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

鄞縣統制兩浙水師都指揮使司裡,何芝貴坐在中堂,聽幾位屬下在稟告事宜。他調任兩浙有大半年了,確實算得戰績斐然。

何芝貴做了幾十年的水軍統領,跟海賊玩了半輩子心眼,已經算得上是老奸巨猾了。到任兩浙後,他一邊理順定海、寧海兩軍,一邊遣可用之人摸清兩浙海面的情況。風向、洋流、潮汐、暗礁等等。海賊泛舟來襲擾,雖然神出鬼沒,但也不是說想去哪裡就能去那裡的。前面所言的這些東西,必須都得顧忌到。否則的話,路上撞了礁石,落了海只能勾帳;又或者潮汐不對,上得了岸卻回不了海。

何芝貴對這些門清的很。等到理順了兩軍,立了威嚴,又得了各處海訊水文,並開始發作起來。

海賊襲擾兩浙,總是有跡可循。大海茫茫,確實皆可去,也皆可來。但風大浪高,一個不慎就是船毀人亡。且海賊乘用的船隻,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國朝的沙船、鳥船、福船,高麗的板船,東倭的宅船,有什麼就用什麼,不要說跟經制水師比,就是浙閩兩省的海商船隻都比不得。所以更要小心,沿着可行的海路航線行駛,既要儘可能地避開耳目,又要小心風浪暗礁。

何芝貴摸清了情況,知道了幾處緊要所在,便集中兩軍水師,在那些地方設下埋伏,以多打少,以上風壓下風,以大船打小船,以炮多打炮少,就是不跟你拼短兵相接,讓你逞倭兵之兇。

幾仗下來,海賊吃了不少苦頭。海賊兵鋒犀利,屢屢得手,就是依仗有上千在東倭國內打老了仗的倭兵。這些倭兵在岸上再怎麼兇狠似狼,到了海上也得息了六分兇焰。

吃了虧的海賊又轉了策略,在內應引導下,在海島上潛伏,或趁水師另去他處巡邏,或用小股海賊引開水師,再上岸襲擾,得手後又潛回海島。兩浙沿海的海島上數以千計,散藏幾千人手,真個如沙堆裡藏針。

何芝貴見此情形,也另出計策。或向漁民重金詢海賊蹤跡,或派能幹之人,假裝漁民、海商出海,或尋覓賊跡,或故意落單誘賊出擊。來回幾次,海賊又吃了幾次虧。最關鍵是,水師都司嚴令兩浙各地,連只舢板都要登記入冊,海賊來了,寧可燒了也不叫落入賊手。海賊的船隻越打越少,雖然還有補充之處,但也經不過這般損耗。畢竟有何芝貴在上面盯着,誰家的船隻要是少得莫名其妙,一個私通海賊的罪名扣下來,誰也扛不住!

於是前幾天,台州傳來急報,石鍵巡檢所以及周圍的三個鎮子被攻陷,數千海賊正聚集在一起,大有一舉攻陷台州州府臨海縣之勢。

台州的急報一天四五封地傳來,全省震動,但何芝貴卻並不着急。說句誅心的話,台州陷於賊手,首先吃掛落的是台州州縣文武,要是他們以身殉國還好,家眷還能得個善終。要是臨陣脫逃了,自難逃一根索繩了賬,一家老小也免不了要去南疆或安西走一遭。完了輪到行省兵馬司和布政司,他們釐清了責任,纔會牽涉到何芝貴和劉玄,已經輕乎其微。

而且何芝貴就是等着海賊這般垂死掙扎,他們要攻打台州州府,一時半會是脫不離身的,兩軍水師兜了過去,正好網住他們。不管如何,海賊最後都得從海路逃跑,只要兩軍水師兜住了海賊的主力,台州打得再稀巴爛,他何芝貴無過有功。他是水師都指揮使,不是陸師指揮使,岸上的戰事,他實在是無能爲力。

更何況何芝貴知道台州事急,是海賊聲東擊西之策。既然是要大撈一票,去台州州府那有搶一省藩庫來得殷實?且某些人把該做的都做好了,兩浙藩庫就像剝開皮的荔枝,圓潤晶瑩,只等着去咬一口了。

按照跟劉玄商議好的計劃,他率備賊團練軍掐準時機,自去北新關藩庫,在那裡候着。兩軍水師,部分船隻虛張聲勢,浩浩蕩蕩南下增援台州。主力藏在明州外海島嶼岱山、磨山一帶,伺機而動。

這般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海賊搶藩庫,總得在杭州附近登陸上岸。只要進了杭州灣,備賊團練軍在前面頂住,尾隨過來的兩軍水師在後面堵住,那就是真正的甕中捉鱉,比在茫茫大海上去圍兜要強多了。到時間畢此功於一役,完成聖上和朝廷對兩人重託。

何芝貴一邊聽着屬下的話,心裡卻忍不住盤算着整個策劃,回想着哪裡有漏洞。

交手這麼久,他覺得對手確實狡詐。都說這夥海賊的頭目是曾經在溫臺橫行的海賊全麻子和片湯李。但何芝貴看過記檔,要說這兩個賊首兇殘,倒有幾分可信,但要是如這般狡詐多計,卻是不信了,背後肯定有人,有高人。

這海賊後面的高人,會不會如他們設計的一般入甕呢?何芝貴想來想去,覺得還是有八九分把握。他對海賊的秉性很瞭解,唯利是圖。鬧騰了半年多,自己一直在跟這幫海賊周旋,雖然沒有傷及他們的元氣,卻讓他們發不了財,這可打中了海賊的軟肋。

所以何芝貴斷定賊首當務之急就是讓這些賊衆發一筆大財,以便穩住軍心。否則的話,你就是口吐蓮花,這人心也是照樣散了。

何芝貴覺得,就算海賊背後的高人察覺到裡面有陷阱,他也得去跳。不搶晚點肯定得死,搶了可能會早點死。但銀子實實在在在那裡,而且兩浙陸師什麼貨色,海賊也不懼。拼得一身剮,掙下萬貫財!要是連這點兇險都不敢犯,還當什麼海賊,老老實實做良民不挺好的嗎?

“定海、寧海兩軍主力都藏好了嗎?”何芝貴揮手打斷部屬的話,開口問道。

“回軍門的話,按你的吩咐都藏好了。只要海賊過了昌國島,就銜尾而去,將他們封堵在杭州灣裡。”

“嗯,叫下面小心些,萬不可走漏了風聲。海賊在明州應該還有內應,要是被他們知道了,跑了海賊,那就不美了。”

“遵軍門令,我待會就去切切叮囑一番。”中軍官應道,這時有人氣喘吁吁地跑進來稟告道:“軍門,有緊急軍報,說有大股海賊正往鄞縣涌來。”

“什麼,快叫進來!”何芝貴騰地站起身來,大聲叫道。

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
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三百零二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一百零五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二百三十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一百零七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