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的道場再次迎來了訪客,並非天庭之人。
元易看着對面的太乙真人與玉鼎真人,略感意外,這兩人竟會突然跑來串門。
卻見太乙放下手中茶杯,目光望來,笑呵呵的模樣讓元易覺得這傢伙想搞事。
“哎呀,真是沒想到啊,天庭竟然會熱鬧這麼一遭。說起來,那隻花果山的猴子,當真是有些本事啊,元易師兄,你覺得如何?”
元易聽見太乙的話,瞬間明白此人來此的目的了,好你個太乙,看熱鬧看到我身上來了是吧?
元易笑笑,慢悠悠地開口道:“那猴子如何且不說,太乙師弟,此前我倒是看見了些有趣的事情,與師弟的寶貝徒弟哪吒有關,師弟可有興趣知曉?”
說着,元易伸手一指虛空,一幅畫面隨之顯現而出。
太乙愣了愣,隨即掐算天機,有心想說元易捏造事實,但他說不出來了。
屏蔽天機因果,只是一種遮掩手段,一旦有了引子,就能被人順藤摸瓜,看個透徹。
是真是假,太乙真人自己掐指一算便知。
玉鼎同樣愣了愣,不過卻不似太乙這般,看人樂子。
當然,他也不好在此事上看太乙的笑話,畢竟楊戩和哪吒相比,似乎也沒差太多。
伸手拍了拍太乙的肩膀以示安慰,什麼也沒說。
太乙神色變幻,嘆了口氣。
“不錯不錯,三教本來是一家嘛,更何況如今三教歸一,哈哈哈。”
太乙打了個哈哈,決口不再提及此事,得知龍吉這位師妹也在此處,與元易寒暄兩句,便是拉着玉鼎離去。
本想來看熱鬧,卻不曾想自己也是熱鬧的一部分,拿着熱鬧便是沒了看頭,不看也罷。
“師兄打算何時去見一見昊天師叔?”
雲霄見太乙與玉鼎二人離去,笑了笑,目光轉向元易,開口問道。
這件事終究是要給昊天師叔說一說的,不然太失禮了。
雲霄知道,以元易的性子,多半會去跟昊天師叔見一面。
龍吉還留在道場之中,顯然也預示着這一點,不然元易不會再三將其留下才是。
“過兩日便去吧,昊天師叔,大師伯,也得與多寶師兄說一說。”
過了數日時間,元易便是帶着龍吉前往了天庭,雲霄三姐妹並未同去。
瓊霄與碧霄雖然很喜歡看熱鬧,但一想到此事跟自家師兄有關係,跑去昊天師叔面前看熱鬧着實不好,被雲霄給壓了下去。
並未穿勾陳的帝袍,跟着龍吉徑直往瑤池行去。
現在天庭最熱鬧的地方在行刑場,因爲被捉拿回天庭的猴頭便在那裡。
龍吉領着元易到一座宮殿之中,靜坐沒多久,一道身影便是出現在了門口,不是天帝昊天還能是誰?
“元易見過師叔。”元易起身見禮。
“師侄來得有些晚啊,好戲都快落幕了,方纔到來。”
昊天看着元易,語氣平淡道,隨即目光轉向一旁的龍吉。
“龍吉,你先下去,給你師兄拿些蟠桃過來。”
龍吉聞言便欲離開,但又停下了腳步。
“蟠桃......”
“蟠桃園尚未收拾,地上多得是,你去隨便給你師兄拾取些來。”
元易:“......”
龍吉看了看昊天,又看了看元易,遲疑過後,還是轉身離開了。
拿被猴子糟蹋過的蟠桃來招待師兄,這肯定是不行的,就是不知道父親爲什麼將此事拿來責怪師兄。
龍吉離開,這裡便是隻剩下了昊天與元易。
昊天蟠瞥了一眼離開的龍吉,又看了看元易,龍吉倒是真替她這師兄考慮。
不出意外的話,是等不到龍吉給元易送蟠桃過來了。
見昊天坐下,元易也在對面坐下。
昊天袖袍一揮,天庭處刑臺上的景象便是顯現於此。
“這猴子還真是暴殄天物,糟蹋了不少好東西。”
“......”
