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

季籍見得注輦王不怒反笑,卻絲毫不以爲忤,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一卷帛書,雙手呈上:“大王,此乃我朝大行令事先擬好的密約,還請大王過目。”

若是大漢發往外邦的正式國書,必是以木札謄寫,然這道密約卻非如此,蓋因裡頭的內容着實不宜示人,別說皇帝劉徹,便是大行令張騫都唯恐史官下筆如刀,讓他留下千古惡名。

這道密約,實非大行令張騫親筆所書,故日後若傳揚出去,他必然是不認賬的,只不過若注輦王真是應下,漢廷還是會依約守信,不會輕易毀約的,勉強算兩國暗中的“君子”之約吧。

喀珮卡楠陡然止住笑聲,目光清冷的打量着季籍許久,方纔接過隨侍轉呈的那份帛書。

漢人果是早有預備,便連這密約亦是以獨特的泰米爾文書寫的。

泰米爾文源自婆羅米文,亦可翻譯爲梵天書,或者說是梵文的變種字體,與雅利安人慣用的語言文字有較大出入,畢竟身毒不似華夏,沒出個秦始皇般的千古雄主,自然也就沒辦法“書同文”。

即便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身毒大貴族,若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度,彼此間也未必能聽懂對方的“方言”。

注輦國閉關自守多年,鮮少與外邦往來,故泰米爾人獨特的語言和文字在身毒諸國屬於“小衆”,能聽懂的不多,能寫出來的更是不多了。

這道密約用泰米爾文書寫,多少表達出漢廷對注輦國的重視和誠意,讓喀珮卡楠多多少少消減了些怒意。

他舒了口氣,打算粗粗掃過,看看漢人到底想玩甚麼把戲,然剛看了須臾,便是騰的從王座上站起,衝着玉石臺階下的季籍喝問道:“當真如此?”

季籍早有預料,重重頜首道:“然也,大王應是知曉,我漢人向來最重信諾,況乎事關兩國邦交,豈容有半分虛假?”

“既是如此,爲何不早些呈上,又爲何擬成密約,而非正經國書?”

喀珮卡楠平抑下心中的激動,復又出言追問道。

季籍搖頭苦笑道:“此事須得巽加王應下,才能真正成事,大王應是知曉,在巽加王朝,諸位婆羅門聖僧的權勢……”

他雖欲語還休,喀珮卡楠卻是全然會意了。

密約中亦是寫得清楚明白,待得巽加兵馬攻陷獅子國後,便會將斯里蘭卡島皆“租借”給漢人,供他們興建罌粟種植園,併爲他們無償提供大量的奴隸。

奴隸從何而來?

自然是島上那些國破家亡的僧伽羅人,若無大漢水師相助,巽加人壓根無法將他們運回去,原本只能就地處決,現今讓他們爲漢人種植罌粟,已然是開恩了。

巽加王案達羅迦不傻,出兵征伐獅子國也非真爲了甚麼婆羅門聖戰,除卻旁的種種考量,真正說服他的,正是王儲普林達卡暗中代漢使竇蟠向他轉呈的一道密約,也正是注輦王喀珮卡楠現下看的這道。

密約中言明,若巽加王和注輦王皆是應下此約,則日後斯里蘭卡島產出的福壽膏,漢人將全數出售給他們,非但售價極低,且漢人將不再福壽膏出售給他人,至少在身毒之地是不會再另行販售的。

依後世的說法,巽加王和注輦王就是大漢福壽膏在身毒的區域分銷商,且是“獨二”的代理商,這意味着壟斷,意味着驚人的暴利。

最爲關鍵的,乃是密約中坦率直白的寫明,不是出售給巽加王朝和注輦國,而是出售給案達羅迦和喀珮卡楠這兩位君主。

對崇佛的注輦國和喀珮卡楠而言,或許能做到家國不分,畢竟此時的佛教還沒強到能涉政的地步,然對於案達羅迦可就不同了,依着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婆羅門僧侶貴族的地位可比剎帝利行政貴族,說神權凌駕於王權也不爲過。

舉個不太恰當的參照,譬如大漢的大農府和少府,分管國庫和皇帝私庫,兩者涇渭分明,巽加王的私產也向來不會放在國庫的。

當然,華夏帝皇“家天下”的霸氣,是巽加王想學也學不來的,政教不分就是這麼憋屈,無法可想的。

正因如此,待得季籍提到婆羅門聖僧和巽加王,喀珮卡楠也就知曉此道密約爲何不宜公之於衆了,巽加王既是應下,必然是要吃獨食,不願讓婆羅門僧侶們從中分潤的。

大家都是明白人,沒必要把話說太透,免得大事難成。

漢人不會憑白給喀珮卡楠好處,依照密約,注輦國得出兵征討百乘王朝,只不過遠較喀珮卡楠所料想的要輕省得多。

若是喀珮卡楠應下此事,大漢水師將搭載大批兵馬,率先從百乘王朝的東部沿海地域登岸,待得百乘集結大軍抵禦,注輦國可乘其兵力空虛,興兵北上,輕易奪回泰米爾人的祖地。

提及此處,就須細說高韋裡水。

高韋裡水發源自身毒半島中西部的布拉馬吉里山脈,向東南方綿延流淌近兩千裡,橫貫身毒半島而入海。

昔年泰米爾慘遭雅利安人屠戮,被迫順流而下,逃到身毒南部,故高韋裡水最下游的出海口現今是在注輦國境內的,中上游則是被百乘王朝佔據,只是兩國疆域中間還隔了數百里,分佈着諸多的城邦小國,或也算不得國,僅僅是稍微大些的部族聯盟罷了。

這些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僅僅是作爲緩衝區般的存在,注輦國若是要朔流而上,出兵征伐百乘王朝,這些小國絕不會阻攔的,只會瑟瑟發抖的苟全自身。

此計可行乎?

