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兵發冀州

“文臺,尚有討董之志否?”

孫堅投杯於案,慨然說道:“堅雖敗,爲國除賊之志未損也。”

袁術撫掌笑道:“壯哉文臺剛剛接到消息,孔(伷)公緒病卒,今豫州無主,吾當舉文臺爲豫州刺史,爲討董資用。你我兄弟,各據大州,天下不足定也。”

孫堅目瞪口呆……

不僅孫堅,堂中所有人一瞬間石化,這個消息太震撼了。

孔伷病死,豫州無主,這是一塊大肥肉,袁術當然不會放過,不過漢代三互法規定,本州人不得出任本州刺史,也就是說,袁術連同袁氏族人、鄉人親信都沒辦法成爲豫州刺史,只能用外州人。

至於爲何選孫堅,袁術是經過深思熟慮才下的決定。首先,孫堅是一員難得的良將,雖然他剛剛慘敗於董軍手裡,但說實話,整個荊州,無一人可與其比肩,且孫堅素有討董之志,正可藉助其力。其次孫堅出身低,心狠手辣,擅殺荊州刺史、琅邪王叡,南陽太守、潁川張諮,而後者豫州名士,孫堅必不得豫州士人心意,方便自己掌握豫州。其三,袁紹乃是討董聯盟盟主,承製,有任命大權,必會插手豫州,自己任用孫堅,則是將孫堅徹底綁在自己的馬車上。第四,袁紹以盟主之名大肆樹立朋黨,驃騎將軍、幷州牧蓋俊、大司馬、幽州牧劉虞、冀州牧韓馥、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陳溫皆是也。自己勢單力孤,孫堅和徐州刺史陶謙乃是揚州同鄉,兩人曾共赴西疆戰場,交情深厚,正好借孫堅之手把陶謙拉入自己的麾下,這樣己方便有了三州之地,足以與袁紹及其朋黨爭衡。當然也有第五、第六……這裡就不一一細表了。

袁術喝了一石多酒還能想這麼多,真是難爲他了。

“袁公路說什麼?他要把豫州給我?他瘋了?”孫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袁術緊抓孫堅臂膀,微戲道:“怎麼,文臺,可是不樂爲豫州?”

“將軍,所言當真?”孫堅眼角微微跳動,證明他內心的不平靜。

袁術聞言不悅道:“文臺以爲我袁公路是何許人?”

孫堅壓下心中澎湃,肅容抱拳道:“將軍勿怪。喜從天降,不敢信耳。”

袁術朗聲笑道:“區區一州之地算得了什麼?文臺,你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放遠一點……你我兄弟並勢,誅殺董賊,復迎天子,屆時整個天下都是……”話還未說完,背後便響起家僕袁六的咳嗽聲,袁術神色一怔,馬上意識到話語太過露骨了。

這話聽在別人耳裡或許太過露骨,孫堅則沒有顯露出任何異樣。

袁術知道此間不是談話的地方,藉口醉酒告退,堂中諸人各抱心事,起身送別。不久,孫堅亦走,藉口自然也是不勝酒力,任是白癡都看得出來是怎麼回事。

孫堅進入密室時,袁術正喝着茶,漢代茶曾一度以藥物的名義出現,因爲其有解酒、醒神的功效,漸漸爲人們日常飲用,喝茶之風尤以巴蜀、荊楚最盛,中原則少有。

袁術一邊小口喝着茶,一邊問道:“茶雖苦,解酒甚利,文臺來一些嗎。”

孫堅搖搖頭,他在荊南呆了兩年,還是不能習慣它怪異苦澀的味道。

袁術也不強求,說道:“袁本初若得知孔公緒病卒,一定會來奪幽州。文臺該早作行動,儘快掌握豫州大局。”

孫堅恨不得現在就去,問題是他人生地不熟,頗有不知從何處着手之感。“將軍有何高見?”

