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醫學見習

少白頭是一種病,太醫認爲劉徹發病是因憂愁思慮,血熱內蘊,發失所養而成。劉徹知道,不過就是自打遇襲以來,連續數月精神高度緊張,用腦過度,使頭髮由黑變白罷了。

拿着太醫開出的亂七八糟的藥方,劉徹不由頭皮發麻,對於漢代的中醫體系很不信任。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才基本形成,出現瞭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藥、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西漢時期,開始用陰陽五行解釋人體生理,出現了醫工(漢代設醫丁長.是主管宵廷醫藥的官名),金針,銅鑰匙等。

秦漢時期是中醫發展最爲迅猛的年代,後世的四大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全部都出現在這個時期,是衆多醫學家總結、蒐集、整理前人各種經驗成果的專著。

然而,劉徹悲催的發現,此時四大奇書還沒整理出來,上古名醫也只出現了一個扁鵲,張仲景和華佗還要等個數百年纔出生,太醫甚至連治療白髮的何首烏都不知爲何物。

後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對何首烏的註解是:此物氣溫,補肝腎,收斂精氣,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烏鬚髮,健筋骨,爲續嗣延年、滋補良藥。連這都不知道,還敢給本太子開藥方?!

劉徹昏睡了一整日,纔在腦海中的書庫裡找到個簡單的藥方,就是治宜涼血清熱,滋補肝腎法的烏髮丸。藥用生熟地各,當歸,白芷,桑椹,女貞子,旱蓮草。共研細末,蜜煉爲丸,每日吞服。

翌日,看到滿臉挫敗和不服的太醫們,劉徹撇了撇嘴,讓人取來書房裡的四大奇書外加《本草綱目》,交給他們好生研讀。

這些醫書劉徹早就謄寫出來,交給印刷作坊刊印成冊,用作遺孤內院的醫學院教材,更逼着貼身侍女陳曦死記硬背,讓她帶着太子詹事府的幾個醫官到醫學院當了先生。無奈時日尚淺,經驗有限,不堪大用。

即便後世有系統教學的醫學院,出個好醫生都至少要花個十來年,漢朝這些半路出家的醫官,恐怕也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吃透,進而掌握和使用。

讓人送走了如獲至寶的太醫們,劉徹披散頭髮,撥弄着中間夾雜的絲絲銀髮,對着鏡子仰天長嘆,我勒個去!俺才十歲不到啊,咋就未老先衰呢?

史上的漢武帝活了整整七十歲啊,俺好歹天天保持鍛鍊,還練了祖傳的內功,不至於早夭吧?以後還是悠着點,用腦過度會患上癡呆症的,英年早逝就更划不來了。

也不知道陳曦的醫學院辦得怎麼樣了,上次讓張騫送去的《戰地救護手冊》弄明白了沒有。

軍醫可是個大問題,將來還要東征西討,各種地形下,軍隊免不了遇到類似高原病,溼熱症這些疾病。由於水土不服造成大規模的非戰鬥減員,實在是劉徹最不希望看到的。

光有理論顯然是不夠的,劉徹覺得自己該給醫學院的學員們多找些實習的機會纔是。

思考了片刻,劉徹招來張騫,細細囑咐了一番,吩咐他去辦事。隨即便將所有思緒拋在腦後,拎起漁具到太液池釣魚去。事事親力親爲不是個合格的領袖,何況他還出現了未老先衰的跡象,要學會享受人生纔是。

醫學院的少男少女們無從知曉,正是劉徹這個不經意的念頭,會給他們帶來多麼悲慘和恐怖的遭遇。

翌日清晨,醫學院裡的優秀學員們被召集起來,安排所謂的“見習任務”。每五人編成小隊,被派往各處府衙協助仵作們的日常作業。

蘇媛有幸成爲了小隊長,在未來的半個月內,她將帶領其餘的四個學員在長安縣衙的仵作房見習。

縣衙的仵作頭子胡方昨日就接到了命令,一大早便在院門外等着學員們的到來。當他看到這五個毛都沒長齊的娃娃時,驚訝得長大了嘴巴。確認過他們的身份,更是暗地對上官的古怪命令腹誹不已,這些沒見過血的娃娃哪經得起這般折騰,到時怕是要嚇暈過去。

他搖了搖腦袋,眼中滿是憐憫的瞟了娃娃們一眼,帶走他們走進了院門。

小院裡的仵作房是專門從事檢驗傷勢的所在,死者一般都會放在城外的義莊。作爲仵作頭子,胡方自然不需要像一般仵作那樣成天和死屍打交道,因此在院裡有供他歇息的小屋子,此時正好用來招呼幾人。

坐了片刻,學員們顯得有些急不可耐,蘇媛在他們的暗示下,對胡方說道:“胡先生,是否可以早些帶我等見習了?”

