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故人仙蹤

29 故人仙蹤

最近武林上流傳開了這樣一條消息——黑雲堡堡主,天下第一幫的幫主,武林第一奇男,天下第一的司徒很帥,失蹤了。

據說黑雲堡的人從杭州離開之後,司徒就不見了蹤影,黑雲堡的人也不知道他們的幫主去了哪兒。一時間,武林流言四起,有人說司徒找到了知心人,和紅顏知己一起雲遊四海去了;有說司徒一心追求武術最高境界,去海角天邊,遍訪名師去了;也有說司徒退隱江湖了;更有說司徒皈依佛門或者得怪病已經死了的,總之是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一般一條消息要廣爲流傳,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特別是這條消息可能對某些人有好處,所以使得人們熱衷於去傳遞它。司徒在武林中的地位顯赫,後來者都以他爲目標,他又什麼閃失,都表示後來人有了某種機會,另一方面,各方的勢力都在找尋司徒,流言,也往往是把人逼出來的有效手段。

但消息傳了好幾個月,司徒就彷彿是鐵了心,就是不露面。

那司徒究竟去了哪裡?他和小黃一起,去了遼東。

在遼東,有一個小鎮特別的有名,叫青雲鎮。這只是個不起眼的北方小鎮,冬天凍得要命,夏天倒是涼爽,鎮上也就那麼百十來人,鎮子所鄰的飛龍城,倒是遼東的一處重鎮,只是,這飛龍城卻遠遠沒有青雲鎮出名。

青雲鎮爲何如此有名?因爲這裡有一座書院,它是遼東最大的書院,本朝近幾年的幾個狀元,都是出在這個書院裡的,她的名字,叫殷園。據是當年的國相殷寂離,用自己的祖屋改建的。

殷家祖居就在青雲鎮,沒錯,青雲鎮這麼出名、殷園這麼出名,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出了這麼個棟樑之材,名震朝野的神算國相爺!殷寂離,就出生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北方小鎮子裡。

見過殷寂離的人,都說他長得實在是不像北方人,清清秀秀,身子骨還小,遠遠看,還以爲是個姑娘,只是這脾xing,還真是叫人不敢恭維。

世人都知道殷寂離有三最——最能說,最能喝,最能算。

最能說,說的是殷寂離有一張利嘴。巧舌如簧口吐蓮花,辯才極佳,而且此人罵人不帶髒字,說話又恨又刻薄,是出了名的毒嘴。

最能喝,說的是他的酒量。別看殷寂離長得是小家碧玉的類型,但喝起酒來可是千杯不醉,用他自己的話講,一輩子沒醉過有什麼稀罕,稀罕的是,一輩子都沒醒過。

最能算,自然說的就是他神算子的看家本事了。殷寂離有通天徹地之能,據說能窺天極,算無遺漏。

殷寂離此生就喜歡喝酒和看書,一口酒一本書,就是他的一輩子。殷家原屬殷實的商戶,祖上是做人蔘生意的,父輩經營有方,有一份厚厚的家底。只是到了殷寂離這一代,家道中落,家裡只有他一個男丁,姐妹們都嫁了人,一份家業落到他頭上,他也懶得經營,索xing就把生意解散了,用所有的錢財,開了這一座殷園。殷園自成立起,就廣收天下學子來念書。殷寂離定了條規矩,有錢資的,出錢念,沒錢的,就定個字據,等哪天念成了有了出息,再慢慢還。

這十幾年下來,殷園出了三個狀元,五個榜眼,七個探花,其他學有所成的自是不計其數。所謂桃李滿天下者,師門興旺!雖然殷寂離開了殷園之後自己教了幾天書後便不見了蹤跡,但這些學生還是自詡殷氏門生,殷園還是日漸壯大,逐漸成爲了遼東,乃至全國最著名的書院,各地的學子都以能到殷園來念書爲榮。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了這樣一個前輩,這青雲鎮,乃至周邊的大城小鎮,都成了讀書人的天下。另外,就好比“蜀中的家雀都能吃辣”一樣……在世人眼裡,這青雲鎮只要在路邊擺了掛攤的,都是神算。算命,在青雲鎮已經成了一種習俗,無論是酒樓還是飯館,商家還是店鋪,沒事就算上一掛吧。

