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伐高麗6

戰略目標確定,戰術上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徐世楊的參謀部認爲,要迫使高麗國王屈服,必須抓住這個從不吝惜民力的傢伙,最好連帶他的繼承人和那些兩班主要成員一起。

若是能做到這一點,不怕高麗不屈服。

至於劫掠高麗的人口和財富,這需要儘可能殲滅高麗軍隊主力,然後分兵攻擊儘量廣泛的土地,這樣才更容易收集人口和物資。

這一切的目標,最重要的戰術動作,就是快!

必須以最快的速度,不給高麗國王逃走的時間!

因此,齊軍再不猶豫,二十八日,陸軍以平遠、濟遠、威遠3個野戰旅,外加陷陣營部隊和部分龍騎兵,共計7000人爲南路軍,公孫勝爲統帥,沿漢江南岸行動。

以靖遠、經遠、致遠三個野戰旅,中軍衛隊、以及藍軍旅共7500人爲核心,徐世楊親任統帥,沿漢江北岸行動。

中間的漢江,有海軍下屬的,適合在內河航行的三十三艘小型平底船爲主力,三路大軍水陸並進,迅速向高麗王京進發。

此時的高麗王京內一片混亂,高麗國王剛剛纔得知這次從海上攻過來的居然不是倭寇,而是先前來信斥責最對金稱臣的齊軍!

不過,雖然不是倭寇,只要也不是要人命的韃子,高麗國王認爲自己還是有一戰之力的——畢竟大家都被女真揍得很苦不是嗎?

孤陋寡聞的高麗國王居然一直不清楚齊軍之前幾年的戰績,這也可算相當奇怪的一件事了。

然而兩班貴族中總是有明白人的。

一些去過遼東的高麗貴族心中十分清楚,最近幾年,女真韃子面對崛起的齊軍從來未取得過什麼優勢。

然而更多的貴族認爲,這只是因爲女真人麻痹大意了。

在這大敵當前的時刻,高麗王國內部又一次展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黨爭。

比如兩班中的北人黨認爲應該儘快與齊軍達成一個協議,哪怕讓國王對大周皇帝稱臣都可以——幾十年前,高麗本來就當過大周的附屬國。

但西人黨處於黨爭的需要,不斷強調國王的尊嚴和權威,認爲國王不應該對同樣向女真稱臣的周人妥協,何況這次來襲的還是大周的附屬。

爭吵不斷的進行,卻沒有任何人提及如何抵擋齊軍攻勢,只是由國王發了一道軟綿綿的旨意,要求京畿道集結兵力,阻止齊軍向王京推進。

於是,屬於高麗王國的時間迅速流逝。

大周隆道二年十二月初一,南路齊軍攻克重鎮通津,第二天就攻克了另一個漢江重鎮金浦。

同一天,徐世楊主力部隊在漢江北岸擊潰第一支高麗勤王軍,這是一支由京畿道高麗正兵和附近佛寺僧兵拼湊的武裝力量,總攻有約2000人。

7500齊軍只用了一個時辰就殲滅了這支部隊,擊斃對手500餘人,俘虜1200多人,只有少數倖存者潰散。

十二月初三,齊軍艦隊承載海軍陸戰隊300餘人,趁夜色偷襲,一舉攻佔漢江南岸的楊花津,這個地方距離高麗王京只有三十多裡!

至此,高麗國王李倧才第一次感覺到情況似乎有點不妙。

高麗王國內部主張與齊軍死戰的大司憲(相當於大周的御史大夫)金尚憲與其兄長右議政(相當於大周的宰執)金尚榮在京畿道大肆徵召義軍、僧兵,準備配合正兵部隊作戰。

但齊軍的行動過於迅速,高麗軍主力尚未集結完畢之時,徐世楊親自率領北路軍對王京西門外集結的高麗軍發動猛攻。

齊軍在炮兵的支援下,集結所有偵察騎兵和龍騎兵,對高麗軍側翼發動突擊。

高麗軍軟綿綿的片箭自然無法對抗兇猛的炮火,他們的遠程火力被壓制後,短矛短刀自然無法阻擋騎兵的鐵蹄,齊軍騎兵乾脆放棄了下馬步射的傳統戰術,直接縱馬踏陣,並且一舉破陣。

高麗軍徹底崩潰,三十多位主要軍官被殺,二十多名將領被俘,出城督戰的金尚榮爲避免被俘受辱,在部隊崩潰之時吞藥自殺,高麗軍損失五千多人,京畿道主力已經徹底消散了。

這次戰役就發生在高麗王京西門外,高麗國王李倧和大部分兩班貴族親眼到了高麗軍主力在兩刻鐘內被擊潰的場景。

這對他們無疑是一種十分現實的震撼教育,當天夜間,擁有數次逃命經驗的高麗國王毫不猶豫,帶領幾位大君(王子)、王妃以及少數兩班貴族高層,由南門出城,試圖逃往南漢山城。

