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戲志才

荀彧向蓋俊推薦戲志才時,言其有負俗之譏,心中想到了另一個胸有韜略,而不治行檢的人,他姓郭名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今年不過二十二歲,自董卓入京後,其以弱冠之年隱匿名跡,秘密交結英雋,故時人多莫知之。反倒是同族郭圖、郭援名氣很大,是潁川年青一代的翹楚人物。

荀彧與郭圖友善,陽翟辛評亦爲至交,通過二人結識郭嘉,與之共論天下事,發覺對方確爲天下奇才,遂相交好。不過可惜的是,此人已身在河北,多半招之不來。

見荀彧若有所思,蓋俊笑問道:“文若,在想何事?可是尚有賢才欲薦?”

荀彧搖搖頭道:“潁川近年人才輩出,然或在長安,或在河北,餘者不多,吾當全力而爲,攬盡奇士。”

蓋俊慨然而嘆。荀彧所言一點不假,潁川才士被長安、袁紹瓜分大半,長安天子所居,是爲正統,不僅有老一輩大儒名士在朝任公、卿、大夫,青中年一代荀攸、鍾繇等人也在長安爲官。而袁紹頭頂討董聯盟盟主,名著四海,荀彧三兄荀衍、四兄荀諶、郭圖、郭援、辛評、辛毗、淳于瓊等皆投之。

兩人又聊了些瑣事,荀彧起身告辭而去。

蓋俊坐檯望外,目視着荀彧挺拔而消瘦的背影消失在美輪美奐的花園之中,目光沒有收回,繼續向遠方延伸,略顯迷離。時間進入四月,不知不覺間離家已三月有餘,他,有些想念妻子孩子了。他想念蔡琬的賢淑,想念卞薇的溫柔,想念蓋嶷的懂事,想念蓋謨的頑皮,想念蓋霸依依呀呀的清脆稚音……

次日,荀彧乘車往東南而行,蓋俊則親將一萬步騎,巡視河南諸縣。大軍經偃師、鞏縣,出旋門關一路向東,來到滎陽。

滎陽境內不僅有天下第一糧倉——敖倉,還產鐵,建有負責冶鑄的鐵官機構。東漢於十三州置鐵官百餘,每處鐵官下轄一個到數個大作坊,人數在數百至數千人不等。

河南滎陽、河內隆慮以及河東諸處,由於靠近京師,規模最宏大,亦有工官、匠官,直接鍛造兵甲、器具,供應大漢國堪稱天文數字的戰具。

不過董卓撤退關中,顯然沒打算便宜了旁人,滎陽糧食被搬空,匠人也被裹挾走。

蓋俊對董卓的小伎倆不在乎,滎陽根基還在,只要人力物力跟上,很快就能恢復。

蓋俊自董卓進京後,入河內,爭河東,再佔河南,三河盡有矣。三地人口稠密,土地肥沃,且因有供養京師雒陽的任務,匯聚天下最優秀的百工人才。一羣優秀的匠人,可以讓你的鎧甲更堅固,武器更鋒利,戰具更精良,毫不誇張的說,足抵十萬虎狼之士。

蓋俊在滎陽呆了整整兩日纔再度起程,跨汴水而東,遊諸縣,直抵原武,此地距離陳留酸棗只有一線之隔。酸棗即去年關東聯軍盟誓之地,如今人去縣空。

蓋俊感慨萬千,掉頭轉向南,經陽武、中牟,到達河南東南方最後一站開封縣。開封和陳留郡治所陳留縣僅數十里路程,陳留太守張邈早在蓋俊進駐原武時就接到了彙報,又聞對方南下,便趕來開封相會。

其弟廣陵太守張超亦隨之而至,不對,應該說是故廣陵太守,因爲老狐狸陶謙已經把他免職了,改琅邪名士趙昱爲新任廣陵太守。不過張超不在乎,反正他也沒打算再回徐州,他是東平國人,兄爲陳留太守,兗州纔是他的根本。

張邈比何顒尚長數歲,今年已有五十餘歲,鬍鬚發間半白,可謂袁紹圈中最長者,諸人皆以兄事之。張邈自恃爲兄,素來喜秉正義,動輒厲色數人,袁紹在京中時,爲謀宦官,聽之任之,以此顯示自己的胸襟,收攏天下志士之心。然而今時,諸人各自稱雄一方,張邈顏色始終不改,就有了那麼一些不知變通。如前翻,袁紹乃討董聯盟盟主,而他卻以下犯上,斥責袁紹,說到底他還是沒有接受身份的轉變。

蓋俊也沒有逃過他的魔掌,兩人見面才聊幾句,他便開始指責蓋俊竊取河內,使王匡無立足之地。

“……”蓋俊聽得一臉鬱悶,心道你不是恨王匡入骨嗎,怎麼又爲他說起話來?去年王匡殺死妹夫、黨人“八廚”胡母班,張邈亦爲八廚之一,發誓要爲好友報仇,這還不到一年,仇恨就放下了?

