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回京

直隸的確有許多軍務待辦,比如天津鎮總兵不能總由保定營參將護理,又比如大沽協左、右二營裨將得趕緊校拔選任。

譚廷襄在這些事上倒是從善如流,上完奏請韓秀峰暫留直隸幫辦軍務的摺子,就又上摺子奏請朝廷趕緊選任天津鎮總兵官、大沽協副將等武官。至於韓秀峰在巡視督標時發現的十幾個可用的都司、千總、把總和外委,更是該保奏的保奏,該校拔的校拔,並命他們趕緊安頓家小、收拾行李,早日赴大沽口上任。

就在他發現至少在軍務上韓秀峰真能幫得上忙,正尋思是不是請小舅子幫着想想辦法,看能否將韓秀峰留在直隸之時,皇上竟下旨命韓秀峰即刻回京。

緊接着,又收到小舅子杜翰從京城差人送來的書信,說皇上不是不放心韓秀峰,一樣不是不相信他這個封疆大吏,而是覺得防範西夷的事不可張皇,要是讓韓秀峰留在直隸幫辦軍務,跟之前一般巡視各營,很可能會致軍心甚至民心惶惑。

譚廷襄沒辦法,只能讓家人又準備了一份程儀,並命直隸糧道和保定知府等官員將韓秀峰送到城外十里亭。

人家以禮相待,韓秀峰一樣不能失了禮數,在亭子裡跟衆人寒暄了一會兒,躬身拜別。沒想到剛上車走出三四里,剛被擢升爲大沽協守臺遊擊的沙春元,千總陳毅、陳榮、恩榮,把總李瑩和外委石振岡等督標武官騎着快馬追了上來。

一追上車駕就翻身下馬跪拜,然後捧出他們這些天湊的五百兩程儀,懇請對他們有着知遇之恩的欽差賞收。

他們之前在督標混的是很慘,但到了大沽口之後的日子一樣不會好過!

韓秀峰豈能收他們的銀子,示意永祥將他們扶起,看着他們拱手道:“諸位的好意秀峰心領了,這銀子秀峰是萬萬不能收的。”

“韓大人,您……”

“聽我說完,我韓秀峰之所以跟制臺大人舉薦諸位,既是覺得諸位都是忠義之士,也是出於一片公心。大沽口乃漕糧轉運重地,更是我大清之國門!可以說守南北兩岸炮臺,便是守我大清國門,責任重大,一切就拜託諸位了!”

說完之後,韓秀峰便對着衆人躬身作了一揖。

沙春元哪敢受此大禮,急忙單膝跪下,抱拳道:“大人的知遇之恩,卑職定銘記在心。到任之後定當實心辦差,絕不給大人丟臉!”

“韓大人,卑職不會說話,卑職只想說人在炮臺在,只要卑職還有一口氣在,誰也別想佔我炮臺!”

“好,有諸位在,秀峰就放心了。”

韓秀峰再次讓永祥將他們扶起,隨即微笑着說:“秀峰這次雖是回京覆命,但不會因此忘了天津的海防。既然諸位來了,秀峰也給諸位一顆定心丸。諸位到任之後該怎麼整飭就怎麼整飭,不管朝廷命誰去做總兵、副將,營內尤其炮臺上的事依然是諸位說了算!

再就是諸位的糧餉,秀峰不但跟糧臺打過招呼,他會盡快撥給,絕不會再拖欠。並且回京之後秀峰會奏請朝廷命長蘆鹽運司和天津府再協濟一些。總之,絕不會讓諸位領着一幫餓兵守國門。”

沙春元沒想到眼前這位年輕的欽差大人對天津海防如此上心,想想忍不住問:“敢問韓大人,要是槍炮不夠怎麼辦?”