然而,齊軍動作比他們快的多,南路齊軍在公孫勝的指揮下,於初四清晨一舉攻陷南漢山城。

這座理論上應該有一萬六千守軍的要塞,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千五百人駐守,而且如金勻所述一致,在漢人眼裡,這根本只是一道未完工的矮牆,牆頭不僅缺乏城垛的掩護,甚至連供應守軍休息的避風點都很少。

公孫勝攻入南漢山城後,愕然發現,雖然防禦工事未能完成,不過這裡的高麗國王行宮倒是修建的頗爲豪華,而且已經完工了……。

高麗國王抵達南漢山城附近後,才發現他們賴以躲避追殺的“要塞”已經淪陷了,於是逃難隊伍只好在齊軍騎兵的逼迫下返回王京。

爲了儘可能殲滅高麗軍隊主力,徐世楊下令騎兵不準逼迫過甚,或者直接消滅這個易於得手的目標,只是把高麗國王趕回王京就可以了。

初五,齊軍主力齊至,一萬五千海陸軍士兵完成了對高麗王京的合圍。

同一天,齊軍在王京四周立下營寨,分別堵住所有城門,但在城牆部分留下了不少缺口。

高麗軍自以爲找到機會,立刻派遣數十位勇士,用吊籃縋下城牆,趁着夜色潛越齊軍封鎖線,帶着高麗國王“八道勤王”的旨意,分別前往高麗各道,召集援軍去了。

徐世楊故意放跑了高麗人的信使,就是等待一個圍點打援的機會。

既然已經把高麗國王兜在城中,那麼他就不必過於着急攻打這座脆弱的城市了。

初八,徐世楊下令分出一萬野戰軍,以百人爲一隊,配屬兩個高麗嚮導,分散開,對整個高麗王國京畿道展開大規模劫掠。

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126章 生產第314章 教育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27章 晉省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168章 動容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15章 興靈2第23章 不妥協第443章 賀使2第334章 細紅線第653章 宣戰第413章 氣勢第262章 戰黃河5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306章 風暴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169章 招攬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165章 主戰派第384章 滅蝗1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35章 趙琳第597章 戰爭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46章 軍改3第442章 賀使1第310章 糧食第393章 伐高麗5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29章 包圍第137章 私仇第612章 西域1第6章 勝利第311章 水利第271章 反擊2第368章 選擇第709章 南征9第486章 選擇第225章 攔截第659章 釣魚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97章 兄弟並肩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704章 南征4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28章 訓狼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0章 破寨2第310章 糧食第414章 高麗1第597章 戰爭1第321章 交換第75章 張家第348章 宣傳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51章 權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555章 開打第91章 戰利品第166章 死諫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65章 主戰派第643章 父親2第259章 戰黃河2第100章 備戰2第309章 市場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43章 塢堡民兵第299章 海盜第711章 升龍府2第128章 訓狼第559章 三沙1第356章 劫掠1第366章 盈利第286章 反擊第319章 戰2第231章 天下1第760章 和虎第730章 登封第324章 佈局第161章 臨!安!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章 勝利第676章 1795年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568章 北行記3第328章 旅順2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577章 海島攻略
第671章 大周孤忠2第126章 生產第314章 教育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527章 晉省2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168章 動容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615章 興靈2第23章 不妥協第443章 賀使2第334章 細紅線第653章 宣戰第413章 氣勢第262章 戰黃河5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306章 風暴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169章 招攬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165章 主戰派第384章 滅蝗1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35章 趙琳第597章 戰爭1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46章 軍改3第442章 賀使1第310章 糧食第393章 伐高麗5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29章 包圍第137章 私仇第612章 西域1第6章 勝利第311章 水利第271章 反擊2第368章 選擇第709章 南征9第486章 選擇第225章 攔截第659章 釣魚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97章 兄弟並肩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704章 南征4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128章 訓狼第281章 最後的嘗試第50章 破寨2第310章 糧食第414章 高麗1第597章 戰爭1第321章 交換第75章 張家第348章 宣傳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251章 權利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555章 開打第91章 戰利品第166章 死諫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31章 一個不留第165章 主戰派第643章 父親2第259章 戰黃河2第100章 備戰2第309章 市場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43章 塢堡民兵第299章 海盜第711章 升龍府2第128章 訓狼第559章 三沙1第356章 劫掠1第366章 盈利第286章 反擊第319章 戰2第231章 天下1第760章 和虎第730章 登封第324章 佈局第161章 臨!安!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6章 勝利第676章 1795年第757章 尚需繼續前行2第568章 北行記3第328章 旅順2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577章 海島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