喝了一小口茶,接着道:“您二位再想想,各甲的鄉團沒少械鬥,有時候甚至鬧出人命,歷任縣太爺和府臺爲何不管,不但不管甚至還有意無意地縱容,說到底就是不想看到各甲的團練抱成一團,換作我做縣太爺或做府臺,我一樣會分化瓦解,絕不能任由其連成一氣。”

崔煥章反應過來,越想越覺得韓秀峰的話有道理,畢竟重慶鎮纔多少綠營兵,整個四川纔多駐防八旗兵。要是那些鄉團齊心,那些個監正、團正真可能不會再像現在這般聽官府的招呼。

“可是……可是現而今天下不太平!”楊吏清忍不住說。

“越是不太平越得防着點,您二位一定聽說過江蘇上海縣有天地會亂黨造反,剛舉旗造反那會兒一口氣攻佔了包括上海在內的好幾個縣城,而那些亂黨原本大多是團練。”韓秀峰擡起胳膊往南邊指指,又意味深長地說:“桐梓離咱們這兒不遠,要是桐梓的賊匪跟咱們這兒混入各鄉團、街團的奸民勾連,到時候咋辦?”

劉山陽喃喃地說:“如此說來,團練真是把雙刃劍。”

韓秀峰點點頭:“所以朝廷現在既擔心賊匪也擔心團練尾大不掉。”

崔煥章低聲問:“志行,這麼說皇上是派你回來整飭團練的?”

“這件事三位知道就行了,萬萬不可外傳。”

“這你大可放心,這麼機密的事,我們打死也不敢亂說。仔細想想這團練辦得是有些亂,尤其那些鄉團,真是越來越不像樣。”

“志行,既然皇上命你回來整飭團練亂象,那城裡的街團、坊團和廂團一樣得整飭!尤其保甲局的那些個茶勇,簡直無法無天!”

繞了一圈,又被他們繞到了保甲局。

韓秀峰意識到他們壓根兒就不在乎團練究竟是接着辦,還是要加以整飭甚至裁撤,他們只在乎能否從八省客長手裡奪回參與地方事務的事權,只在乎設卡抽釐那肥得流油的差事。

想到道署乃至成都的布政使和制臺衙門正指着巴縣的厘金,現而今誰能把官府弄到銀子官府就會幫誰,他們這些讀書人不管咋鬧也沒用,韓秀峰乾脆起身道:“我會去找府臺商量的,總之,不管外面亂成啥樣,我重慶府各州縣散廳不能亂,切不可因桐梓鬧賊匪便過涉張皇,致滋流弊!”

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
第四百七十九章 沙場練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今非昔比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五百五十五章 家之大不幸第七百五十七章 革職永不敘用(大結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接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第二十二章 處處要錢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二百六十一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百八十六章 恭候多時第一百六十六章 鄉賢祠第二百零五章 請教(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客之爭(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機會難得第四十九章 銅天王(四)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過便是功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一十四章 私鹽(二)第九十八章 兒行千里父擔憂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上門的買家第六百二十三章 你是志行推薦來的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周知縣第四百二十六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五百二十章 被人瞧不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人各有志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六百五十四章 賭一把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荒唐!第六百七十八章 想躲卻躲不掉的肅順第三十六章 潘二的眼力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二百六十二章 愛民如子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四百三十一章 韓四見洋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二十章 虎落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阻截(四)第六百一十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七十一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錢!第六百八十章 廣州失陷第二百九十九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零四章 “賊匪來了”第六百七十章 能吏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五十九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第五百九十九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棄卒保車第四百六十七章 蹬鼻子上臉(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身不由己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擅自調兵第一百五十七章 鄰居富貴(二)第九十九章 重慶會館第十三章 潘二要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年初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都升官了!第四百七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百八十九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是鹽官的鹽官!第五百零四章 皇上變卦了!第一百零九章 重桑梓敦鄉誼(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七十二章 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九十五章 朝局戰局第二百八十章 鄉勇不是綠營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往高處走第一百一十九章 “蔣幹盜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三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三百六十四章 父子團聚第四十七章 銅天王(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敬而遠之第五十三章 銅天王(八)第三百一十章 營規第七十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七十一章 首重鄉誼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攻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家有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