“諸位先去赴任,槍炮的事秀峰不會坐視不理,一樣會幫着想辦法。”

“謝大人提攜,謝大人關照。”

“這些本就是秀峰份內之事,諸位無需多謝。”韓秀峰頓了頓,隨即轉身對着京城方向抱拳道:“要是大沽口風頭浪尖無戰事自然好,真要是有戰事,秀峰會在京裡靜候諸位的捷報。只要諸位奮勇殺敵,秀峰定會幫諸位請功!”

“謝大人關照……”

“別謝了,趕緊回去吧,秀峰皇命在身,也該啓程了。”

…………

打發走一幫綠營武官,韓秀峰一行接着往京城趕。

永祥騎着馬跟在馬車邊,酸溜溜地問:“四爺,您覺得洋人真要是來犯,靠他們幾個能守住大沽口嗎?”

韓秀峰知道他很想官復原職,不禁反問道:“讓你去做守臺遊擊,你能守住嗎?”

“卑職……卑職不敢立這個軍令狀。”

“這就是了。”

“可無親無故的,就在校場上見過幾次,您爲何不跟譚廷襄舉薦別人,非得舉薦他們幾個。”

“我跟他們是隻在校場上見過幾次,但我讓徐九去打聽過。他們爲人還行,爲官清廉,一心報效朝廷,可備受上司和同僚排擠,不然也不至於混得連飯都吃不上。”

“有這事?”

“你才曉得啊。”韓秀峰笑了笑,接着道:“大沽協早晚要整飭,與其舉薦別人,不然舉薦他們這些懷才不遇的督標武官。到了大沽口之後,在別人看來他們就是譚廷襄的人,不管誰去做總兵副將,都不敢輕易動他們。”

“可是……”

“沒那麼多可是,一切得以大局爲重。至於你的事,博川兄和仲華早幫你想好了,回京之後就有差事,用不着羨慕沙春元他們。”

永祥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急切地問:“四爺,文大人給您寫信了?”

“嗯,給我捎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什麼好消息,什麼壞消息?”

“好消息是他升官了,六天前被擢升爲詹事府詹事,不再是太僕寺少卿了。壞消息是廣西梧州失陷,廣西按察使黃鐘音黃大人殉國。”

“文大人成了小九卿!”

“所以說他官運亨通。”

“黃大人殉國了?”

提起這事韓秀峰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兒,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凝重地說:“確切地說是被天地會亂黨給殺了,廣西巡撫勞崇光奏稱黃大人貪生怕死,棄城逃命,結果被天地會亂黨給截住了。可梧州失陷時勞崇光遠在桂林,黃大人究竟是怎麼死的,全是貪生怕死、棄城逃命的梧州知府陳瑞芝的一面之詞!”

“四爺,照您這麼說那個陳瑞芝的話不能信。”永祥急切地說。

“是不能信,可廣西那麼遠,這件事怎麼查實,”韓秀峰深吸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前天津知縣謝子澄殉國,還追贈布政使銜,諡忠憫。黃大人堂堂的按察使殉國,按例應追贈巡撫,可現在人死了還得被究辦,連鄉賢祠都進不去。”

“那怎麼辦,黃大人那麼好的一個人,可不能讓他死了死了還蒙受不白之冤!”

韓秀峰摸摸嘴角,陰沉着臉道:“現在勞崇光說啥是啥,咱們拿他沒辦法,但這件事不能就這麼完!博川兄在信中說皇上打算命廣西布政使胡興仁留京,命四川按察使曹澍鍾爲廣西布政使,四川鹽茶道張思鏜爲四川按察使。我正好跟曹澍鐘有些交情,等到了京城給曹澍鍾去封信,請他差人明察暗訪,搞清楚黃大人究竟是怎麼死的。”

“那曹澍鍾能做上廣西布政使嗎?”