青雲鎮上最大的一間酒樓——“無次樓”裡。

深秋的寒意還是煞厲害的,這天就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來,飯時的酒樓裡,擠滿了趕來喝杯熱酒、吃碟熱菜驅驅寒的人們。

這“無次樓”,就在殷園的斜對門,平時上這裡來吃飯的,盡是些殷園裡的讀書郎,所謂“無次”,就是取的只爭第一,不居其次的意思。

樓上是要花大價錢的雅間,平日是沒有什麼人的,樓下則是賣些家常菜式的大堂,大多是穿着一樣青色長衫的殷園書生,吃的也簡單便宜。殷園裡是有提供一日三餐的,大多是家境比較貧寒的學生都在園子裡吃,供應的食點還是不錯的,能坐在這無次樓裡吃喝的,還都是些好人家的公子爺。

讀書人麼,管不住的就是一張嘴,見哪裡長了短了,都會說上兩句。

這天樓里正好來了幾個路過的鏢師,都是江湖人,喝着酒,就聊起了最近江湖人常說起的司徒失蹤之事。漸漸的,周圍的幾個書生也都被鏢師們的談話吸引了注意力。

一個白麪細眉的書生問其中的一個鏢師:“這位大哥,你剛纔說的司徒幫主,是不是就是前幾日在杭州府和黃半仙一起捉了花妖的人?”

鏢師點頭稱是。

一聽黃半仙的名字,在場的好些唸書人都來了興致,紛紛聚攏了來。

“話說,這黃半仙是繼殷相國之後,當朝最著名的神算了吧。”

“唉,殷相是相國爺,已經爲國出力了,黃半仙好像只是個江湖算命的。”

“非也非也,聽說曾多次有人邀他入朝爲官,只是他自稱年歲太小,拒絕了。”

“對啊,聽說他還不到十八歲,只是個少年。”

“如此年少就已經名動天下了麼……”最先發話的那個白麪少年顯出了幾分感慨來。

幾人正聊得起勁,就聽門外迎客的小二用清脆的嗓音喊了一聲:“有客到。”

此時已經過了晌午,酒樓裡的人也大多吃飽喝足,該走的早散了,留下的幾個也是閒着聊天的,樓裡不是很鬧,因此小二的吆喝聲顯得異常清晰,好些人都好奇地向外張望了一眼。

就見酒樓外停下了一匹彪肥的黑馬,馬上坐着兩個人,坐在後面的是個黑衣的男子,頭髮和肩上落了不少雪,大冷天的,他穿得卻很少,黑紗的單衣做工考究,但樣式卻很簡單。

此人相貌凌厲,眼神似鷹,只是幾乎冷酷的一張臉上,嘴角卻是帶着一絲淺淺的笑意,似乎正在跟馬上的人說着什麼,眼中竟有幾分寵溺。

再看馬上,坐着的是一個少年,看來大概十六七歲,身量顯得很小,不同於那黑衣人穿得單薄,他卻是披着一件厚厚的黑色貂裘披風,裹得嚴嚴實實,毛茸茸的黑色貂裘更襯得他膚白如雪,清秀的樣貌外加一雙漆黑靈動的鳳目,遠遠望去,好似一個精緻的人偶一般。

黑衣人下馬後,拍了拍身上的雪,問小二:“你這裡有單個的雅間沒有?”

