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無題

徐世楊這種堅定的打破知識壟斷的作風,造成士紳豪門對帝國和徐世楊的看法兩級分化很嚴重。

而且很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那些地方風評很好的耕讀世家,對徐世楊的看法通常都不太好。

然後就是那些命運與前朝息息相關的前周勳貴——比如金陵四大家族這樣的。

相反,曾經在地方上風評不太好,甚至很不好的單純地主、財主(就是家中缺少功名的那類人),對帝國的看法還不錯。

因爲打破知識壟斷對他們也有好處——以往他們這些沒有功名的土財主也是士紳歧視的對象,官府養的肥豬。

普及初級學校後,他們的子孫也不用爲了躋身士紳階層,到處求人拜師了。

這意味着他們的上升渠道也拓寬了。

而且,對土財主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是他們的財富,而在帝國,機會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土財主們發現,哪怕把佃戶的高利貸全免了,帝國也會給他們更多發家致富的出路。

有點冒險精神的,可以投資雨後春筍一般不斷冒出來的工廠、農場。

只想着過安穩日子的,可以買國債吃利息。

甚至不捨得那點田地,保守到連國債都不信任的,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些扶桑奴、交趾奴之類,在自家土地上勤勞耕作——奴隸籤死契,在官府地位等同於大牲口,用起來比僱傭佃戶舒服多了。

當然,最後這種人很少,更多的人,是選擇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購買幾個奴隸照料家中祖田作爲退路,另一方面把餘糧餘錢投資工廠或國債,爭那一份發財的機會。

綜上所述,不管是底層平民還是社會地位稍高一點的自耕農、財主,之前對帝國持負面態度的,其實只有那些習慣以武犯禁的俠,和喜歡以文亂法的儒。

而《周史》案之後,有些輕俠和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上有些坐歪了的儒士反而對徐世楊和帝國有了一些好感。

對俠客們來說,徐世楊那個對漢人寬大處理的批示,讓他們覺得徐世楊這個人至少不是個暴君,那種想象中的暴君橫行暴斂、欺壓良善的場景,至少在漢人中不會發生。

那麼,他們對抗朝廷,爲民伸冤,就成了自以爲是。

人就是這樣,不管事實如何,若是認定自己的行爲是正當的,那麼他做多少沒下限的事都是正常的。

但若是正好相反,那麼人做事的信心和決心就會崩的十分誇張。

一個例子:華夏古代的漢奸軍隊,通常戰鬥力都不低,因爲他們是爲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戰,異族能夠給他們燒殺搶掠的機會,他們就認定這是正當的。

徐世楊前世的兩個韃子政權都是以本族爲核心,漢奸爲主體的組合式軍隊。

但近代民族主義覺醒以後,爲異族服務的漢奸軍隊就成了弱雞的代名詞,不僅僅是華夏,在別的國家也是類似,僞軍就沒有一個有戰鬥力的。

轉回話題,到1798年底,隨着《周史》案和大理刺駕案的結案,以及帝國強大的宣傳機器對徐世楊的吹噓,除了因爲自身利益被帝國徹底剝奪而反帝國的少數人外,真正還在質疑帝國合法性的漢人已經很少了。

而且,那些一意反對帝國的輕俠和儒士,大部分也發配到邊疆塞外了。

在那裡,他們沒有選擇,只能支持帝國。

原因很簡單,塞外異族可以給他們最好的,也不如帝國給他們最差的。

……

共和1798年,帝國先後流放了近十萬人,秦國、晉國、楚國等內屬親王國,以及遼東、漠南、大理等新編省份都分到不少。

這些人將成爲維持邊境安寧的基礎,使得這些地區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能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爲此,邊疆省份和親王們對這些人都十分重視,說是發配,但得到的待遇一個比一個好。

秦王用發配的儒士充任王室領地的地方官僚,他們不是都覺得自己是經世之才嗎?給塊土地,任他們折騰實驗自己的施政方針,若是能成自然最好。

若是不成,反正秦國夠大,國民以異族爲主,地方上受些損失也不心疼。

而這種事情放在國內,就沒人敢做類似的實驗。

即使那些不願意爲官的人,對秦王也有用處,比如可以去整理編篡異族的史書——不論是秦國的大敵帕爾斯,還是已經降服但仍然處在半獨立狀態中的花喇子模人、鐵勒人,秦國都要整理他們的歷史。

