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春天8

“把他們全砍了。”

看着跪在地上,雙手抱頭瑟瑟發抖的韃子,突擊隊長冷冷說道。

他們還要向前,根本不可能帶着俘虜。

再說,剛纔那一炮,他們隊一下死了9個人,這是進城以來最大規模的傷亡,隊長正在氣頭上,怎麼也不可能放過他們。

聽到命令,凶神惡煞的齊軍一擁而上,亂刀把十幾個投降的韃子斬殺。

半分鐘後,韃子掙扎慘叫的聲音消失了。

“還有多少人?”隊長大聲問道。

“藍軍還有33人。”薩廉阿回答。

“選鋒還有39人。”左鶴林說道。

“工兵17人。”工兵隊長說道。

加上突擊隊長自己,120人的隊伍到這裡還有90人。

由此可見剛纔一下損失9個人是多麼令人惱火。

“休息十分鐘,之後再進攻!”

……

齊軍攻擊十分迅猛,所有突擊隊都在破牆前進,把金軍在城中大部分部署徹底打亂。

韃子無法預測齊軍會從什麼地方出現,也許就在自己身邊。

也許原本安全的牆下一刻就會被炸開一個大洞,然後從裡面涌出百十個齊軍,把所有人全都殺光。

原本就兵力不足的韃子不得不分散精力和兵力處處小心設防,精神高度緊張之下士兵的身心極易疲憊,這又使得他們很容易走神漏過蛛絲馬跡,結果很容易被齊軍打個措手不及。

何況齊軍突擊隊也不是隻有穿牆而過這一招,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硬碰硬強攻某些建築或巷道。

隨着時間的推移,齊軍主力開始入城後,情況又急轉直下。

齊軍主力帶着大炮入城,近距離對所有有金軍的地方開火,這個時代的任何居民建築都無法抵擋大炮的近距離射擊,往往兩炮過後一棟房子就會倒塌,來不及衝出來的甲兵會被全部壓死,僥倖衝出來的甲兵也會成爲火槍手的活靶子。

齊軍主力推進速度很慢,但步步爲營完全不給金軍任何可乘之機,加上突擊隊迅速向韃子核心地區突進,攪亂金軍的防禦部署,現在他們已經左支右絀,幾乎完全無力抵抗了。

黃昏時分,左鶴林所在的突擊隊再次發起進攻,這一次他們發現眼前的敵軍變得弱了許多。

他們一臉突破三個街區,卻只殺死五十多個韃子,而且其中還有近三十人是傷兵。

一直到隔着一條大街與韃子皇宮相對,他們纔再次停了下來。

這一次突擊隊長留了個活口,稍微問了一下才知道,完顏宗弼已經下令收縮,把最後一千多甲兵全都收回用以防守僞皇宮,遼陽城的其他地方乾脆就不要了。

隊長踩在兩個戰士的肩頭爬上屋頂向僞皇宮那邊看了一下。

那是一個夯土外牆圍起來的建築羣。

相對中原的皇宮,這邊的宮殿顯得寒酸許多,裡面所有建築都是木質,圍牆內中間正北方是韃子僞帝居住和辦公用的大政殿,然後兩側向南依次排開十間大屋子,這就是所謂的十王廳,是金國最強盛的時候,十個勃極烈分別辦公的地方。

這種建築格局倒是附和金國部落聯盟的實質,只不過這幾年隨着不斷兵敗引起的內部政治清洗,十王廳實際上只有四個還在正常運轉。

眼下,完顏宗翰在瀋州,完顏宗乾和完顏宗望都在遼北,遼陽僞金皇城實際上只有完顏宗弼一個勃極烈。

不過僞帝也在,他的后妃僞皇子公主,四個女真勃極烈的妻妾子女,以及現存所有女真高級貴族的家眷都在這皇城裡。

僅僅這些人,都能算做貴重的戰利品了。

只是這些戰利品與齊軍之間,還有一千多困獸猶鬥的女真甲兵。

先後有幾支突擊隊按耐不住對僞皇城發動進攻,結果都被暴雨般的箭矢射了回來,各個突擊隊除了付出幾十人的傷亡外,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這讓看着僞皇宮這麼大的功勞都有些眼紅的突擊隊長們多少冷靜了一點——憑他們手上這幾百人,拿下僞皇宮是不可能的。

