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救人

靳輔聽了這話忙道:“皇上,臣所居之別院已經收拾好了,皇上娘娘若不棄,足以下榻。”

史貽直聽了直想罵他。

皇上點頭道:“你先派人送娘娘回去歇息,朕隨你同去河上。”

陳文心忙道:“何必費這個時間?臣妾與皇上同去,也好親眼瞧一瞧百姓之苦,回宮教導宮人勤儉戒奢。”

這話說的很是識大體,就連靳輔都對她高看一眼。

皇上也不再羅嗦,棄了馬車,便上馬直奔河堤所在。

這一路上有很多地方都是馬車無法通過的,輪子可能會直接陷在泥水之中。

馬車先行運往靳輔的別院,陳文心騎馬跟在皇上身邊。

陳文義始終跟在她的馬旁,怕她騎馬不熟練摔下來。

白露白霜不敢先回別院,非要跟來伺候。只好如李德全和小李子一般,坐在兵士騎的馬後頭。

未到河堤,便聽得水聲嘩嘩。

同處黃河下游,他們在德州河段所見的水面,是平緩安靜的。

而宿遷這一段水面,水流湍急,水中還卷着許多桌椅板凳,乃至是生豬活畜。

堤壩上的潰口之處,嚴嚴實實地堆着沙包,細小的水流從沙包的縫隙中流出。

有人大聲喊道:“那是個活人!”

只見湍急的混黃河水中,裹着一個頭戴布巾的老漢,看起來似乎是個農民。

他從上游被衝下來,見這邊岸上兵丁衆多,便用力地向岸上揮手,口中大呼道:“救命,救命!”

他的聲音沙啞無力,怕是已經漂流了許久了。

似乎生怕衆人看不見他,他還解了頭上的布巾舉在手中揮舞着。

一衆士兵差役眼見河水裡捲了個人,卻無可奈何。

這樣的水情,下去一個捲走一個。他們只能在岸上看着,救不了那個水中的人。

“二哥,他離咱們約莫還有二百米。”

陳文心沒頭沒腦地冒出這一句,只見陳文義會意地點頭。

她盯住手中的懷錶,遞給陳文義看,“大約還有兩分鐘會到那座橋下。”

陳文心指着不遠處那座拱橋,“那座橋還能用嗎?”

靳輔忙答道:“能,能用!”

陳文義拾起地上一捆麻繩,飛奔到那座橋上,身後餘傑等人忙跟上他的步伐。

只見陳文義上了橋,將麻繩固定在橋墩上。他使勁拽了拽,對餘傑道:“替我拉緊繩子。”

他一手握緊麻繩,倒仰向河中,看得衆人心驚肉跳。

他雙腳夾着麻繩,頭朝下飛快地滑向河面。那河中掙扎的老漢似乎看到了希望,努力朝他所在的方向挪過來。

陳文義挑的地方差不多就在他的正前方,還考慮了河水沖刷物體偏移的角度。老漢沒費什麼勁,就被陳文義抓在了手裡。

岸上爆出一陣喝彩之聲,就連皇上也拍掌道:“蘭襄果真勇武!”

人是抓住了,能不能弄上去還是個未知數。

陳文心皺眉瞧着,他身體朝下,力氣使不上來。那老漢在河水中漂流許久,早就沒有力氣了。

該怎麼把他弄上去呢?

那靳輔也搖頭道:“陳將軍雖然勇武過人,長此以往,也擋不住洪水之力。一條繩子要拖住兩個人,談何容易。”

一條繩子不成,那就多來一條?

陳文心計上心來,忙叫小李子再拿一捆麻繩過去,“叫餘傑他們把繩子垂下去,二哥抓住那老漢,讓老漢自己把繩子綁到腰上。”

“再多派幾個兵士過去把那老漢拖上去,如此二哥就不必拖着他爬一條繩子了。”

小李子領命,連忙帶着幾個兵士飛奔過去。

果然,那老漢腰部綁着繩子,被兵士們順利地拖上去了。

而後陳文義才翻過身來,迅速地沿着繩索爬了上去。

有大夫連忙上去診治那老漢,靳輔大笑着吩咐差役屯兵們:“看見沒有,看見沒有?就照着這個樣兒!”

“在沿河橋上佈下繩索,若再有百姓被衝入水中,就這樣把人救上來!”

靳輔又對陳文心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娘娘好計,怎麼微臣這笨腦子竟就沒想出來!”