元易不答,讓猴子去看管蟠桃園這事,是昊天師叔自己決定的不是?大師伯的仙丹,也不是自己攛掇的啊,但這種話是不能說的。
“你教給他的這般手段,他倒是學得不錯,似是專爲躲災避劫而生,這天道刑罰,不僅傷不了他,反倒是與他渡劫了,道身金剛不壞,尋常兵戈難傷,天雷陰火,也讓他盡數避了去。”
昊天搖了搖頭,直接就道破了孫悟空修行法門的根本,躲三災,避五劫,不朽不壞。
現在處刑臺看着熱鬧,聲勢浩大,各種刑罰加身。
實際上卻不能損及那猴子分毫,反倒應了其修行法門,讓其更趨向於圓滿。
五百年當渡一劫,如今倒是正好給應了劫。
以昊天的眼光,當然看得清楚,每受一罰,猴子的大道便隨之變化適應,讓所受之罰失了威能,不僅未損絲毫,反倒多有益處,渡劫而圓滿。
關鍵是這猴頭禍禍了不少好東西,根本沒有來得及沉澱煉化,屬實糟蹋。
不過昊天也沒真打算在此事上與元易計較,他感應到了天地的狀況,也察覺到了元易身上氣息的異常。
“元易,接下來的路,你打算如何?”
昊天不再提猴子的事,甚至沒再去問如何處置這猴子。
“老師他們已經將天地格局鋪好了,順勢而爲。”
“聖人隱世,大能匿跡,世間大道,高處歸虛,其他人隨道而隱,一線生機尚存,大道再成之時,便隨道而顯,煉虛爲實,再顯世間。
可你呢?你不能歸於虛無,道隨天地磨損。
若是仙道被磨損殆盡,大道成空,無道行在身,蛻仙爲凡,你如何延續?”昊天問道。
元易的道,承着天地,昊天自身之道,則是維繫衆生。
如今天地的格局,一層層道境包裹,大道越高,越是在外。
大道所演化的成住壞空之空,將一切歸於虛無,他們這些修道之人所修之道,亦如此。
修行之道的高度,會越來越低,往高處便成了虛無,這對於他們這般以道爲存在根本的生靈而言,是滅頂之災。
不過也多多少少減緩了大道之“空”的侵蝕速度,保住了天地存在的本身。
天道會越來越低,這就是他們都能看見的前路。
聖人隱世,便是歸於虛。
這之後,聖人之下,準聖,乃至大羅,修行的高度只會越來越低。
便像是一層層諸天往上,但越往上,越是歸於虛無。
不過也留下了一條條的生機,紮根在天地間,維繫着歸於虛無之中的存在,只是不顯化於世間而已。
這是天地新格局給以道爲存在的生靈留下的一縷延續生機,也是元易老師通天聖人所求的給天地衆生截取一線生機。
以一種假死的狀態,而不徹底湮滅在大道的空白虛無之中。
在這之後,註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大能隨着大道歸虛,不再顯現世間,只存在於虛無之中,等到他日重現。
但元易不行,他不會隨大道歸於虛無,因爲他就是存在的那一縷生機,除非天地徹底歸寂,那他自身當然也就避不開了,其他人的生機也就一併斷去了。
“師叔與天庭諸神,也會如我一般,不是嗎?”
“也是,不過天地存,衆生方存。”
天地,或許會先走向末法,若是大道的成住壞空依舊沒有渡盡,末法之後,便該是真正的破滅,一切盡歸虛無了。
天更低了,個頭過高,就會頂破天花板,歸於虛無之中。
而更壞的消息是,這修道的天花板,還會越來越低,何時是個頭,元易他們都說不清楚。
今日聖人不顯於世,明日準聖只存在於傳說,或許他日連大羅之道都無處尋,太乙、金仙......道亦成空,不朽自然也成虛妄。
天花板壓落下來,個高的,要麼頂破天花板踏入虛無,要麼彎下腰,適應高度。
元易只能是後者,天地之道,便是他大道所能顯化的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