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

二月間,長安城內接連舉辦了多場盛大的婚典,除卻兩位親王正婚納妃,中壘校尉秦立迎娶光祿大夫劉舍的嫡長孫女劉婧,還有數位出身世家大族的宣曲將官也迎娶正妻,不好再拖了。

依習俗,漢人的正婚多選春秋之季,最宜在春分和秋分之後,舉行過春秋兩季的祭祀大典再舉辦婚事,又以柳絮飛白的陽春三月最爲合宜。

兩位親王和諸多世家子弟今歲之所以趕在春祭前,不惜提前預定的婚期提前正婚,蓋因春分是在二月廿五,到時皇后的身孕便近愈九個月。

雖說是十月懷胎,實則尋常孕婦多是九月有餘便即臨盆,不管皇后到時誕下皇子還是公主,皆是皇帝的首個龍嗣,自會普天同慶,萬民道賀。

到時誰敢成婚,搶天家風頭,不要命了?

拖到秋天再成婚,也是頗不保險。

說句大不敬的話,若皇后臨盆時出了甚麼岔子,不能母子平安,今歲長安城內更是沒人敢成婚,否則皇帝就真敢將觸他黴頭的世家押到陵苑活殉了。

近年來,大漢征討四夷連戰連捷,皇帝陛下又豪爽闊綽,漢軍將士皆是賺得鉢滿盆滿,各騎營的將官更是家貲豐厚。

早從正月下旬起,一輛輛載滿珠玉珍寶的車駕便在北闕甲第多處府邸間穿梭往來,有往女家送納徵禮的,也有往男家送嫁妝的。

即便兩個親家的府邸就在對街,那些車駕也得將北闕甲第繞上一繞,也不全是爲了擺闊。

男方納徵禮出得多,是表示對妻族的看重;女方嫁妝添得多,是長輩怕她到了夫家受欺負。

既是如此,自然要讓車駕繞繞道,好教北闕甲第所有人都瞧清楚,自家的納徵禮和嫁妝是不薄的。

皇帝劉徹聽聞弄出這麼大動靜,深覺大漢權貴的奢侈之風愈發過盛,但也暫時沒太好辦法,畢竟他自個大婚時鬧的場面更大,總不能只准皇帝放火,不許權貴點燈。

兩位親王倒是沒靠繞街來擺排場,着實是那場面已然夠大,送納徵禮的車隊硬是從皇親苑生生排到北闕甲第的女方家裡。

想想也是,他們近年先是跟着中壘騎營西征,又是率領宣曲騎營南征,硬仗雖沒怎麼打,乾的卻皆是燒殺擄掠的無本買賣,家貲巨億很正常。

況且親王正婚時,少府依例是要出貲替他們置辦聘禮,再加上諸位長輩和皇帝的賞賜,他們今歲還從皇室實業的份子中獲取了鉅額紅利。

如此種種,只要拿出半數,已然是筆驚人的巨貲,用作納徵禮場面自是不小。

中壘校尉秦立也很闊,不過倒是謹慎分際,沒有逾越列候正婚的形制,排場不比兩位親王大,只是車駕上那些蓋得嚴嚴實實的箱子裡,也都塞滿價值不菲的珍寶。

入京朝賀的各地權貴多是滯留長安,本就要等兩位親王正婚送上賀禮,甚至要多等些時日,待得拜賀帝后喜得龍嗣後,方纔啓程回返。

他們見得關中世家娶妻嫁女擺出此等排場,皆是吃味不已,心道果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京城權貴近年真真佔盡了好處。

受邀觀禮的外邦使臣們更是眼角抽搐,聽聽唱禮官念的禮單,大多珍寶不是出自西域就是出自南越,這特麼不擺明是搶掠來的麼?