他這樣一說,不說旁邊其他大人面色尷尬,就連皇上都有些彆扭。

陳文心解釋,“幼時有一次和二哥在河邊,見一個洗衣婦人的衣裳被沖走了,二哥就是這樣倒掛到水裡替她撈起來的。”

她剛纔只想到救人,現在人都救起來了,她纔不想在這些官員面居功。

難免有賣弄聰明之嫌。

衆人聽了這話倒罷了,皇上又對靳輔道:“單是宿遷一地,如今死傷幾何?失蹤幾何?民居毀損又幾何?”

靳輔往身後一看,一個戴琉璃頂戴的官員走上前拱手道:“微臣宿遷縣令,請皇上聖安。本地下轄二十七鄉鎮,共計死者一百餘人。傷者未計數,失蹤者五百餘人,民居毀損……”

皇上皺眉盯了他一眼。

那宿遷縣令肩膀一抖,連忙低下了頭,“毀損六百餘戶。”

宿遷縣令打了個馬虎眼,他並不說房屋毀損了幾間,而是幾戶。

一戶人家總有好幾間房,論戶自然比論間聽起來數目少些。

王熙聽明白其中玄機,只是看了他一眼,並不點明。

明說無益,只會讓皇上更加發怒罷了。

皇上嘆道:“五百餘人失蹤,尚未知多少人還在這河水裡奄奄一息。本地差役屯兵速速在河面各處設防。”

“河要治,人也要救!”

皇上這句人也要救,使在場的所有人都震動了。

“人手若是不夠,再從其他未受災的州府調運,務必控制災情。”

一衆地方官連連稱是。

陳文義從橋上下來,“皇上,那老漢聲稱是宿遷王集鎮李溝村人氏。據他說,李溝村整個村子二百餘戶,都被洪水沖垮,夷爲平地了。”

他下來的時候沒聽到那縣令的話,但是確確實實聽到了皇上那句,五百餘人失蹤。

按那老漢的話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陳文義寧願相信那種田的老漢,也不會相信本地官員。

宿遷下轄二十七個鎮,僅僅一個村子就毀了二百餘戶民房。而這宿遷縣令說共毀六百多戶,可能嗎?

那縣令怯怯地微微擡頭看了皇上一樣,只見皇上一臉怒色。

“皇上,洪水才發三日,一切以治河爲要。微臣疏於統計各地災情,求皇上恕罪!”

他連忙跪在泥水地裡,也顧不得乾淨與否了。

泥水被他濺起些微到靳輔的袍角上,靳輔撇撇嘴,不耐煩地掃了一下自己的袍角。

陳文心沒有忽略他這個動作。

想必這位老大人,對本地吏治早有不滿了吧?

皇上氣得一腳踢在他肩上,“治河?朕瞧你一身乾乾淨淨,是治河的樣子嗎?”

皇上這一腳在他肩上留下了一個泥腳印,除此之外他的上身乾乾淨淨,衣裳上連半點灰都沒有。

史貽直等人在後頭連忙打量自己的衣裳,恨不得趁着皇上眼錯不見的時候,往身上抹點泥。

他看向一身髒兮兮的靳輔,心中大罵,這靳黑臉還真是會討皇上喜歡!

皇上高聲道:“把這個縣令帶下去,換個知道數目的暫代他的職位。衆卿當引以爲戒,再有謊報欺騙者,朕絕不姑息!”

那縣令張皇無措,不知道皇上這句帶下去是什麼意思。

是暫時看他討厭,還是要撤了他的官,還是要殺他?

他求助的目光看向江蘇巡撫田雯,又看向兩江總督史貽直與漕運總督桑額。

這不是咱們商量好的說辭嗎?各位大人可不能不救我啊!

被他看着的幾位大人紛紛別開了目光。

靳輔瞪了他們一眼,道:“皇上舟車勞頓,不如先稍事歇息。壩上有臣在,必定時時留心。”

皇上點頭,“蘭襄那河中取人的法子雖好,對下懸之人的體力要求甚高。安排人手之時,務必擇勇武健壯之人,否則救人不成反受其害。”

“皇上放心,臣謹記。”

皇上一行走一行和靳輔說話,“朕在宮中常常看你的治水奏摺,並和諸位大學士商討其中可行之策。”

“紙上談兵畢竟不如實地勘看水情,朕今日所見這水情之兇險,只恐堤壩潰爛處,不足以久持。”

靳輔道:“沿河各處潰堤、水壩並人口密集處,皆有屯兵日夜輪班查看。險惡低窪處的百姓也已暫時遷居高地,臣一定能儘快修好潰堤。”

陳文心見眼前只有靳輔,其餘官員都被皇上甩在身後。王熙等人與她一路南巡而來,甚是熟悉了,也不必避忌。

她想了想便道:“既然沖毀民房數目之多,不知如今流離失所之百姓皆居於何處?”

