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形勢大好

自從半月前攻佔西河,留下五萬步卒駐守周邊,鞏固防務,掃蕩散居四處的匈奴遊牧部落,驍騎將軍秦勇便率餘下的十五萬漢軍步卒,晝夜兼程趕往黃河邊上的朔方城。

由於原先駐守朔方的匈奴樓煩王,已率麾下萬餘匈奴鐵騎馳援西北長城關隘腳下的白羊王,朔方城僅剩下數千匈奴的老弱婦孺和附屬部族的千餘雜兵。漢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佔了朔方城,將城內匈奴兵士盡數繳械,嚴加看守起來。

城中的諸多先秦子民,已被匈奴人奴役了數十載,歷經數代,此時見到漢軍,不由有些茫然和恐懼,緊閉門戶。少數膽子稍大的百姓,會從門縫偷偷打量着街上威風凜凜,鎧甲鮮明的漢軍將士。

直到秦勇命人貼出了許多安民告示,按照漢軍慣例,學着高祖皇帝約法三章,又派出軍中書吏沿街不斷大聲誦唸,回過神來的百姓們,這才紛紛打開房門,相擁而泣,取出藏於家中的糧食和蔬果,獻給沿街巡視的漢軍將士。

去年大草原疫病連連,匈奴諸部沒少掠奪河朔百姓的存糧,運送到北方草原,以供越冬之需要。加上連年沉重的租賦,朔方城的百姓們盡皆衣食無着,面黃肌瘦。

如今百姓們拿出的食物,雖然粗陋不堪,都是家中藏得最嚴實的僅有的些許口糧,卻絲毫沒有吝嗇,而是硬塞到漢軍將士的手中,愣是把這些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粗豪漢子,感動的兩眼通紅。

不少漢軍將士紛紛取出攜帶的糧食和肉乾,塞到旁邊口水直流的娃娃手中。而在漢軍將領的默許下,城中的數個糧倉被盡數打開,所剩不多的存糧被盡數發放到城中百姓的手中,暫時緩解了饑荒的蔓延。

軍中書吏們更是挨家挨戶的宣揚,大批的糧食正從大漢邊郡運往此處,百姓們只要安居城中,便不需爲即將實行的城禁過於驚恐。

百姓們自然是歡呼雀躍,積極響應漢軍的徵召,服些勞役,以換取更多的糧食。而少數藏於民宅中的匈奴人,也被百姓們盡數揪了出來,捆綁後丟在街上,萬人踐踏,直至踩成一團肉泥。

不少百姓帶着漢軍將士,前往城中匈奴貴族的府邸,連帶那些投靠匈奴,爲虎作倀的先秦官家也沒有遺漏,盡數被押往城中的牢獄,關押起來。

府中錢財自然被漢軍將士查抄一空,運往城外大營,清點造冊後,即可派兵,連同匈奴戰俘盡數押往京師長安。

大漢軍紀森嚴,倒未出現隱匿大宗戰利品的情況,至於少數貪財的官兵,偶爾私藏一些金玉寶器,只要手腳乾淨,漢軍諸將也未有絲毫過問,默許了這種行爲。

從軍征戰,是刀頭舔血的活,勝利之後弄些好處,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劫掠百姓,奸.**女便是將領們眼中遵紀守法的好兵士。

作爲漢軍主帥,秦勇甚至連城池都沒有進入,仍將大營駐紮在城外,又分出五萬漢軍將士進駐朔方城,負責清繳周邊。

剩餘十萬大軍在城外休整兩日後,渡過黃河,儘速趕往西北長城關隘,他們與太尉竇嬰麾下的邊軍匯合,共同肩負起駐守關隘的重任。

根據羽林營傳來的消息,除了駐守西方數百里長城的五萬邊軍外,太尉竇嬰帶去西北關隘的十萬邊軍,死傷慘重,可堪一戰者已不足半數。面對關外徘徊不去的五萬匈奴右部鐵騎,和隨時可能率大軍馳援的匈奴右賢王,形勢仍有些嚴峻。

反而是原先認爲會遭到匈奴單于庭大軍強攻的雲中北部長城關隘,至今未見軍臣單于所部的一兵一卒,成爲整個戰局最爲輕鬆的一環。

當然,此時坐鎮雲中的雁門太守領徵北將軍郅都,仍絲毫不敢懈怠,雁門,太原,代郡的郡兵,如今已盡數遣往北方關隘,整整二十餘萬大軍,將數千裡的長城把守得固若金湯。並與燕北關隘的十餘萬邊軍相互守望,若匈奴鐵騎來攻,只需燃起烽煙,不出數日,便能將無數的援軍聚攏過來協防。

如今,漢軍在北方關隘陳列了近四十萬的重兵,加上隨軍出征,服勞役運糧草的邊民,幾近百萬之衆,堪稱大漢立國數十載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再算上河朔之地及西北關隘的數十萬大軍,整個大漢北部邊郡及關中之地,可謂精銳盡出,兵力抽調一空。

若此時中原之地再爆發一次吳楚之亂,大漢朝堂壓根就無力應付,這也正是漢帝劉啓深思熟慮後,任由太子劉徹瞞住大漢朝野,率虎賁和羽林親自鎮守函谷關,防備樑王作亂的緣故,此間干係實在重大,交給誰都無法放心!