“博川兄正在幫着想辦法,何況這本來就是皇上的意思,應該不會有變故。”韓秀峰想了想,又冷冷地說:“湖南巡撫駱秉章命蔣益澧和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浚率勇赴廣西協賊天地會亂黨,他們的仗打得不錯,先是克復興安,然後乘勝追擊直搗平樂,緊接着在太平鋪、高上田和西嶺等處,斃賊近千名。

蔣益澧因殺賊出力,已由記名知府擢升爲遇缺即補的廣西候補道,我跟他雖沒深交但有過一面之緣,回頭也給他去封信,請他幫幫忙,查查黃大人究竟是怎麼死的。至於那個陳瑞芝,這筆賬我早晚會跟他算的,他身爲知府本應守土有責,別人都殉國了就他活着,還有沒有天理!”

永祥很想出力,忍不住道:“四爺,要不您想想辦法,幫卑職謀個外放,只要能幫卑職在廣西謀個差事,那個姓陳的卑職幫您收拾。”

“不用這麼麻煩,何況博川兄和仲華已經幫你謀了個差事。”

“什麼差事?”

“正白旗佐領,回去之後先幹着,等將來有了機會給你謀個更好的差事。”

“行,我一切聽您和文大人的。”

文祥在信裡其實還說了一件事,那便是肅順一樣升官了,並且在短短兩個月內連升三次,先是授正紅旗漢軍都統,緊接着遷理藩院尚書,然後遷禮部尚書管理藩院事務,據說皇上還打算命他充任翻譯翰詹大考閱卷大臣!

想到禮部和理藩院的職權與“厚誼堂”有些重疊,肅順卻沒跟皇上保舉官員去做文祥走後空出來的“厚誼堂”滿大掌櫃,韓秀峰禁不住想在如何應對洋人這件事上,肅順應該是打算明哲保身。

可想到他不但身居高位,而且是聖眷最恩隆的天子近臣,又覺得肅順這步棋走錯了,畢竟官做到他那個份兒上,很多事想躲也躲不掉。戰也好,和也罷,皇上要是問起來,總得有個態度。

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
第一百一十六章 理不辯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零七章 會館首事(四)第二章 債臺高築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深夜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九十八章 窮的讓人心疼第二百六十三章 他是真狡詐!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上任(二)第五百四十九章琴兒的提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費二爺的錦囊妙計第九十三章 四堂會審(一)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門靠同鄉第五百九十六章 土客之爭第三百一十六章 城是咋破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覲見(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延聘西席第五百三十章 每個地方選派兩人?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六百六十三章 捐輸轉運分局第八十五章 果然追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白蓮教餘孽第四百五十六章 禮多人不怪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秀才回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怨不得別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老家的消息第五百六十章 倒了大黴第五百零七章 皇上沒忘了他第六百四十章 結個善緣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面子的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進身之階很重要第四百六十九章 領憑上任(三)第七百三十九章 非同小可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一百五十一章 欠錢的是大爺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一百三十七章 虧缺銅斤案(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館團拜第四十二章 終身大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六百二十九章 噩耗連連第八十七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四百八十五章 共商營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心丸一百七十四章 老懷甚慰第二百零八章 人生無處不相逢第三百三十七章 靠山來了第八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一十八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六百九十六章 於心不安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四十六章 銅天王(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五章 會館首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彭蘊章的提醒第六百零四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五十六章 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越來越厲害的姑奶奶第二十四章 川幫茶幫第三百零八章 潘二的打算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敢想象第六百零七章 火牛陣第三百六十二章 餘有福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拾遺補缺”第五百二十四章 副使嚴正基第五百八十三章 潘二回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會館首事(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阻截(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埋伏打在前頭第五百八十八章 貴州不太平第七百二十五章 幾十年未有之大捷(二)第三百零一章 名門望族第四十八章 銅天王(三)第一百四十章 有緣再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奸巨猾第七百二十九章 郭大人殉國!第三十章 “激起民憤”第三章 債主登門第十一章 談笑風生第六百六十一章 談何容易第三百七十九章 張之杲不行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露臉!第一百一十一章 京城不是巴縣第七百零九章 齊聚天津(二)第五百零一章 全是壞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黔北大亂第六百四十四章 回京(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江寧城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會館團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