張邈一說再說,蓋俊感到不耐,臉色漸漸陰沉下來。張超立覺不妙,蓋俊可不是袁紹,能夠容忍你說三道四,趕緊插話道:“將軍,臧(洪)子源目下可好?”

蓋俊乾笑道:“子源治理河東甚是得宜,孤與子源少年相交,對他了解極深,子源有宰牧之才,如今位居河東太守,完全是大材小用。”所謂宰牧,顧名思義,宰相、州牧也。“子源常常念及足下對他的知遇之恩……”

張超擺擺手道:“子源才略智數皆十倍於我,除非盲目,否則如此大才,豈能不用?今子源歸於將軍,得以一展胸中抱負,我亦替他高興。”

蓋俊笑笑,和張超漫談半天,而後不經意地問道:“劉(岱)公山在昌邑嗎?”昌邑爲縣,屬山陽郡,爲兗州刺史部治所。

“……”張邈張超兄弟神色一滯。

至於這麼驚訝嗎,當真以爲我會不提此事?蓋俊冷笑道:“從中平六年算起,至今已有三載,他劉公山是在玩火”

張邈皺眉道:“按朝廷規制,青、徐每年撥幽州兩億七千萬錢,冀、兗撥幷州三億錢,糧谷若干。然,自黃巾暴起,中原四州(兗、豫、青、徐)屢遭兵禍,從未有一時安穩,得一刻喘息,青、徐早已停止供給幽州……”

“那又如何?”蓋俊硬邦邦道。首先,幽州牧劉虞是徐州人,又無力強行討要,加之自身在幽州屯田成功,自然可以裝作大方的免除青、徐二州供給。但老子是涼州人,冀、兗幹我鳥事?能要來,憑什麼不要?

張邈深感無顏,不悅道:“子英……”

蓋俊笑着點點頭道:“行,既然大兄親自開口,沒道理不給大兄情面。這樣,前面兩年先欠着,但今年的一定要給我。”

張邈躊躇道:“這個……”

蓋俊緩緩收起笑容,一字一句道:“大兄,這是我的底線。你回去告訴劉公山,一個月之內,若不運來錢糧,韓(馥)文節就是他的下場”

“……”

潁川郡、潁陽縣,穎水之畔,一男子身披蓑衣,頭戴斗笠,半臥半坐、悠閒自得的垂釣,身前木盆,已有數條尺餘長紅鯉。左方數丈遠,一名十歲左右的童子立於篝火旁,搖動木架,木架上有數只紅鯉散發着悠悠香氣,使人不由食慾大振。

“張童,還未烤好嗎?”男子如無骨病般,由右躺變爲左躺,他年約三十二三歲,中等身量,體貌消瘦,五官無奇,合在一起卻給人以和諧之感,只是臉色過於蒼白,若非有大病在身,便是沉溺酒色之人。

“主人,好了。”姓張的童子小臉被火烤得通紅,用袖口擦了擦汗跡,恭恭敬敬端魚上前。

男子伸出筷子,魚身一碰即碎,入口則化,男子閉上眼睛搖頭晃腦道:“張童,你的手藝最近大漲啊好好……你也吃一些吧。”

“諾。”張童拿起一條魚,坐到男子身邊低頭啃咬,燙得他齜牙咧嘴。

男子輕開雙眸,看小童狼狽模樣,笑着道:“慢些吃,別燙着。”說罷取來腰間酒袋,仰頭猛飲,蒼白的臉頰頓時浮出一團酡紅,一口魚,一口酒,好不快活,直拿神仙都不換。

一個時辰後,魚僅剩骨,酒袋漸空,男子以頭枕手,目光迷離地看向橋上不時經過的車輛人羣。不知過了多久,男子雙眸忽而一凝,只見十數名騎士護衛着一輛裝飾奢華的馬車下橋,不去潁陽縣城,而是向自己這邊行來。

“皁蓋,六尺硃色車轓,六百石……”男子認出了馬車裝飾代表的身份。雙方越來越近,十幾名騎士身上散發出驚人的殺氣,張童駭得牙齒打顫,畏縮於男子身後。男子目光驚奇,這等殺氣可夠濃烈的了,一看就知是百戰精銳,車主是誰呢?