想到本國被劫掠一空的王宮和國庫,西域諸國的使臣心裡都在滴血啊。

心頭滴血有甚麼用,非但無法取回這些珍寶,反倒還得強顏歡笑的送上份賀禮,只求這些大漢權貴能在朝堂上爲他們多多美言幾句。

好死不如賴活,沒被大漢滅國就算萬幸了。

長安城熱鬧盈月,到得二月下旬方是漸漸息了喧囂。

春分之日,皇帝劉徹領臣民在長安東郊行過春祭大典,總算渡過了每年最忙碌的一段時日。

隨後的日子,朝臣們發覺陛下上朝時多是心不在焉,且還不時打着哈欠。

羣臣多已娶妻生子,倒是頗能理解陛下此等初爲人父的焦躁和期待,沒人跳出了瞎鬧騰,連廢話都說得少了,除卻必得聖裁的要務,都不太會當殿啓奏。

如此一來,早朝自然下得快,多是小半個時辰便已退朝。

皇后阿嬌近來愈發嗜睡,劉徹起身上朝頗是小心翼翼,生怕吵着她,待得退朝又會直接回寢殿,阿嬌往往每日睜眼醒來便能見着劉徹。

都說一孕傻三年,何況阿嬌本就憨直,劉徹且是蒙她,說爲了陪她要罷朝些日子,她還真就信了,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在旁伺候的內宰和宮婢皆是嘴角微顫,忍得頗是辛苦,心道若皇后日後曉得被陛下騙了這麼些日子,怕是會惱羞成怒,與陛下拼命啊。

老醫官每日皆爲阿嬌切脈,許是阿嬌害的吃喜,能吃能睡,營養補得足,腹中胎兒長得快,估摸着她到得三月下旬便會臨盆。

入得三月後,阿嬌的胃口愈來愈小,多是隻吃數口便是覺着飽了。

劉徹着急得緊,倒是老醫官老神在在,說是胎兒愈長愈大,壓着了阿嬌的胃,自會胃口不好,沒旁的辦法,少吃多餐即可。

劉徹自是相信老醫官這專業人士,不會做出外行指導內行的蠢事。

少吃多餐?

不難!

劉徹但凡有閒暇便會親下庖廚,做出各式美食,每每哄着自家婆娘好歹吃點。

尚食監的小竈間更是晝夜不熄火,不管皇后吃不吃,各式湯品時時燉着,數十種糕點不斷做着,每日十二個時辰,每時每刻都有熱騰騰的美食出鍋。

阿嬌雖吃不了這麼些,卻可送去孝敬長輩,亦可賜給兄弟姊妹分享。

大半個月光景,皇后阿嬌沒瘦也沒胖,本是眉清目秀的泰安公主卻生生胖成個小肉球,五官皆擠到一塊,照着銀鏡可把她自個嚇壞了。

太壽宮內,太上皇劉啓抱着涕淚橫流的小女兒,哭笑不得的數落道:“平日讓你少吃些,偏是饞嘴,在太壽宮裡你母后不准你吃,就跑到長樂宮向你皇祖母討吃的,現下曉得後悔了?”

哇~~

泰安公主哭得更是驚天動地,皇帝兄長着實太壞心眼,晝夜不停的遣人送來各式美食,她又不忍心瞧着那些糕點冷掉,冷掉可就不好吃啦。

皇帝兄長常言,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她是好孩子,不願犯罪。

非但是泰安公主,便是皇親苑的諸位親王妃都日漸豐腴,着實是宮裡賜下的美食花樣太多,即便每樣僅嘗上數口,加起來吃的分量也不少的。

何況是陛下賞賜的,不宜賜給下人,至於府中的少妃或侍妾……沒有真正大度的女人,親王妃亦如此,寧可自個撐死,也不會分給她們的。

廣川王妃袁姝和膠東王妃趙荑則是犯了難,她們雖出身世家大族,但畢竟剛嫁入天家,正處在戰戰兢兢,唯恐有失規矩的新婦階段。

天子賜下美食,還是十二個時辰不斷送,且送來的內侍提醒最好趁熱吃……

兩位王妃徹底被整懵了,總不能晝夜就等着“趁熱吃”,且是否該入宮謝賞?