袁術顯然成竹在胸,說道:“豫州治所在沛國譙縣,東臨徐州、南臨揚州,對於討董來說,位置太過偏僻了。”

“……”孫堅深以爲然。

“豫州潁川、汝南,與南陽緊鄰,我當派人協助你先收此二郡。汝南,術之家鄉,人口兩百餘萬,不遜大漢南都——南陽,地佔豫州之半,名爲郡,實州也。潁川,則臨河南尹,隨時有與董卓軍發生交戰的危險。依文臺之見,豫州刺史部當設在汝南、亦或潁川?”說罷,袁術瞥了孫堅一眼,繼續低頭喝茶。

“潁川。”孫堅想也不想道。

“壯哉文臺”

袁術命人叫來從弟袁胤,袁胤字承嗣,今年三十餘歲,身長七尺餘,玉樹臨風,容貌瀟灑,汝南袁氏這個遭天譴的家族,從這裡出來的人大多這副模樣,氣煞旁人。

這個從弟倒不是袁成、袁逢、袁隗三兄弟的兒子,漢代家族就是這樣,即使隔了十代二十代,猶呼爲從兄弟。當然,袁胤沒有隔那麼遠,他和袁術尚在三代之內,算是正正經經的實在親戚。

袁術拉着袁胤的手道:“承嗣,你這次回家族,要說服族中長輩、兄弟鼎力支持文臺。”

“北兄那裡……”袁胤躊躇道。北兄即指袁紹。

袁術氣極反笑道:“你到底是我的人還是他的人?”

袁胤無言以對,心中暗歎,一代人中出現兩位人傑,也不知是汝南袁氏的幸運還是不幸。

次日,孫堅、袁胤二人帶着袁術撥給的五千兵,回到魯陽,孫堅合殘兵兩千餘,共計七千餘人向東入潁川境,魯陽城防隨後由剛剛升任中郎將的文聘接管——

河內朝歌和潁川的距離並不比南陽宛城遠多少,可是相比於袁術的當機立斷,火速任命孫堅爲豫州刺史,袁紹這一邊就要慢得多了,商討了兩天時間,最後以揚州會稽周氏三兄弟的老2周昂爲豫州刺史。

周昂南渡黃河,經兗州陳留郡入豫州陳國,半路上突然接到孫堅繼任豫州刺史的消息,頓時懵了,火速退回陳留郡,寫信給袁紹彙報情況。

袁紹第二次大發雷霆,第一次就是因爲袁術殺死他任命的荊州刺史劉表,自領荊州牧,這次竟然變本加厲奪取了豫州,他眼裡到底還有沒有我這個討董聯盟的盟主?

逢紀惡狠狠道:“必須要狠狠打擊袁術”袁紹乃是討董聯軍的盟主,承製,代天子行事,唯有他有資格任命州郡,袁術那個所謂表舉純粹就是強盜行爲。

陳琳搖搖頭道:“袁車騎,天下之所望也,縱然錯在袁術,兄弟相攻,不免授人以柄。”

逢紀道:“若是不給他點顏色,日後州郡出缺,他肯定都要插上一腳。”

許攸開口道:“讓周(昂)仲仁去兗州魯國吧,陳(逸)子師在那,旁邊還有山陽太守袁(遺)伯業照應。”陳逸陳子師即黨人領袖、太傅陳蕃之子,曾和冀州刺史王芬謀劃廢帝,許攸那陣子無聊,也陪他們玩了一把,事泄,王芬自殺,陳逸亡命。董卓入京後爲黨人翻案,黨人後代皆賜官職,陳逸被拜爲魯國相。兗州魯國南方與豫州沛國接壤,境內譙縣就是豫州刺史部所在地。

袁紹扶着額頭道:“孟德也一同去吧。”曹操家即在沛國譙縣,他對那片兒人熟地熟。

曹操點點頭,問道:“是老老實實呆在魯國還是……”

袁紹想了想道:“暫時不要起衝突,等到我拿下冀州再說。”——

這個冬天還真是精彩得過分吶

臨近年關,蓋俊一邊娛妻弄子,一邊目視中原,發出無限感慨。

黃忠指揮的河內之戰整個過程來看堪稱完美,以亡數百人的微小代價擊退董卓,並取得河內八縣千里之地,數十萬子民,可惜副將張楊死了……

說實話張楊的死嚇到他了,特別是聽說他在陣上被呂布數創,傷重而死。歷史上張楊雖然也是因爲呂布而死,可意思完全相反,他是欲救受到曹操圍困的呂布,而爲部下所害。

歷史上本該是肝膽相照好兄弟的典範,卻由於自己的介入而演變成這樣的結果。

造化弄人嗎?