待得漢軍將長達萬餘里的外長城盡數牢牢掌控,關內匈奴殘部清剿一空,邊務整頓完備,便只需留下半數邊軍駐守即可。

屆時數十萬大軍回師中原,蠢蠢欲動的各個諸侯王,不過是跳樑小醜,壓根不足爲懼。

就在驍騎將軍秦勇率部渡過黃河,馳援西北關隘時,胡騎將軍公孫歂已率八千胡騎趕至古思旺渡口,卻並未紮營,而是吩咐將士們就地歇息,進食飲馬,養精蓄銳。大批探馬已散佈到四處,方圓百里內的任何風吹草動,公孫歂都能迅速知曉。

枯坐一夜,公孫歂來帶岸邊,鞠了一捧淒冷的河水,將大臉埋了下去。舒爽的怪叫了一聲,他用衣袖隨意抹了抹臉,隨即揉揉微紅的眼睛,喃喃道:“這匈奴人的馬也太慢了,怎的還沒逃到此處?”

公孫歂自打接到李廣的鷂鷹傳信,便馬不停蹄的趕往此處,絲毫沒有懷疑。

天水太守李廣領兵多年,雖然生性粗豪,但對軍務一向嚴謹,從未妄言。而羽林左監齊山,是個謹言慎行的少年。公孫歂也是打過交道,如今他身邊還有數個羽林衛,專門負責鷂鷹傳信。

從這些尚未成丁的少年身上,公孫歂不但看到了令行禁止的嚴謹,更是看到了他們身上不時散發出的轉瞬即逝的煞氣。

所謂煞氣一種很玄妙的感覺,從小征戰沙場的公孫歂,有着敏銳的直覺,能輕易分辨出對方是否殺過人,是否上過沙場。而這些稚齡少年,身上的煞氣絕對是用人命填出來的,雖然已極力抑制,卻仍無法控制的散發出來,極爲陰柔,和上陣殺敵的血氣不像,反而類似於刺客之流。

公孫歂不由聯想到羽林衛的主官,羽林校尉公孫賀。

胡騎將軍是戰時才設置的軍職,平時胡騎校是常駐京師的,因此公孫歂一直常住長安公孫府,自然對親侄子公孫賀知之甚深。

這個自幼隨父從軍的憊懶小子,自打進了東宮,成爲太子近臣,莫名變得有些深不可測。公孫歂曾經對自己把“深不可測”安在尚未成丁的公孫賀頭上,覺得有些可笑。然而,公孫賀平日裡,雖然依舊如兒時般憊懶無賴,嬉笑怒罵,公孫歂卻不時能從他不經意的舉止和眼神中,察覺出審視和防備的意味。

直到公孫賀當上了羽林僕射,掌管新編列的羽林校,再看看身邊的數個羽林少年,公孫歂愈發肯定了自己的直覺,他的親侄子已成長爲一個神秘軍伍的領軍將領,而且很可能是陛下和太子極爲重視的軍伍。

也許此時的公孫賀,纔是公孫世家中,最爲前程遠大的人物,甚至比起家主公孫昆邪,聖眷更隆。公孫歂心中有些許失落,頗有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感覺。

就在公孫歂看着淡黃色的河水有些出神時,貼身侍衛上前稟報道:“將軍,前方探馬來報,正北發現千餘匈奴騎兵,馬速不快,據此尚有百里。”

公孫歂聞言大喜,不管侄子公孫賀如何出色,眼前自己可就有斬殺敵酋,立下大功的絕佳機會,他朗聲大喝道:“傳令下去,盡皆着甲上馬,一刻後,隨本將奪旗擒酋!立下首功者,賞百斤,女奴十人!”

侍衛領命而去,片刻後,四周傳來一陣興奮的歡呼聲。早已整裝待發的將士們,紛紛上馬,聚攏在大漢的玄色軍旗下,排成一個個整齊的方陣。

公孫歂騎在價值千萬的赤色良駒上,沿着綿延裡許的陣前奔馳了個來回,高舉馬刀,高聲喝道:“想不想要賞錢?!”

各營陣前的傳令兵跟着大吼道:“想不想要賞錢?!”

“想!”將士們高聲迴應道。

“想不想要娘們?!”

“想!”

“跟俺殺匈奴蠻夷去!”

公孫歂咧開大嘴笑道,絲毫沒有考慮到自己身上還有幾分匈奴血脈。隨即調轉馬頭,一馬當先疾馳而去。他的身後,戰旗獵獵,萬馬奔騰,如同滾滾洪流,朝北方洶涌而去。

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
第六百二十章 衝撞太子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三百三十二章 宮寒之症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二百一十七章 待汝尋仇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國科院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七百二十一章 事出意外第七百四十九章 沒心沒肺第四十二章 路在腳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十七章 御賜盛宴 第三百二十四章 調控畜牧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舍辭官第十四章 運籌馬上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七百九十六章 服飾改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三百二十一章 政經官學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創四贏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七百八十七章 遠徙萬里第十三章 騎兵利器 第七百七十九章 家有犟兒第二百四十三章 聯合制衣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一十二章 禁軍改制第七百二十二章 寢殿之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二百零八章 李代桃僵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欲追究第十八章 管家野望 第五百八十七章 倭國伊予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鬼現身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四百九十八章 張騫出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六百二十一章 鮮衣怒馬第八百零一章 攪屎棍子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四百五十四章 屁孩重逢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備戰第七百四十三章 敲詐勒索第四百一十五章 隋珠驚現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妙悟真理第二百零二章 籌建邊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王西巡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六百三十五章 印度希臘第五百六十六章 通信編碼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八百三十二章 化解衝突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六百五十七章 有所隱患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二百三十二章 河湟谷地第五百零三章 焚城滅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四十八章 避暑山莊第六百八十五章 社福基金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八十章 密林設伏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第七百三十四章 固有疆土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七百八十三章 與子逛街第九十九章 私有企業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四百二十三章 悽惶衛長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三百八十五章 匈奴裂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鑄幣亂源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六百九十九章 漠南筑塞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一百七十九章 唯纔是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歸化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