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中常侍趙忠

蓋俊及蔡家一干人苦等二月有餘,等到的不是蔡邕的人,而是一封信,信上字很多,意思只有一個,他回不來了。這個消息宛若霹靂轟在蔡家人心頭。

蔡邕乃是天下名儒,赦令傳至朔方,地方大小官員爲之送行,席間酒酣,五原太守王智起舞相邀,他是中常侍王甫之弟,其兄雖死於陽球之手,但他爲官多年,宮中很有人脈,是以未受牽連,蔡邕不屑他的爲人,不肯應舞,以致酒宴不歡而散。王智爲人驕橫慣了,如今在人前丟了顏面,久久不能釋懷,就密告朝廷蔡邕怨於囚放,謗訕朝廷。蔡邕政敵頗多,紛紛磨拳擦掌,打算藉此一舉除掉這個眼中釘、肉中刺。蔡邕心知肚明,憂慮不已,滯留幷州,不敢回來。

蓋俊心裡很不是滋味,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歷史慣性,繞來繞去蔡邕的命運又回到了原點。沒有記錯的話,他之後會亡命江湖十餘載,直到董卓請他出山。

按下煩躁的心安慰了蔡琬幾句,蓋俊跑去袁府求助。

袁紹心明他的來意,對他的請求面露難色。蔡邕素來正直,得罪過的人不知凡幾,且都是心胸狹窄之輩,更要命的是,他們手裡掌握着國家的權柄,驕橫不可一世,誰的面子也不賣。不說他本就和這些人不是一路人,即使硬着頭皮去了也不過自取其辱。

蓋俊帶着失望的心情告辭而去,才行出不遠便被許攸迎面攔住,他提點道:“子英,你曾獻滅蝗策,與閹人有大恩,不若去試試?”

蓋俊皺起眉頭凝思,他入京後中常侍趙忠曾數次派人邀請過他,但是他自認與宦官清濁難容,涇渭分明,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在這個時代,只要你和閹人沾邊,你在士人眼裡就是臭狗屎一堆,曹操用了一生也沒有甩掉“贅閹遺醜”的名頭,危害之大可以想象。

許攸笑道:“子英何必想太多,自古以來最難還的債就是人情債,只需記住一點,你不是去求他們,而是他們還你人情。”

許攸的一番話使蓋俊下定了決心,一至休沐日便乘車前往趙府。他不騎馬而改乘車,說到底還是心有顧忌,明知是掩耳盜鈴之舉,還是忍不住這麼做了。

趁着蓋胤與趙家奴僕交談的工夫,蓋俊打開車窗望外,心裡暗暗咋舌,在這裡等待趙忠接見的人很多,絲毫不下袁府。

趙忠聽下人說敦煌蓋子英來訪,道一聲:“吾小友來了。”便謝絕再見其他訪客。

留蓋胤在外守候,蓋俊隨趙家奴僕進了趙府,他早就知道趙府堪爲京都最氣派的居所之一,然而親見後仍不免爲之動容。趙府之華貴,不下於帝王園林,這絕非誇張之語,玉砌雕闌、亭榭樓閣,無不逾制,奇花異草、奇珍異獸也是隨處可見。更誇張的是,宅院中央有一片小湖泊,風景之秀麗連蓋俊都不禁頻頻回顧。

傳言當今陛下劉宏愛登永安宮樓臺,眺望雒陽城全景,趙忠害怕皇帝發現自家邸宅不符人臣之規格,便命人勸諫皇帝說:“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劉宏自此以後當真不再登高。古有趙高欺瞞主上,指鹿爲馬;今有趙忠謊騙皇帝不該登高,兩個都姓趙的手法可謂一脈相承。

足足走了一刻鐘纔來到趙忠待客之所,總算見到了這位名震後世的大太監。他一身錦袍,端坐蒲席,面色白皙而無須,很是清瘦,一雙眼睛又細又長,給人以精明的感覺,由於保養得當,看不出具體年齡。

趙忠靜靜的打量着蓋俊,一邊邀請他入座一邊嘆道:“子英,僕可是等了你兩年之久啊!”和想象中的公鴨桑不同,他說話語氣輕柔,慢聲慢氣,很見風度。

蓋俊入座後抱拳道:“常侍見諒。常侍乃是社稷重臣,餘一介諸生,豈敢攀附?”諸生即是太學生,常用於太學生自稱。

趙忠搖頭笑道:“子英獲封關內侯,又爲童子郎,言同僚皆使得,怎是攀附?怕是不願與我等爲伍纔是真。”

“常侍言重了。”

趙忠問道:“子英今歲幾何?”

“十八。”

“有無興趣提前入宮爲郎?在宮中,平日耳聞天下政事,以後無論在朝抑或外任,都將獲益無窮。”

面對趙忠的招攬,蓋俊搖頭拒絕:“餘卒得童子郎已是惶恐之至,今學業未成,冒然爲官,恐怕有拔苗助長之禍。”

趙忠沒有在意,笑道:“既然如此,僕便不強求了。僕近來觀看地方官文,發覺尊父蓋漢陽將治下打理得頗爲興旺,依我看,他的才能必可做到公卿之位,子英以爲然否?”