張楊有二子,一十歲,一八歲,蓋俊令雲中太守樂賀好生看顧,直至二子成*人爲止。

董卓、袁術南陽之戰,這場歷史上沒有發生的戰事讓蓋俊聽到了兩個名字,一個叫文聘,可以說他是荊州爲數不多可以稱得上名將的人。另一個名字很讓他詫異,先零僞王野利,他居然還活着,並且投入袁術門下,幫助袁術大破樊稠上萬騎。

袁術和大兄袁紹的豫州之爭以後者退讓而告終,但蓋俊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不出半年,二袁必會開戰,正式拉開三國羣雄爭霸時代的帷幕。

正月一過,蓋俊首先封堵恆山諸道,莫說人,老鼠都不許通過。集射虎、落雕二營三千,騎兵一萬,步卒兩萬七千,合計四萬人整,刨去北地、河東、河內三處聚有重兵的地方不算,這是蓋俊目前能夠動員的最大極限了。大軍分批南下上黨郡,作爲征伐冀州之用。參戰的大將有振威中郎將龐德、折衝校尉徐晃、上黨都尉胡封、先登校尉胡車兒、懷義校尉張白騎。另外他用北地都尉郭銳替換上郡都尉鮑出,以鮑出爲陷陳都尉,和先登校尉胡車兒都射虎、落雕二營。

由於糧草早在去年就開始囤積於壺關,民夫也不缺,附近全是黑山民,隨着最後一部步卒到達壺關,大軍在懷義校尉張白騎及三千原黑山軍的引導下進入恆山。

第269章 掰手腕第148章 羽林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3章 暈厥第11章 棄嬰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411章 旱鴨子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08章 返家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59章 出征第21章 騎射第85章 回家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11章 拒絕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450章 入羌第160章 局勢第222章 仇恨第282章 財富第117章 成軍第223章 弒主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155章 朝會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70章 董卓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51章 意外第329章 河東第194章 苦戰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89章 往事第442章 慘敗第158章 邊章第16章 孝勇第414章 戰死第8章 琴與人第358章 戰略第433章 決戰第427章 死戰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17章 成軍第413章 反擊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9章 過目不忘第178章 禁忌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29章 河東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358章 戰略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95章 龍虎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365章 攬權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423章 夜深第278章 交換第268章 得鄴第376章 天塹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66章 北上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79章 老矣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314章 北返第52章 朔方第442章 慘敗第127章 相見第379章 意外第414章 戰死第109章 言太平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84章 棄子第417章 罰第279章 老矣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282章 財富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448章 敵至第94章 亡命
第269章 掰手腕第148章 羽林第121章 許縣之戰(上)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56章 扶棺至徐第453章 暈厥第11章 棄嬰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72章 北地之戰(四)第411章 旱鴨子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08章 返家第35章 欲殺之而後快的人第159章 出征第21章 騎射第85章 回家第301章 潁川諸俊傑第435章 挑撥離間第311章 拒絕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98章 城頭激戰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450章 入羌第160章 局勢第222章 仇恨第282章 財富第117章 成軍第223章 弒主第282章 荀彧獻策第130章 赴死之戰第155章 朝會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70章 董卓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51章 意外第329章 河東第194章 苦戰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115章 黨錮解 袁紹出第289章 往事第442章 慘敗第158章 邊章第16章 孝勇第414章 戰死第8章 琴與人第358章 戰略第433章 決戰第427章 死戰第322章 徒邊、豐年第117章 成軍第413章 反擊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29章 過目不忘第178章 禁忌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29章 河東第27章 蔡家有女 病如西子第358章 戰略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95章 龍虎第349章 至親到來第14章 皇甫墓前第199章 揪出賈詡第67章 中常侍趙忠第365章 攬權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9章 小鶴兒的請求第157章 斬司徒天下乃安第423章 夜深第278章 交換第268章 得鄴第376章 天塹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66章 北上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279章 老矣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314章 北返第52章 朔方第442章 慘敗第127章 相見第379章 意外第414章 戰死第109章 言太平第242章 欲挽狂瀾第284章 棄子第417章 罰第279章 老矣第86章 冠禮與婚禮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444章 驚天大事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282章 財富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375章 收編白波第448章 敵至第94章 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