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

劉玄是隆慶七年春三月中趕到南浦,除了彭安國、符友德、宋輔臣、李公亮、孫傳嗣等人相迎,更有代表高麗王李馥來相迎的領議政、兵馬都監李枝,左議政判兵曹南秉修,弘文館大提學金另相、內禁衛大將金在勇等人。

“高麗外臣恭請天子聖安!”李枝是高麗王室遠親,完全沒有繼承權的那種,原本是李馥的侍讀,危難時是他揹着當時還是世子的李馥連夜跑了六十里地,才逃出大興君的毒手。這些年一直跟在李馥身邊,忠貞不二,加上手腕能力不錯,李馥受天朝隆慶帝冊封,正式繼位高麗王,便將其擢升爲領議政兼兵馬都監,總領軍政大權。

“聖躬安。”

“我等恭迎天朝上使欽差大人。”

“煩勞諸位了。”

客套幾句後,李枝開口道:“正值天朝國喪期間,我等不便設盛宴,只能以粗茶淡飯款待上使欽差,還請大人恕罪。”

“何罪之有?李大人客氣了。仁廟先皇龍馭賓天,舉國縞素同悲,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更當戚心守禮。”

吃了一頓飯後,李枝等人告辭,又跟彭安國等人商議了一通軍務,劉玄退回到中軍後帳,休息了一會,韓振進來稟告道:“四郎,李大人,符大人、宋大人和孫大人來了。”

“快請進來。”

等到李公亮、符友德、宋輔臣、孫傳嗣坐下,劉玄先開口道:“我們原本春季發動第一輪攻勢,只是先皇國喪之事耽誤了,看來要變成夏季攻勢了。”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公亮頓了一下,遲疑地問道:“太上皇雖然有恙,但怎麼這麼快就駕崩了?”

“沉痾在身,一朝爆發,擋不住的。”劉玄看了他一眼,緩緩答道。

“可是我聽到一些風言風語。”

“你都說是風言風語了。”

“我只是自己人密談的時候才說的,太上皇在元月二十九日突然駕崩,很多東西都浮出水面了。”

“重明這句話說得極是。太上皇頭七剛過,盧相和魏相建議,暫緩援徵高麗,卻被聖上一句話給頂了回去。我們守國喪,僞軍和倭兵可不守國喪,要權變奪情,國事爲重。所以聖上特意下旨,讓我服滿了三七孝期就過來主持援徵軍務。”

四人聽得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麼了。

“聖上當衆駁了兩位宰輔的面子,前所未有。”

聽完劉玄的感嘆,孫傳嗣也忍不住感嘆道:“聖上這是隱忍數年,一朝終得宣泄。”

“還有件事。太上皇駕崩沒多久,林如海林老爺也病逝了。聖上接到奏章後當衆感嘆,說林老爺是太上皇親筆點得探花郎,二十多年來君臣相得,想不到相繼駕鶴,可謂君臣之典範。”

聽完劉玄的話,李公亮冷笑道:“聖上這不是在逼盧相、魏相請辭嗎?有點圖窮匕見啊。”

“這還不算。聖上下旨,以盧相爲山陵使,親自去勘察皇陵,以便安置先皇梓宮入陵。魏相爲四方告祭使,主持去北嶽、東嶽、西嶽、南嶽告祭天地事宜。以姜院使爲諸軍賞給使,主持中外諸軍賜賞。”

“聖上這一轉手間,就把兩位宰輔,一位軍相給調離開了。”李公亮微搖着頭說道,“聖上這有些急不可待了。”

“先皇守靈齋戒期滿,內閣照例上奏請辭,聖上好生挽留,可沒過兩天,就下了這幾道旨意。”

“看來盧相、魏相和姜老將軍去職已成定局。”

“這還只是其一。先皇三七期滿,富時景和歐陽毅幾位聯袂上奏,請立皇儲。”

“這麼快就上演新的奪嫡戲碼了?”

“按道理早就該立皇儲了,只是太上皇一直在那裡,不合規矩。現在先皇仙逝了,這羣貪擁立之功的自然會跳出來。”

“四郎,那義理派這夥人舉薦的是誰?”

“廣安王。”

“什麼?”四人不由大吃一驚,誰都知道廣安王是個什麼玩意,立他爲皇儲,義理派這夥人該不是暈了頭。

“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些老古董,這回把自己給裝進去了。只是爲了堅守他們的義理,連最起碼的善惡都不分了,真是老糊塗。”李公亮忿忿地說道。

“是的,廣安郡王名聲太臭了。就算他知道問題所在,裝起賢良來,也沒人信。”

“那其他人呢?”

“忠順親王、北靖郡王等人請立魯國公。”

“皇貴妃所生的皇四子?”

“正是。”

“立子以貴不以長。”孫傳嗣撫着鬍鬚道,“慈孝端仁皇后只是追贈的。她過世的時候聖上還未登基。嚴格來講,廣安郡王和廣平郡王不算嫡皇子,而魯國公倒是子憑母貴,身份在諸皇子中最爲尊貴。”

“勳爵世家這次又押寶了,只是目前看勝算很大。皇貴妃現在是後宮之主,肯定是希望自己的親子繼承大統。廣安和廣平兩郡王暫且不說,吳國公的母親早逝,又名不見經傳。看來勳爵世家這次押寶倒是細細琢磨過。”

李公亮冷笑道。

宋輔臣遲疑地問道:“其他各方都沒有其它意見了?”

“韓相、恩師、周師叔和杜大人,倒是中意廣平王,他在士林朝野名聲最好。甚至翰林院和國史館有人因爲此事,抨擊批評富老大人和歐陽老大人。”

“有賢名不見得是好事。當年忠義老千歲,幹練賢明也是名滿朝野,結果呢?”孫傳嗣嘆息道。

李公亮像是想起什麼來,問道:“四郎,那你意屬哪一位?”

“現在情況不明朗,這麼急着下場幹什麼?越早把牌亮出來,一旦出錯牌了,麻煩越大。現在聖上正值春秋鼎盛,一個個就出來舉薦皇儲,有沒有考慮過他的感受?”

“四郎,話雖這麼說,但越早下場押寶,一旦押對,獲利最大。要是太晚下場,獲利就越少。你這般精明,想必心裡早有定計了吧。”

“這等大事,我能又什麼定計?我只是接到一些情報,說忠順王最近這段時間,跟北靖郡王爲首的一幫勳爵世家走得非常近,有些不大尋常啊。”

宋輔臣一愣,忍不住問道:“那賈府那邊?”

“賈、陳、周、田四家,元宵節省親,聖眷恩寵一時無雙,從此安安心心做起皇親國戚,不再摻和勳爵世家的事了。賈世叔,天天在國史館裡坐班,跟一班名士清談,比歐陽老大人還像掌館學士。周大人轉爲工部右侍郎,自薦爲山陵按行使,一個多月了,天天待在先皇陵地那裡。”

“倒是識趣的人。”衆人感嘆道。

新的一輪奪嫡開始,你們猜主角押誰?

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引子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十五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引子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四十九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二)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五十八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百二十章 薄酒幾分徑自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七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二)第一百零二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