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廠房落成

憑着穿越衆的優勢,劉徹將整個硫酸製作流程全部系統化了,工匠只需控制最前端的反應釜和最後端的收集罐。

爲了避免爆炸或因氣體泄漏發生太大危險,劉徹將反應釜設計成小型“由”字釜,釜頂是可以關閉的進料口。

工匠從進料口倒入膽礬粉料,旋緊螺絲狀的釜蓋後,就可以在釜底進行加熱了。雖然釜蓋並不能達到完全密封的效果,但是由於三氧化硫氣體比水蒸氣重,會先從靠近釜底的出氣閥排出,所以倒也不需要太擔心會出進料口大量泄漏。

劉徹又將單個反應釜的體積限制在水缸大小,即使泄漏也死不了人,但職業傷害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劉徹頗爲無奈的如是想。

現在去考慮這些還太早了,劉徹不是聖人,當初歐洲的工業革命死了多少人,哪怕劉徹再牛,也不能違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只能提升工匠的薪俸和福利,當做高危職業的補貼,另外吩咐他們要經常換崗,不能長時間呆在廠房內。

整整十個蹭光發亮的反應釜排成一排,讓劉徹覺得有了幾分後世地下三流化工廠的樣子。

三氧化硫氣體從反應釜的出氣閥出來後,會進入冷凝陶管。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金屬冷凝管道,劉徹設計的冷凝管是“L”型陶質管,每段管內都塞進了銅質散熱片,不但利於導熱,還能有效減緩氣體流速。兩個冷凝管之間通過內螺紋和外螺紋對接,形成了連續的“幾”字形彎曲冷凝管道。

連接後長達數丈的陶製冷凝管道,需要經過鋪設了瓷磚的冷卻水池,方纔連接到冷卻池對面的收集閥門。冷卻水池與室外的寬闊水渠相通,以保證水溫能及時調節。池邊甚至準備了硝石,必要時,可以強制降溫。

收集閥門的另一端,連接着數十個半人高密封陶罐上的進氣口,陶罐上端安裝了入水閥門,下端則是出水閥門。顯然是用來溶解經過冷卻和減速後的三氧化硫氣流,製取硫酸的收集罐。

十個反應釜和數十個收集罐,都自帶閥門,能獨立運作,這就保證了不管是往單個反應釜換料還是從單個收集罐取硫酸時,整個系統都能依靠其他設備繼續維持運作。儘可能多的提升生產效率,是工業生產模式的明顯表徵。

當然,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化工碩士,劉徹還必須解決廢料問題。肆意傾倒化工廢料,顯然不在未來帝國皇帝的選項內,變廢爲寶纔是最佳選項。

反應釜中的膽礬分解完後,工匠會從進料口往釜內注水,同時打開釜底的廢料閥門,大量帶着粉料的廢水通過排水管流入廢液渠。廢液渠中安排了數層起着過濾作用的竹篩,將廢液中的氧化銅過濾出來。

氧化銅可是好東東,能用於有色玻璃、陶瓷釉彩的着色劑。每年少府的陶窯瓷窯都要消耗大量的氧化銅,如今倒是提他們省下了大筆的開銷,劉徹覺得自己真是個大漢版的活**。

而剩下的廢液將流入幾個各自獨立的析出池,數塊巨大的鐵板從池邊延伸到池子深處。這是劉徹參考後世的“熱得快”設計出來的,通過烘烤鐵片,達到加熱池中廢液的目的。

由於廢液的成分大部分是硫酸銅溶液,可以在注滿後封閉的析出池內,採用蒸發結晶的方法,把硫酸銅溶液加熱,一直加熱到藍色晶體比較多出現時,就停止加熱,然後等待剩餘的水被蒸發幹,就可以得到硫酸銅晶體,回收使用。

當劉徹用特製的玻璃杯從收集罐中採集到油狀的溶液時,緊緊的攥着拳頭,激動不已。成了!就這麼個小小的廠房,作爲工業生產模式的示範版,爲劉徹提供了工業發展的思路。單純的拋出各種跨時代科技是不夠的,必須傳遞科學的思維和先進的生產理念。

科學思維的傳遞,在田勝的私學和遺孤院的內院中,正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而先進的生產理念,就需要跟隨着新技術的傳播,慢慢普及,劉徹覺得自己仍然任重道遠。

無論如何,擁有了硫酸的劉徹,終於推開了大漢化工的大門。

平抑下激動的心情,他吩咐太子詹事安排專人負責硫酸的製取和保存,必須嚴格按照他預先定下的章程,一絲不苟的執行。隨後,又安排了幾個侍衛把守此處,不許閒雜人等入內。

畢竟硫酸不是一般的玩意,特別是濃硫酸,可不好讓人碰。

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
第四百五十八章 膠漆嬌妻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義滅親第五百九十二章 石油化工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連連第一百五十三章 樑國風起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五百一十八章 金融擴張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一百六十九章 儒道之辯第三百七十五章 出巡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三十九章 血祭之年(上)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六百三十七章 鐵道竣工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四百零二章 正朔大朝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七百七十二章 哀隆攝政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七百零二章 廣設書院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七百三十九章 夜郎乞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百三十三章 中央錢莊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塞外羌人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六百零三章 三國密約第三百八十章 城頭失守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三百四十六章 瑣碎諸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福禍相倚第七百六十五章 爲官爲臣第五百八十一章 贏家爲誰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六百九十章 懲戒學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二百八十八章 齊力防災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所爲何來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八百一十五章 匈奴陷陣第二百五十九章 圖謀西南第三百三十一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一百零九章 將門犬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四百六十七章 齊萱求見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六十二章 祖父催婚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明踏青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整軍制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