在喀珮卡楠看來,無疑是可行的,對注輦國更是利大於弊的,暗中積蓄實力百餘年的泰米爾人,軍力本就不弱於百乘人,況且是要趁其兵力空虛的出兵偷襲,必然能將之重創。

只要不深入百乘王朝的腹地,不逼得他們拼死反撲,最終的結果極有可能是百乘王朝認栽求和,不敢妄圖出兵重奪高韋裡水流域。

相較於奪回泰米爾祖地,失去獅子國這個小小屬國壓根算不得甚麼,再說日後還能從福壽膏的販售中獲得補償。

況且漢人也給了他合適的臺階下,若是此計得成,大漢水師和巽加兵馬多日來犯下的諸般惡行,皆會被視爲迷惑百乘人的計策,而非對注輦國的挑釁乃至欺辱。

如此,喀珮卡楠對注輦臣民也就有了交代,非但不丟顏面,更會因奪回祖地而成爲泰米爾人的英雄,得萬民稱頌,萬世敬仰。

無論於國於己,皆是大大的好事,怎的不教他心動不已。

只是……該不該相信漢人,漢人會否信守這密約,終歸讓他仍是躊躇難決。

喀珮卡楠稍稍平復心境,出言道:“事關重大,使臣且先回館驛,待我再仔細斟酌些時日。”

季籍亦是瞧出他心中顧忌,躬身道:“大王,爲彰顯我大漢誠意,我水師戰船不日便將北返。”

此語一出,端是滿殿譁然。

在場的注輦重臣們尚未看過那甚麼密約,故適才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家君王和大漢使臣在打啞謎,然此時卻是真真被驚到了。

適才大王曾問季籍,兩國若是締結邦交,大漢水師會否即刻北返,季籍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出言否定了。

然現下剛呈上這道密約,大王尚未應下,季籍反倒主動告知,說大漢水師不日便將北返,這豈非自相矛盾麼?

喀珮卡楠亦是頗爲驚詫,皺眉道:“使臣這是何意?”

“大王已看過那密約,巽加若僅出兩萬兵馬,如何能成事,又如何能抵得了我大漢付出的好處?”

季籍不答反問,復又意有所指道:“僧伽羅人負隅頑抗,兩萬巽加兵馬久攻不下,巽加王自是要再行增兵,我大漢水師怕還須往返數趟,爲其載運兵馬。”

“放肆!”

注輦重臣皆是目眥欲裂,紛紛喝罵道:“賊子猖狂,真是欺我注輦太甚!”

“閉嘴!”

喀珮卡楠亦是出言怒斥,卻非是衝着季籍,而是呵斥那些大臣。

羣臣皆是愕然,倒也不敢再出聲,自是滿臉詫異的望着自家大王。

喀珮卡楠卻是不再理會他們,只是半眯着眼瞼,詢問季籍道:“既是如此,那我注輦國又當如何應對?”

季籍笑答:“依我看來,大王自當調集大軍,秣兵歷馬以作防備。”

喀珮卡楠亦是展顏而笑:“言之有理,正當如此。”

季籍再度躬身道:“大王英明!”

“哈哈,非是我英明,而是你漢人着實精明啊。”

喀珮卡楠笑容愈盛,扭頭對着隨侍的宮人道:“吩咐下去,備好美酒佳餚,我要與使臣徹夜暢飲。”

“謝大王!”

季籍心知注輦王是要留他詳談,端是心下大定,終歸沒誤了陛下的謀劃。

死國雖亦無憾,然活着立功,豈不是更好麼?

正如昔日受命臨行時,大行丞竇蟠對他所言,此事若成,他季籍便是爲漢室社稷立下大功,非但能加官進爵,或許還能名留青史啊!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同乘縱馬第四百零五章 母子平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一百九十二章 驚天大案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僱傭戰艦第六百四十八章 入宮觀禮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六百六十章 貴女求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揚帆遠航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自抉擇第四百零三章 春滿人間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六百一十一章 貴女出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一百零一章 楋跋花兒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七百九十三章 雍涼畜牧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八百一十章 天羅地網第五百三十五章 黥面爲倭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一百四十二章 羌人乞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六百零八章 商貿代表第一百零二章 東市巧遇 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六百九十三章 闔家團圓第三百六十二章 作壁上觀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五百七十五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十二章 王嬸還鄉 第五百四十二章 以珠抵過第三百九十二章 敗家婆娘第一百三十章 舉國歡騰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五百六十五章 信號傳輸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四百零六章 各自盤算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五百零九章 巽加求和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八十九章 孔僅入士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三百三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二百二十七章 秩俸改制第八百三十章 長安協定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