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發行股份

由於握有四成股份的少府不具備所謂自然人的身份,在最大個人股東太子劉徹宣佈退出選舉後,五皇子江都王劉非作爲第二大個人股東,成爲了董事會的第一任董事長。

大漢權貴們自然無法理解諸如此類的新鮮詞彙,但他們深深明白一件事,皇室實業實質上就是皇室的另一個少府,並且將會迅速超越少府,爲皇室聚攏更多的財富。

畢竟少府只是掌管皇室衣食住行的內府,雖然有固定的租賦收入,但是沒有絲毫貿易權限,極大限制了其收入來源。如此一來,大漢皇帝固然富有四海,但真正能日常調配的財富,甚至比不上一些鉅商豪富,更別提那些擁有古老傳承的世家豪門了。

而皇室實業不同,掌握着皇家馬場,避暑山莊等大批高利潤產業,如同一隻貪婪的巨獸,不斷從權貴們手中吞噬着大量的財富。近日更是成立了一個甚麼“化肥工坊”,對外銷售能至少提高五成畝產的化肥。

最開始,大漢朝野都對化肥的真實效力有極大的質疑,認爲不過是譁衆取寵之舉。但當帝國皇帝親自在早朝上召見了一個叫裘離的平民,授予其益農候的爵位,並公佈了近百畝高產農田的畝產記錄後,登時舉朝震動。

五成的畝產,足以讓所有權貴世家瘋狂追逐至死。

在以農立國的封建社會,權貴們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於封地產出的田地租賦,這意味着化肥可以憑空將他們來年的租賦平白提高五成。對於封地超過十萬畝的大貴族來說,增加的租賦,足以填滿他們的私庫,進而在天上人間和皇家賽馬場這類銷金窟無需節制的肆意揮霍。

當然,沒有人敢對皇室實業動任何的歪腦子,吳楚七國之亂後,皇權大大的增強,其身後站着的皇帝,太子和諸皇子,足以碾碎任何不安分的世家豪門。

就在大漢權貴眼巴巴的等着購買神奇的化肥,爲數月後的春耕早作準備時,初登董事長寶座的劉非,卻公佈了一個舉世譁然的消息——化肥產量嚴重不足,暫不發售,優先供應宗室田地,至於剩餘部分,將由各大股東內部認購!

股東!

這個新鮮詞彙如颶風一般從長安城迅速擴散,瞬間掃遍了整個大漢帝國!成爲皇室實業的股東,演變成大漢權貴們最爲渴望的偉業,甚至超越了位列三公九卿的渴望。

在世家政治氾濫,高官輪流坐的漢初,在朝廷做官其實沒多大油水可撈,立國不過數十年,光丞相就換了十來位,可謂天天都有人辭官,日日都有官被貶。誰家沒出過三公九卿,都不好意思住在北闕甲第,更不敢說自己出身豪門。

權貴們真正在意的,是家族的利益,是如何富貴傳家,不得務虛名而處實禍,就是黃老之術的精髓所在。

短短半月,皇室實業擁有決策權的六萬原始股,以百萬錢一股的高價,被宗室皇族搶購一空。當然,太子劉徹和住在皇親苑中的六位皇子,早已暗地傾盡所有產業用作抵押,拿下了其中的三萬股,牢牢掌控住着集團的經營權。

原始股發售結束當日,在董事長劉非的建議和主持下,所有皇室股東齊聚一堂,在皇親苑八皇子趙王劉彭祖的王府內,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

如詩如畫的莊園美景,豪奢之極的王府陳設,讓皇室土鱉們認識到了啥叫境界上的差距,在儀式進行時,也不顧場合,迫不及待的找來皇親苑的總管事,當場購買了單價上千萬錢的數十套宅邸院落。

慶祝儀式結束後,便是盛大的宴會。有些疲憊的劉非和幾位皇子暫時躲到書房歇息,只留下善於交際的劉彭祖待客。

此時,忙碌了半月的劉非,才忙裡偷閒,細細翻閱起集團剛剛整理好呈上來的賬簿,當看到集團瘋狂聚斂近三百億錢的巨大財富時,幾乎暈厥過去。

“皇兄!”

劉端畢竟是一母同胞,兄弟連心,見劉非面色蒼白,猛犯白眼,急忙上前扶住他:“這是咋了?”

魯王劉餘則是撿起掉落在地的賬簿,看了一眼,猛地乾嚎一聲,亦是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其餘的皇子見狀,全都嚇傻了,趕緊上前將他扶了起來。又叫來門外的侍女,一通忙活過後,這才把劉餘和劉非兩兄弟給救醒了。

今日之事,從此被高傲驕縱的劉非視作奇恥大辱,諱莫若深,至死都沒人敢在他面前重提此事。倒是魯王劉餘,在數十年後的口述回憶錄中描述了當時的真實心境:“本王當時一看到賬簿,只有一個念頭,奶奶的熊,老子發了!”