皇上下意識地更注重河堤工事,減少災難再起是最重要的,但是已經受災的百姓也不能置之不理。

靳輔稟道:“如今皆由官府出面,安置在寬闊的鄉紳宅邸,或是在山坡高地處搭建臨時篷屋。”

“只恐宿遷縣城中還可如此,到偏遠鄉村還有官府出面安置嗎?”

陳文心敏銳地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皇上聽了也皺起眉頭。

靳輔無言以對,皇上也不會把這事怪到他頭上。

他名爲河南巡撫,擔着治河總督的實務,能把治河之務辦妥便是大善。

安置本地災民這些事,是該地方官來管的。

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詔有三立第二百五十四章 竊聽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二百七十三章 上妝第一章 召幸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二百六十三章 換防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復臺灣第二十一章 四阿哥第一百七十三章 吃的是藥渣第二百零一章 重歸於好第四十章 養病第二百五十一章 識破詭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場急報第九十六章 打砸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雞兔同籠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插一手第三百零四章 新人入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四十二章 線索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二十二章 處罰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應的出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三百四十章 反咬一口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榮嬪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十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許諾第一百八十二章 穢亂宮闈(1)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二十一章 秘密懿旨第一百五十章 脫簪待罪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六十二章 親人入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過敏第一百八十九章 罰跪第三百一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六十四章 走方郎中第九章 御膳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五十九章 定氏被罰第二十一章 四阿哥第八十章 元旦第二百四十四章 舍小顧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少女深情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三十二章 圍獵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三百二十二章 禁足第五十五章 轉移注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四十九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五章 少女深情第十一章 小廚房第三百八十章 還沒動靜?第二百六十九章 薄荷油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章 召幸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一百四十章 御史上書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三百二十四章 走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一章 水榭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六十一章 花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軍歸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嵐招供第一百一十三章 野餐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二百零七章 初入冷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錯誤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十八章 壽辰
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詔有三立第二百五十四章 竊聽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二百七十三章 上妝第一章 召幸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二百六十三章 換防第三百六十二章 專找洋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復臺灣第二十一章 四阿哥第一百七十三章 吃的是藥渣第二百零一章 重歸於好第四十章 養病第二百五十一章 識破詭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懲戒第二百五十八章 羣芳聚宴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場急報第九十六章 打砸第八十九章 永清縣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百三十一章 聖駕入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雞兔同籠第二百三十六章 橫插一手第三百零四章 新人入宮第一百七十八章 另一個後宮第二百一十七章 恭親王鬧氣第三十八章 嘔血第二百一十八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四十二章 線索第一百零一章 泰山談詩第二十二章 處罰第三百四十四章 救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玉答應的出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二百三十八章 畏罪自盡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二百六十一章 數銀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三百四十章 反咬一口第七十四章 掛燈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四十七章 一條船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結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好榮嬪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三百七十章 主持朝政第三十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許諾第一百八十二章 穢亂宮闈(1)第二百二十八章 妄圖儲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萌娃笑鬧第三百二十一章 秘密懿旨第一百五十章 脫簪待罪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六十二章 親人入宮第二百三十一章 過敏第一百八十九章 罰跪第三百一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六十四章 走方郎中第九章 御膳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五十九章 定氏被罰第二十一章 四阿哥第八十章 元旦第二百四十四章 舍小顧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少女深情第二百一十章 初掌大事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一百九十七章 習慣性思維第三十二章 圍獵第二百四十五章 立太子第九十七章 賈氏兄弟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三百二十二章 禁足第五十五章 轉移注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省親第四十九章 冊封第二百五十五章 少女深情第十一章 小廚房第三百八十章 還沒動靜?第二百六十九章 薄荷油第三百五十二章 隱瞞第一章 召幸第九十九章——第一百章 鯽魚湯第三百五十八章 包抄合圍第一百四十章 御史上書第九十五章 孔家酒樓第三百二十四章 走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一章 水榭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菊宴第六十一章 花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軍歸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嵐招供第一百一十三章 野餐第六十三章 議親第二百零七章 初入冷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錯誤第二百二十二章  斷袖之癖第十八章 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