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

剛到淮安,劉玄就接到傳報,說三娘子生了個雙胞胎,一兒一女,三人皆平安。可惜他皇命在身,沒法繞到歷城去看望姐姐和侄兒侄女,只好派韓振帶了重禮和書信自去了濟南城。

又過了十來日,劉玄一行人終於來到了通州碼頭,早就有一營京營兵馬圍住了這裡,擋住了聞訊而來的民衆。刑部的人帶着上百牢子,數百五城兵馬司的兵,一一交接了官犯。

忙完這裡,劉玄跟孫傳嗣才進得京城去,給內閣和門下省都察院投了帖子,然後自去賓館裡候着。而林黛玉主僕數人,自有賈璉接了去。薛蟠看着賈璉,就跟見了久別的親人一般,目光灼熱,可終究不敢開口,只是跟着其他人去了劉府候着。

去省院點了卯,到了下午,宮裡傳來旨意,着劉玄明天上午進宮覲見。

第二天到了時辰,劉玄穿着公服,備了手本,自東華門遞了腰牌,而後在小黃門和宮衛的引領下來到勤政殿。

吳寶象在殿門口候着,見了劉玄,臉上格外親切,親自進去稟告,隨即又出來奉口諭叫進。

進得殿去,只見隆慶帝坐在正中寶陛書桌後,階下右邊卻站在三人,正是姜本慶、楊慎一和杜雲霖。

“臣正七品宣議郎、殿中司侍御史、分巡兩浙行省杭秀越明溫臺諸州監察御史劉玄,覲見陛下,恭請聖安。”

“劉愛卿平身。”

劉玄又向右邊三人行禮道:“下官見過三位大人。”

姜本慶和杜雲霖微微一笑,沒有做聲,而是瞄了正中的楊慎一一眼。

楊慎一淡淡然說道:“聖上召你對答,且好生應着。”

“是!”

“劉卿,你呈上的奏章朕都看過,真是想不到,那些賊子居然喪心病狂到了這個地步?勾結海賊,犯境擾民,歷數史書,何曾有過這等胡作非爲之人?”

隆慶帝是雷霆大怒,下面的臣子們也是滿臉憤慨之色。

這次浙東大案牽涉的多達數百人,其中有官有紳,而他們的結合點都是商。這些海商勾連着這些官吏和士紳,奉上厚利,求他們保駕護航,製造輿論。因爲要分去很大一部分利益,加上本身的貪婪,這些海商就要動些歪腦筋來貼補。歪路走多了,覺得有人撐腰,天大地大,他第三大,變得無比地狂妄,做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出軌了。

先是用官面上的手段去打擊競爭對手,可人家也有人脈啊,於是就改用下作歹毒的手段去排除異己。

另一邊,先是偷稅漏稅,雖然少交,但還是要交納啊,要是完全不繳該多好。於是開始走私。

這些人的都是貪利膽大之徒,否則也不會去跑海了。他們找人辦事,找了一圈,發現還是海賊管用。閩海或同省的競爭對手總要出海吧,提前點明日期航線,讓海賊中途伏擊。大海茫茫,鬼知道誰幹的。搶來的貨物,換下外包裝,就混在自己的貨品中出去了。

國朝查走私的是經制水師和各地海防巡檢,查得一處未納稅的,市舶司有分成銀子發下來,所以一向積極。海商必須用銀子餵飽了才能高擡貴手,只是你籠絡了一處,卻不能籠絡全處。且這水師和海巡官兵按制每一兩年調換一輪,換了新的來又要去收買,還不如讓海賊引着避開,低成本高收益。論起水文海路的熟悉,以及跟水師海巡的鬥智鬥勇,誰比得過海賊啊。

但是這些海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海賊一旦被養大,就難以控制了,變成互相利用,到互相之間的勾心鬥角。到最後,幾方原本應該是想着最後合作一次,大幹一票就散夥,各自安好。可是沒有想到,卻是中了圈套,被一鍋全給端了。

隆慶帝的憤怒言語,劉玄卻是不好去答話了。他是此案的主辦人,在御前說多了顯得有些自表功勞。又一氣辦了這麼多同僚,要是還不知好歹地誇誇其談,在帝心裡留下個“落井下石、刻薄無情”的印象就不妙了。

伴君如伴虎,我萬言萬當不如一默。所以劉玄只是低着頭,在心裡覆盤着浙東大案的這些由來。

“劉卿,你說這些人爲的什麼?難道朝廷給他們的俸祿不夠嗎?”