總之,諸位皇子在興奮的狂喜中,結束了盛大的慶祝儀式和聚會。

在相當於大漢帝國五年國庫總收入的金塊和銅錢運進防備森嚴的集團金庫後,他們執意呆在金庫裡,躺在金山上持續度過了數個不眠之夜,隨後不顧性命的全力投入到更爲盛大的股份發行儀式的籌備過程中。

不得不說,當利益龐大到某個程度,無恥就會成爲人性最顯著的一面。重農抑商,是漢初最重要的國策。然而當大漢權貴們極度渴望獲得皇室實業的股份時,購買集團股份的議題,竟然被堂而皇之的搬上了大漢朝堂。

漢帝劉啓看着正殿之上振振有詞的羣臣,滿腦袋黑線,卻無可奈何。

他們說得也有道理,商者,講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今他們的家族打算買股份,只是交錢買個分紅的資格,又沒拿貨物,算不得從商,在朝堂上稍微討論一下也無不可。

看來太子說得沒錯,這甚麼金融,實在玄乎得緊。今後得多看看他獻上的《論金融與實體經濟》一書,免得今後被這些老狐狸忽悠了。

在龐大的朝野壓力下,一貫強勢的漢帝劉啓和太后都不得不妥協,同意大漢權貴們暗中進行這種變相的商業行爲。他們分別找到太子劉徹,措辭嚴厲的命他儘快解決皇室實業增發股份的相關事宜,並提供了大批必須照顧到的權貴名單。

劉徹撇撇嘴,這些權貴們當真是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竟要求以捐助集團營建化肥作坊,造福大漢百姓的名義支付購買股份的資金。

既然他們想大出血,劉徹也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立刻趕往新落成的皇室實業總部,皇親苑中一棟高達五層的中西合璧的塔狀寫字樓。

爲了避免超過宮城中的建築,被御史們戴上僭越的帽子,劉徹特地將寫字樓的地基做低,還硬生生的挖地三丈,愣是在地處平原的長安城中弄出個地勢極低的湖心小島。爲了防止雨季淹水,還將四周夯高,形成一個環形的湖心小谷。凡是到過此處的人,無不被太子的大手筆震撼得尿如泉涌。

只有劉徹知道,作爲未來世界最龐大的商業集團之一,皇室實業總部比起後世的大集團總部還是要寒酸得多,將來絕對還要繼續改建的,因此才花了如此大的成本,預留下不少的空間。

得到消息的諸位皇子,早已在總部大門前恭迎太子的駕臨。

對於這個財神降世的弟弟,諸位皇子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盼望着能多沾些仙氣。如今皇帝老爹都沒他們有錢,也沒他們過得逍遙滋潤,實在沒什麼好羨慕的。

皇帝也不容易啊,連花自己內庫的銀錢修葺宮殿都要擔心被御史彈劾,還時刻怕被人搶了位置。沒那本事,還是做個逍遙王爺的好,只要還是劉家的天下,誰做皇帝也不絕敢隨意向宗室成員動手。

吳楚七國之亂,都擺明造反了,最後只誅殺首惡吳王劉濞,其他諸侯王頂多被圈禁罷了,連封國得以保留,繼續傳給自己的兒子。

劉徹也沒跟他們多客套,直接提出要修改原定的入股計劃,將增發的股份從十萬股提高到二十萬股。諸位皇子不由咂舌不已,這就意味着集團瞬間就要增加兩千億錢的收入啊。

劉非身爲第二大個人股東兼董事長,日益進入角色,不由爲皇室原始股持有者的利益考慮起來:“殿下,按照入股協議,年首前就要分發紅利。如今增發二十萬股,每股所得紅利必然會被攤薄。今年雖然平白得了數千億錢,但一旦分完,日後的分紅怕是不會再如今年,宗室和權貴們會不會聯合起來鬧事啊?”

劉徹笑了笑,心中極爲讚賞這位驚才絕豔的皇兄,不管短短時日,就已經能開始分析核心問題,遂耐心解釋道:“皇兄無需擔心,股份分紅的意義,並不是將該年所有收益全部分完,而是先取出少部分,完成最低收益保證,譬如一成。剩下的收益則用來擴大財源,如多建作坊,多進行些投資,方可持續擴大來年收益,這纔是發行股份的真正意義。”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
第一百一十九章 道家之源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夷將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倭王八岐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四百九十六章 先打後談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六百五十六章 擅闖禁區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六百四十九章 父愛無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八十三章 耿老先生第五十八章 皇家馬場 第四百五十章 公孫裂變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七百三十六章 少年志氣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七百九十九章 神蹟降臨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五百零五章 大農六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九十章 渡過天災第五百四十三章 呂宋淘金第三百零九章 麥棉複種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子來援第八百零五章 欲徵漠北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王位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烏桓助陣第三百九十六章 夫妻相處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四十八章 見見族嫂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四百四十七章 枸醬血案第三百二十五章 葡萄引戰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七十四章 貴女怨念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三百八十四章 皆是陰狠第四百二十八章 塬南設邑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三百九十五章 處置薄氏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三百八十七章 列陣決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長安會談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第六百零七章 巨頭齊聚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七百三十五章 滇國內附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四百三十六章 臘月返京第八十七章 肥羊火鍋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三百八十二章 全軍潰逃第八百一十四章 出隘佈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百五十七章 百川船運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四郡兩關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一百零七章 平虜沙盤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六百五十二章 戰時徵募第二百五十五章 年節過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