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夾着尾巴做人

韓秀峰一時間想不透肅順爲何搞這麼一出,只知道會館是不能再呆了,心不在焉地跟吉雲飛、敖彤臣及滿不在乎的伍肇齡吃完晚飯,便讓小山東和徐九收拾行李連夜搬到達智橋衚衕。

本以爲他要在會館住幾日的王乃增、慶賢和劉山陽很奇怪,相繼走進“聽雨軒”問起緣由。

韓秀峰簡單說了下事情的來龍去脈,又無奈地說:“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被他們這麼一鬧,我今後就別想清靜了。不但從明兒個開始得去衙門點卯,隔三差五得去軍機處額外行走,甚至連卿貳官應該參加的祭祀都不能不去!”

“真要是被推上風口浪尖,今後是得謹慎點。”王乃增想了想,又緊鎖着眉頭問:“四爺,您跟肅順那麼多年的交情,他爲何這麼對您?”

韓秀峰苦笑道:“一時半會間我也沒想出個頭緒。”

慶賢沉吟道:“四爺,我看這事也沒那麼複雜。”

“此話怎講?”

“因爲四爺您已經不再是兩年前的您了,您之前無論署理松江府海防同知兼江海關監督,還是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甚至連後來調任通政司參議,再後來回鄉督辦川東團練,都是包括他在內的幾位大人先後保舉的。”

慶賢一邊在爐子上烤手,一邊接着道:“而您率川東團練馳援湖北協剿長毛和擢升太僕寺少卿,都是皇上的意思,甚至是皇上直接下旨的。在他看來您翅膀硬了,不再是之前那個靠他關照提攜的韓秀峰!”

韓秀峰覺得慶賢的話有幾分道理,可想想還是搖搖頭:“我韓秀峰能做多大官,在仕途上還能走多遠,連慶賢兄您心裡都有數,他肅順難不成會沒數,我琢磨着他應該不會因爲這個打壓我。”

“四爺,您是當局者迷啊,您想想官做到現在這份兒上,是官職大小、品級高低重要,還是能隨時遞牌子乞求覲見,能在皇上跟前說得上話重要?”

慶賢緊盯着韓秀峰,接着道:“據我等所知,剛剛過去的這大半年,尤其文中堂抱病之後,皇上連柏中堂、彭中堂都極少召見,只見他和鄭親王、怡親王。對了,還有僧王。您回京這才幾天,就已經覲見過兩次,您覺得他心裡會怎麼想?”

“……”韓秀峰愣住了,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慶賢回頭看看正若有所思的王乃增,再看看一臉驚恐的劉山陽,突然話鋒一轉:“要是沒猜錯,他心裡只是有些不舒服,倒沒有真打壓排擠您的意思,因爲在他看來這算不上多大點事。”

“這事還不算大?”劉山陽禁不住問。

不等慶賢開口,王乃增便苦笑道:“始真兄,這對肅順而言還真算不上什麼大事,他剛殺了一批大貪,關了一批小貪,在他看來滿朝文武不是貪官就是尸位素餐的庸官,藉着皇上讓擬旨的機會,拿冷籍做文章。借地方士紳把持學額、寒門學子無緣舉業,來了個管中窺豹、由小見大,整飭下師生、同年、同資、親故互相援助,植黨營私、矇蔽把持、招權納賄的亂象又有何不可。”

“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始真兄,你我認爲治國如小烹,尤其在外憂內患的這個節骨眼上,刷新吏治這種事應該緩而圖之。但他不這麼想,他是隻爭朝夕,他覺得再不加以整飭大清就要亡了!”王乃增站起身,提起架在爐子上的水壺,一邊幫韓秀峰續茶,一邊接着道:“相比奏請皇上不再優待八旗,借皇上賞四爺舉人出身的機會,敲打下滿朝文武又算得上什麼?”

劉山陽大吃一驚:“他奏請皇上不再八旗,雲清兄,您沒開玩笑吧!”

