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回家

衆人在顯親休整一日,往黃河而去,蓋母馬昭攜幾名貼身婢女相隨,可能是到了抱孫子的年齡,她很喜愛蓋鸞,除開孩子餓了吃奶,其餘時間都抱在懷裡,片刻離不得。令蓋俊苦惱的是,母親對蔡琬和卞薇完全兩種態度,前熱後冷,究其原因一來是爲蔡琬抱不平,二來是礙於二者的身份,三來則爲性格原因,母親出自扶風馬閥,自幼通曉經史,博學多才,蔡琬和她很像。卞薇呢,不說她那難以啓齒的出身,單是一臉天生媚態就不討蓋母馬昭喜歡。她認爲卞薇這類女子除了在牀第間討丈夫歡心,一無是處。

卞薇心裡很委屈,卻沒有向蓋俊抱怨,而是換下豔麗的衣服,摘下精美的首飾,也不再抹胭脂水粉,整日素面朝天,侍蓋母極恭,比婢女還勤快。蓋母態度這纔有所鬆動,加上蔡琬、蓋繚相勸,總算不再隨意給她臉色看。

在這件事上蓋俊頗爲被動,從始至終都沒有獲得一刻發言權,若非事有轉機,他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隨着黃河的臨近,攔截車隊的當地豪族越發多了,蓋俊一概推辭,開玩笑,今天在這家小住一日,明天再那家拖延一日,猴年馬月才能回到敦煌?他也不是硬生生拒絕,真想和他結交,去敦煌參加他的婚禮便是。其實地方豪族等的就是他這句話。

一過黃河,情況更加誇張,每到一縣,莫不是萬人空巷,爭相目睹,嚇得蓋俊除了必要,否則必定不靠近城池。

這日,車隊行在武威張掖交接地帶,忽有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起,接着數百披頭散髮的胡族騎士呼喝着衝過來,護衛們解弓上弦,抽刀戒備。蓋俊掃了一眼此地界,不僅不緊張,竟而露出一抹笑意,向蓋胤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飛馳而出。關羽、鮑出不明真相,尾隨兄長。

胡騎爲首之人是個銳目青年,他跳下戰馬,大臂一張,熊抱蓋胤,口呼:“蓋大哥,好久不見。”

蓋胤用力回抱,笑着說道:“沮渠兄弟,好久不見。”此人正是沮渠元安。

關、鮑二人似虎如熊,想不受人關注也難,沮渠元安問道:“這兩位好漢是……”

“他們是我得結義兄弟,關羽、鮑出,勇武更在我之上。”蓋胤沒有介紹表字,那對胡人來說太過複雜了。

胡人最重英雄,沮渠元安面容一肅,抱拳問好:“關兄弟,鮑兄弟,在下沮渠元安。”

關鮑回禮:“沮渠兄弟。”

沮渠元安把住蓋胤臂膀道:“蓋射虎可在前方?”

“在。”

“快帶我去見他。”

沮渠元安來到車隊前,又和蓋俊來了一個熊抱,爽朗笑道:“我迎了兩三日,算算你也該到了,這不,就迎着了。”

“累沮渠兄弟辛苦,我之罪也。”

沮渠元安道:“什麼罪不罪的,你莫要和我說你們漢人那文縐縐的話。”

“還不是給逼的。”蓋俊苦笑道,這句話他路上說了不下百遍,都快成習慣了。

沮渠元安聽了原因抱着肚子大笑,道:“你我關係不比他們,一定要來我家。”

“這……”蓋俊有些遲疑。

沮渠元安不滿道:“你不願?”

“好吧,但只能住一日。明日你同我一起走。”

沮渠元安眉開眼笑道:“這纔是我沮渠元安的好兄弟。聽聞你娶了你們漢人中最有學問之人的女兒?快讓我見見。”

“我靠,哥們你也太直接了吧?”蓋俊心裡嘀咕,面上道:“那可不行,我丈人在呢,成何體統?到我成親時你再看也不遲。”

沮渠元安對漢人中的大學問家還是比較尊敬的,不再提這茬。

蓋俊指示車隊去附近城池暫住,他則領着蓋胤三兄弟、臧洪隨同沮渠元安去盧水胡居地,他也邀請了許攸,不過後者對胡人不感興趣,他寧願把時間耗在煙花柳巷。

沮渠元安和蓋胤年齡差不多,可兒子已經會騎馬射箭了,很有幾分乃父之風,要知道沮渠元安堪稱族中第一神射手,箭術足以和蓋俊相提並論。

找上羅侯,幾人聚在氈帳裡一通狠喝,臧洪酒量最淺,第一個被撂倒,蓋胤三兄弟緊隨其後,最後沮渠元安也挺不住了,只剩下蓋俊和羅侯還未醉倒,兩人不再喝快酒,一邊慢飲一邊聊着各自近況。不說不知道,沮渠元安本來是沒有繼承權的,沒想到其長兄意外病死,他一躍成爲接班人。其父親乃盧水胡權貴之一,麾下鐵騎三千。