胡方連忙擺手道:“我只是個小吏,可當不起先生的稱呼,你們若是不嫌棄,稱我一聲老叔便是。”

學員們聞言,連忙紛紛應諾,半月後見習冊的評語還得靠這位老叔多寫些好話呢。

胡方看到娃娃們滿臉急迫,只得嘆了口氣,帶着他們來到了裡院的仵作房。仵作房裡用麻布分隔成幾個小隔間,隔間裡不斷傳出呻吟和呼痛聲,顯得頗爲滲人。

長安縣是個數萬人的大縣,關中的民風又歷來彪悍,鄉間鄰里少不得爆發些衝突,仵作房從來都是滿滿當當的。

胡方帶着他們來到其中的一個隔間前,看到一個仵作正在驗傷。

傷者是個標準的關中大汗,滿臉的鬍髯,疼的臉容扭曲,張着嘴倒吸着涼氣,口中仍頽自罵着髒話,咧咧不休。只見他腿上有一道長長的血口子,暗紅色的皮肉往外翻,上面血肉模糊,宛如一隻只蚯蚓聚成一團,隨着他的顫抖不斷蠕動着。

嘔!

兩個小女孩立刻蹲在地上乾嘔了起來,兩個小男孩也是面色鐵青,雙拳緊握,小小的喉結上下蠕動,顯然在盡力壓抑着噁心,移開視線,不敢再看。

倒是外表文靜瘦弱的蘇媛,硬挺挺的強撐着,費力的吞了吞口水,壓下涌起的酸水,直勾勾的注視着恐怖的傷口。

胡方讚賞的看了蘇媛一眼,很佩服她的勇氣和堅持。

當年胡方第一次被師傅帶去查看傷情,當場吐得昏天黑地,險些暈死過去。比較起來,蘇媛固然極爲出色,其餘的四個娃娃也是好樣的,乾嘔的兩個小女孩並沒有真的嘔吐,反而很快就恢復過來,盡力站直了哆嗦着的身子。兩個小男孩更是滿臉不服氣的將視線移回了傷口,顯然不想在蘇媛面前露怯,若是連女子都比不上,回去就沒臉見人了。

胡方見他們都恢復得差不多了,就帶着他們回到了小屋子裡,稍事歇息。作爲一個老仵作,他當然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按照上官安排的相關時程,未來幾天還要帶他們看更多的傷者,要尋些簡單的傷勢讓他們親自動手處理,最後幾天更要帶他們去義莊看看死屍。

胡方想不通上官的意圖,這些娃娃們將來難道也要做仵作?但看他們的言行舉止,顯然多少有些學問,不像是一般窮人家的娃娃啊。

同一天,許多老仵作都和胡方一樣,帶着諸多疑慮,開始領着醫學院的學員們進行所謂的“見習”。

若干年後,他們才恍然發現,自己不但無意中成爲了大漢帝國第一代軍醫的領路人,更是爲醫學院的實際操作課程夯下了第一塊基石,甚至被後世尊爲帝國解剖學和外科醫學的鼻祖。

而此時,他們只能默默的看着這些娃娃們一次又一次的嘔吐,卻一次又一次頑強的恢復過來,重新回到仵作房和義莊內,心中滿是疼惜和讚賞。

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
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劉舜請旨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五百一十章 仰光條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貴女登門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理醫官第二百零七章 奉旨爲匪第二百四十七章 貴婦入夥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三百九十章 大戰終結第十九章 美容美甲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鐵路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十五章 孤臣不孤 第六百四十六章 親王召見第六百五十四章 適材適所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三十一章 漢帝之謀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寄子歸鄉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羌騎出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爲人媒妁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言請戰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融調控第五百零二章 增設預學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家驕女第五百三十八章 寒門虎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七百零五章 羅馬權鬥第一章 夜色未央第五百二十九章 王爵虛置第二百八十章 出巡武威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一百八十六章 告上公堂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七百一十九章 嗣子逛街第四百六十八章 登門探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五百二十章 清理門戶第四百二十章 創投基金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五百九十七章 上帝之鞭第五十六章 西出狄道 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殘暴奴律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一百六十七章 烏桓來使第五百一十二章 害人害己第八百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零一章 如此撮合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五百一十一章 改道沐邑第四百章 隆冬臘月第七百五十六章 不得封禪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四百七十四章 諸般遷調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四百七十二章 竇後崩殂第三百一十九章 下旨推恩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第二百二十章 秭歸項氏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難爲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第一百一十六章 援軍遲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八百零四章 及笄待嫁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