“我能開這種玩笑嗎”

王乃增放下水壺,苦笑道:“其實有時候我還真有些佩服他,這樣的話也就他敢說,這樣的事也就他敢做。可惜考慮的不夠周全,也不想想那麼多既不會耕作也不會經商,只會種花、養鳥、遛狗、鬥蟋蟀的八旗子弟,沒了鐵桿莊稼靠什麼爲生計。幸虧皇上沒聽他的,真要聽了,我估摸着四九城裡的滿人都會造反。”

劉山陽還是真是頭一次聽說這些,想想又忍不住問:“他這麼幹,京裡京外的滿人還不恨死他?”

“恨啊,但他權傾朝野,外頭的那些滿人只能在心裡恨,全是敢怒不敢言。”

王乃增不想扯太遠,隨即看向韓秀峰道:“四爺,我覺得慶賢兄的話有道理,肅順一定認爲這麼幹既能跟皇上交差,幫皇上順順當當的賞您個舉人出身,又能借機敲打下柏中堂、彭中堂等大臣。甚至認爲這麼幹能讓您不至於跟那些大人‘同流合污’,畢竟官做到您現在這份兒上,許多事已經身不由己了。”

“應該是。”韓秀峰摸着嘴角,帶着幾分自嘲地苦笑道:“他知道出身不好是我的一大憾,知道越是像我這樣沒念過幾本聖賢書的人,越是想得到士林認可。覺得我越來越像文官,擔心我倒向周大人、翁大人和彭中堂,乾脆借這個機會快刀斬亂麻,斷了我假充斯文的念頭!”

“四爺,可據我所知,他對讀書人不是挺好的嗎?”劉山陽不解地問。

“那得看是誰了,跟他志同道合的,還有那些懷才不遇的,他不但待若上賓甚至視若知己。而身居高位,跟他又政見又不合的,他自然不會待見。”

“他不待見彭中堂?”

“何止不待見彭中堂,大學士周祖培、賈楨,協辦大學士翁心存,只要是身居高位的漢臣他全不待見,在他看來那幾位大人全是毫無主見、尸位素餐的庸官。”

“四爺,他也不是全不待見,他跟兵部尚書陳孚恩的關係可不一般。”慶賢擡頭道。

“據我所知陳孚恩的官聲並不好,他是怎麼被啓用的?”韓秀峰好奇地問。

道光朝的事慶賢最清楚,沉默了片刻五味雜陳地說:“陳孚恩是出了名的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當年入值中樞在軍機章京上行走,時任領班軍機大臣穆彰阿見他聰明機敏、辦事幹練,便將其引爲心腹。

當時,軍機大臣王鼎支持林則徐奏請禁菸,穆彰阿和家父剛開始並沒反對,畢竟大煙是害人的東西,我大清因爲大煙一年不曉得要被英夷賺走多少銀子。可後來大煙是禁了,英夷也跟咱們開打了。”

“後來呢?”韓秀峰追問道。

“林則徐剛開始奏稱英夷不足爲慮,甚至三天兩頭報捷,後來卻一敗塗地,打又打不過,只能議和。見穆彰阿主和,見皇上不但恩准,還命家父去跟西夷議和,一直支持林則徐禁菸、一直主戰的王鼎極力反對,竟大勢已去竟懸樑自縊,留下遺折數千言尸諫,彈劾穆彰阿和家父誤國,奏請皇上‘罪大帥,責樞臣’。”

這些牽涉到割地賠款的事,一般人是提都不敢提的,更別說議論了。

韓秀峰頭一次聽說,又追問道:“再後來呢。”

“閉戶自縊,冀以尸諫,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傳出去穆彰阿和家父被革職也就罷了,甚至連先帝都會變成昏君。恰好陳孚恩奉旨辦理此事,他火急火燎趕到王家,毀掉了王鼎的奏疏,據說還軟硬兼施,封住了王鼎之子王沆的嘴。穆彰阿躲過一劫,毫髮無損,家父卻因爲跟西夷議和被革職逮問。”