廣川王劉越見得袁姝皺眉苦思,便是出言詢問,聽完她的顧慮,不由啞然失笑。

“此事倒是好辦,你若吃不了這麼些,便遣人給相府送去,權當孝敬祖父祖母和父母,陛下非但不會在意,還會覺着你孝心可彰。”

他拎起茶壺斟了盞茶,遞給她道:“至於入宮謝賞就不必了,陛下向來不喜太多虛禮。你若有閒暇,不妨好生想想,待得皇后誕下龍嗣,百日禮該備份甚麼賀禮,此事我是不懂的,你不妨回相府請祖母和岳母稍是指點。”

袁姝臻首微垂,糯喏道:“妾身醒得了。”

劉越見她這怯生生的模樣,復又道:“此事不必在意開銷,數千金內庫應是有的,我已吩咐王府長史,讓他將已清點好的賬冊交予你,好讓你儘早熟識府內事務,執掌中饋。”

“這……妾身怕是……”

袁姝擡頭看他,兩眼熠熠生輝,有着期待亦有着惶恐。

嫁入天家,最好的是上頭沒有婆婆霸着中饋不讓,最不好卻也是上頭沒有婆婆代掌中饋,傳授經驗。

劉越笑道:“無妨,王府長史陳懋是少府陳氏族人,乃是我向陛下借來暫時打理王府的,不會欺你年歲淺,反會盡力教導你,也好讓他得以早日重回少府任官,免得誤了前程。”

袁姝忙是點頭:“妾身會用心學的。”

劉越說話和聲細語,他的胞弟劉寄的脾性卻向來是大大咧咧。

劉寄見得自家婆娘趙荑對着滿桌的美食犯愁,顰着柳葉彎眉想些有的沒的,不由哈哈大笑。

“愛妃既是沒甚麼胃口,本王就只好自個享用了。”

劉寄拈起糕點不斷往嘴裡塞,還不住砸吧着嘴,滿臉享受道:“尚食監庖制的美食甚是難得,御廚的手藝遠非王府內的庖廚可比,現下不吃,日後可就難得吃到了。”

趙荑的家世不似袁姝那般顯赫,趙氏的底蘊比起袁氏是天差地別,只是尋常的勳貴之家,沒太多族業,就靠其父趙周的食邑租賦供養全府上下。

比之長安城內的大多貴女,趙荑自幼還真算不得錦衣玉食,然也正因如此,她反倒比尋常貴女多了幾分純樸簡約,倒是讓劉寄看上了眼。

現下見得劉寄吃得津津有味,她忍不住嚥了咽口水,王府平日的膳食她已覺得美味無比,更遑論眼前這些御廚庖制的美食,聞着都香,何況看着自家夫婿在大吃特吃?

“裝甚麼裝,快趁熱吃吧!”

劉寄拈起塊糕點,塞進自家婆娘微微張開的櫻桃小嘴裡,嘎嘎怪笑道。

趙荑瞪了瞪他,嘴裡卻是嚼得歡快,更是勾着脣角,心裡美滋滋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八百零九章 揮軍北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利府司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七百一十二章 少年志向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茁壯大漢第七百四十章 購奴門路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二百一十六章 賀蘭在望第七百六十七章 羅馬兵變第二十一章 高額月例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青黴藥膏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八十五章 上元佳節第五百三十四章 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九章 田間軼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三十五章 隴西豪強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七十三章 化工環保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四百一十八章 田稅新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新書徵詢,免費章節,請大家務必看看,拜託!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脫崗培訓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五百八十三章 但求苟全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一百零八章 廷尉汲黯第六百三十章 入宮觀戲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六百五十八章 餓狼出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單車問世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四十章 王府緝兇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可盡除第一百一十三章 帝國石油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十四章 工業血液 第八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四十四章 佳期三月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九十六章 各自收穫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六十七章 漢學當立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