蓋俊肅容道:“人子不敢在人前評論父親。”

“人人都言蓋子英之孝,果不虛言。更難得的是你性格穩重有度,你將來的成就恐怕還在尊父蓋漢陽之上。”

“常侍之語,餘定當銘記在心,以爲激勵。”

“不知我有無機會看到那一天。嗯……子英無事不登門,有何事只管道來。”

蓋俊平靜地道:“餘此次是爲蔡議郎而來。”

“蔡伯喈……僕早該猜到……”趙忠疏眉一皺,半晌,緩緩說道:“子英可是給僕出了一個好大的難題……罷了!僕平素從不欠人人情,子英曾幫僕大忙,一直未有機會回敬,內心深以爲憾,今次就還了你。”

“常侍一言九鼎,蔡議郎必得周全。多謝常侍。”蓋俊鬆了一口氣。也許焦尾琴會因無人賞識而被當做柴火燒掉,不再出世,可和蔡邕及家人受到的磨難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趙忠擺手道:“先別忙謝。蔡伯喈得罪的人不計其數,僕也只能幫他這一次,你最好……算了。蔡伯喈爲人我甚清楚,說了也是白說。”

蓋俊苦笑,他哪會不知趙忠是讓蔡邕管住自己的嘴巴,然而事實卻是如趙忠所言,蔡邕性格剛直,碰到看不慣的就要說上一說,這是天性使然,誰勸得住?話又說回來,他真的閉口不言,那他還是那個天下人敬仰的蔡伯喈嗎。

“蔡伯喈不宜回京,讓他回老家吧。”

蓋俊自然知曉這點,點頭應是。

二人又漫談少頃,趙忠望着天色道:“快至午時,子英可留下吃飯。”

“敢不從命。”

蓋俊出身豪族,什麼東西沒吃過?可是上了趙氏餐案,也不由暗歎自己見微識寡,莫說那些不認識的山珍海味,只說製作手法便是聞說未聞,口感也是頗爲味美,更有那絕世美酒,聞之就讓人心生醉意。

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55章 亡友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272章 橫掃第401章 敲打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111章 父親高升第376章 天塹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307章 婚事第72章 有字不識第267章 奪城第189章 血色第385章 激鬥第339章 歸心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3張 盧水胡第339章 歸心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12章 蓋勳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87章 洞房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90章 先鋒戰第284章 棄子第19章 福禍?第11章 棄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274章 崩潰第420章 鬼軍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63章 二女相見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章 父親第58章 皇后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章 蓋家堡第418章 偏軍第331章 使者第384章 單挑第449章 漢奸第339章 歸心第223章 弒主第312章 蓋勳第15章 雙雄之二第401章 敲打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69章 袁隗相邀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450章 入羌第364章 初定第256章 薤露行第382章 破城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36章 叛亂第190章 先鋒戰第182章 春耕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166章 北上第293章 入雒第302章 戲志才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86章 危矣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21章 騎射第224章 幷州牧第108章 返家第57章 她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98章 問第234章 人才第448章 敵至第109章 言太平第223章 弒主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09章 軟柿子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33章 決戰第229章 錢糧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6章 蓋胤第65章 公孫瓚第347章 間第329章 河東
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260章 困獸猶鬥第55章 亡友第107章 落雕長史第272章 橫掃第401章 敲打第415章 再添後手第175章 想要哪種死法?第111章 父親高升第376章 天塹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307章 婚事第72章 有字不識第267章 奪城第189章 血色第385章 激鬥第339章 歸心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13張 盧水胡第339章 歸心第126章 暗度潁水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43章 性命無憂第312章 蓋勳第215章 董卓 輪迴 命運第261章 爭分奪秒第87章 洞房第156章 家人團聚第216章 天子駕崩第190章 先鋒戰第284章 棄子第19章 福禍?第11章 棄嬰第164章 董卓的心願第249章 袁術領荊州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274章 崩潰第420章 鬼軍第205章 關呂爭鋒第63章 二女相見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2章 父親第58章 皇后第93章 天大驚喜第3章 蓋家堡第418章 偏軍第331章 使者第384章 單挑第449章 漢奸第339章 歸心第223章 弒主第312章 蓋勳第15章 雙雄之二第401章 敲打第252章 改變歷史的一戰第69章 袁隗相邀第145章 廣宗會戰(七)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450章 入羌第364章 初定第256章 薤露行第382章 破城第304章 韓信?耿弇?第436章 叛亂第190章 先鋒戰第182章 春耕第147章 平定黃巾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166章 北上第293章 入雒第302章 戲志才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186章 危矣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134章 加官進爵第21章 騎射第224章 幷州牧第108章 返家第57章 她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98章 問第234章 人才第448章 敵至第109章 言太平第223章 弒主第98章 城頭激戰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209章 軟柿子第320章 衛仲道、王粲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51章 霍光還是王莽?第433章 決戰第229章 錢糧第128章 甕中之鱉第6章 蓋胤第65章 公孫瓚第347章 間第329章 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