次日蓋俊等人會合車隊繼續進發。慢慢地,有人開始隨車隊同行,至九月重陽父親蓋勳從後趕來,隨行賓客已是超過三百。二十日,蓋家堡在目,六月初從陳留出發,歷時百日有餘。

走在熟悉無比的蓋家塢堡,看着滿臉親切的蓋氏族人,蓋俊觸景生情,險些落淚,無論他在外面多麼成功或失敗,這裡都有全力支持他的人。心裡想念祖母尤甚,迫不及待地前去,祖母身體一如從前,未見敗壞,只是眼睛有些花了。

曹氏太滿意自己這個孫兒了,不客氣地講,敦煌蓋氏自立宗以來,從未有人的名望達到蓋俊這般響徹天下的地步,便是他的曾祖父官至九卿之大司農,也是不及。

伯父蓋衝則神色複雜,這個不愛學經,更不愛學今文經的小子,年不滿弱冠,已經是京都名士之流,與蔡議郎攀親。在看看自己從小悉心培養的兩個兒子,在太學讀書經年,還是渾渾噩噩,雙方這麼一比,差距太大了,猶如天地之分。

當年蓋俊撿來的孩子白水業已七歲,待人彬彬有禮,風儀極佳,蔡邕看了打心眼兒裡喜歡,想把他領回中原細心教授。白水想也沒想一口拒絕,就算站在他面前的是海內名儒。衆人都是不解,唯有曹氏知道原因,白水是怕走了留下她一人孤單。

曹氏非常欣慰,認爲沒有白疼他,心裡雖然不捨,但還是勸他隨蔡邕去中原,然而白水心志甚堅,死活不同意。蔡邕心知強求不來,只嘆有緣無份。

後面幾日,敦煌名流士族皆至,連那些剛剛冒出頭的小家族也藉機前來,而後便是各地趕來的賓客,人數很快超過千人,蓋家準備充分,倒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婚前須得立冠,冠而後婚方符合禮,此時蓋家塢賓客雲集,親爲見證。

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43章 性命無憂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61章 面聖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270章 雙雄會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62章 流星第189章 血色第393章 外援第181章 北地第223章 弒主第70章 董卓第455章 震怒第179章 鬼神第270章 雙雄會第226章 張楊第30章 相思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58章 戰略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23章 匈奴第409章 斬將第448章 敵至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89章 往事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69章 掰手腕第324章 殺第409章 斬將第20章 離別第278章 交換第48章 決定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190章 先鋒戰第279章 老矣第407章 弩第459章 自刎第6章 蓋胤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72章 有字不識第75章 文王操第四百零六章第92章 斷案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166章 北上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256章 薤露行第23章 弘農第82章 遇賊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章 蓋家堡第438章 大戰再起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87章 洞房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302章 戲志才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1張 回到漢末第131章 斬波才第33章 蔡琬病重第407章 弩第222章 仇恨第210章 肉搏第367章 猜忌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20章 離別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165章 大勝第52章 朔方第456章 平息
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43章 性命無憂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461章 面聖第146章 廣宗會戰(八)第270章 雙雄會第273章 不該現世的騎兵第408章 走投無路第162章 流星第189章 血色第393章 外援第181章 北地第223章 弒主第70章 董卓第455章 震怒第179章 鬼神第270章 雙雄會第226章 張楊第30章 相思第359章 龍山大營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358章 戰略第102章 窮追不捨第323章 匈奴第409章 斬將第448章 敵至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289章 往事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24章 雒陽與太學第383章 三喜臨門第269章 掰手腕第324章 殺第409章 斬將第20章 離別第278章 交換第48章 決定第315章 新安之戰第190章 先鋒戰第279章 老矣第407章 弩第459章 自刎第6章 蓋胤第396章 入霸陵,望長安第161章 深入敵境第340章 青州刺史曹操第136章 旬日定兗州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72章 有字不識第75章 文王操第四百零六章第92章 斷案二百三十五章 跋扈第344章 衛登府門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八十八 掌納妾第219章 揮師南下第10章 惡月惡日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59章 北方奇男子第245章 河內才俊悉入吾彀第429章 一鼓作氣 直入長安第263章 白騎破顏、文第166章 北上第255章 河內大戰第26章 馬日磾與蔡邕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256章 薤露行第23章 弘農第82章 遇賊第313章 家傳噩耗第202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171章 北地之戰(三)第125章 功虧一簣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3章 蓋家堡第438章 大戰再起二百二十一章 驚變第400章 戲醉衛睡第87章 洞房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363章 梟雄之死第302章 戲志才第439章 鹿死誰手第180章 董卓暴怒第1張 回到漢末第131章 斬波才第33章 蔡琬病重第407章 弩第222章 仇恨第210章 肉搏第367章 猜忌第285章 棄呂擊援第20章 離別第93章 天大驚喜第132章 戰後獻策第165章 大勝第52章 朔方第456章 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