此時,停下的馬車內突然響起清朗的笑聲,無比熟悉。

“文若?”戲志才大喜,一躍跳起。

荀彧掀簾而出,跳下馬車,道:“志才,你好悠閒吶”

“你已在河北出仕了嗎?”戲志才醉眼靜靜打量荀彧。荀彧將宗族離開家鄉時,曾和他說若袁紹或他人,有值得輔佐者,便寫信召他前去,共謀大事。

荀彧搖搖頭道:“非車騎,而是驃騎也。”

“原來如此……”對於好友荀彧出仕北疆,戲志才毫不意外。當今天下,值得投靠的人,掰手算來,也不滿一隻手,蓋俊無疑是當中實力最強的人,尤其近來克復帝都,更是讓他的聲望一路攀升。何況荀彧和蓋俊有着十幾年的交情。

荀彧笑着問道:“蓋驃騎求賢若渴,志纔有意乎?”

戲志才雙臂展開,伸了伸懶腰,道:“文若眼光高遠,既然認定驃騎,必然無假。我在家中正呆得有些厭煩,便隨你走一遭……”

第323章 匈奴第376章 天塹第443章 亡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11章 拒絕第418章 偏軍第22章 野心?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82章 春耕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356章 正旦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89章 往事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441章 轉敗爲勝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28章 救災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17章 蝗災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196章 勝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178章 禁忌第119章 逃兵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27章 相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95章 關羽來歸第267章 奪城第328章 救災第416章 立足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367章 猜忌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50章 玩具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40章 知己第212章 定匈奴第96章 剿寇第364章 初定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60章 人情債(2)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7章 蝗災第82章 遇賊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9章 襄陽蔡家第222章 仇恨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316章 到家第124章 擊潰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59章 出征第57章 她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458章 轉變第281章 迎荀彧第78章 遊雒陽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289章 往事第7章 上巳節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0章 相思第394章 盧水胡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66章 北上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21章 騎射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1章 心動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447章 回援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95章 關羽來歸第372章 南下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17章 成軍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390章 韓文約第306章 決定
第323章 匈奴第376章 天塹第443章 亡第288章 克復帝都第139章 廣宗會戰(一)第403章 張遼守關第311章 拒絕第418章 偏軍第22章 野心?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182章 春耕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356章 正旦第451章 擊破大營第289章 往事第250章 面目全非第441章 轉敗爲勝第152章 大將軍何進第373章 三路並進第328章 救災第142章 廣宗會戰(四)第17章 蝗災第193章 馬家父子第196章 勝第389章 長安城破第106章 終獲賊首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178章 禁忌第119章 逃兵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127章 相見第208章 呂布衝陣第95章 關羽來歸第267章 奪城第328章 救災第416章 立足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367章 猜忌第141章 廣宗會戰(三)第169章 北地之戰(一)第100章 好一夥烏合之衆第21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80章 長安籌劃第150章 玩具第25章 徐州三英第149章 千里相聚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203章 幷州敗壞第440章 知己第212章 定匈奴第96章 剿寇第364章 初定第68章 太平道馬元義第243章 大破胡軍第60章 人情債(2)第133章 爲將不可不知書第17章 蝗災第82章 遇賊第338章 三才入晉陽第44章 袁氏雙雄第39章 襄陽蔡家第222章 仇恨第241章 聯軍慘敗第316章 到家第124章 擊潰第350章 作繭自縛第159章 出征第57章 她第237章 牛輔敗 徐晃降第458章 轉變第281章 迎荀彧第78章 遊雒陽第143章 廣宗會戰(五)第335章 周瑜獻策第289章 往事第7章 上巳節第137章 河北名士第30章 相思第394章 盧水胡第294章 天作之合第166章 北上第233章 大舉南下第21章 騎射第257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陛下非人主第220章 聯姻與震懾第31章 心動第206章 誰爲第一第447章 回援第296章 龍虎會明堂第95章 關羽來歸第372章 南下第154章 二虎相爭第204章 幷州三傑第117章 成軍第198章 漢陽落,傅燮死第390章 韓文約第306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