於是各突擊隊開始橫向發展,清除沒有進入僞皇宮的零散韃子,互相取得聯繫,隱隱對僞皇宮形成一道包圍圈。

晚上八點左右,齊軍主力趕到皇宮附近。

此時韃子不得不在圍牆上點起一些火把,防止齊軍偷襲。

然而這些光亮讓他們變成齊軍炮兵的活靶子,伴隨步兵進城的炮兵拆分成四個炮組,每組兩門炮,在圍牆四面各自選擇一個突破口,安靜的等待着。

九點整,8門大炮幾乎同時開火,呼嘯而來的炮彈砸在夯土牆上,每一炮都能剝落大片土石。

韃子守軍尖叫着,有人不管不顧的向黑暗中拋射輕箭,這當然無法給齊軍造成任何殺傷,不過是給他們自己壯壯膽而已。

8門炮轟擊了半個時辰,在僞皇宮四面都打開一個巨大的豁口。

然後齊軍火槍手站在距離僞皇宮最近的建築物頂上,對敵人漫射。

三輪過後,所有突擊隊再次上場,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手頭能搞到的一切儘可能加強自己的防護。

左鶴林他們十分幸運的找到兩輛手推車,戰士們把一張木榻和一面門板架在手推車上,後面堆上一層土袋,做成兩輛簡易盾車。

九點一刻,22支齊軍突擊隊同時發動進攻,僞皇宮鑼鼓喧天,圍牆上不斷出現韃子甲兵的身影,他們向下射出一箭後,立刻縮回圍牆後面。

齊軍立刻用火槍還擊,天太黑了,炮擊過後韃子又熄滅了火把,此時雙方都是在盲射,根本無法造成什麼損失。

不過齊軍對此很無所謂,他們只要安全靠近圍牆豁口就可以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天上的雪下的更大了,齊頭並進的齊軍士兵踩着雪地嘎嘎作響,對金軍來說這就是死神的腳步。

幾個韃子承受不住壓力,揮舞達到嚎叫着衝出豁口,齊軍毫不客氣,一頓亂槍結束了他們的痛苦。

進攻十分鐘後,齊軍靠近僞皇宮的圍牆。

隨後就是尖銳刺耳的哨子聲,突擊隊長們嘴裡叼着竹哨,手中提着刀盾,揹着小紅旗引導戰士們迅速向圍牆豁口涌去。

第415章 高麗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12章 擊發槍1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9章 破寨1第448章 差距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319章 戰2第620章 興慶府1第705章 南征5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64章 冬季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747章 株連第582章 爲什麼第251章 權利第594章 機會第18章 宗祠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35章 矛盾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03章 再擴軍第466章 衛生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274章 豬突3第430章 兩難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655章 南北2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章 未來1第310章 糧食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247章 援助與否2說一下哈第270章 反擊1第311章 水利第34章 安排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613章 西域2第272章 豬突1第397章 降服3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8章 訓狼第656章 南北3第5章 夜戰2第364章 激戰2第531章 少年兵2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225章 攔截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49章 帝國第730章 登封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6章 勝利第470章 巡邏隊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244章 局勢第130章 破莒州1第263章 戰黃河6第677章 邕州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68章 夜戰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320章 重視第297章 改編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60章 分期第348章 宣傳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30章 兩難第331章 政策第28章 老規矩第413章 氣勢第193章 戰鬥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256章 牆頭草第152章 採購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0章 站隊第548章 國制第760章 和虎第47章 互相忌憚
第415章 高麗2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512章 擊發槍1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49章 破寨1第448章 差距猛回頭 作者:陳天華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319章 戰2第620章 興慶府1第705章 南征5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64章 冬季1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747章 株連第582章 爲什麼第251章 權利第594章 機會第18章 宗祠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08章 幸福很簡單第735章 矛盾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403章 再擴軍第466章 衛生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274章 豬突3第430章 兩難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655章 南北2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24章 未來1第310章 糧食第577章 海島攻略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247章 援助與否2說一下哈第270章 反擊1第311章 水利第34章 安排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613章 西域2第272章 豬突1第397章 降服3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8章 訓狼第656章 南北3第5章 夜戰2第364章 激戰2第531章 少年兵2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225章 攔截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49章 帝國第730章 登封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6章 勝利第470章 巡邏隊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244章 局勢第130章 破莒州1第263章 戰黃河6第677章 邕州1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68章 夜戰2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320章 重視第297章 改編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160章 分期第348章 宣傳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482章 籌備大戰1第430章 兩難第331章 政策第28章 老規矩第413章 氣勢第193章 戰鬥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256章 牆頭草第152章 採購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0章 站隊第548章 國制第760章 和虎第47章 互相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