“有,有!”小二趕緊答應,上下打量着那黑衣人和那馬上的少年,心說乖乖,光這少年身上那一身上好的貂裘,就夠把他們這間酒樓買下來了。

“要一個雅間,點上炭盆,弄暖點,上一桌淡雅的熱菜,溫兩壺好酒!”黑衣人隨口吩咐了小二兩句,就回頭,伸手去抱馬上的少年。

青雲鎮雖然是座有名的鎮店,但畢竟是個小地方,鎮上的又大多是讀書人,自古都說讀書人是窮酸,自然是又窮又酸的。

這兩人顯然不是本地然,而且顯然也都很有錢。

黑衣人將少年抱下來後,並未把他放到地上,而是一直抱着,吩咐小二帶路。少年微微掙動了兩下,就不動了,發現不少人在看,就低下頭,把臉埋在毛茸茸的衣領裡,不出聲。

黑衣人沒有停留,直接抱着少年上了二樓的雅間。

掌櫃的見來了貴客,就吩咐人趕緊準備,雅間裡點上了炭火盆,酒也溫上,菜陸陸續續上來,黑衣人似乎是很滿意,給了掌櫃一張銀票,就讓他出去時帶上門。

掌櫃捧着銀票下了樓,纔敢揉揉眼睛看數目,一看,驚得差點沒叫出聲來,趕緊吩咐小二小心伺候着。

樓下的食客大多都是熟人,一看掌櫃的那副表情就知道這客人不簡單,紛紛開始議論。

幾個鏢師也對視了一眼,都說這黑衣人功夫絕對厲害非常。

放下那些好奇的食客不提,單說雅間裡的兩人。

炭火盆點得挺旺,沒多久,房間裡就暖和了起來。

將少年輕輕放到靠牆的軟塌上,黑衣人伸手解他披風的帶子,邊問:“冷不冷?”

“不冷……”少年接過帶子,自己把披風脫xia來,小聲道,“我自己能走。”

“呵……再像上次那樣踩到披風摔倒?”黑衣人笑着走到桌邊,拿起兩個杯子倒了兩杯酒,對少年招招手,“來,書簍子,陪我喝一杯。”

再看榻上,坐着的,正是一身黑衣,清清瘦瘦、文文靜靜的黃半仙。

而那個坐在桌邊喝酒的,自然就是江湖人口中失蹤了的司徒。

兩人這次來,並不是信馬由繮,司徒是有打算的,他發現所有事情的根源,都在小黃和那個殷寂離千絲萬縷的聯繫上面,所以他打算就順着這條線索追尋下去。

兩人一路往北,沿途去了許多殷寂離曾經遊歷過的地方,聽了不少這位國相的事蹟。司徒是個沒法低調的人,走到哪裡都是隨xing盡興放在首位,這一路兩人可着實是玩了個夠本,逍yao自在。

這路越往北走就越冷,小黃身子單薄,經不得凍,司徒怕他受寒,就親自帶着他進山捉了十來只肉肥毛美的黑貂,找衣匠做了這一件貂裘,還細心地找人在裡面縫上了一層羊皮裡子。這件披風光做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小黃見司徒把幾隻活潑可愛的黑貂丟給衣匠的時候,急得直哭,爲此還好幾天沒理司徒。不過這披風拿回來的時候,小黃還是很喜歡的,穿着單衣再披上它,就算是風雪交加、天寒地凍,也還是暖和得不得了。司徒有時候喜歡露宿野外,這披風能把小黃整個都包起來,實用得很。

小黃一直小心翼翼地穿着,司徒給他的衣服、書……所有的東西,他都很珍惜地用,無關貴賤,完全是因爲司徒的一份心,着實暖人。

只是前兩日剛到遼東時,兩人落腳在一客棧,進門時,小黃沒注意客棧的門檻特別高。這披風比較長,小黃平時走路都提着。這次雖然也是提着的,但是在過門檻的時候還是踩着了,一下就摔了個跟頭。

司徒本來是要扶住小黃的,只是小孩摔倒時候“咚”地一下,就趴在地上了,司徒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就覺得小黃摔倒的樣子可愛異常,忍不住就哈哈大笑了起來,弄得小黃着實氣悶。

不過後來捲起褲腿,發現膝蓋上撞青了一塊,司徒還是心疼得要命,打那以後,無論走到哪裡,只要穿着披風,司徒就不讓小黃的雙腳着地,走到哪兒都抱着。

漸漸地越抱就越上癮,特別是小黃每次被抱着走的時候都會掙那麼兩下,手小腳小,動作也不敢大,若發現有人看,就會羞得把臉藏起來,跟個兔兒似的,可愛得不行。

走到桌邊坐下,小黃接過了司徒遞過來的杯子喝了一口,就覺全身都暖和了起來,臉上露出了笑意。

“待會兒找個地方住下,”司徒給小黃夾了些菜,笑道,“晚上帶你去殷園逛逛,聽說那裡的經卷書閣,是當年殷寂離藏書的地方,有好些個好書。

小黃一聽到書,立馬來了興致,捧着酒杯喝了兩口,突然又覺得奇怪,問司徒:“晚上去?”