慶賢深吸口氣,接着道:“從那之後他便平步青雲,二十七年,調署兵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上行走,那會兒他才四十五歲。一個漢臣四十五歲便能入值中樞,自雍正爺設立軍機處到現在也沒幾個。

再後來他與柏葰一道奉旨赴山東巡視吏治,彈劾山東巡撫崇恩庫款虧缺、捕務廢弛,扳倒崇恩之後暫署了幾個月山東巡撫,回京之後竟大言不慚地邀功請賞,稱他在山東期間公正廉潔、秋毫無犯。先帝信以爲真,不但賞他頭品頂帶、紫禁城騎馬,還用御筆手書‘清正良臣’四個大字!”

這樣的恩寵,自順治朝到現在也不多見。

劉山陽忍不住問:“那他究竟是不是個清官?”

“據我所知,他該收的冰敬、炭敬、別敬、年敬……一樣沒少收。”

慶賢頓了頓,接着道:“先帝爺覺得他是大忠臣、大清官,後來又命他赴山西巡視吏治,他也沒讓先帝失望,一到山西就收集到山西巡撫王兆琛貪贓枉法的實據,將其逮京治罪。先帝更賞識他了,先是擢升他爲工部侍郎,緊接着命他署理工部尚書,沒過幾個月又遷刑部尚書。

再後來先帝駕崩,今上登基。

因爲割地賠款的事先帝一直耿耿於懷,覺得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可以說是鬱鬱而終的,生前曾留下過不進太廟的遺詔。這一樣不是件小事,皇上問計於朝臣,陳孚恩竟當着皇上和衆臣的面,在殿前跟怡親王載垣爭吵起來了,着實有失體統。

事後,怡親王只被罰俸半年,而他則被皇上申斥了一番,降三級留任。可能是想到這終究是皇家的事,他一個外臣不應該摻和。也可能意識到什麼叫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趕緊上摺子奏請回鄉終養老母,皇上就這麼讓他滾蛋了。”

後來的事韓秀峰知道一些,不禁嘆道:“再後來皇上以‘保位貪榮,妨賢病國’之罪罷了穆彰阿的官,革職且永不敘用,朝中的‘穆黨’也相繼革職查辦。他奏請回鄉終養老母,正好躲過了一劫。”

“當時家父還說他十有八九是感覺到不對勁,故意跟怡親王爭吵,藉機全身而退的。只是沒想到時隔六年他居然跑回來了,一回到京城就託山西道御史錢桂森上摺子,奏稱‘前任尚書陳孚恩才識優長,請賜擢用’。”

“他是穆彰阿的人,皇上怎會用他?”

“是啊,據說文大人說皇上看到摺子大怒,劈頭蓋臉地一番斥責,說‘非受人所囑,即有意市恩,所奏實屬荒謬’。甚至認爲錢桂森不勝御史之任,命其回原衙門行走,以示薄懲。”

慶賢喝了一小口水,接着道:“皇上不待見他,深得皇上器重的怡親王更不會待見他,可過了沒幾天皇上居然又命他以頭品頂戴署兵部侍郎,緊接着又擢升他爲兵部尚書,四爺,您說奇不奇怪。”

王乃增不想賣關子,帶着幾分不屑地說:“據我所知,他被皇上申斥之後幾乎天天往鄭親王、怡親王和肅順家跑,對鄭親王、怡親王和肅順的諂媚之殷、討好之勤,實在是難以言表。”

“好一個大丈夫能屈能伸!”韓秀峰輕嘆道。

“四爺,他爲了謀官諂媚討好,我並不覺得奇怪。奇怪的是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肅順應該很清楚。明明知道他是個小人,爲何還奏請皇上啓用他?”

