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聲音不算大,可話一出,殿內頓時一片沉寂。
連容老太君都帶了一絲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后。
趙皓是鎮國公世子,而且本身已經有三品將軍的品階,不說在邊軍裡的威望,便如今在京軍裡也是從者甚重,其前途不可限量。
而蘇月,再是得皇帝和太后的喜愛,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家世的孤女,還帶着告跨了寧遠侯府的壞名聲。
這樣兩個人,幾乎是一個天,一個地。
將蘇月賜婚給趙皓,那等於是裸的打趙皓的臉,打鎮國公的臉。
皇后,你這是吃醋吃壞了腦,只想着將蘇月嫁出去,連智商都沒有了嗎?
容老太君還只是不敢相信,劉太后卻是震怒,厲聲道:“皇后慎言!”
皇后的臉色一白,卻還是有些不甘的道:“臣妾也是爲皇上着想……”
容老太君趕緊站起來,趕在皇后後面的話還沒有說出之前,起身告辭,順便還對蘇月使了個眼色。
蘇月也趕緊起身,跟皇帝和太后告辭。
“月丫頭你不用走。”皇帝淡淡的道了一聲。
“我,我,我想起來了,今兒約了裁縫,天氣熱了,要做些夏衣。”蘇月訕笑了一下,想了想,還是道:“皇上,太后,那裡面,有兩樣東西,很好玩的,皇上記得要打開盒子看哦。”
說完,便趕緊的對三人都施了一禮,跟着容老太君往外頭走。
待兩人走後,皇帝深吸了一口氣,沉了臉色,厲聲道:“皇后這是什麼意思?”
趙皓那人,連榮國公府的親事都能直接拒絕,又何況是蘇月?
要他賜婚,不是打趙皓的臉,是打蘇月的臉!
到時候,蘇月就成了滿京城的笑話!
皇后和皇帝成親將近二十年,皇帝的性子好,便是做了皇帝,對她也一直是和顏悅色,從來沒有大聲過。
如今這臉色一沉,滿身的龍威之氣(到底做了一年皇帝)爆發出來,那冷意激得皇后心底猛的一顫。
眼眶便不覺有些發紅。
跟在她身後的宮女看着情況不對,趕緊跪下,磕了一個頭道:“皇上,娘娘這也是爲着月主子着想,實是這些日子,進宮前來請安的那些夫人們嘴裡說的不好聽,娘娘想着月主子再這麼下去也不行,所以才動了這個心思。”
一邊說,那宮女還悄悄的扯了一下皇后的裙角,對她做了個三的手勢。
皇后輕吸了一口氣,想着自己三嫂說的話,終是將心頭那涌起的血氣給壓了下去,帶了委屈的道:“臣妾這也不是爲了月丫頭?如今那蘇月掛了臣妾乾女兒的名,被人這麼非議也不是個事,臣妾是聽着皇上說,那趙皓說不能和榮國公府聯姻,是因爲榮國公府亦手握重兵,所以他自避嫌疑,那,現在鎮國公府如日中天,這般勢力,其實娶哪家官宦女兒,不都帶了嫌疑?還不如娶了月丫頭呢。”
若說以前她還想着認蘇月做乾女兒既能斷了皇帝讓蘇月進宮的路,又能討皇帝歡心。
寧遠侯府之事一出,她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她出自書香門第,這自幼受的便是婦德的教育,再加上那些個命婦話裡話外帶出來的譏諷之意,再一口一個的乾女兒自然是好的。
實是把她嘔得要死。
她都差點讓人出宮宣旨,去訓斥蘇月,順便告訴大家,她跟蘇月沒關係。
這個時候她三嫂進宮了。
她孃家傅家也是京城百年的書香門第,父親去世後,便去了岐山書院當山長,二哥也去了書院教書,只留了三哥在京城看顧老宅,照顧一大家子人。
這麼些年,岐山書院在傅大先生的帶領下,從一家小小的書院到如今,已是佔據了整個山頭的大書院,今年,岐山書院出來的雲秦牛韓四位直接進了前十名,而云輕鴻本應該是狀元,只是皇帝愛其容貌而點成了探花,牛公子則成了榜眼,令岐山書院更是威名之盛直逼京城太學。
傅家,便是沒有她這個皇后,也成了文人學子推崇致敬之門第。
所以三嫂一進宮,她還當三嫂也是跟其他人一樣來說她不該收蘇月做乾女兒的。
三嫂還沒說話,她便將自己的愁苦一股腦的倒了出來。
連蘇月的身世,還有皇帝那隱晦的感情都說了出來。
三嫂聽她說完之後,長長的嘆了口氣,道了聲娘娘你想差了。
三嫂說,皇帝是個仁慈之君,當年的救命之恩,就能記上十幾年,皇后你和皇帝少年夫妻,同甘共苦的過來,皇帝怎麼會不記得你的情?只要你不出大錯,這皇后的尊貴位置怎麼都不會有威脅。
至於皇帝的恩愛,二十年前娘娘你青春年少都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恩愛,如今那位已經是皇帝了,這麼些年來都是雨露均沾的,你這個時候來求恩愛?
還有那蘇月,那女孩子可不是個普通人物,那是有大智慧的人。
若是那一般人,可以做寧遠侯府的姑娘,能享受寧遠侯府的富貴,誰還會想着生母的委屈?誰還會想着是誰將她養大?早卑躬屈膝的去巴結蔣氏,巴結蘇景天了!誰會傻到放棄到手的富貴,下狠心狀告寧遠侯府?
不說到底有沒有血脈關係,這一品侯爺是那麼好告的?若不是後頭搜出來寧遠侯意圖謀殺皇帝的信件,就算告倒了蔣氏,她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可蘇月卻是牢記了生母的生恩和養育之恩,不惜一切的擊鼓鳴遠。
而且,按照娘娘你所說,她還沒有告訴皇帝,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借用皇帝之力。
就這份孝心,這份仁德之心,這份義氣。
當爲女中豪傑!
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入宮來的。
所以呢,娘娘你有時間想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去想想袁妃和二皇子。
那纔是你真正要防備的人。
至於蘇月,你就好生生的當你的乾孃,給蘇月找個好夫君,這樣,既討了皇帝的好,也得了蘇月和其夫君的助力。
她也是覺得三嫂說的對,這才特特的過來找太后,本來在門口遇見皇帝心裡還高興着。
可在那長廊盡頭,看着皇帝看見蘇月便溫柔下來的眼神,什麼三嫂的話都拋之腦後了。
只想着,必是要將這小狐狸精給嫁出去纔好,不光嫁,還得讓她身敗名裂的嫁!
所以,才衝口說出那句話。
只是,皇帝這麼一發怒,自己的貼身宮女又不斷的朝自己做手勢,她的理智也算回來了。
話說出後,又覺得自己的確說得不錯,衝着太后道:“母后,您覺得媳婦這主意可好?”