司徒捏他鼻子,“怎麼犯迷糊了?這大白天的,咱又不是書院的人,誰讓你進去,晚上,也是偷着去。”

33 因緣際會17 世事紛擾13 同喜同悲05 無意爭春05 無意爭春29 故人仙蹤27 名動天下36 山雨欲來30 百無一用48 撲朔迷離51 喜憂參半18 誰明愁寂02 黑雲蒼茫14 疏雨輕塵空白章請12 獨一無二27 名動天下42 四兩千斤46 明槍暗箭50 流言蜚語44 栽贓陷害41 波濤洶涌11 天下第一49 醜態百出30 百無一用46 明槍暗箭19 執念難忌57 兄弟之情25 前塵舊夢03 鶴鳴山莊11 天下第一03 鶴鳴山莊52 一步之遙41 波濤洶涌49 醜態百出26 青山碧水27 名動天下25 前塵舊夢24 退不如進30 百無一用31 含苞欲放28 微風搖葉33 因緣際會14 疏雨輕塵19 執念難忌13 同喜同悲33 因緣際會05 無意爭春24 退不如進15 飲醉湖山20 落花滿庭17 世事紛擾07 疏狂清寒39 同氣相求18 誰明愁寂02 黑雲蒼茫10 流雲無跡57 兄弟之情48 撲朔迷離07 疏狂清寒44 栽贓陷害50 流言蜚語42 四兩千斤31 含苞欲放42 四兩千斤17 世事紛擾11 天下第一18 誰明愁寂41 波濤洶涌01 陽臺暮雨46 明槍暗箭22 千杯不醉04 入戲至深17 世事紛擾55 情深不言26 青山碧水43 暗香浮動30 百無一用17 世事紛擾45 一觸即發18 誰明愁寂34 冷眼旁觀29 故人仙蹤04 入戲至深22 千杯不醉21 倦鳥難歸44 栽贓陷害42 四兩千斤34 冷眼旁觀43 暗香浮動07 疏狂清寒23 青山孤冢44 栽贓陷害19 執念難忌23 青山孤冢27 名動天下23 青山孤冢01 陽臺暮雨23 青山孤冢
33 因緣際會17 世事紛擾13 同喜同悲05 無意爭春05 無意爭春29 故人仙蹤27 名動天下36 山雨欲來30 百無一用48 撲朔迷離51 喜憂參半18 誰明愁寂02 黑雲蒼茫14 疏雨輕塵空白章請12 獨一無二27 名動天下42 四兩千斤46 明槍暗箭50 流言蜚語44 栽贓陷害41 波濤洶涌11 天下第一49 醜態百出30 百無一用46 明槍暗箭19 執念難忌57 兄弟之情25 前塵舊夢03 鶴鳴山莊11 天下第一03 鶴鳴山莊52 一步之遙41 波濤洶涌49 醜態百出26 青山碧水27 名動天下25 前塵舊夢24 退不如進30 百無一用31 含苞欲放28 微風搖葉33 因緣際會14 疏雨輕塵19 執念難忌13 同喜同悲33 因緣際會05 無意爭春24 退不如進15 飲醉湖山20 落花滿庭17 世事紛擾07 疏狂清寒39 同氣相求18 誰明愁寂02 黑雲蒼茫10 流雲無跡57 兄弟之情48 撲朔迷離07 疏狂清寒44 栽贓陷害50 流言蜚語42 四兩千斤31 含苞欲放42 四兩千斤17 世事紛擾11 天下第一18 誰明愁寂41 波濤洶涌01 陽臺暮雨46 明槍暗箭22 千杯不醉04 入戲至深17 世事紛擾55 情深不言26 青山碧水43 暗香浮動30 百無一用17 世事紛擾45 一觸即發18 誰明愁寂34 冷眼旁觀29 故人仙蹤04 入戲至深22 千杯不醉21 倦鳥難歸44 栽贓陷害42 四兩千斤34 冷眼旁觀43 暗香浮動07 疏狂清寒23 青山孤冢44 栽贓陷害19 執念難忌23 青山孤冢27 名動天下23 青山孤冢01 陽臺暮雨23 青山孤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