“這有啥好奇怪的,不管怎麼說他也曾做過幾年軍機大臣,一保舉就能被重用,而他又是個啥事都幹得出來的主兒,肅順用他來幫着整頓吏治正合適,反正他不怕得罪人。”

“可保舉他跟保舉四爺您不一樣,皇上一旦龍顏大怒怎麼辦?”王乃增還是不太明白。

“那你有沒有想過皇上爲何會重用肅順?”

韓秀峰反問了一句,解釋道:“皇上深知滿朝文武貪腐成風,本就想勵精圖治,所以纔會重用肅順這樣敢說敢幹的宗室。肅順奏請啓用陳孚恩,皇上知道那是爲整飭吏治,自然會恩准。而山西道御史錢桂森奏請啓用陳孚恩,究竟是不是出於公心,皇上一樣心知肚明。”

“明白了,原來在皇上心目中他陳孚恩還是之前的那個陳孚恩。”

“不說他了,還是說說眼前的事。”

韓秀峰放下茶杯,環視衆人道:“我估摸着皇上很快會收到廣東奏報,不管葉名琛在奏摺怎麼說,也不管皇上會不會信,咱們都不能像現在這樣什麼也不做。雲清兄,我想勞煩你出趟遠門,再去一趟廣州。一是辦下午說的那件事,二來可以就近掌握夷情。雲啓俊他們在那兒也只能打探打探消息,你去了或許能做點什麼。”

“遵命,我準備準備,爭取早點啓程。”

“始真,我打算請你也走一趟,跟雲清一道啓程,不過你不去廣東,而是去上海。鈺兒那丫頭越來越不像話了,你去幫我盯着,順便開開眼界。”

“行,我正好去上海見見世面呢。”劉山陽不假思索地答應道。

“慶賢兄,我從明兒個開始就得去衙門點卯,書肆這邊就仰仗你了。”不等慶賢開口,韓秀峰又說道:“至於肅順那邊,三位大可放心。今後我能不遞牌子求見就不遞牌子求見,能不上摺子就不上摺子,更不會也用不着去巴結別人,只要我夾着尾巴做人,他應該不會再折騰我。”

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二百章 託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
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三章 省館團拜第六十九章 立見高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謹小慎微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外施恩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五十二章 銅天王(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一十六章 空白傳票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知道也正常第三百二十九章 阻截(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來龍去脈第七百二十七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三)第六百二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皇上駕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各有志第一百八十一章 誰給誰撐面子(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運氣更重要第一百二十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命關天?第五百五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二十三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百八十章 誰給誰撐面子第五百九十章 整飭團練!第七百二十二章 糟心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是砒霜!第七百四十三章 決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雞犬升天(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任鈺兒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拖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會領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九十三章 辦不辦看情形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一百七十六章 任禾的婚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逮誰咬誰第四百四十一章 麻煩大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五百二十九章 讀書有用第五十六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十二章 吉上加吉第六百八十六章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第六十八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四百六十五章 覲見(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到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暗潮涌動第四百六十二章 黃州兵敗第三百九十章 胸無大志第四百章 有沒有王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上任(一)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光宗耀祖第五百一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六百一十八章 督辦、總辦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二十五章 成敗在此一舉第六百九十三章 算計自個兒人算什麼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沽口失陷!第二百章 託付第五百九十一章 雲裡霧裡第四百二十一章 通夷之才(二)第四百零五章 要出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變天!第三百五十一章 郭大人的交代(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旁觀者清第三百三十九章 謊報戰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花銀子如流水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車之鑑第三百四十四章 志行升官了(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三十四章 你家有鬼第三百五十章 郭大人的交代第二百六十九章 編練鄉勇第二百六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放人第八十二章 收拾他們!第五百七十七章 舊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隻言片語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遇周興遠第六百三十二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五百章 江北政局第四百五十八章 拱衛京畿第六百五十章 等!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守住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官聲人脈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