既然聖上點名了,不說就是欺君了,劉玄只好恭敬答道,“臣回聖上的話,厚利動人心,有些人就是貪婪不知足,就算給他滿滿一屋子黃金,他還會想着再要一屋子的黃金。”

“聖上,持明說得沒錯,所以擇官當以德爲上,只有明天理遵道德,知綱紀循人倫,纔不會行此禽獸之舉。”

楊慎一附言道。姜本慶站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杜雲霖則繼續保持着微微笑。劉玄愣了一下,但繼續低着頭,沒有做聲。

“楊師說得極是。”隆慶帝點頭稱讚道,隨即又說道,“此大案根結在浙東不法海商。這些混賬勾連海賊,拖官吏下水,真正可惡。”

官吏都是朝廷選的,聖上或太上皇欽點的,要是各個都是貪利小人,那朝廷和宮裡的面子何在?還有牽涉的世家鄉紳,都飽讀聖賢,經書傳家,是地方的中流砥柱,怎麼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那麼肯定是有人引誘,官吏和世家鄉紳們經不起誘惑才自甘墮落的。找了一圈,就是你們這些貪利輕義的商賈,都是你們毒害了朝廷苦心培養的官吏,玷污了明理知禮的鄉紳世家,這口大鍋,你們扛下了。至於這些海商們背後的靠山,看不見,我們什麼都看不見。

“國史館掌館歐陽學士上了奏章,痛斥商賈重利忘義,實爲東南污濁之根源,爲清本正源,列出了十四條。一,行古法,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二,復保甲,出入皆領官照,無故不得出縣;三,收攏執照,鹽鐵茶絲等物皆改爲官辦,不得私自謀利;四,賈人擇地而居,與諸民相絕,阻其縱酒聲色、驕泰奢侈,敗壞風氣…”

劉玄聽完後,後背都出了冷汗,自己這位老古板師伯,還真是狠人,這一封奏章,真要是準行了,要壞多少事?

“劉卿,你覺得歐陽學士此十四條如何?”

都是屁!臭不可聞的屁!都是因噎廢食的混賬話。聽上去是一勞永逸的“好法子”,實際上卻很難經得起推敲。地方有殺人傷人案,是不是把菜刀鐮刀等鐵器都收了?常有姦淫案,那是不是把作案工具都鎖了起來。這樣才一勞永逸。

自己從來沒聽說過這歐陽毅師伯有這般迂腐啊,劉玄腦子裡在飛速轉動着。突然間想明白了,歐陽毅師伯只怕打着漫天要價,坐地還價的主意。

按照慣例,如果聖上不同意歐陽毅的那封奏章,就會扣在上書房,不批紅也不駁回,即“留中不發”。那麼外朝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就當這份奏章飄沒。可一留中就正中歐陽毅的下懷,他可以再上一份奏章,把調門降低些,但還是有巨大非議。聖上又留中,這時歐陽毅上第三份奏章。到時只怕這份奏章的尺寸會卡得恰到好處,即能實現歐陽毅的目的,又不會引起太多非議。

這時皇上你要是還留中不發,信不信老臣一頭碰死在東華門?連上三封奏章都未能獲恩准,老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劉玄都能把歐陽毅到時在東華門前哭訴死諫的詞想好了。

還是自己開了個壞頭啊。

現在聖上把這皮球順腳就踢到跟前,劉玄還不好再裝糊塗了。他在腦子裡飛速地把這事的來龍去脈分析了一遍,思量着合適的對策,該如何是好呢?既要能解了聖上的圍,還不能明面上駁了歐陽毅的面子。看到御桌上厚厚一疊的奏章,劉玄心裡有了定計。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
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四百一十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四)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第一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青海長雲暗雪山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一百四十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五)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