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

傍晚回到府中,劉玄跟姐夫丘好問、姐姐三娘子一起吃了晚飯,說了一會子話,便回到書房裡,接到了楊金水送來的密報,看完後叫人請來了李公亮和潘籍。

“有人在暗中收買興平號京師分號的掌櫃,四郎派人僞裝做勾子,套取到了情況,他們意圖獲取興平號的賬簿?”看完劉玄遞過來的密報,李公亮皺着眉頭說道,“難道忠順王要下手了?”

“不管是不是誰下手,這都是一個訊息。我就覺得今兒忠順王怪怪的,他一向都是心高氣傲,喜怒無常之人。吃了那麼大的虧,怎麼可能當面忍得下?只怕是早就有了籌謀,所以纔跟四郎你虛與委蛇。”潘籍也難得地皺起眉頭說道。

“與其等他們出手,不如我先出手了。”劉玄拿出一份摺子,遞給了李公亮和潘籍。

看完後,李公亮雙手都在微微顫抖,遞交給潘籍後,開口問道:“四郎,真要這般做,是不是太冒險了?”

“四郎這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直接把桌子掀了,把桌面底下的牌都露出來,那邊反倒不好說什麼了。”

“也罷,四郎這一招以進爲退,險是險了些,但並不會有大礙。就算最壞打算,被竄貶地方安置,天涯海角,我也陪四郎去了。”李公亮恢復常態,慷慨道。

“重明好氣魄,這事我也不能落於人後啊。這樣吧,今晚我也寫份奏章,到時我們倆一塊遞上去,兩份摺子總比一份有分量些。”

劉玄轉過頭來,盯着潘籍看了一會,又轉向李公亮看了一會,站起身來,拱手長躬道:“謝過兩位賢兄!”

李公亮和潘籍站了起來,拱手對禮,齊聲道:“你我三人,曾發誓同生共死,豈能獨自避禍,且這是大義公事,自當附隨!”

送走李公亮和潘籍,劉玄慢慢踱步回自己的院子。

剛進去,就看到金釧和玉釧跑了出來,手裡各自拿着一張紙,迫不及待地問道:“四爺,這是我今日寫的字,你給看看。”

“好,不急,總得讓我進了屋,就着燈光看。”劉玄笑着答道。

“兩個小蹄子,學會了五六百個字就在那裡招搖顯擺,我都識了上千個字,也沒見到處嚷嚷啊。”晴雯在後面追罵道。

麝月卻是笑了,“晴雯,你這話比金釧玉釧還要不堪,更不要臉。”

“誰不要臉?我撕了你的嘴。四爺,你給評評理,麝月姐姐總是這麼欺負我。”

“好了,休得再鬧了。”劉玄笑着勸道,他知道這兩個丫鬟玩笑慣了,進了屋,看到裡面擺了兩個箱子,便問道:“這是什麼?”

“回四爺,是榮國府老太太身邊的鴛鴦姐姐和璉二爺屋裡的平兒姐姐送來的。鴛鴦姐姐說,這兩日,府上莊子裡送了好些物品來,賈母叫撿了些鹿筋、碧玉貢米、蘑菇幹之類的送了過來。說東西不值幾個錢,四爺也未必看得上,卻是一片意思。璉二爺和璉二奶奶還選了些其它的東西添在裡面,讓平兒姐姐一起送了過來。”

口齒伶俐的麝月一口氣把事情原委都說了一遍。

“我們好久沒見兩位姐姐了,就留她們坐了會,說了一會子話,吃了中飯才放她們回去。”晴雯連忙補充道。在劉玄所住的這小內院裡,他不在,自然是麝月和晴雯做主。

“哦,你們聊什麼?”

“聊了會榮國府這些日子的事情。說元春姐兒在宮裡被封了莊嬪,親戚們都來祝賀,金陵的族人,還有如甑家這樣的世交,都聽到消息,派人來送賀禮,這會已經在路上了。”

“呵呵,這消息傳得挺快的。”劉玄輕輕地搖了搖頭。賈元春被封莊嬪的消息纔不過一個月,金陵的親戚和世交都派人過來祝賀,可見這消息傳得多快,這祝賀的人來得有多急。

“四爺,聽說莊嬪過了年要被冊封爲妃,甚至貴妃,你說是真的嗎?”麝月好奇地問道。

“極有這個可能。”

“真的?”麝月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四爺的話你也敢不信。我們四爺是什麼人,狀元郎,成均館庶吉士,聖上的聖旨都要他執筆寫的,怎麼會不知道呢。”晴雯駁斥道,然後又問道,“四爺,那要是那樣,豈不是二老爺成了國丈爺,寶二爺成了國舅爺了。”

“真按律制算得話,須得皇后的父親和兄弟才能稱爲國丈和國舅。只是歷朝歷代大家把封了妃子的外戚也算進去,俗成約定了。”

“哦。”

“四爺,今兒平兒姐姐還開玩笑問晴雯姐姐,有沒有後悔沒到國舅爺身邊伺候着?”

“金釧,休得胡說八道。我纔不後悔來伺候四爺呢。皇上那麼多妃子,得多少個國舅?狀元郎呢?三年才一個,比什麼國舅爺金貴多了。”

“晴雯說話是越來越乖巧了。嗯,就衝你這麼會說話,過幾日休沐,四爺帶你們去南市轉轉,買些小玩意。”

“好啊,謝謝四爺。”晴雯、麝月、金釧、玉釧興高采烈地說道。

停了一會,麝月遲疑着開口道:“四爺,今兒我聽鴛鴦說起一些事,說榮國府而今闔府上下心氣都變得很高了。前些日子,兩位舉人是府上某一位的親戚,登門去拜訪,結果被門子給羞辱了一番,說他們是窮措大,想來打榮國府秋風,罵了一頓給趕走了。”

“兩位舉人都敢罵走?”劉玄真的被賈府門子的氣魄給驚到了。從前周開始,進士錄取率就低,且三年一次,顯得無比金貴,人數也極少,所以國朝中低層官員的主流還是是舉人們,賈府門子這番作態,簡直是要衝破天際了。

“是啊。奴婢聽了後也是甚憂。奴婢沒讀過書,但也知道‘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榮國府原本就是靠着祖上遺蔭才富貴至今,延綿到今有數十年,三四代人了,再厚的福澤也淡薄了。可他們還不知道收斂,殊不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哈哈,想不到麝月也知道這麼多道理。只是你這個比喻用得不恰當,賈府現在的言行當是‘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麝月細細品味着這兩句話含義的差異,越琢磨越品出味道來了,也越發覺得有些緊張。

“四爺,我們四個都是從榮國府出來的,老太太她們對我等也是有恩的。現在賈府這個樣子,奴婢們請四爺幫忙去說一說,勸一勸,也好全了奴婢們與賈府主僕一場的情義。”

劉玄站起身來,慢慢踱出屋來,看到天上月亮如銀盤,照得天地間如白晝,默然了一會,突然轉身問站在他身後的四女道:“你們捨得離開京城這花花世界嗎?”

麝月和晴雯等人對視一眼,堅定地答道:“捨得,四爺去哪裡,我們就跟去那裡,我們知道,四爺絕不會委屈了我們。”

晴雯、金釧、玉釧在旁邊把頭點得跟雞啄米一般。

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
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十三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四百零九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七十章 栩栩如生丹青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二百零三章 衆軍齊整蓄勢發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三百五十二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九十二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