嗯,以便於污衊人家。

總的來說,秦國方面會把這些異族歷史上的英雄全面污衊爲小人、奸邪之人、蠢材,甚至是混蛋。

要滅其國,必先毀其史,要想毀其史,必先污其英雄。

這個道理徐代炫還是懂的,他的主要對手帕爾斯是華夏傳統文明輻射區外的國家,有自己的文明、歷史和英雄,摧毀這樣一個國家,不是戰場上獲得幾次勝利就能做到的,這必須是一場全面的征服,從他們的人,到他們的靈魂。

伴隨着秦國軍事勝利的,必須還有文化勝利。徐代炫就是要對佔領區的異族民衆徹底洗腦,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把華夏當成人類文明的燈塔,把他們自己的文明當成徹底的糙粕。

爲此,他需要這些舊式文人的輔助——這些人對類似的工作可是十分在行,而且他們也喜歡這樣的工作。

要知道,這些人可是能把自己的文明貶低的一無是處,更別說高高在上的評價別人的文明瞭。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自然還有軍事上的直接征服。

這就需要那些輕俠們一起出力了。

共和1798年底,徐代炫開始籌備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在明年攻入帕爾斯的核心領土。

最近幾年,憑藉着之前幾次野戰全勝的威名,秦軍已經把帕爾斯國都泰西封以東所有領土砸的支離破碎,就像一頭猛獸已經被拔掉爪牙,剩下的就是儘快給它最後一擊,然後殺掉吃肉了。

爲此,秦王開始在整個秦國統治區進行總動員,國內的流放犯這麼好的軍事資源自然也不會被浪費。

第394章 伐高麗6第37章 人生大事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158章 李飛龍第360章 血河第526章 俘虜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33章 仙釀第279章 和平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11章 升龍府2第373章 財政2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123章 新軍第546章 軍改3第328章 旅順2第573章 北行記5第2章 夜間第237章 槍與槍第66章 153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25章 炮第753章 霸權1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67章 夜戰1第572章 北行記4第156章 時局圖2第724章 麻六甲1第666章 暴秦6第447章 破村第246章 牽制第202章 團結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74章 憂心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51章 糧稅第676章 1795年第396章 降服2第165章 主戰派第330章 佔領第530章 少年兵1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534章 王師第632章 南下1第15章 徐世鬆第24章 未來1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444章 烽燧第204章 炮擊第232章 天下2第172章 困難第467章 美泉宮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32章 天下2第498章 新春5第72章 進軍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78章 邕州2第685章 野心第547章 軍改4第243章 進軍2第89章 剿匪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00章 降服5第60章 湯隆2第731章 寺產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75章 說服第654章 南北1第443章 賀使2第154章 生意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01章 春天8第168章 動容第104章 開始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5章 互啄第318章 賊第439章 會議季2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03章 再擴軍第702章 南征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81章 暴打族叔第747章 株連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441章 齊
第394章 伐高麗6第37章 人生大事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158章 李飛龍第360章 血河第526章 俘虜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433章 仙釀第279章 和平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711章 升龍府2第373章 財政2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123章 新軍第546章 軍改3第328章 旅順2第573章 北行記5第2章 夜間第237章 槍與槍第66章 153第538章 朝廷無下限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25章 炮第753章 霸權1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267章 夜戰1第572章 北行記4第156章 時局圖2第724章 麻六甲1第666章 暴秦6第447章 破村第246章 牽制第202章 團結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374章 憂心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351章 糧稅第676章 1795年第396章 降服2第165章 主戰派第330章 佔領第530章 少年兵1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534章 王師第632章 南下1第15章 徐世鬆第24章 未來1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444章 烽燧第204章 炮擊第232章 天下2第172章 困難第467章 美泉宮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37章 人生大事第232章 天下2第498章 新春5第72章 進軍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678章 邕州2第685章 野心第547章 軍改4第243章 進軍2第89章 剿匪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400章 降服5第60章 湯隆2第731章 寺產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75章 說服第654章 南北1第443章 賀使2第154章 生意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625章 扶桑局勢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501章 春天8第168章 動容第104章 開始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5章 互啄第318章 賊第439章 會議季2第195章 文相公的決定第403章 再擴軍第702章 南征2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81章 暴打族叔第747章 株連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441章 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