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

“進來吧。”擡起頭的劉玄看到了四個丫鬟,揮揮手,和氣地說道。四人魚貫走進來,並站在書桌前。

“你們都識字嗎?”

“識得一兩百個字。”晴雯搶先道。

“那你們呢?”劉玄轉頭其餘三女。

“我跟晴雯一樣。”麝月答道。

“我們姐妹倆愚笨,只識得幾十個字。”金釧弱弱地答道。

“這樣可不好,才一兩百字,稍長一點的書信都識不全。你們以後晚上無事,就學識字吧。明日叫福伯準備兩張桌子,四張椅子,四套文房四寶,你們先學識《千字文》。”

“四爺,以前教我們識字的嬤嬤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能識得自己名字已經足夠了,識再多的字也沒用,還不如多花些時間學針工女紅。四爺爲何要我們識字,難道還要我們個個成女秀才嗎?”晴雯好奇地問道。

“哈哈,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混帳話以後少說。前漢唐和前周都沒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只是當朝有些人,才學淺薄,一肚子草包,連不少女子都比不得,真是丟臉之極。於是爲了顏面,便宣揚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們都不識字了,他們這些草包就不用墊底了,臉上多少也有了幾分面子。”

“四爺說得真的有趣。”晴雯笑呵呵地說道。

麝月卻說道:“四爺說的真有幾分道理。”

“四爺,別人說識字很辛苦的,我們識字真的有什麼用嗎?”金釧遲疑地問道。

“辛苦,做什麼事不辛苦?就是天上掉下餡餅來,你還得擡頭張嘴。識得了字,就能讀書,讀了書就能明道理,不用做一輩子的糊塗蟲。”

聽到這裡,四個丫鬟不由神思搖曳,是啊,不用做條糊塗蟲,懵懵懂懂地過一輩子。常聽人說起賈府裡的哥兒、姐兒們,飽讀經書,各個都明事理,通人情,閒暇就吟詩作對,簡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四爺,我識字後可以學做詩嗎?”晴雯搶先問道。

“當然可以了,等你多識得些字,就可以反覆讀《唐詩洪元選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那太好了,四爺,我明天就一邊識字一邊讀唐詩。”晴雯雀躍道。

“那你要快些學。我這段時間正在選唐詩中膾炙人口的名篇,擇其中既易誦又尤要的,以體裁爲經,以時間爲緯,編撰成一本唐詩選本,三百首左右爲限。你學好了字,讀了詩,可以當我的編撰。到時候,書中序言裡,我給你留個名號。”

“真的嗎,四爺?”晴雯驚喜地問道。

“我從不騙女人。”劉玄笑呵呵地答道。

晴雯、麝月、金釧、玉釧四人一起收拾書房,晴雯興致最高,指手畫腳,成了書房清理指揮使。

劉玄的書房其實很整齊,書架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正中間的是經部,放的是《老子》、《論語》、《孟子》、《韓非書》四書,《詩經》、《春秋左傳》、《周易》、《孫子》、《禮記》五經,以及歷代諸先賢關於這四書五經的集註。

左邊是史部,放的是《史記》、《前後漢書》、《三國志》、《唐書》、還未正式定稿的《周書稿》,和其它十餘本官史。還有《水經》等地理略志等書。

最左邊是子部,放的全是諸子百家的書,有《管子》、《墨子》、《商君書》、《黃帝陰符經》、《六韜》、《三略》、《司馬法》、《孫臏》、《吳子》、《尉繚子》、《鬼谷子》、《呂氏春秋》、《荀子》、《莊子》、《列子》、《戰國策》等書。

右邊集部的書架最大,放滿了各色“雜書”,從《貞觀政要》、《人物誌》,到《世說新語》、《文龍雕心》,林林種種數百本。

每本書裡都夾着少則數張,多則二三十張的一指寬的紙條,上面全是字,看上去就像文山書海里的指路引條一般,密密麻麻,看得晴雯四女眼花繚亂。

書架最右邊添了兩個木架子,一個放着有數十本各行省的《地方誌》,還有數十卷紙,展開一看,全是地圖。另一個架子上放着厚厚的幾疊紙,麝月識字多,認得是各期的《朝廷邸報》。

“四爺,這麼多書,你怎麼看得完?”

“日看夜看,早晚都看,就這麼看完了。讀書是個針細水磨功夫,最要緊的是專心和耐心。”

“四爺,聽人說你是個大才子,寫了不少好詩詞文章,都在那裡?”麝月突然問道。

“我的東西在那個櫃子裡,”劉玄指着旁邊一個大櫃子說道,那個櫃子一人半高,一丈寬,用三四寸厚的關東鐵木做成的,周邊還包着銅皮,就是用斧子劈,一時半會也劈不開。四扇門,都上着一把銅鎖。

晴雯四人看了一眼,也不再多問了。

四人說是整理了一番書房,主要是熟悉書房的擺設,這裡以後將是她們主要的工作場所之一。金釧和玉釧年紀小,今天又顛簸了一天,眼看着就發睏了。劉玄就讓她們倆先下去歇息。

只見劉玄站立在月下,猶如一顆泰山鬆,猛然間一抖,一道白光閃過,那杆長槍一彈而起,向前飛去。劉玄身子一蹦,如猿躍虎撲。右手舒展,一把握住了槍尾,開始耍將起來。只見長槍如白蛇吐信,又如蛟龍出水,上下翻飛,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進其銳,退其速,只見其影,難見其形,出神入化,變化莫測。果真是裂馬破陣、神化無窮的六合大槍。

晴雯和麝月看得心神晃動,膽魄皆搖,她們在賈府何曾見過這等陣勢。最後還是劉玄收住了招勢,放回了長槍,走了過來,叫了兩聲,才把她們從恍惚中喚醒過來。

劉玄自行去洗了個熱水澡,然後回房睡覺。晴雯自告奮勇值頭班,麝月自回右廂房左房睡覺。細微的碾轉反側的聲音在幽黑的院子響了半宿,最後在皓月偏西的時候,終於一切都寂靜了。

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引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
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一十九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零七章 錢塘城裡雲雨會第三百零四章 身向人間閱事多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八十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一十五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四)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一百四十二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二)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四百零六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引子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